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沪上观澜,第二届上海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18292000000004

第4章 落地不生根:上海皖南小三线人口迁移研究

出于备战的需要,中国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以建设后方军工基地为主要目标的三线建设运动。相对全国性的大三线建设,各省区市投资的以生产团级以下武器装备为主的地方军工则被称为小三线。由于大、小三线皆以工厂内迁的“嫁接”方式开展,因此,形成了规模浩大的自东向西的工业迁移流,而大批产业工人、家属和干部的随厂内迁,则构成了一股持续性的西进移民潮,或西向迁往西南、西北腹地,或迁往省区市内后方山区。三线移民的主要对象是生产性人口,以产业工人、部分家属和干部为主,因而在移民的动员、安置、管理以及移民所产生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上都具有其独特性。

小三线职工在城市和后方之间的流动与小三线的兴衰起落密切相关,既是小三线建设的重要部分,也是把握小三线发展脉络的切入口。

一、动员

1965年5月,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曹荻秋和副市长宋季文带队到皖南进行实地勘察,并选定屯溪(安徽徽州地委所在地)为中心建设上海后方基地,即上海皖南小三线。搬迁动员的试点工作随即展开。

事实上,官方对于工人内迁可能遇到的困难有着清醒认识。在随后的动员当中,内迁被不断赋予新的更高的革命价值和政治含义。除了正面的号召外,思想动员还给那些不愿意配合的职工施加压力。

二、进山

上海小三线移民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其组织的严密性。小三线移民这种组织严密的特征,使得我们可以通过职工人数的变化来精确还原小三线移民的全过程。

由于小三线的职工内迁是与三线厂的迁建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在1970年代初期的建设高潮过后,由于没有大规模新建工厂,职工人数的增加也趋于平稳。

三、安置

尽管三线建设强调“先生产,后生活”,但数万人进山后,安置工作仍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住房又是最为基本的问题之一。小三线厂按照“靠山、分散、进洞”的原则,选址布局多在隐蔽的山区密林间,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为了优先保证生产建设,职工住房建设被置于相对次要的位置。尽管官方意识到家属随迁对于职工扎根山区的重要性,也曾在不同场合要求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家属随迁,但是在职工住房的建造和安排上,却背道而驰,严重制约了家属的内迁。

四、回城

1980年代初,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战争的阴云已逐渐散去。以备战为使命的三线建设继续推进的必要性大为降低,军需订单随之大幅下降。此后,上海小三线便进入了1980至1985年“军转民”时期。形势的变化已使小三线职工的回沪意愿越来越强烈。同时,也陆续出现小三线职工通过私下渠道回上海市区工厂企业就职的现象。

五、小结

在移民问题研究中,土客互动和矛盾是重要的问题之一。本文着重于从小三线发展演变的角度探讨小三线移民主体从城市进山,再从山区回城的历史过程,以此作为了解小三线发展演变的一个切入点。小三线与当地政府、公社、生产队以及农民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小三线研究的重要方面。当时城乡之间的体制性分隔不仅造成小三线移民无法扎根当地,也使得小三线职工与当地农民之间的交流和冲突有别于通常移民问题中的外来移民与原住居民之间的互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