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舆梁:新语堂舆论引导手记
16957500000002

第2章 可以引导的舆论

舆论只会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

舆论有时会是一头利国利民大气磅礴的耕牛,翻遍神州大地,播种正直、良善之德行,开拓、创新之探索;有时是一头斗牛,向全社会的暴行、丑恶开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有时却蜕变成四处乱撞的疯牛。

在想象的世界里,每一个对真相毫不了解的人,都会凭借他的主观意愿来断定所谓的事实。官员必定贪腐,富人定是奸商,群众全是好人——这个理论的铁杆支持者首推媒体跟网民,而非老百姓。因为老百姓至少明白,群众不见得都是好人。媒体与网民扮演的是青天大老爷角色,判起案来简单痛快:“富人”跟“穷人”打官司,自然要判“穷人”赢;“当官的”跟“老百姓”打官司,必定会判“老百姓”赢,青红皂白何须问!

诗曰:

横看成岭侧成峰,

真相谁个说得清?

且听新语明如剪,

说破源流万法通。

仅仅在几年前,地方宣传部门“灭火队”的角色还演得有模有样。遇上焦点舆情时,一流的“灭火队员”凭借在媒体深厚的人脉关系,箪食壶浆以至,在媒体负责人面前,争取到一个说话的权利。如果情况不是太过恶劣,有时还另有别情,媒体或者降低舆论监督的烈度,或者干脆听其言、观其行,暂停报道。

进入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灭火队”的工作难度系数骤然提升,在许多时候,其工作正在失去效应。焦点舆情通常由新媒体先期曝出线索,恒河沙数的网民、多如牛毛的媒体会在较短时间同步跟进关注、添柴旺火,“灭火”之路由此演变成了“蜀道难”。一些地方领导,在遇上焦点舆情时,明知事情与媒体报道的情况出入甚大,但面对各类、各路媒体一拥而上天风海雨般压力,自辩无门、灭火无路,只剩仰天长叹。

然而,真的就没有办法了吗?

一、“你手大能捂得过天吗?”

这天,D市卫生局要成立一支卫生稽查队,从D区卫生局抽调8名工作人员,但符合条件的有20多人,让谁去不让谁去,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竞争十分激烈,一方面,从区里到市里工作,平台更大;另一方面,市里统一成立稽查队,有执法权,而留在区里的则没了执法权。对于这些普通工作人员来讲,工作岗位有没有执法权,情况很不一样。所以,符合条件的人员,人人表现踊跃。

但是,与选拔“超女”、评先树优等不同,对区卫生局来说,不见得要把最出色的人送往市局,留下的人,仍需要出色地工作——这不是提拔干部。在这20多人中确定人选,短时间很难找到大家共同认可的标准。区卫生局局长在挠头之余便问计于疾控中心主任。疾控中心主任认为,这又不是提拔干部,让谁去不让谁去不是原则问题,要害的是选拔办法须体现公平、大家认可,所以,抽签最合适!局长分析后感觉似乎也可。于是先期征求符合条件的20多人的意见,没想到,大家意见高度一致,异口同声赞成抽签。为稳妥起见,每个人还写下了保证书:一是完全赞同抽签的办法,二是自己若抽不上也没意见!

抽签立即执行,人选顺利产生。然而,这一得到当事人高度认可的“公平”做法,接着就被地方媒体进行了报道,标题为《D市D区卫生局抽签选干部》!从新闻角度,这个报道没什么大问题。因为,在老百姓眼中,所有公务人员不都是干部么!然而,此干部非彼干部,“这鸭头不是那丫头”,舆论实在懒得去区分。

此报道在网上疯传,主流媒体也兴奋地在早新闻读报时,将这一奇闻“读报”。D区一举成名天下知。一场媒体与网民的狂欢大幕迅即开启,各路媒体记者纷纷打点行装准备赴D市采访。其中,各主流媒体也不甘后人,纷纷调兵准备前往。

当日晨,预感大事不妙的D区宣传部长与组织部长即联袂入京。他们担心,如若各路媒体涌入D市给予曝光,实在令人头痛。此时,头脑清醒经验丰富的D市宣传部长打电话给D区宣传部长与组织部长,斥责他们“入京做甚”,你们“手大能捂得过天吗?”“这种事灭火,找谁灭火!”果然,D区二位部长除了到“读报”的主流媒体说明了下情况外,再不知找谁去汇报了——战争开始,但不知对手在哪……

二、没错,也要改!

对D市来说,这是与时间赛跑的高度紧张的一天。宣传部长的选择是:向新语堂求援!

当晚,新语堂一篇仅有两段的小稿子便将这一“黑云压城”的焦点舆情化于无形。

标题如下:

《D区叫停食品药品稽查人员“抽签”选拔方式》

导语先将事情背景做一简述,“近日,D市成立卫生稽查大队,需要从D区卫生局抽调8名工作人员,由于时间要求紧,符合条件的人较多,D区卫生局采取了抽签选人的方式。”

这一导语开门见山点明的是,市卫生局挑选的是“工作人员”而非“干部”。但只能不着痕迹地平铺直叙,不能针对媒体报道进行“不服气”地解释。

接下来,既然“抽签”方式不对,那么需要立即改正。然而,问题来了,改正“抽签”做法,必须指出其错误。D区组织、人事以及纪委等部门试图合力为此事“定罪”,努力几小时,翻遍党纪国法,发现在这个事件上“抽签”竟然根本没错!

找不出错误在哪里,如何纠正?

在新语堂的“帮助”下,D区终于找到了卫生部门的错误所在:“事后,D区委区政府调查认为,卫生部门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十分不妥,立即叫停这一做法,责令卫生部门在组织人事部门的监督之下,采取公平、公正、公开的方式选拔人员。”

有了这个导语,此舆情的处理已成功了七成。至于如果卫生部门问:“如何保证公平、公正、公开且让当事人都满意呢?”实际上,只要走了笔试、面试等程序,从舆论上便顺利过关。在履行笔试、面试程序时,请媒体来监督其“公平、公正、公开”,媒体都不会有兴趣。

即使“公平、公正、公开”后矛盾重重,一家人骂,媒体才不会去管这个呢。

因为此事关注度高,接下来要继续表态。“D区委区政府认为,卫生部门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方式方法简单,责任意识不强,把关不严”,给卫生部门连扣三顶大帽子。为什么要出这张牌呢?这三顶大帽子可以有效消解媒体的“评论”。评论是个什么东西呢?那就是你不知错在哪里,我来告诉你!现在,党委政府准确指出了卫生部门的错误,媒体再写评论,有些“难为无米之炊”了。

由于媒体与网民对“抽签”一事关注度高、意见大,那么,为让舆论消气,需要处理做出“抽签”决定的卫生部门。D区委区政府实在下不了狠心处理卫生局长,因为一是他没有违反党纪国法,二是没有想为个人捞好处的主观故意,三是实际效果可能并不差。但为了平息舆论,总要有所“表示”,于是有人提议,将出点子的疾控中心主任“行政记过”。

这种处理方式,不仅不会消弭舆情,反而会制造新的关注点:党政机关不管哪个单位,研究人事问题都是党组织的事,何时轮到一名中层干部作主?处理作为中层干部的疾控中心主任,无疑是让其背黑锅罢了!

最后处理如下:“对卫生部门做出严厉批评……”

当前,媒体从业者与网民普遍比较年轻,他们当中很多人对党委政府的纪律或行政处分概念比较模糊,从心理感觉上,他们认为“行政记过”之类“不痛不痒”,而“严厉批评”反而比较解气:这帮当官的终于被教训了!

最终稿件如下:

D区叫停食品药品稽查人员“抽签”选拔方式

近日,D市成立食品药品稽查支队,确定在D区卫生局抽调8名工作人员,由于符合规定条件的人员数量较多,时间要求又比较紧,D区卫生部门采取了“抽签”的办法选择抽调人员。事后,D区委、区政府调查认为,此种“简单化”办法十分不妥,责令卫生部门立即停止此种抽调方式,决定在组织人事部门的监督之下,以“公开、公正、公平”的办法进行人员选择。

D区委、区政府认为,卫生部门在这项工作上采取的方式方法简单,责任意识不强,把关不严,对卫生部门做出严厉批评。责令卫生部门举一反三,认真吸取教训,在今后的工作中,杜绝此类事情再次发生。

当晚,这一仅两段的小材料,在D市官方网站上挂出。这一高关注度的焦点舆情当即风平浪静。本来纷纷联系采访的媒体不再前往,网民的跟帖也杳无踪迹。

从工作角度考量,D区卫生局这种抽签选人方式,毫无疑问是最“公平、公正、公开”且简单易行的首选办法。况且,得到当事人认可,亦不违法违纪违规。正所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当地了解情况的干部群众也不会认为这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它唯一的错误便是“不妥”,唯一的价值则是传播价值。其潜台词是卫生局工作水平差、能力低、不严肃、不负责……实在没有这么严重。无限上纲上线,结果只是唱衰地方党委政府而已,于国计民生何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