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人体健康指标书
15959500000002

第2章 你的身体健康吗

亚健康困扰着你吗

亚健康这个词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相信都不陌生了。亚健康即指非病非健康状态,这是一类次等健康状态(亚即次等之意),是界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故又有“次健康”、“第三状态”、“中间状态”、“游离(移)状态”、“灰色状态”等的称谓。

其实,亚健康是个大概念,包含着前后衔接的几个阶段:其中,与健康紧紧相邻的可称作“轻度心身失调”,它常以疲劳、失眠、胃口差、情绪不稳定等为主症,但是这些失调容易恢复,恢复了则与健康人并无不同。它约占人群的25%~28%。这种失调若持续发展,可进入“潜临床”状态,此时,已呈现出发展成某些疾病的高危倾向,潜伏着向某病发展的高度可能。在人群中,处于这类状态的超过1/3,且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比例陡增。他们的表现比较错综,可为慢性疲劳或持续的心身失调,包括前述的各种症状持续2个月以上,且常伴有慢性咽痛、反复感冒、精力不支等。也有专家将其错综的表现归纳为3种减退活力减退、反应能力减退和适应能力减退。从临床检测来看,城市里的这类群体比较集中地表现为三高一低倾向,即存在着接近临界水平的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度和免疫功能偏低。

另有至少超过10%的人介于潜临床和疾病之间的,可称作“前临床”状态,指已经有了病变,但症状还不明显或还没引起足够重视,或未求诊断,或即便医生作了检查,一时尚未查出。严格地说,最后一类已不属于亚健康,而是有病的不健康状态,只是有待于明确诊断而已。因此,扣除这部分人群,也有不少研究者认为亚健康者约占人口的60%。

大量研究表明,现代社会符合健康标准者也不过占人群总数的15%左右。有趣的是,人群中已被确诊为患病,属于不健康状态的也占15%左右。如果把健康和疾病看作是生命过程的两端的话,那么它就像一个两头尖的橄榄,中间凸出的一大块,正是处于健康与有病两者之间的过渡状态——亚健康。

从亚健康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环境压力和人的自我调节能力是与亚健康密切相关的外部和内部因素。因此,要摆脱亚健康的困扰,人们应当保证合理的膳食和均衡的营养。其中,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人体不能合成维生素和矿物质,而维生素C、B族和铁等对人体尤为重要,因此每天应适当地补充多维元素片;调整心理状态并保持积极、乐观;及时调整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增加户外体育锻炼活动,每天保证一定运动量;绝大多数脑力劳动者平日里运动少,饭量小,食物越来越精,对维生素和各种矿物质的摄取常难以满足需要。为了尽快摆脱亚健康状态,建议这些人群每日摄取一定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每日花费不多,如已经在市场上存在十几年的老牌多元维生素金施尔康,每天一粒只要一块钱,但可以有效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A、B、C、D、E、叶酸,矿物质钙、磷、镁、碘、铁、锌等等,帮助改善体质,增强抵抗力,全面巩固健康基础。所以主动补充营养素也是帮助您远离亚健康的有效途径。

千万不要忽视体格检查

人们忽视体检的种种原因,诚然,经济因素不可忽视。在社会保障和单位效益还不能保证每个人都享有福利体检时,体检就要个人埋单,自然要考虑经济的因素。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取决于自身的健康观念。一位妇科专家说,时下不少女性不重视自身健康,就妇科体检来说,许多人能省则省,而在购买化妆品、服装等方面,却很舍得花钱。

有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三分之二的女性每月用于化妆品的支出在100元以上,有的还不惜重金购买价格昂贵的名牌化妆品。同时,还调查了这些女性对体检的看法,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人表示会定期进行体检。由此可见,健康观念还是决定性因素。据了解,做一次妇科检查的费用不超过100元。专家认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女性舍得花钱“买靓丽”这无可厚非,但是花钱“保健康”显然更加重要。

人们总说“有什么也别有病”,然而,重视健康不只是挂在嘴上,还要放在心里,落实到行动中,定期体检即是一种保障健康的有效手段。有的原来自认为健康的人,被发现患病时,已经出现了肾衰竭;有的原来自认为没病的人,被发现肝硬化;有的乙肝病人转氨酶很高,处于传染期,急需住院隔离……这样的事例有很多,而如果能做到定期体检,可及早发现潜在的致病因子、早期病灶或功能异常等情况,达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目的。

有人认为“年轻力壮就不需要体检”,这是一种不正确的认识。现代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大多数疾病是因为遗传、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惯等因素相互影响而渐进发生的,许多疾病因素在年轻时就已经存在,有的甚至在儿童期就已经发生,如果不能早期发现,就会延误最好的治疗时机。因此,他提醒,体检不是到五六十岁才要做的事,30岁以上的人都必须定期体检,特别是有慢性病家族史的年轻人,更应提早定期体检。

生活中还经常有人以工作忙、没时间为由,把体检一推再推,觉得一两次不体检不会有问题,但疾病很可能在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推托中悄悄滋长。其中的道理很浅显,不做定期体检,就无法早期发现疾病,也无法了解自己是否有危险因子,有一天可能突然病倒。生活中这样的教训并不鲜见。

所谓“定期”,就是要每隔一定的时间体检一次,其长短可因不同情况而有所不同。年轻人可以一年查一次,而中老年人最好半年体检一次。另外,要因人而异,因检查追踪的项目而定。定期体检还有一项好处,就是可以建立自己的“参考值”,作为推断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参考,从测定数值的变化中能了解更多的东西。因此,每年的定期体检不可或缺。

身心健康的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人类社会身心健康新标准:

快食。快食并非狼吞虎咽,不辨滋味。而是指吃饭不挑食、不偏食,吃主餐时感觉津津有味。如果出现持续性无食欲状态,则意味着胃肠或肝脏可能出了毛病。

快眠。上床后能较快入睡,睡眠舒畅,醒后头脑清醒,精神饱满,睡眠质量好。神经系统兴奋,抑制功能协调,内脏无病理干扰,是快眠的重要保证。

快便。能快速畅快地排泄大小便,且感觉轻松自如,在精神上有一种良好的感觉,便后没有疲劳感,说明胃肠功能好。

快语。说话流利,头脑清楚,思维敏捷,没有词不达意现象,且中气充足,心肺功能正常。

快行。行动自如、协调,迈步轻松、有力,转体敏捷,反应快速,动作流畅,证明躯体和四肢状况良好,精力充沛旺盛。因诸多疾病导致身体衰弱,均先从下肢开始,人患有内脏疾病时,下肢常有沉重感;心情焦虑,精神抑郁,则往往感觉四肢乏力,步履沉重。

良好的个性。性格柔和,言行举止得到公众认可,能够很好地适应不同环境,没有经常性的压抑感和冲动感。能以良好的处世态度看问题,办事情都能以现实为基础。与人交往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不管人际关系如何变换,都能始终保持稳定、永久的适应性。

良好的人际关系。言谈举止恰到好处,与人相处自然融洽,不孤芳自赏寂寞独处,具有交际广、知心朋友多的特点。众人都乐于向他倾诉心中的苦与乐。

身体健康的诊断内容

所谓身体健康是指人体各器官组织结构完整,发育正常,功能良好,生理生化指标正常,没有检查出疾病或身体不处于虚弱状态。

身体健康诊断的基本内容包含整体性健康诊断和身体健康监测两个方面。整体性健康诊断包括疾病诊断、生理功能检测、体能检测以及包括健康危害因素和健康不利因素在内的健康行为诊断。身体健康监测是对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动态检测、分析、判断,以掌握身体健康的发展情况。身体健康监测可以为制定健身运动处方,进行促进健康的活动提供依据。一般说来,一般说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诊断和监测身体健康水平:

身体形态发育水平调查:体型是否匀称,有无发育缺陷;营养状况是否良好;身体成分是否在正常范围。

疾病诊断:各器官系统有无疾病。

生理功能测试:机体新陈代谢水平,各器官、系统的功能状态。

身体素质是指肌肉在活动中所表现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性、协调性、柔韧性、平衡、反应、准确、韵律等功能能力。运动能力是指人体在运动中所表现出的走、跑、跳、投、攀爬、腾越、旋转、空间变换姿势、击打等方面的能力。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测试:速度、力量、耐力、反应、灵敏性、协调性、柔韧性、平衡等素质;跑、跳、投、攀爬等运动能力。

健康维护能力调查:考察对疾病的抵抗力,对生活中不利健康和危害健康的因素的知识。

重视现代生活方式病

所谓生活方式病是指由于人们衣、食、住、行、娱等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为,以及社会的、经济的、精神的、文化的各个方面的不良因素导致躯体或心理的疾病,称之为生活方式病。

在现代社会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已构成了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问题。在农业型生产为主的国家和社会里,生产水平低,物质生活极贫乏,人们的健康主要受传染病、寄生虫病和营养缺乏症等疾病的危害;而在工业型生产为主的国家和社会,生产水平高,物质生活富裕,人们的健康则主要受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营养过剩和遗传性疾病等疾病的威胁。这就是“穷有穷病,富有富病”。在这两类不同条件下,疾病的发生,虽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但有一个共同的因素就是与人们缺乏必要的卫生保健知识,以及生活方式存在不健康不科学的因素有很大关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发达国家75%的成年人处于患一种以上非传染病的危险之中。而发展中国家既有传染病的威胁,又有“人为疾病”即非传染病的蔓延,这是因为它源于生活方式的选择,主要是由于食物太咸、脂肪过多、缺乏锻炼和污染的空气引起。

现代生活方式病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由于心理情绪紧张刺激增加、饮食营养结构不合理、环境的污染、吸烟饮酒的人增多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因果性疾病发病率增高,成为早亡、致残的重要原因。

2.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时空观念、竞争观念增强,独生子女及离退休职工增多,生活中紧张刺激增加,心理因素和情绪反应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致病因素,引起了一些心理情绪反应性疾病如临考紧张综合征、离退休生活不适应、情绪性腹泻等。

3.由于缺乏美容化妆的卫生知识,接触性皮炎、染发剂过敏性皮炎、戴耳环引起的感染等发病率在女青年中明显增加。

4.现代穿着引起的高跟鞋病、隐形眼镜角膜炎、太阳眼镜病等在男女青年中较常见。

5.养鸟、养猫、养狗等宠物导致动物传染的疾病增多,尤其是狂犬病已在许多地区呈散发性流行。

6.吸烟人数大增,已成为肺癌、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因素;酒精中毒经常发生。

7.在脑力劳动者中间,由于久坐、用眼、用脑等,写字多,造成脑力疲劳,视力疲乏较常见。

危害健康的行为

危害健康的行为指个体和群体在偏离个人、他人、社会的期望方向上表现的一组行为。是一类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健康有直接或间接、明显或潜在的危害作用的行为。对健康危害有相对的稳定性,是在后天生活经历中习得的。危害健康的行为包括:

日常危害健康行为,例如吸烟、酗酒、吸毒和性乱;

致病性行为模式,例如高脂肪饮食致冠心病行为;

不良生活习惯,饮食过度、高脂、高糖、低纤维素饮食、偏食、不良进食习惯等;

不良疾病行为,个体从感知自身有病到疾病康复所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例如,发现疾病不承认自己有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