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普通高等学校管理探微
17197700000003

第3章

科学定位,突出特色,主体专业与热门专业协调发展

一、科学定位,突出特色

目前,高等教育的发展越来越朝着多元化、国际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所谓多元化是指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已经由过去单一的国家办学变为投资渠道和形式的多元化,民办高校的迅速崛起就是典型的例证。我国加入WTO后,国外高等学校已经大举进军中国,吸引中国学生留学,与国内大学合作办学,甚至在国内独立办学,这都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体现。大学在专业设置、学生培养模式上越来越倚重市场。高等教育产业化的趋势说明了高等教育必须走市场化的道路。在这种剧烈变化的形势下,高等学校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激烈的竞争既是挑战又是机遇。竞争促使我们认真思考一个问题:国办大学在激烈的竞争中靠什么取胜?毫无疑问,我们主要靠教学质量,靠人才优势,靠学科优势,靠“名师”、“名生”和“名专业”。西安工程科技学院作为一所普通院校,在经费、师资、科研、学科上无法全方位地同重点大学抗衡,唯靠特色取胜。特色是办学的灵魂,要突出自己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方面的特色。

首先,我们应给学校科学和正确的定位,摆正自己的位置,才可能采取最有效的措施,用最有效的方式快速发展自己。我们在给学校定位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我院原属纺织工业部,过去属单科性学校,纺织、服装、艺术专业是我们的优势,学校已有90年的办学历史,在国内外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学院党代会明确了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五年目标看头三年。我们不能停歇,还要一鼓作气,连下几城。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差距,正视我们纵、横向比较落后的现实和各种实际问题。学院党代会分析了制约我们学校发展的几大瓶颈问题。从实践来看,关键是管理不到位的制约。今年首先要解决管理不到位这个制约发展的巨大障碍。管理必须要有服从和服务于大局的意识,必须是原则不动摇,切合实际,灵活机动,讲究实效,一抓到底,督查到位。管理要求最大的效益化,同时要与时俱进,观念突破,方法更新。具体到我们的工作,就要创新实干求发展,强化管理出效益。我们要用一种尽责任、抢时间、抓到底的实干精神干好每一件工作,为了把学院建成“大学”埋头苦干,把事业一步一步推向光明、繁荣。

2.1998年划转为中央和地方共建以后,我们强调了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目标。我院是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纺织服装为主的国办高校,纺织服装又是西部急待发展的行业。

3.我院的科研优势集中在纺织服装上,与解放军总后勤部有关部门在军需方面的科研合作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培养了大批国家级学科带头人,在这一特殊行业,其它院校是无法相比的。

4.姚穆院士是全国知名纺织材料专家,是我院土生土长的院士。这一优势也是其它院校无法相比的。

5.我院是国务院1982年首批颁布的具有硕士授予权的学校,在电子通信、计算机、机械、化工、生物技术、环境工程、管理、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领域都有较大的优势。在陕西的普通高校中,我们的优势学科明显。

6.根据教育部对高等院校的层次划分我校为教学研究型学校。在陕西高校中,我们属于具有硕士授予权的学校。以上的基本状况决定了我校的基本定位:(1)必须以纺织服装为特色,要围绕纺织、服装做文章,要将这一优势做强做大;(2)我们的发展空间充裕,整体学科优势明显,学科带头人及其学术梯队力量强,结构合理,层次提升是今后的主要任务;(3)我们面临的困难很大,除依靠政府支持外,主要靠自力更生。

尽管我们在纺织、服装、艺术设计方面的优势明显,但研究方向应适当扩充,重点要研究社会需要、地方经济需求以及军方需要,要在技术上有创新。要向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看齐,争取将这一优势做强做大,成为国家重点学科。

体现特色的另一方面是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是我们要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与清华、北大的培养目标有所区别,甚至与研究型学校的学生有所区别。一些用人单位反馈的评价是我们的学生基础扎实、工作勤奋、动手能力强。我们应该继续保持这一优势。在培养模式上科学划分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以及其它知识的时间比例,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等都应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培养出的学生要有自己的品牌意识。

对社会反馈信息和需求信息的收集与分析研究应作为我们今后一项常规性的工作,作为我们制定培养方案的依据。有的地方已经出现了订单办学。我们在办学模式上要有市场意识、服务意识,要通过体现特色来提高竞争力。今后,我们将加强同企业的联系,根据社会、企业对学生知识能力的需求来设置专业,制订培养目标,从教、学、用三个方面来考虑学院的发展方向。

二、主体专业和热门专业

除特色专业外,我们不能放松长线专业的改造和发展。机械、化工、环境工程、人文社会科学等专业是学校主体发展的专业。因为这些专业相对成熟,社会需求比较稳定,而且稳中有升。对这些主体专业来说,重点要放在用新的前沿科学和技术去加强。例如在机械专业中,要注意新的现代生产方法,注意计算机技术在这些传统专业中的应用。这些专业应结合实际确定主攻方向,建立高层次人才队伍,要在提升层次和提高水平上下功夫。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电子技术、管理、生物工程等专业都成为热门专业,社会需求量较大。对这些热门专业更要加快发展。在这些技术领域强调一个“新”字。新的技术、新的原理、新的仪器、新的思维方式。西安地区不少的高校对过去单一性学科都在大刀阔斧地进行学科改造,许多热门专业如电子、通信专业已经上升为主要专业。我们也要认真研究我们成功的经验,进一步加快发展。这些热门专业对一些年轻的教师和学生来说更具有吸引力、刺激性和挑战性。我们学校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好的开端,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要鼓励和坚持。这些专业的建设要有超前意识,要随时注意社会需求和技术的发展动向,注意人才队伍在知识方面的快速更新,要在规模、水平、效益上下功夫。

三、坚实基础是我们办好所有专业的前提

要办好以上特色专业、主体专业、热门专业,都离不开坚实基础。外语、数学、物理、计算机等专业都要作为我们的基础专业进行长期的建设,特别要使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评价方法都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要采用先进教育思想来进行教学。我们的学生、我们的专业和重点大学有所区别。因此,基础教学要有针对性。总之,基础教学应坚持不懈地长期地抓质量、抓建设,同时也要注意专业建设和科研,要将教学与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能截然分割,通过科研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我们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方针是基础为先,狠抓主体、发展热门,体现特色。

发展科学研究的方针是:鼓励原创、发展实用,支持纵向开发,提倡合作。

学生培养的标准是:狠抓基础、多技复合、因材施教、重视实践。

课程整合是我们在专业建设中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我们在课程设置方面有大量工作要做。对于陈旧的课程下决心删除,对于重复的课程要精简,要优化教学资源配置。

虽然在学校的专业建设上希望特色更优、主体更强、热门更大、基础更实,但同时也鼓励专业、学科之间的竞争。任何时候都没有永远的优、强和大,关键在于自身的发展。将来学校在经费投入上要实行竞标制,使学科建设走上有规划、有竞争的发展之路。

四、改革创新开放办学更上新台阶

今后3~5年是我院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总的发展思路是:“以本科教育为核心,学科建设为龙头,发展科技为动力,队伍建设为基础,提升层次为目标。”

搞好学校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地创新。在思想上、在机制上、在方法上都要不断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寻找适应我们学校快速发展的道路。要看到我们的优势所在,看到西部开发和高教发展的机遇。优势和劣势也是在变化着的,关键在于我们怎样认识问题,怎样解决问题。我们如果采取了正确的应对措施,完全可以将劣势转为优势。反之,有优势也会丧失殆尽。今后我们要更多地强调开放办学,面向市场办学。大学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方向是与企业全面合作,和国际接轨。我们应时刻注意机遇,抓住机遇,赶上机遇,走出自己独特的办学之路。

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身体力行地做好本职工作。我们要对自己的学校科学定位,确定合理的目标,办出特色。西安工程科技学院90年的办学历史为今天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西部大开发,教育大发展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将学院办成基础坚实、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