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做好群众工作60法
16949100000013

第13章 身教示范

身教示范,就是领导干部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处处起表率作用,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领导干部学习和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率先垂范。各级领导干部要严格要求自己,要做到四个模范、三个克服、两个反对。

四个模范:一是学习和实践科学理论的模范;二是做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模范;三是做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的模范;四是做完成本职工作的模范。

三个克服:一是克服高高在上,脱离群众,不负责任,推诿扯皮的官僚主义作风;二是克服斤斤计较,骄傲自满,目中无人,甚至对批评者打击报复的恶劣习气;三是克服弄虚作假、大搞形式主义的作风。

两个反对:坚决反对以权谋私,行贿受贿,贪污腐化等种种腐败现象;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图安逸,大吃大喝,挥霍浪费的不良表现。

领导干部的模范表率作用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它需要每一位领导干部认真地进行自我修养,从政治、思想、道德、行为作风、领导方式、性格品质等各个方面,都按照党性的要求进行锻炼和修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身教”的积极作用。

第二,健全制度。领导干部要发挥先锋模范和表率作用,不仅需要自身的主观努力,也需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用制度和规定来规范领导干部的行为。要从制度上明确规定领导干部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第三,加强监督。在健全制度的基础上,还要建立监督机制。通过监督,及时纠正领导干部违反党的纪律的行为;通过监督来提高领导干部发挥模范和表率作用的自觉性。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党的各级干部发挥先锋模范和表率作用,是一种最有效的群众工作方法。

【实例】中南海勒紧了裤带,带领人民共渡难关

从1959年到1961年,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左”倾错误的一再发展,加上全国连续三年普遍遭灾,我国经济遇到了严重的困难。这段时间在共和国的历史上被称为“三年严重困难”时期。

三年的自然灾害是非常严重的。仅1960年秋,全国受旱面积就达到6亿多亩,水灾面积有1亿多亩,再加上虫、风、雹等灾害共约9亿多亩,占全国16亿亩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严重的自然灾害,使得1960年的粮食、棉花产量跌落到1951年的水平,油料跌落到新中国成立时的水平,轻工业生产也急剧下降。同1957年相比,1960年全国城乡人民平均粮食消费量减少了19.4%,其中农村人均消费量减少23.7%。植物油人均消费量减少23%,猪肉人均消费量减少70%。许多地区因食物严重缺乏而相当普遍地发生了浮肿病和其他疾病。如有个叫“武店”的公社,“竟有1034人浮肿,929人子宫下垂,3047人闭经,1016人干瘦。”(肖冬连等著:《求索中国》,红旗出版社1999年9月版,第697页。)许多省份农村人口因饥饿而死亡增加,出生人口大幅度降低。据统计,1960年全国总人口减少1000多万。

在“三年严重困难”时期,党和人民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和生存危机,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

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带领全国人民克服困难,度过难关。因为粮食奇缺,所以,首要的措施,就是要求全国人民节约粮食。

1959年4月29日,毛泽东给省级、地级、县级、社级、队级和小队级的各级同志写了一封信。信中谈了六个问题,其中第三个问题就是节约粮食问题。毛泽东指示,粮食问题,“要十分抓紧,按人定量,忙时多吃,闲时少吃,忙时吃干,闲时半干半稀,杂以番薯、青菜、萝卜、瓜豆、芋头之类。此事一定要十分抓紧。每年一定要把收割、保管、吃用三件事(收、管、吃)抓得很紧很紧,而且要抓得及时。”(毛泽东:《党内通信》,《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版,第811页。)

因此,中央人民政府将每个国民的口粮定量减到最低限度。中共中央紧急号召全体共产党员带头,国家干部带头。中南海首先勒紧了裤带。

中南海里,机关干部们吃粮重新定量,先由个人报斤数,再由群众公议评定。毛泽东自报的粮食定量是每月26斤。刘少奇报得最低,只有18斤。周恩来报了24斤。朱德和毛泽东一样,也是26斤。

在领袖们的带动下,中南海的工作人员们都把自己的粮食定量降了下来。

粮食少了,但胃口却没有缩小,人的身体仍然需要营养。为了解决这些矛盾,中南海里的炊事员们和广大干部们便采集一切可食的植物,和粮食掺和在一起吃。俗称“瓜菜代”。

中南海里,特别是沿着中南海的外墙,有不少榆树。在榆树长出嫩叶时,他们就把它采摘下来,和在面里蒸馒头。除了采摘榆树叶,他们还到地里挖野菜。只要是能吃的野菜,都上了他们的餐桌。

给自己定量缩减到26斤的朱德,也和中南海其他领导一样,靠瓜豆蔬菜来度过了困难时期。他在自家的房前屋后开荒,种上了一些瓜豆蔬菜和杂粮,并到院子里寻找野菜来吃。他还鼓励孙辈们自己挖洞,饲养了一些兔子,依靠自家的力量,解决粮菜不足的问题。

三年困难时期,党中央始终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始终与人民同甘共苦,不搞任何特殊。

1961年春节前,青海省委知道党中央机关生活艰苦,从青海湖打了2000多斤鳇鱼,送到国务院,说是给周总理送鱼,并请周总理转送党中央。

周恩来得知后立即指示:第一,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困难时期党中央应该和人民同甘共苦,不能接受这样的馈赠;第二,既然鱼已经送到北京,再返回耽搁可能腐烂,就由北京工商局按市场价格收购,随即在市场上出售。结果,中共中央机关和国务院,一斤也没有留。

在领袖们的带领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度过了“三年经济困难”的难关。

(刘玉瑛:《关键在于落实》,新华出版社2006年6月版)

【点评】

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就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就是无声的“命令”。要求群众做到的,领导干部要首先做到;要求群众不做的,领导干部要首先不做。

富兰克林讲:“一个良好的示范,才是最佳的训词。”中华人民共和国之所以能度过“三年经济困难”的难关,领袖们的表率作用不能低估。上有所率,下有所进;上有所行,下有所仿。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领导干部带头躬身践行,就是无声的命令,就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