书城文化国学名句一本通(超值金版)
1471600000054

第54章 词学名句——长河奔流(1)

唐五代词

词是中国唐五代兴起的一种配乐歌唱的新体诗。它在隋唐之际已经产生,中唐以后文人创作渐多,晚唐五代趋于繁荣,宋代极盛。唐五代一般称之为曲、曲子、曲子词,后来才称为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等。词起源于民间,它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产物,并与当时新兴的民间音乐、少数民族和外国传入的音乐有密切关系。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出自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

【译文】芙蓉帐里,鸳鸯枕上,一对男女极尽云雨欢愉后,郑重盟誓:我们的爱情天长地久,永不会分离,如果谁要背弃,除非等到青山腐烂,水面上浮起秤锤,甚至滔滔黄河完全干枯。

霏霏点点回塘雨,双双只只鸳鸯语。灼灼野花香,依依金柳黄。(出自菩萨蛮《霏霏点点回塘雨》)

【译文】蒙蒙细雨中,戏游池塘的鸳鸯,成双捉对,相偎相依,好像在缠绵私语,互诉心曲。池塘边开满了缤纷灿烂的野花,散发着阵阵清香;一缕缕金黄的柳丝,在春雨中随风摇曳,轻轻拂动。

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是曲江临池柳,这人折了那人攀,恩爱一时间。(出自望江南《莫攀我》)

【译文】你不必对我那么多情,如此痴情于我,你太死心眼了。我本是曲江池边一枝柳,任由他人来攀折,因此,即使有恩爱欢愉,也只是短暂的瞬间,哪会享受专一持久的情爱啊。

天上月,遥望似一团银。夜久更阑风渐紧,与奴吹散月边云,照见负心人。(出自望江南《天上月》)

【译文】星空万里,皓月当空,久久遥望,犹如晶莹玉润的银盘。夜深更尽,乌云突起,凉风渐紧,风儿啊,请你为奴家吹去月边的乌云,照见我那负心的人儿。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出自温庭筠《菩萨蛮》)

【译文】屏风上金光时明时暗,在重重叠叠的山景间浮动。闺妇初醒而尚未起床,散乱如云的鬓发在如雪的面庞上飘动。闺妇起床后懒洋洋地打扮,慢吞吞地梳洗。她簪花时,置放双镜,是那么细致、讲究,花容与人面交相辉映,更觉人面如花,愈增艳丽。忽见衣上有双双鹧鸪,想起了自己的情人,不禁更添了一段新愁。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出自温庭筠《望江南》)

【译文】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千帆过尽,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苹洲上。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出自温庭筠《更漏子》)

【译文】夜已三更,女主人独守空房,而秋雨无情,梧桐无知,淅淅沥沥的秋雨不断敲打着梧桐,把女主人的心都搅碎了。

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作鸳鸯。(出自温庭筠《更漏子》)

【译文】待嫁的女子,戴着心爱的金鹦鹉,穿起了绣着凤凰的彩衣,暗中左顾右盼,偷偷打量,心想就这样嫁给他,作一生的鸳鸯吧。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枕眠。炉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出自韦庄《菩萨蛮》)

【译文】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只适合在江南老去。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绿更胜天空的碧蓝,江南酒垆边卖酒的女子光彩照人,卖酒时撩袖盛酒,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不到年老时,千万不要回到故乡,回到家乡,思念江南之情会让人愁断肠。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出自韦庄《菩萨蛮》)

【译文】小小的红楼,离别的夜晚何其惆怅。流苏帐半卷着,香灯闪烁,这里充满了温馨的气氛。天空挂着一轮残月,当“我”出门时,美人泪流满面向我告别。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觉来知是梦,不胜悲。(出自韦庄《女冠子》)

【译文】昨天深夜里,我清楚地记得自己梦见了你。和你说了许久的话,发现你依旧还是那么美丽,频频低垂的眼睑,弯弯的柳叶眉。害羞又欢喜的样子,想走却又依依不舍。等到一觉醒来才惊觉只是梦一场,不禁悲从中来。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无人知。(出自韦庄《女冠子》)

【译文】今天是四月十七号,去年的今天,正是我与郎君分别的日子。那天,我与郎君分别的时候,虽强忍着泪水,但泪水还是情不自禁流了出来。我假装低着头,这样郎君就不会看见我的泪水,乃至离开后牵挂于心。离别的那一刻,我有千言万语想说,却又无从说起,只是欲说还休。在这离别的一年中,我时时刻刻为郎君魂牵梦绕,但是思念之外,只能在梦中回忆着你的音容笑貌。我的这份思君之心,只能对天上的明月倾诉了。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出自李白《菩萨蛮》)

【译文】一片平远的树林之上飞烟缭绕有如穿织,秋天的山峦还留下一派惹人伤感的翠绿苍碧。暮色已经映入高楼,有人独在楼上,心中泛起阵阵烦愁。她在玉梯上徒劳无益地久久凝眸站立,一群群鸟儿飞回栖宿多么匆急。什么地方是你回来的路程?一个个长亭接连一个个短亭。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出自张志和《渔歌子》)

【译文】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回家。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出自白居易《忆江南》)

【译文】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春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就像青青的蓝草一样绿。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出自白居易《长相思》)

【译文】思念呀,怨恨呀,哪儿是尽头,伊人呀,除非你归来才会罢休。一轮皓月当空照,让我俩紧紧偎傍,倚楼望月。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出自皇甫松《梦江南》)

【译文】烛光暗淡,画屏模糊,词人于梦中又回到了梅熟时的江南;仿佛又于静谧的雨夜中,听到船中笛声和驿边人语,亲切无比,情味深长。

粉上依稀有泪痕,郡庭花落欲黄昏,远情深恨与谁论?(出自薛昭蕴《浣溪沙》)

【译文】粉妆上依稀还留有泪痕,又是落花满庭,夕阳斜照的时候了。而心上人却一去不归。远情深恨,向谁诉说?

秋风紧,平碛雁行低,阵云齐。萧萧飒飒,边声四起,愁闻戍角与征鼙。(出自毛文锡《甘州遍》)

【译文】深秋时节,寒风阵阵,在遥远旷阔的大沙漠上空,成行成队的大雁向南飞去。战阵延绵如云、整齐排列、严阵以待。从边塞上传来的声音萧萧瑟瑟,使人产生一种肃杀之感,这种声音来自四面八方,仿佛其声弥漫在整个空间,无处不闻,即使想不听也不可能,那军营中凄厉的号角声(戍角)和惊心动魄的战鼓声(征鼙)。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圆意。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终日劈桃瓤,仁儿在心里。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出自牛希济《生查子》)

【译文】新月像弯弯的眉毛一样,什么时候才能变圆呢。我不敢看红艳艳的相思子,因为一见到它,就使得我相思的泪水盈满眼眶。整天干着劈桃仁的活,看见桃仁在中间(“仁儿”谐音“人儿”,即“人儿在心里”)。两朵隔墙开放的花,什么时候才能在墙头连枝,终日相守呢?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出自牛希济《生查子》)

【译文】纵说了千言万语,也难尽几多情意。女子看见萋萋遮满古道伸向远方的芳草,想到行人将离开自己而跋涉天涯,又想到自己将苦苦地思念他,又转想到郎君对自己的思念,猝而又担心他会不会忘了自己。芳草与自己身上的绿罗裙颜色相同,女子由这一联想生发开去:天涯处处有芳草,她希望行人睹芳草而记得绿罗裙(自己),行遍天涯,爱情永远不变。

永夜抛人何处去?绝来音。香阁掩,眉敛、月将沉。争忍不相寻?怨孤裘。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出自顾复《诉衷情》)

【译文】长夜漫漫,负心人啊,你抛下我到哪里去了?负心人与我已经音信相绝。我的闺门紧闭、眉头紧皱,此时斜月将落、长夜将尽,更让我觉得终宵坐候之难耐。为什么我忍耐着不去寻你。只有幽怨地看着你赠送的狐裘?我是多么希望把自己的一颗心移置在对方的心腔里,以取得对方对自己思念之深的理解啊。

归路近,扣舷歌,采真珠处水风多。曲岸小桥山月过,烟深锁,豆蔻花垂千万朵。(出自李珣《南乡子》)

【译文】小船“吱咯、吱咯”地摇进,离家越来越近了,采珠者情不自禁地用桨叩敲着船边,有板有眼地放开喉咙唱起来,幽静的水面上,歌声分外清晰响亮。夜,静悄悄,小船入溪口,歌声已止,只见曲曲的溪岸,小小的木桥,弯弯的山月,缓缓地从眼前移过;夜深雾浓,水烟深锁,烟雾中时而看见岸边悬垂挂至水面的千万朵豆蔻花。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出自冯延巳《鹊踏枝》)

【译文】谁说闲情逸致被忘记了太久?每到新春来到,我的惆怅心绪一如故旧。为了消除这种闲愁,我天天在花前痛饮,让自己放任大醉,不惜身体消瘦,对着镜子自己容颜已改。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芳径里,手挼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出自冯延巳《谒金门》)

【译文】春风乍起,吹皱了一池碧水,这本是春日平常得很的景象。可是有谁知道,这一圈圈的涟漪,却搅动了一位女性的感情波澜。别看她貌似悠闲,时而逗引鸳鸯,时而揉扯花蕊,过一会儿又倚身在池栏上观看斗鸭,但只消从她懒洋洋的神态上,我们就知她的心思其实全不在此。随着几声喜鹊的欢叫,她的面庞儿顿时就涌上了一阵红晕——盼念已久的丈夫终于回家了,这怎能不令她的心像小鹿儿那样乱撞乱跳?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出自李璟《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译文】卷起珠帘,挂上帘钩,在高楼上远望的我和从前一样,愁绪依然深锁。风里的落花那么憔悴,谁是它的主人呢?这使我越想越加茫然。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悉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出自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译文】荷花的香味消散、碧翠的莲叶也已凋残,莹莹秋水上泛起了秋风。这秋色满天的时节,美好的时光连同荷花的清芬、荷叶的秀翠,还有观荷人的情趣一起憔悴了,让人不忍去看。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出自李煜《虞美人》)

【译文】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又知道有多少!小楼上昨天夜里又刮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已不再那么鲜艳。若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出自李煜《浪淘沙》)

【译文】独自一人不要在暮色苍茫时依靠画栏,遥望辽阔无边的旧日江山。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像流逝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远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出自李煜《相见欢》)

【译文】一个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天边月形如钩,栽种着梧桐的院子深深被秋色所笼罩。心中的思绪,想要剪断,却怎样也剪不断,想好好梳理,却更加的杂乱,这样的离别思念之愁,而今在心头上却又是另一番不同的滋味。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出自李煜《相见欢》)

【译文】林花凋谢,失去了春天的艳红,未免过于匆匆。无奈摧残她的,有那朝来的寒雨和晚来的风。风雨中的残花,像女子脸带胭脂把泪淌,使人迷醉,更不知何时才能重逢?人生长恨,自像那流水长向东。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出自李煜《破阵子》)

【译文】终有一天国破家亡,人不由得消瘦苍老。尤其是拜别祖先的那天,匆忙之中,偏偏又听到教坊里演奏别离的曲子,又增伤感,不禁面对宫女恸哭垂泪。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出自李煜《望江南》)

【译文】昨夜梦一场。仿佛还在上苑中游玩,游园盛景分明还历历在目:南唐上苑,繁花似锦,凤舆鸾驾,车盖相连,前后连绵数里,好一派热闹繁华的景象啊。春风和煦,月明如水,如此花好月圆夜。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出自李煜《清平乐》)

【译文】离别的愁恨正像春天的野草,越行越远它越是繁生。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出自李煜《捣练子令》)

【译文】秋风送来了断续的寒砧声,在小庭深院中,听得格外真切。夜深了,月光和砧声穿进帘栊,更使人联想到征人在外,勾起了绵绵的离恨和相思。因而长夜不寐,愁思百结。

啼莺散,余花乱,寂寞画堂深院。片红休扫尽从伊,留待舞人归。(出自李煜《喜迁莺》)

【译文】鸟声飞散,晚春的花朵也纷乱。画堂深院,更添了离人的寂寞愁绪。看着庭院中满地的落花,不禁想:就这样不要打扫落花,任由它飘落在庭前,等待我思念的人回来看。

宋词

宋词是宋代最有特色的文学样式上词,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叫做“词牌”,依调填词叫“依声”。词别名“长短句”(在宋代以后,可以说长短句是词的别名,但是在北宋时期,长短句却是词的本名;在唐代,长短句还是一个诗体名词)。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出自李之仪《卜算子》)

【译文】我住长江上游,你住长江下游。天天思念你而见不到你,却共饮着同一条江河水。这江水啊,要流到什么时候才会停止?这段离愁别恨又要到何年何月才会结束?但愿你的心同我的心一样,就一定不会辜负这一番相思情意。

不见又思量,见了还依旧,为问频相见,何似长相守。天不老,人未偶,且将此恨,分付庭前柳。(出自李之仪《谢池春》)

【译文】不见她却又相思,见了她却还是分离,相思依旧。为此要问与其频频相见,何如永远亲密厮守?天公无情天不老,人有情却落得孤独无偶,这份相思别恨谁理解,姑且将它交托庭前的垂柳。

莎衫筠笠,正是村村农务急。绿水千畦,惭愧秧镇出得齐。(出自卢炳《减字木兰花令》)

【译文】农民们身披蓑衣,头戴斗笠在田间紧张地忙碌着,这正是家家户户农忙的时节。千畦的绿水中,细嫩的秧苗长得出奇的整齐,真是难得。

人间行路难,踏地出赋租。(出自苏轼《鱼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