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科学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1829800000006

第6章 逍遥大圣庄子

庄子,名周,生于公元前369年的宋国蒙地(今河南商丘顺河清凉寺),是战国中期道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庄子住在贫民区,生活贫苦,甚至要靠打草鞋过活,在他做漆园吏期间,收入也很微薄,仅够糊口。某年春荒,无粮下锅,不得不去找监河侯借米,监河侯是宋国黄河水利官员,为人极为小气,他说:“好吧,到了年底,领地百姓给我交纳赋税来,我一定借给你三百金。”庄子遭到婉拒,又不好友怒叫骂,只能讲了一个笑话讽刺对方也椰榆自己。他说:“我来这儿的路上看到一条鲫鱼躺在路边车轮碾的槽内,它说:‘求你给一升水,便可以使我活命。’我绕开它说:‘我要去游江南,江南游了,再去蜀国放水入长江,引长江灌黄河让黄河泛滥,洪水滚滚而来,这样使你得救。’鲫鱼说:‘那你还不如早些到干鱼店去找我。’”由此可窥庄子生活的清苦与窘困之一斑。他在见魏王时也只穿麻布衣衫且襟上打了补丁。

庄子学识渊博,对当时各派学术都有研究,他尤其深入地探索了宇宙本源和万物产生的问题。他认为,世间万物皆出于“道”,“道”能生化万物,它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和变化,并有着自己的运动规律。“道”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能自动产生并且永不会毁灭的东西。他认为“道”不但无形,还“无为”。他还认为,天道自然,主张人也应该顺应自然,否则就会违逆万物的本性。

庄子的妻子死了的时候,惠施前去吊唁。他看到庄子坐在地上,边敲瓦盆边唱歌,就说:“你的妻子跟你过了一辈子,为你生儿育女辛苦一生,现在她死了,你不哭就够可以了,还唱歌,这恐怕太过分了。”庄子说:“不是这样,她刚死时我怎能不伤心呢?但后来我想到世上最初本没有生命,连形体也没有,只是经过变化才产生生命。人死了在天地间如同睡觉一般安稳,我还要哭她,这是不懂天命的自然变化啊!”

庄子看破红尘,不愿为官。据说,楚威王听说庄子才学很高,就派使者带厚礼请他做国相。庄子却对使者说:“你还是赶快走开,我宁愿像乌龟一样在泥塘里自寻快乐,也不愿受一国之主的约束。”这些故事都反映了庄子的世界观,即视人的生死为自然规律,生不足乐,死不足悲;蔑视权贵,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庄子生活的时代,各诸侯国为了兼并对方互相混战不休,战争的规模和激烈程度都超过以往的时代,因此庄子的超脱厌世思想也更趋极端。他甚至认为人兽杂处的时代是至德之世。

《逍遥游》、《齐物论》是庄子留给后人的哲学巨著和文学杰作,是珍贵的古代文献。

庄子用奇妙的寓言和生动的词语描述自己的思想。《逍遥游》中有一则寓言讲:北海有条大鱼,名鲲,个子大得不知有几千里,它一变而成鸟叫鹏,鹏的背不知有几千里长。鹏奋起飞翔,翅膀像从天上垂下来的云彩。鹏趁着海水震荡飞往南海,激起三千里海浪,掀起旋风,盘旋而上,飞到九万里高空。小雀们听说后嘲笑大鹏说:“它何必飞那么远呢?我向上飞还不过几丈高就落下来,在蓬草香蒿中翱翔,已经是飞的顶点,还要飞哪里去呢?”小雀不理解大鹏而嘲笑它。庄子认为,不论是大鹏雄飞万里,还是小雀腾跃蓬蒿之间,只是大小差别,其实它们都要受到时空的限制。只有想不受时空局限而任意邀游的人才能进入“无所待”的绝对自由境界——逍遥游。

庄子认为天地万物和人浑为一体,都是“道”派生出来的,本质是一样的。

公元前286年,庄子逝世,享年83岁。庄子认为,虽然事物千变万化给人以万物各异的感觉,如果能认识到事物本质都是“道”,万事万物就变齐同了。这就是他的齐物论。

纵观庄子学说,他的宇宙观、人生观都处于唯心主义的范畴内,但在认识论方面,庄子的思想闪耀着辩证的光辉。他的《庄子》一书中有许多篇章都反映出,关于事物运动无时无刻,关于事物的相对性和对立事物的互相转化,他都有一定认识。

有一则“河伯与海若的故事”就体现了这一点:说是黄河之神河伯,由于黄河水面非常宽阔而洋洋自得,认为自己所管的是天下最壮观的水域。可是当他来到北海,看到海水汪洋广大无比,不禁十分惭愧,并向北海之神海若讲了自己的认识和转变。海若赞许地说:“人们的狂妄自大是受了环境和眼界的限制。北海是天下最大的水域,但我从不以此自傲,因为北海在天地之间不过像泰山上的一块小石头。人只是世界万物的一种,一切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对的,既有无穷大,又有无穷小。”

庄子当时已经接触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问题。他把道家哲学思想用妙趣横生的寓言来阐述,含义深刻且想象力惊人。比如他说过这样一则寓言:任公子钓大鱼,用巨大的渔具和50头牛的肉作钓饵,坐在会稽山顶,钓东海的鱼。钓了一年,钓起大鱼后,任公子将鱼分给浙江以东至湖南嶷山的人吃肉,到最后人们都吃够了鱼的肉。这则寓言构思奇特,启示人们只有那些有远大理想,才识过人而又不急于求成的人,才可大有作为。

庄子才华横溢,行文汪洋恣肆,所用词汇如万斛珠泉随地涌出。他创造的众多词汇丰富了祖国的语言宝库,比如:“鹏程万里”、“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等等,至今还常常为人们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