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脘腹痛
17188400000003

第3章 急慢性胃炎(2)

26.李振华香砂温中汤

【方药】党参12g,白术10g,茯苓15g,陈皮10g,半夏10g,木香6g,砂仁8g,厚朴10g,干姜10g,川芎10g,丁香5g,炙甘草3g。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服。

【功效】益气健脾,温中和胃。

【案例】王某,男,54岁,干部,1987年4月13日初诊。患者自述1年前因饮食不当致胃脘疼痛,10年来虽经中西药治疗,病情时轻时重,每因饮食失宜、情志不遂则症状加重。1987年10月经胃镜检查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活检:胃黏膜萎缩性胃炎伴轻度肠上皮化生。病人恐惧癌变,前来请李氏诊治。诊视中见:胃脘隐痛,喜暖喜按,遇冷痛甚,脘痛时连及两胁,腹胀纳差,肢倦乏力,大便溏薄,日行2~3次,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质淡、舌体胖大、边见齿痕,脉弦细。证属脾胃阳虚,兼肝郁气滞。治宜温中健脾,疏肝和胃。方用香砂温中汤加香附10g,乌药10g,水煎服。上方前后共服3个月余,精神饮食好,大便正常,诸症消失,面色红润,体重增加。后复查胃镜及胃黏膜活检,胃黏膜轻度浅表性炎症。1年后追访知其身体健康,正常生活工作。

【按语】香砂温中汤即是在《时方歌括》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而成。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健脾益气;陈皮、半夏、木香、砂仁、厚朴理气和胃;干姜、丁香温中和胃,助脾运化;配合川芎以行气活血。诸药合用,虚实兼顾,升降相协,顺脾胃之性,恰中病机。本方为脾胃虚寒之“萎胃”而设,药多香窜燥烈,易伤阴津,故若阴虚者当属禁用之列。所以,即为良方亦不可统治一病。

27.张志坚舒胃和中汤

【方药】柴胡10g,白芍10g,枳壳10g,炙甘草5g,川黄连3g,淡吴茱萸1.5g,蒲公英30g,佛手片10g,生麦芽30g,炒神曲10g,炙鸡内金5g。

【用法】每日1剂,煎煮2次和匀,共约400mL,分早晚2次于饭后1.5小时温服。症状缓解,病情稳定后,可按上方剂量比例研末,每取5g,分2次于饭后1.5小时开水调服,以资巩固,以20~50天为宜。

【功效】舒胃和中,疏肝清化。

【案例】曹某,女,38岁,1984年3月1日诊。上腹痞胀隐痛,痛引两胁,嗳气频作,不思纳食,病情时轻时重,迁延2载不已,每于情志刺激则恙情加重。1983年10月在常州某医院作纤维胃镜检查,病理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局部萎缩。迭服中西药物治疗5个月,未见明显效果,故来我院治疗。症见上腹痞胀隐痛,痛窜二胁,餐后胀甚,叹息则稍舒,嗳气频作,不时泛酸,不思纳食,舌质淡红、苔薄黄腻,脉细滑弦。此系肝胃不和,气郁食滞化热。治法:舒胃和中,疏肝清化。用上方加减。处方:柴胡10g,生白芍10g,炒枳壳10g,生甘草5g,蒲公英30g,川黄连3g,清吴茱萸1.5g,炒神曲10g,生麦芽30g,佛手片10g,制延胡索10g。7剂,水煎2次和匀,每日早晚于饭后1.5小时各服1次。药后,上腹痞胀隐痛渐平,嗳气明显减少,纳食略启,效不更方,守原方续进14剂,上腹胀痛消失,诸症俱瘥。半年后追访,病未复发。

【按语】本方为张志坚主任医师多年治疗慢性胃炎的有效方剂。该方紧扣肝气犯胃、食滞郁热之病机,在四逆散基础上去破气之枳实,增入行气消痞、苦辛清化、舒胃消滞之品,融升降有序、辛开苦降、清热消滞于一炉,俾胃气舒而中焦和。慢性胃炎如能按法施治,常可应手取效。

28.孟百三清热养胃汤

【方药】北沙参9g,麦门冬9g,赤白芍各9g,柴胡6g,炒黄芩10g,石打穿10g,蒲公英15g,半枝莲15g,陈皮5g,广木香6g,茯苓9g,炙甘草5g,丹皮9g。

【用法】将上药用冷水浸泡1小时以后煎煮,首煎沸后用文火煎30min,煎成药汁约300mL,二煎沸后用文火煎20min左右,煎成药汁约200mL为宜,以后两煎药汁合并调匀,分2次温服。每日1剂,在每日早、晚饭后1小时左右服用为宜,或午、晚饭后1小时亦可,服后休息半小时更佳。

【功效】疏肝和营,清热养胃,理气活血。

【案例】季某,男,51岁,1982年7月19日初诊。患者1980年起胃脘经常隐痛,食后作胀,无泛酸,时有嘈杂感,胃纳欠馨,大便时溏时结,舌苔薄黄腻、中红苔剥,脉弦细。既往有支气管扩张史、HBsAg阳性史。1982年7月16日用胃镜检查:胃窦部黏膜苍白,幽门充血。诊断为萎缩性胃炎,病理报告(幽门窦)萎缩性胃炎,伴肠腺化生。一直服西药未效。此例辨证为肝火犯胃,胃失和降,气机不运,湿热久留,胃阴受损。拟方清热养阴,理气和胃。用上方治疗2周后,胃脘痛渐减,仍有胃脘作胀、嗳气,上方加白花蛇舌草继续服用。约半年以后症状基本消失,胃纳二便正常,舌质已转淡红,剥苔已渐生长。上方加炒白术、炙黄芪、制半夏等服至1983年8月9日,复查胃镜:胃窦部黏膜轻度粗糙,红白相间,以红为主,幽门圆形,诊断为浅表萎缩性胃炎,病理报告“胃窦”萎缩性胃炎。随访至1年,病情稳定,无明显不适,一直在工作。1986年9月复查胃镜:浅表性萎缩性胃炎,未作病理检查。

【按语】此方系小柴胡汤、一贯煎合并加减而成。方中柴胡、赤白芍疏肝和营;黄芩、蒲公英、半枝莲清热;丹皮、石打穿凉血活血;北沙参、麦冬滋养胃阴;广木香、陈皮、茯苓、炙甘草理气和胃。胃脘痛甚者,可加川楝子9g,延胡索9g;泛恶、夜寐不安者,加制半夏9g,竹茹9g;大便硬者,加当归9g,全栝楼20g;大便溏泻者,加炙黄芪15g,炒枳壳6g,川黄连5g。

29.付宗翰清蒲饮加味

【方药】青木香5g,蒲公英6g,四季青9g,川黄连2g,玫瑰花3g,索罗子6g,佛手片3g,杭白芍10g,粉甘草2g,鸡内金5g,石斛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舒肝和胃止痛。

【案例】于某,男,37岁。初诊:1977年4月8日。主诉:胃痛有年,屡治罔效。去年底经某医院纤维胃镜检查并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刻下:脘痛日剧,持续不已,频频嗳气,口咽干苦,大便秘结,脉弦,舌质红。此乃肝气郁结日久,气从火化,横乘胃土,形成热郁气滞,肝胃不和之症。取清疏和胃而不耗液者为当,方用青蒲饮加味。服药近月,胃痛已减,嗳气渐止,守上方继服半年,诸症悉除。

【按语】肝为刚脏,性喜条达,疏泄失度,则易犯胃。病者虽胃痛多年,但形气不恶、脘痛不已、频频嗳气,足见肝气有余,木郁日久,化热伤阴,乃致胃阴受伤,出现一派热郁阴伤之症,故以青木香、索罗子、佛手片、玫瑰花疏肝郁;蒲公英、四季青、黄连清胃热;石斛、白芍养胃阴、柔肝体;芍药配甘草缓急止痛。以清疏养胃之剂配以太子参、风凰衣扶正护膜,诸症渐安。书云“治肝即可安胃”,此例得验。

30.关幼波加味旋覆代赭石汤

【方药】旋覆花10g,生赭石10g(二味包),藿香10g,草河车10g,杏仁10g,橘红10g,白芍15g,当归10g,香附10g,生瓦楞30g,刀豆子30g,炒黄连3g,焦白术10g,木瓜10g,藕节12g,沉香面1.2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舒肝理气,活血化痰,调和脾胃。

【案例】巩某,男,54岁。1974年8月15日初诊。曾于1972年5月出现间歇性胃脘部疼痛及烧灼感。经某医院两次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确诊为“食管裂孔疝”。近一年来症状加重,1974年1月作胃纤维内窥镜检查,示有浅表性胃炎和食管炎,经过内科治疗未见好转,曾动员手术治疗,患者未同意,遂来我院门诊。现症自觉胃脘部及胸骨后疼痛明显,纳食不顺,若吃馒头或稍干燥的食物则感刺痛难忍,且对食品之冷热十分敏感,只能吃温食。不能吃水果及带刺激性的食物,经常伴有嗳气吞酸,烧心,右胁疼痛,后背痛,大便干燥,数日一解,小便黄。舌苔薄稍黄,脉象沉弦。1959年曾患肝炎及胆囊炎。此系肝郁气滞,脾胃不和,淤阻血络。服前方药7剂,胃痛减轻,大便干燥。前方加栝楼30g,火麻仁15g,继服。其后继续来诊五次,方药无大变动,服药近六十剂,病情大见好转,胃疼、吞酸、烧心等诸症状大部已消失,对于干硬食物与冷热温度已能适应,唯有胃部稍感胀痛,不耐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大便较干。经钡餐造影复查:食管黏膜不粗,管壁光滑,无异常狭窄及充盈缺损,胃黏膜皱襞未见充盈缺损和龛影。

【按语】此例患者因隔肌先天性缺损,发生食管裂孔疝,并发食管炎和胃炎,以后胃脘及胸骨后疼痛,甚至影响进食,虽经保守疗法,未见效果。关老认为:患者过去曾患肝炎与胆囊炎,此后右胁经常作痛,近二年来出现胃痛,是以肝郁气滞、肝气犯胃、肝胃不和,故见嗳气吞酸;迁延日久,以致脾运失健,气郁生痰,淤阻血络,故进食则刺痛;大便干燥系因脾气不运,阴亏血涸而致。治以疏肝理气,调和脾胃,活血化痰,使之肝脾调和,气机畅达,气顺则痰消,血活则痰化。方中旋覆花、代赭石、香附、藿香、黄连、木瓜、沉香、焦白术等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橘红、杏仁化痰;藕节、草河车、当归、白芍、麻仁、栝楼活血通络,养血润燥;生瓦楞、马豆子和胃降逆。全方使之脾升胃降;肝脾和调,气机畅达。气血津液流通,淤阻得解,痰消气顺,症状得以缓解。

31.步玉如小柴温金汤

【方药】柴胡10g,黄芩10g,法半夏10g,生姜10g,太子参15g,炙甘草10g,陈皮10g,茯苓16g,竹茹20g,枳壳10g,延胡索10g,川楝子10g,炒山栀10g,白芍12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化理气,舒肝和胃。

【案例】王某,女,48岁。胃脘痛3个月,放射至右肩背部,时时呕恶,纳物不香;大便稀溏,日行3次。经解放军某医院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胆囊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服中成药多种未效。刻诊见脘痛及于胁背,口干,口苦,咽干,舌干、苔黄燥,脉细小弦。证属湿热内阻,肝胃失和。给予上方药连进8剂,呕恶未作,脘痛已缓,纳物仍欠佳,大便仍偏稀,舌脉同前。前方进展,加白术10g,冬瓜皮30g。上方药进8剂,疼痛已止;大便仍稍稀,但减为日行一次;纳物仍不甚好。上方药续进以资巩固。治疗本证所用方药乃小柴胡汤、温胆汤、金铃子散合方加减而成,以小柴胡汤舒利肝胆,调畅气机;配金铃子散,理气止痛,兼散郁热;温胆汤以调和脾胃,清利湿热。全方共奏清化理气止痛之功。复诊时大便仍溏,纳物欠香,均为脾运未复之象,故加冬瓜皮清热利湿,利小溲而实大便,白术健脾燥湿以增强脾之运化。

32.段英廉干姜知母合剂

【方药】干姜10g,知母30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温中祛寒,清热止痛。

【案例】陈某,年50余。素有胃痛症,每年犯数次;犯则疼痛难忍。此次发作甚重,痛不可忍,一日连去医院数次,注射哌替啶、内服颠茄等药皆无效,转而求余诊治。给予干姜知母合剂,煎水服之。下咽30min后疼痛即止,后每犯病则服之皆验。以至根治永不复发。

【按语】此方出自《丹溪心法》,余用之治胃痛效果较好。张景岳曾批评其寒热不分。殊不知慢性病灶之形成往往寒闭于外、热蕴于中,单用偏寒偏热之药皆不全面。干姜辛温,能温中祛寒,知母苦寒,能清热,滋阴降火,一温一寒,相互配伍,治寒热夹杂之胃脘痛颇效。

33.步玉如百合汤

【方药】百合30g,乌药9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行气止痛。

【案例】陈姓患者,男,44岁。脘痛而胀,按之痛减,嘈杂,嗳气,泛酸,知饥纳呆,舌苔微黄,质淡红,脉弦细。曾服理气止痛诸方,初尚有效,继则复痛如故。因思此证痛而兼胀,必属气痛;嘈杂泛酸,知饥纳少;辛温行气之药不效,其病偏热无疑。故用百合汤。服3剂之后,痛胀减轻大半,继服数剂而愈。此外,某些胃脘热痛者,初用清热之药能使症减,但终不彻底,反复发作,经改用百合汤治疗,效果亦十分突出。

【按语】此方载于陈修园《时方妙用》、《时方歌括》二书,是陈氏采录的验方。他在《时方歌括》中说:“此方余从海外得来,用之多验。”在临床治疗胃脘痛的处方中,百合汤确实是对气郁化火或热痛效果较为突出的一首方剂。一般治气痛的处方中,多用辛温香燥之行气药,这对于单纯气滞者较适用。但是对气郁日久而化火者,则不宜继续香燥行气,治疗可苦寒直折;但如遇热不盛,或用苦寒药后热势已减,则不可过用苦寒。此时当以性微寒之百合配辛温行气之乌药,使其热得清,气得行,则疼痛可止。百合汤疗效卓着,其故何也?在《神农本草经》中载:“百合,味苦平,主邪气腹胀心痛。”廖希雍《木草经疏》亦谓:“百合得土金之气,而兼天之清和,故味甘平亦应微寒,解利心家之邪热,则心痛自廖。”陈修园亦谓:“百合合众瓣而成,有百脉一宗之象,其色白而入肺,肺主气,肺气降而诸气俱调”(《医学从众录》)。百合有治心腹疼痛之功,其关键在于百合入手太阴肺经,能降肺气。肺为诸气之总司,肺气得降则诸气皆调。且百合甘润微寒,兼清热。乌药辛温行气止痛,《本草从新》谓其能“疏胸腹邪逆之气,一切病之属气者皆可治。”两药相配,一凉一温,柔中有刚,润而不滞,故对胃脘部的气痛、热痛均宜。

34.梁乃津胃脘痛方I

【处方】沙参15g,石斛15g,花粉20g,郁金15g,佛手15g,白芍20g,甘草10g,乌梅15g,木瓜15g,五灵脂15g,青黛3g。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功效】养胃生津。

【案例】林某,女,47岁。上腹部反复疼痛7年,近半年内加剧,并出现灼热痛,口干、口苦,大便秘结,舌尖红、苔少,脉弦细。钡餐胃肠透视:无异常发现。胃液分析:胃酸偏低。胃纤维镜示:萎缩性胃炎。经服上方1年多,胃痛基本消失,症状稳定。

【按语】根据叶天士“胃为阳土,宜凉宜润”,甘凉濡润之品,能益胃阴而助其降,胃气才不至上逆,不但治疗胃液不足者,宜用甘凉以增其液,就是胃阴不足,阴虚内热者,也宜用甘凉以养其阴。因此,用沙参、石斛、花粉以养胃生津;白芍、甘草以酸甘养阴;郁金、佛手以疏肝行气,即在养阴益胃之中,少加疏肝利气之药。又用木瓜、乌梅、川楝子等酸甘化阴,用青黛防癌变。上方是用甘寒和酸甘的药物,达到养阴生津益胃的作用。

35.梁乃津胃脘痛方II

【方药】柴胡10g,郁金10g,佛手12g,枳壳12g,白芍药20g,延胡索15g,栝楼仁12g,法半夏15g,甘草10g,当归15g,花粉15g。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功效】理气和胃止痛。

【案例】蔡某,女,74岁。胃脘胀痛近2年,痛甚连胁,口淡,口苦,纳差,舌质淤淡、苔厚腻,脉弦细。服上方6剂,疼痛明显减轻,胃纳增加,继续服6剂,疼痛消失。

【按语】方中柴胡疏肝解郁,枳壳配合柴胡以行气消胀;郁金、佛手二药皆入肝,配合柴胡以柔肝、舒肝、止痛;白芍、甘草酸甘入肝,养血柔肝,缓急安中,二药配合调理肝脾,缓急止痛,胸脘胁痛之由肝气横逆者,常以疏肝理气药为主,而理气药大多性味香燥,因此用白芍、甘草可防香燥太过伤阴。同时柴胡、白芍常配伍同用,能加强疏肝镇痛效能。初痛在经,久痛入络,久痛则出现气滞血淤,故舌质淤、胸翳、胁痛注意行气、柔肝、疏肝;久痛养脾胃和营,同时,用延胡索活血祛淤,配以当归,加强活血,且以和营。故患者服12剂疼痛消失。

36.周仲瑛滋胃饮

【方药】乌梅肉6g,炒白芍、北沙参、大麦冬、金钗石斛、丹参、生麦芽各10g,炙鸡内金5g,炙甘草、玫瑰花各3g。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服。

【功效】滋养胃阴,舒肝柔肝。

【案例】卜某,男,38岁。胃痛5~6年,时时发作,此次发作持续两周不已。上腹脘部疼痛,痛势烧灼如辣,有压痛,自觉痞闷胀重,纳食不多,食后撑阻不适,口干欲饮,头昏,舌质光红中裂、无苔,脉细,是属胃阴耗伤,胃失濡润,而致纳运不健,胃气失和。治予酸甘化阴,调和胃气。滋胃饮加减,药用生地、麦冬各12g,白芍10g,乌梅肉5g,山楂10g,玫瑰花3g,每日1剂,分早晚煎服。药入3剂,脘痛灼热痞胀等症均止,舌苔新生,唯入晚两脘部微有闷感,原方再服3剂,症状消失。

【按语】本方为周老经验效方,粗看并不出奇,实则寓理颇多,值得玩味。本方为胃阴亏虚而设,但组方用药并不是只用甘寒养阴之品,而是酸甘与伍,冀酸得甘助而化阴,正如吴溏所云:“复胃阴者莫若甘寒,复酸味甘化阴也”此乃本方妙处之一也。其二,肝胃同治。肝为风木,胃阴燥土,胃阴亏虚,肝易乘虚而入,克伐胃土,胃阴愈伤。乌梅、白芍柔肝敛肝,玫瑰花、生麦芽舒肝理气,安抚风木,不敢犯土。其三阴虚者络易滞,故于众多滋阴药中伍入玫瑰花、丹参和血畅血,有淤能化,无淤防生,寓“治未病”之意。

37.姜春华萎缩性胃炎验方II

【方药】南沙参9g,石斛9g,天花粉9g,玉竹9g,麦门冬9g,麻仁9g,佛手9g,川楝子9g,白芍药15g,甘草6g,乌梅6g,白蔻壳6g。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

【功效】益胃养阴。

【案例】徐某,50岁,干部。经确诊为萎缩性胃炎,胃脘隐痛,终日不止,得酸甜饮食则痛稍停,旋又复作,口干,便燥,心烦嘈杂。舌光红、少津,脉细濡数。连续口服此方2个月,诸恙悉解,胃痛未再发。

【按语】本方适用于胃阴亏耗之胃痛。方中沙参、石斛、玉竹、麦冬、白芍药、天花粉等众多滋养阴津之品,又用乌梅、白芍配甘草以酸甘化阴,而少佐以佛手、白蔻壳、川楝子醒胃调气,组方配合极妙。

38.张羹梅萎缩性胃炎验方III

【方药】潞党参9g,焦白术9g,姜半夏9g,广陈皮6g,砂蔻仁各1.8g(后下),广木香4.7g,云茯苓9g,炙甘草3g,旋复花6g(包煎),代赭石18g(醋煅先煎),炒赤芍药9g,鸡血藤12g。

【用法】每日1剂,水煎30min,分2次温服。

【功效】健脾益气,和胃止痛。

【案例】王某,男,38岁。上腹部不规则疼痛15年,伴腹泻。食欲减退,恶心嗳气。先后住院2次。胃镜检查示胃黏膜皱襞平滑变薄,胃液分泌示游离酸缺乏,组胺注射后亦不升高。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腹泻型)。脉弦,舌苔薄腻。服本方3剂,胃脘疼痛得减,腹泻亦有好转,法仍守之。原方去旋复花、代赭石,加煅瓦楞18g(先煎),海贝粉9g(分2次吞)。以上加减方共服50余剂,饮食恢复正常,每日食粮500g余,腹泻亦止,精神明朗,面色红润,体重增加。血常规中血红蛋白及红细胞亦有明显增高。但未复查胃液分析。

【按语】久痛必然入络,故加用鸡血藤、赤芍等活血药。《本经逢原》认为瓦楞子可治“积年胃脘淤血疼痛”。

39.蒋文照脘痛舒

【方药】川楝子9g,炒延胡索9g,炒枳壳6g,炒白术9g,炒白芍12g,炒香附9g,广木香6g,郁金9g,蒲公英12g,炙甘草6g。

【用法】每日1剂,清水煎,上下午各服1次。

【案例】许某,女,46岁,1991年4月1日诊。胃脘疼痛发作10余年,纤维胃镜查示:胃窦部慢性浅表性萎缩性胃炎。偶感刺痛灼热,心情急躁,口干发苦,食少便结,舌质红紫,边有淤斑,苔少而干,脉弦细。治以养阴化淤、理气止痛,投以上方加减,服药7剂后脘部刺痛稍减,诸症减轻。仍用原法,调治两月,脘痛告平。

【按语】胃脘痛病名,首载《内经》。《灵枢·胀论》言:“胃胀者,腹满,胃脘痛”说明胃脘痛的病位在胃,胃为水谷之海,居于中位,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胃气以通为用,以降为和,若病邪犯胃,或久病伤正,气不通降,胃腑气滞,为痛最易,然胃与脾相表里,而肝性喜条达而主疏泄,故胃气郁滞之成因,其脏与胃、肝、脾等关系最为密切,其邪则受寒、湿、热、淤等影响至为深重,临证治疗,宣畅气机,和胃止痛,当为要务,将氏合《太平圣惠方》之金玲子散,张洁古之枳术丸,《伤寒论》之芍药甘草汤成一方而为基础,其中金玲子散疏肝行气,活血止痛,功偏泄热,枳术丸健脾和胃,行气导滞,功重温补,两方寒温并用补泻兼施,使其升降有序,气血畅行,是为主药,辅以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缓急止痛,三方合一,止痛效果尤佳,佐以香附、木香、疏肝理气止痛,郁金、蒲公英解郁行血清热,共奏行气活血,和胃止痛之功,是方虽多辛温香散之品,然得苦寒酸甘之郁金、蒲公英、白芍药、甘草等之相伍,庶免耗气伤阴之弊。

40.吕靖中加味半夏泻心汤

【方药】党参15g,半夏15g,黄芩10g,黄连9g,干姜9g,甘草6g,瓦楞子20g,海螵蛸20g,枳壳10g,大枣3个。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和胃降逆,开结除痞,调和阴阳。

【案例】刘某,男,38岁,1990年9月就诊。患者素体脾胃虚弱,常消化不良,于1985年12月食水饺后外出而感受寒邪,出现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曾给予保和丸、胃舒平等药,当时病虽有小瘥,但不久又复作如故,病延五载,时轻时重。患者疑是胃癌,多方求医,亦无应验。于1990年9月胃镜检查,提示浅表性胃炎,求治于余。时症:胃脘痞胀如物堵塞,泛酸嘈杂,间有呕恶,苦不堪耐,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中医诊断为痞证。辨证为中虚寒热错杂,胃气上逆。以和胃降逆,开结除痞,调和阴阳为治则,拟加味半夏泻心汤,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20余剂后,诸症尽失,胃镜复查提示病愈。

【按语】加味半夏泻心汤为吕靖中教授治疗慢性胃病常用方,多用于中虚寒热错杂,脾胃升降失调,症见心下痞满、疼痛,干呕或呕吐泛酸,嘈杂或肠鸣下利,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如肝气不舒出现嗳气频作,加生白芍、柴胡、香附疏肝理气;失眠烦躁加栀子、枣仁;如胃肠积热出现口苦、大便干结,去瓦楞子、海螵蛸,加大黄,枳壳易枳实;纳差者加焦三仙;腹胀甚加川厚朴、麦芽、青皮理气消胀。

41.段富津柴平汤

【方药】苍术20g,川厚朴15g,陈皮15g,黄芩15g,枳实15g,柴胡15g,郁金15g,半夏15g,延胡索15g,白芍药15g,黄连10g,炙甘草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热化湿,理气和胃。

【案例】谭某,女,59岁,于2002年7月15日初诊。患者胃脘胀痛半年余,经CT诊断为慢性胰腺炎;胃镜诊断为浅表性胃炎、食管憩室。伴厌食,口干口苦,四肢沉重无力,舌苔白厚腻,脉略滑数。此系脾胃湿热之证,治以清热化湿,理气和胃。处方:苍术20g,川厚朴15g,陈皮15g,黄芩15g,枳实15g,柴胡15g,郁金15g,半夏15g,延胡索15g,白芍药15g,黄连10g,炙甘草15g。7月22日二诊:胀痛减轻,苔仍厚,脉已不数,反酸。上方去黄连,加乌贼骨15g,砂仁15g。7月29日三诊:诸症大减,舌苔转薄,上方去苍术。调理月余,症状消失。

【按语】由于本例饮食不节,致湿热阻滞于脾胃,故见胃脘胀痛;湿热阻遏气机,脾胃运化失常,故厌食;湿热熏蒸,故口干口苦;湿性重着黏腻,湿注肢体,则四肢沉重无力。此系脾胃湿热之证,湿重而热轻者。选用柴平汤加减。方中苍术为君药,以其味苦性燥,善除湿运脾;厚朴为臣,行气化湿,消胀除满;佐以陈皮、香附、枳实理气化滞;黄连、黄芩清热燥湿;半夏燥湿降逆和胃;延胡索理气活血止痛;柴胡疏肝解郁,白芍药柔肝止痛,与枳实、甘草配伍乃四逆散之意。全方共奏清热化湿、理气止痛之功。二诊时脉已不数,说明热已除,苔仍厚,则表明湿邪仍在,上方去黄连,恐过寒则有冰伏湿遏之虞;加乌贼骨制酸止痛,砂仁芳香醒脾化湿,增加化湿之力。三诊中,诸症大减,苔转薄,湿邪已消,故去苍术。

附方1.张镜人安中汤

【方药】柴胡6g,炒黄芩9g,炒白术9g,香扁豆9g,炒白芍药9g,炙甘草3g,苏梗6g,制香附9g,炙延胡索9g,八月札15g,炒六曲6g,香谷芽12g。

【用法】水煎,分2次,饭后1小时温服。

【功效】调肝和胃,健脾安中。

【按语】方中柴胡疏泄肝胆,升清解郁;黄芩苦寒沉降,泄热除湿;白术、扁豆健脾助运;白芍、甘草缓急安中;苏梗、制香附理气畅膈,温而不燥;延胡、八月札调营止痛,散而能润;炒六曲消胀化滞,香谷芽和胃进食。疼痛较甚,加九香虫6g;胀满不已,加炒枳壳9g;胃脘灼热,加连翘9g(包),或炒知母9g;泛酸,加煅瓦楞15g,海螵蛸15g;嗳气,加旋覆花9g,代赭石15g;嘈杂,加炒山药9g;苔腻较厚,加陈佩梗9g;舌红苔剥,去苏梗,加川石斛9g;便溏加焦楂炭9g;伴腹痛,再加炮姜炭5g,煨木香9g;便结,加全栝楼15g,望江南9g;腹胀,加大腹皮9g。X射线示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加凤凰衣6g,芙蓉叶9g;胃黏膜活检病理示肠腺化生,加白花蛇舌草30g;腺体萎缩,加丹参。张氏临床经验丰富,善治胃病、闻名海内外。所创方药,验之临床颇具良效,本方亦复如是。然药多辛窜,有伤气耗阴之虞,肝郁湿阻用之相宜,而虚证则当禁用,即便实证亦当中病即止,不可久服。学习名家,师其精髓而不为其名所囿,是为会学者也。

附方2.张镜人调气清热和胃汤

【方药】柴胡、制香附、炒白芍药、生白术、旋覆花(包煎)、铁树叶各9g,八月扎、平地木、代赭石(先煎)各15g,炒黄芩、苏梗各5g,清炙甘草3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调气清热和胃。

【按语】此方由芍药甘草汤、旋覆代赭汤、香苏散和白术芍药汤等综合而成。方用柴胡、香附、八月扎疏肝解郁;芍药、甘草酸甘缓急;旋覆花、代赭石降逆下气;铁树叶、平地木、黄芩清除郁热。

附方3.董建华加味香苏饮

【方药】苏梗6g,香附10g,陈皮6g,毕澄茄6g,枳壳10g,大腹皮10g,香椽皮10g,佛手6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理气和胃通降。

【按语】胃病为古今临床之常见病、多发病。其中尤以气滞者为多,表现以胃脘作胀为主,治当理气和胃通降。本方以苏梗、香附、陈皮为主药,苏梗入胃,顺气开郁和胃;香附入肝,解郁理气止痛;陈皮行气、和胃、化湿,为脾胃宣通疏利要药,具有能散、能燥、能泻、能补、能和之功,它与苏梗、香附为伍,既能和胃理气,又可舒肝止痛。方中毕澄茄味辛性微温,具有温中散寒、理气通降作用,专治胃脘胀痛,兼以降逆而止嗳气,配枳壳可消胀除满,佐大腹皮下气行水,调和脾胃;香椽皮、佛手二药具有宽胸、除胀、止痛之功。诸药合用,共奏理气、和胃通降之功。

中医泰斗董建华氏,善治胃病,善用通降,收效卓着。胃气以降为顺,胃气不降则清气不升浊阴不降,壅遏中焦,乃发胃病。所以治疗胃病除辨证论治外,通降之法不可忽视。

附方4.姚奇蔚养阴建中汤

【方药】北沙参30g,桑寄生20g,玉竹20g,青黛10g,怀山药30g,白芍药10g,石斛30g,焦山楂30g,浙贝母10g。

【用法】将上药置砂钵内加冷水浸过药面,浸泡10min即可煎煮。煮沸后改用微火再煎1min,滤取药液约400mL服用。

【功效】养阴建中。

【按语】本方虽脱胎于叶天士的益胃汤,但去麦冬之腻、冰糖之甘,更增白芍、桑寄生柔肝平肝,怀山药、焦山楂一补一消,益阴健脾,浙贝母、青黛舒肺达肝,解郁清热。全方甘淡味薄,清虚通达,滋而不腻,清而不泄,清滋之中寓流动活跃之性。用其养胃,又能清肺;用其益气,又能达肝。喻氏治燥热伤肺,善清胃热以肃治节;余治“萎胃”用益胃以舒肝肺,用药不同,治法无异。

对于“萎胃”的治疗,多从肝胃论治,有效有不效。姚氏则不仅着眼于肝胃——沙参、玉竹、山药、石斛甘淡养胃;白芍药、青黛舒肝清肝,而且还着眼于肾——桑寄生补肾平肝。考“肾为胃之关”,肝胃相生相克,故胃病可从肾、肝论治。视野开阔,思路清新,可师可法。

附方5.姚奇蔚益气建中汤

【方药】桂枝10g,白芍药10g,甘草3g,大枣3枚,黄芪50g,太子参30g,怀山药30g,黄精20g。

【用法】将上药置砂锅内加冷水浸过药面,浸泡10min即可煎煮。煮沸后改用微火再煎25min,滤取药液约400mL服用。

【功效】益气建中。

【按语】本方源于《金匮要略》黄芪建中汤,但去饴糖大甘,更加太子参、怀山药、黄精益气养液;重用黄芪补肺制肝,舒达肝气,于温建之中寓展运之用。黄芪甘温味淡,轻虚不壅,于补气之中含上升外达之性,对气虚不足、肝气升达无力者,确为首选良药。陈修园在《伤寒医诀串解》中,主张重用黄芪助少阳生发之气逆转其不利之枢机。余用黄芪助肝气升达之力,舒展其不达之郁滞,义正相同。此方虽经加减,但达到了温不燥液,补不壅气,寓舒肺达肝于建中益气之中,以建中益气之剂,收达肝和胃之用。至于党参、白术,只有当患者出现食欲不振,大便稀薄,四肢乏力时,方可选用之。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器质性损害之病变,以中虚胃弱为基础,肺虚肝郁为主因。肺为娇脏,以轻虚灵达为用;肝为刚脏,以舒运条畅为贵。胃气宜舒展活跃,通降和顺。因此,组方用药必须注意轻灵。凡味厚甘腻、辛温燥烈、气味不纯、有碍胃气的壅滞之品,皆非所宜。组方力求清润不腻,寓流通之性;甘补不壅,具展运之用,才能达到寓舒肺达肝于建中养胃的目的。

附方6.姚子扬竹茹清胃饮

【方药】竹茹12g,芦根30g,蒲公英15g,枳壳10g,石斛10g,麦门冬15g,薄荷6g,白芍药12g,甘草6g。

【用法】水煎300mL,早晚分2次饭前温服。每周服5剂。

【功效】轻清凉润,理气止痛。

【按语】慢性胃炎多因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所致。肝郁化热,横犯脾胃;嗜食辛辣,烟酒厚味,皆可滋生胃热。单用疏肝理气健脾和胃多有不效。热郁中焦有轻重之分:重者胃脘灼痛,口渴口臭,恶心呕吐,尿黄便秘,石膏、知母、芩连、硝黄清下可除;轻者,脘部热痛不重,口干而苦,常日久不愈,用上药则过犹不及。对此,本方最为适宜。

考方中芦根、蒲公英皆可食用果腹,对人体无害自不待说;竹茹、枳壳轻清之品,对胃气也无大碍;石斛、麦冬甘寒而润,轻清润胃,且无滞膈、腻胃之弊。总之,本方用药轻灵,清热而不伤胃,养阴而不恋邪,且无壅滞之弊。有病可治,无病可养,寓治于养之中,故为治疗胃炎、溃疡偏热者之良方。

附方7.宋孝志砂半理中汤

【方药】清半夏9g,制香附9g,高良姜9g,炒枳壳9g(或炒枳实),砂仁9g(打碎)。

【用法】用砂锅加水至浸没药材,水面超出药材少许。砂仁打碎后下,每剂煎2次,日服1剂,分2次温服。

【功效】理气散寒,和胃止痛。

【按语】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和中健脾,可作为肺胃痛之主药。该药外用能愈合创口,不留瘢痕,有促进溃疡愈合之效用。砂仁健胃理气止痛,化食积,并可入肾,因此可作为肾胃痛之主药。枳壳(或枳实)能消心下痞塞之痰,泄腹中滞塞之气,推胃中隔宿之食,消腹内连年之积,故作为脾胃痛之主药。香附舒肝理气,对肝胃不和之肝胃痛有较好的效果。服本方痛止后,可用5~10剂共研细末,温开水调服,每服6g,日1~2次,以巩固疗效。

本方是宋老积几十年临床经验升华出的一首有效方剂。组方严谨,用药精练,剂量轻微,反映出轻可祛实的“王道”思想。此外,以调整药物用量来变换方剂的治疗重点,以及从五脏论治胃痛的新思路,均给后学有益的启示。

附方8.赵棻健运麦谷芽汤

【方药】麦芽30g,谷芽30g,鸡内金15g,山药15g,党参10g,甘草5g。

【用法】加清水超过药面1寸(指一般药罐)浸泡1小时,然后置火上煎熬,沸后继沸5min即可,不宜久煎。

【功效】健脾和胃,复元益气。

【按语】本方是赵老多年临床自拟的经验效方,药虽平淡无奇,而功效特彰。验之临床,确有良效。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病之生亡,不但在于邪之轻重,更重要的在于元气之盛衰。所以,治病总要随宜护养元气;而李东垣谓“脾胃为元气之本”,因此,护养元气又重在护养胃气,唯脾健胃纳,才能生化元气。本方运中求益,绝无呆补,故为健运脾胃的一首良方。所以本方对胃炎有卓效,对其他疾病导致脾胃失健、胃纳不香者也有良效。

(三)述评

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或慢性病变。临床上以上腹疼痛,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为特征。本病归属中医的“胃脘痛”、“呕吐”、“吞酸”、“嘈杂”等范畴。

中医学认为本病乃脾胃虚弱,饮食所伤,七情失和,失治误治等所致,但各种致病因素往往互相关联,如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而脾胃不健又易为饮食所伤,病理有虚实之分,实痞以邪实为主,外感六淫或内因食、气、痰、湿等所致,虚痞以正虚为主,常由实痞转化而来,多为脾胃虚弱、阳衰阴伤而致。根据上述诸方将慢性胃炎分为三个主要证型:肝胃不和型,脾胃气虚型,胃阴不足型。病变脏腑关键在胃,肝脾起重要作用,无论其病因病机如何,其共同之处在于最终导致胃气失和,气机不利,胃失濡养,这是胃痛的基本病机。常兼寒凝、热郁湿阻、食滞血淤。

1.肝胃不和:忧思恼怒、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气机阻滞,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而发胃痛,若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气滞日久,血行淤滞或久痛入络,胃络受阻,均可导致淤血内停,发生胃痛。临床常用方剂有兰洱延馨饮、两和镇痛饮、舒胃和中汤、清热养胃汤、清蒲饮加味等皆宗肝胃不和之旨,方中多加疏肝和胃、理气祛湿、消食化滞之品。关幼波老师在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时多在方中加活血化痰之品,如藕节、草河车、当归、白芍取得较好效果。肝木脾土息息相关,肝之疏泄助脾运化,木气升动助土升清,若土虚运化失常,肝木乘虚凌侮,脾胃受伐则纳化紊乱,升降失调,气机郁滞,不通则痛,陈枢燮用扶土抑木定痛方,取得标本同治之效。

2.脾胃气虚:素体不足,或劳倦过度,或饮食所伤或久病脾胃受损均可引起脾胃虚弱,中焦虚寒,致使胃失温养作痛。李振华用香砂温中汤益气健脾,温中和胃。此方药多香窜燥烈,易伤阴津,阴虚者当禁忌。谢昌仁的加味黄连温胆汤苦降辛通,化滞和中,是治疗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的代表方剂,萎缩性胃炎因其胃酸匮乏,医家责之阴虚,多以养阴为主。而本方反其道而行之,不养阴生酸而化痰祛湿,是其治疗本病的一大特点。李寿山老先生拟定3个方:和中消痞汤、补中消痞汤、清中消痞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和中消痞适用于寒热夹杂症;补中消痞汤适于脾胃虚弱、气机郁滞、升降失调之症;清中消痞汤仅适用于阴虚型胃病,具有养阴益胃,清中消痞之功。丁光迪认为慢性胃炎是由于湿滞中焦,阻遏清阳、气机,从而提出升阳、通阳方法,最常用方剂为升阳和胃汤。翟济生老先生以和脾胃、调气血为原则,自拟良桂和胃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王祖雄的健脾和胃汤针对脾胃气虚兼夹气滞血淤、湿阻症而设,并指出慢性胃炎属慢性脾胃疾患,治疗时宜慢慢调理,不能急于求成。杨百茀认为慢性胃炎是由于(浅表性或萎缩性等)脾痞湿阻,郁而化热,气机不畅,升降失常所致,自拟升降脾胃汤治疗。对于慢性胃炎寒热夹杂症段英廉应用干姜知母合剂获良效。对于慢性胃炎偏热的可用步玉如的百合汤。

3.胃阴不足:常由热病伤阴,或胃热火郁,灼伤胃阴或久服香燥理气之品耗伤胃阳、胃失濡养,致使胃痛,梁乃津方I、周仲瑛滋胃饮、姜春华萎缩性胃炎验方Ⅱ均为胃阴亏虚所致胃痛而设。对于顽固性胃痛,张羹梅教授认为久痛必然入络,故加川鸡血藤、赤芍等活血药。

总之,急、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除了注意辨证论治之外,更要注重辨病用药,如萎缩性胃炎伴有肠上皮化生者,应加些软坚散结,消息肉、化淤滞之品。若疼痛甚者,可以加活血化淤、散结止痛之品如失笑散,其善于止痛,而且有改善微循环,调节代谢失调和神经血管营养的作用,从而使肠上皮化生和增生性病变得以转化和吸收。

从临床实践中发现,慢性浅表性胃炎与萎缩性胃炎常可并存于同一患者,称为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或慢性萎缩浅表性胃炎,切不可机械地免强将二者割裂开来。临床治疗时要综观全局,仔细、认真辨证分析。

另外,除药物治疗之外,精神调摄和饮食调养也十分重要: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结合精神调摄,饮食调养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