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传染病的生活预防
17114500000003

第3章 甲型病毒性肝炎

一、发病机理与传染途径

1 甲型病毒性肝炎属微小核糖核酸病毒

甲型病毒性肝炎即HAV,属微小核糖核酸病毒,只有1个血清型和1个抗原抗体系统。在急性期患者的血液、肝细胞浆和粪便中都有HAV存在。感染HAV后,血中的抗-HAV-IgM出现较早,数周至数月后仍存在于血液中;抗-HAV-IgG出现较迟,但可长期存在于患者血液中。

HAV在体外的抵抗力较强,耐乙醚、耐酸,56℃30min稳定,-20℃其传染性可保持数年不变。但煮沸5min、紫外线照射1h或经过漂白粉等消毒剂处理后,病毒可被消灭。

2 传染源是急性期的甲型肝炎病人和感染者

甲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传染源是急性期的甲型肝炎病人和感染甲型肝炎病毒,但还没有出现典型症状的人。尤其以潜伏期(已经感染了甲型肝炎病毒,但未出现临床症状的阶段)末至发病后10天内传染性最强。当病人皮肤和眼睛巩膜出现黄疸20天后传染性就消失了。甲型肝炎病毒主要从病人的粪便中排出,但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在病后第三周已很少能从粪便中检出,所以,在处在恢复期的甲型肝炎病人,没有传染性。

甲型、戊型肝炎的传播方式相同,都是通过消化道传播,也就是常说的粪便、口腔传播。人感染了甲肝病毒后,病毒先在消化道增殖,接着进入血液,侵入肝脏细胞内,再由肝细胞排入胆道进入肠道,随粪便排出。在甲型肝炎潜伏末期至发病后10天是病毒排泄的高峰期。处在潜伏期的病人。往往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因此本人也常常不知道自己感染了甲型肝炎病毒,仍然正常工作、生活、与其他人交往,所以处在这段时期的病人是最主要也是最危险的传染者。甲型肝炎病毒由肠道从粪便排出后,通过日常生活接触而经口传染。

举例说,感染了甲肝病毒的人,如果该人便后不洗手摸了其他物品,就有可能将肝炎病毒带到这一物品上,此时健康人触摸了这一物品,就有可能感染上病毒,如果他不洗手就吃东西,肝炎病毒就会随着被肝炎病毒污染的食物进入体内,开始了上面所说的增殖过程。

另外,肝炎病人的粪便、呕吐物未经过消毒就随便倒弃,就会污染周围环境、食物、水或他人的手;带有甲肝病毒的粪便未经处理浇灌蔬菜、瓜果等,而食用者在吃这些被污染了的蔬菜和瓜果时又没有洗净、煮熟或消毒,极易将肝炎病毒吃入体内。有些粪便排放至江、河、湖或池塘里,在水中生活的动植物会被病毒污染,如果这些被污染了的水产品在食用时未被煮熟,也会感染甲型肝炎病毒。

甲型肝炎病毒有时还会污染水源,如果健康人喝了被甲型肝炎病毒污染了、又未煮沸消毒的水,也可能感染甲型肝炎。如果手沾染了病毒,而吃饭进食前又不洗手,肝炎病毒就会随着食物进入体内。

有资料表明甲型肝炎患者的唾液也有传染性,所以,和甲型肝炎病人共用餐具、接吻等,感染甲型肝炎的几率也很高。

甲型肝炎有时会出现爆发流行,即在短期内大范围传播。这主要是通过水或食物被污染而引起。如农村水井被污染;生吃从污染了甲型肝炎病毒的湖水中捕捞的贝类;处于潜伏期排毒的炊事员,经手接触污染熟食等等,都是导致肝炎的爆发流行的诱因。

二、流行特征与疾病症状

1 流行强度有周期性和季节性变化

甲型肝炎的流行强度有周期性和季节性变化,流行高峰的间隔为5~7年,每次高峰持续2~3年不等,甲型肝炎的流行与人口流动、社会因素变化以及易感人群、传染源数量增加和人群免疫水平低下等有关。由于甲型肝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所以,它的流行呈明显的季节性,由于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不同,所以流行季节也不尽相同。

甲型肝炎的流行具有世界性,这种病毒性传染病在各地流行率极不均匀,可分为3种流行模式。第一种模式主要见于发达国家,流行率低,成年人感染较多,第二种流行模式则发生于第三世界,流行率高,呈地方性流行,通常在生命早期感染本病;第三种模式见于封闭式地区,平时没有甲型肝炎发病流行,一旦有传染源传入,整个人群都可患病。这3种模式反映了经济和卫生状况。在我国,此3种流行模式均存在。

2 具有潜伏期和前期症状

甲型肝炎的潜伏期较长,一般为14~49天,平均26~30天。典型患者发病急,前驱期有发热、腹泻、腹痛、咽痛、关节痛等症状,多半有黄疸,巩膜和皮肤呈现黄色,尿呈茶红色。典型的症状有厌食、纳差,乏力、恶心、呕吐、肝区痛、肝肿大、部分有脾肿大,少数可有皮疹、荨麻疹,出血倾向和心律失常。若不是甲型肝炎患者,则上述症状极轻微,也无黄疸症状。

三、易感人群与预防措施

1 儿童和青少年极易感染甲型肝炎病毒

儿童和青少年身体发育不成熟,身体对病毒的抵抗力差,极易感染甲型肝炎病毒。婴儿出生时可从母体中获得甲型肝炎病毒的抗体,该抗体在体内维持时间约为6个月,因此这段时间的婴儿可以抵抗甲型肝炎病毒的感染。6个月以后,抗体浓度就开始呈现快速下降状态,机体对甲型肝炎病毒的抵抗力也就逐渐减弱。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群中甲型肝炎病毒抗体的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又逐渐上升。大部分50岁以上的人,身体内甲型肝炎病毒抗体都呈阳性,所以儿童易患甲型肝炎。

近年来,甲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的年龄段有后移现象,也就是说获得甲型肝炎免疫力人群的年龄增大,成人患甲肝的几率呈现繁荣昌盛趋势。以上海为例分析,甲型肝炎的发病年龄已从7岁推迟到22岁。一般来说,广大乡镇和农村地区甲肝的易感人群以学龄儿童和学龄前儿童为主,在大城市青壮年现已成为易感人群。

2 加强疫情报告和登记

对疑似及确诊病例,各级医务人员均应按《传染病防治法》要求,及时作好登记及疫情上报工作(疑似甲型肝炎不作疫情统计),以便及时掌握疫情,分析流行规律。

3 监测疫情的发展

(1)对近期发病的急性患者抽样进行抗-HAV-lgM测定,以了解甲型肝炎的变迁。

(2)在不同地区设置l~2个监测点,观察每日确认病例和肝功能检查数及其异常数的消长,以了解甲型肝炎的发病流行。

(3)及时从疫情报告中分析在同一个村或居委会,有无2例患者在甲型肝炎平均潜伏期内出现,以掌握暴发苗头。

(4)在甲型肝炎流行的高峰季节,对人群进行血清流行病学监测,以了解人群抗-HAV水平。

(5)对形成季节高峰或流行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监测,保存可疑传播物质,以便需要时作进一步监测。

4 加强传染源管理

(1)做到早发现、早隔离,隔离期限自发病日起不少于30天,或症状消失,转氨酶恢复至正常为限。

(2)病人住院后对其居住、活动地点尽早进行终末消毒,如留家治疗,要及时做好消毒及指导工作。

(3)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对传染源及传播因素进行追踪调查,查清可能污染的范围和密切接触者,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传播扩大。

(4)对发病的饮食从业人员、保育员,需待症状、体征消失,肝功能正常后仍观察半年方可上班。若在托幼机构发现甲肝病人,一般检疫45天,期间不能接受入托儿童。病儿隔离治疗出院后,需继续观察1个月,并证明完全痊愈时方可回所。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幼儿,应自最后一次接触日算起,观察45天(如前例病人未住院,则需75天),无异常者方可回所。

5 切断传播途径

(1)饮食行业、食品企业及集体食堂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各项要求,切实做好卫生管理工作,食堂应做到对共用餐具及时消毒,提倡实行分餐制。

(2)保证水源的清洁卫生,严禁饮用水被粪便污染。对肝炎流行区的井水或缸水须用漂白粉或漂白精片消毒,余氯须保持在0.3mg/L,甲型肝炎暴发点余氯应保持在10mg/L。

(3)搞好环境卫生对粪便进行无害处理。医疗单位的粪便及污水须经消毒处理方能排放。

6 保护易感人群

自动免疫

接种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是预防甲型肝炎的有效措施。在经济许可的条件下,10岁以下的儿童应作为甲型肝炎免疫预防的重点。

被动免疫

对密切接触者尤其是儿童,可于接触后1周内肌内注射人血免疫球蛋白,用量为每千克体重0.05ml,其预防甲型肝炎的有效率可高于85%,通过被动转移抗-HAV而获得免疫。接种免疫球蛋白能减轻症状或使之不出现,但不一定能阻止HAV感染,免疫球蛋白保护期短暂,为3~6个月。

联合免疫

有关研究认为,免疫球蛋白可用于应急接种,短期内获得良好的保护效果,如果免疫球蛋白和甲型肝炎疫苗同时接种,估计保护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