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这些事让孩子自己去做
1838300000054

第54章 让孩子幽上一默

教子心经

和有幽默感的人相处,人们会感到他身上释放出来的智慧,像轻柔的暖风和冰凉的泉水,让人感到快乐且轻松。教育学家保尔·麦基认为,幽默感能提升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擅长幽默”的孩子,童年时代就在人际交往方面比较成功,因为他们知道,人们“很难讨厌能让他笑起来的人”。父母应可以让孩子学会讲笑话,这是培养孩子幽默感的最直接且有效的方法。

一天早上,威尔森的祖父系着一条被弄脏的领带来吃早餐,他的祖母立刻发现了这个问题,指着他领带上的污点大声而严厉地说:“你领带上弄的是什么东西?你看都脏成什么样了!”

刚开始威尔森的祖父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一脸迷惑,但他的祖母不依不饶,以更严厉的声调说道:“你的领带脏了,特别脏!”这次祖父终于明白了,他扫视了一下众人,用一本正经的口气说道:“我想,这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严重的指控。”祖父的话音一落,整个屋子的人都被逗得哈哈大笑。

长大后的威尔森经常说:“直到今天,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一旦出现家庭琐事上的争执,时常会听到有人故作正经地说:‘我想,这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严重的指控。’”

不难看出,威尔森的祖父是个有幽默感的人,他的幽默感影响了家人。

作为父母,应该培养孩子的幽默感,因为幽默感是孩子应具备的气质。有研究表明:

1岁左右的孩子已对他人的脸部表情十分敏感。

2岁时的孩子已能从身体或物品的不和谐中发现幽默。

3岁孩子的智力已发展到能认识概念不和谐中潜藏的幽默感。

4岁左右的孩子特别喜欢“过家家”或扮演卡通人物。

5—6岁时,孩子可能开始对语言中的幽默成分十分敏感。

7岁的孩子大多已上学,他们往往喜欢讲笑话,听笑话。

8岁以后的孩子已初具幽默感。

教育专家普遍认为,幽默风趣的孩子比缺乏幽默感的孩子更容易受到人们的欢迎,即使是四五岁的孩子,也会被别人的幽默逗得大笑,并且会有意识地与具有幽默感的人结为好朋友。在一次研究中发现,一群自认为害羞的8—13岁的孩子觉得自己缺乏幽默感,这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与幽默的孩子相比要难得多。在一次对大学生的调查中,“幽默风趣”被当成交友的三大基本要素之一,这充分说明了幽默作为一种气质,在孩子的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能让孩子具有乐观的人生态度,更能促进他的人际交往。

一个称职的家长要做的是,了解你的孩子,不要轻视孩子所做的那些能让你开怀大笑的“傻事”,应该鼓励孩子的幽默,对他们的幽默感做出肯定的表示。家长应注意倾听孩子回家后讲述的有关学校生活的小笑话,并发出会心的笑。如果孩子有足够的幽默感,大人还可引导他们编幽默故事,甚至添加一个令人捧腹的结局。

家长教育孩子,不可严肃刻板,来点幽默教育,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据说,外国就有许多以幽默方法教育孩子的美谈。前苏联诗人斯维特洛夫回到家,见小儿子舒拉别出心裁地喝了半瓶墨水。诗人明白,这种墨水不至于使人中毒,用不着惊慌。诗人的母亲正在给医院打电话请求急救,诗人阻止母亲说:“这正是教育儿子的好时机。”于是诗人从屋里拿出一叠吸墨水的纸来,对儿子说:“现在没办法了。你只有将这些吸墨纸使劲嚼碎吞下去了!”一场虚惊就这样被诗人一句幽默冲淡。此后,儿子再也没有犯过类似喝墨水出风头的毛病。

对孩子讲点幽默,这不仅是改善家庭成员之间平等关系的必要手段,而且也是教育与培养孩子从小养成豁达大度、笑傲人生良好生活习性的重要方面。幽默教育要有技巧和睿智,更要有丰富的知识层面和较深的人生修养。往往有许多一时三刻说不清道不明的“大道理”,只需一个极其简单的幽默故事,或者一句脑筋急转弯式的幽默话,一点就明白了。因此,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可以经常给孩子讲一些幽默故事,在不断的熏陶中逐渐培养起孩子的幽默感。

据说有一位年过半百的贵妇人,她非常喜欢打扮,每天总要花好多时间来打扮自己。但是,由于年纪实在有点大了,再多的打扮也掩盖不住她的实际年龄。有一次,贵妇人遇到了大名鼎鼎的萧伯纳,她兴奋地让萧伯纳猜她的年龄。

萧伯纳一本正经地说:“看您洁白的牙齿,只有18岁;看您蓬松的卷发,不会超过19岁;看您忸怩的腰围和涂满胭脂的脸庞,顶多14岁吧!”

贵妇人听了萧伯纳的评价,非常高兴,她激动地问道:“亲爱的萧伯纳先生,那么请您精确地估计一下,我到底像几岁?”

萧伯纳说:“几岁吗?那很容易,只要把刚才三个数字加起来就是你的真实岁数了。18加19,再加上14,你应该是51岁!”幽默的萧伯纳把周围的人都逗乐了。

有一位母亲把这个故事讲给了9岁的孩子听,孩子听完哈哈大笑。有一次,一位漂亮的阿姨到家里来做客。孩子对阿姨说:“阿姨,我看你好年轻呀!”阿姨问:“是吗?怎么个年轻法?”孩子说:“从你的背影看,你好像我的姐姐;从你微笑的脸庞看,你好像我们班上的女生。”一句话把阿姨给逗乐了。

事实确实如此,孩子听多了幽默故事,自然能够模仿、吸收幽默故事中的幽默因子,也会逐渐变得幽默起来。

值得注意的是,跟孩子说笑话或表演滑稽的动作时,要考虑孩子的年龄。因为大人认为好笑的语言或动作,孩子不见得有同感。但孩子认为好笑的语言或动作,大人要陪孩子一起笑,虽然从大人的角度来看也许不见得好笑。

延伸阅读

怎样培养孩子的幽默感

每个孩子都具有幽默的气质,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具有幽默的本领,有些孩子就是比别的孩子更幽默些。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幽默是一门知识,是需要学习和培养的。

具有幽默感的孩子大多开朗活泼,因而往往更讨大家的喜欢,人际关系也要比不具幽默感的孩子好得多。在美国,人们不仅把幽默看作一种可爱的性格,而且视其为可贵的品质。因此,在许多美国家长看来,培养孩子的幽默感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培养孩子的幽默感,最重要的是要根据孩子当前的需要,抓住时机进行渗透和引导,启发孩子的发散思维,帮助他们学会运用幽默。

1.用幽默感染孩子

让孩子在有幽默感的环境中生活,是培养孩子幽默感的好办法。家长每天和孩子生活在一起,最有条件向孩子撒播幽默的种子。例如,孩子在一筹莫展时,遇挫折时,提醒孩子应该怎样做或制止孩子某些行为时,家长都可以灵活运用幽默的方法来对孩子提出忠告、建议或批评。例如,有一次,有个孩子养的一盆花差不多快焉了,家长幽默地说:“哎呀,你没给它喝牛奶,它的营养跟不上!”这个孩子恍然大悟,随即也幽默地说:“看来要给它加强营养啦!”后来,他给花施肥,浇水,这盆植物后来长得很好。

幽默可以代替缺乏亲切感的批评,可以代替没味道的提醒和多余的唠叨。它给孩子带来了新奇和有趣,它让孩子愉快而有效地接受家长的指导。

2.让孩子保持自信、乐观的心态

幽默的心理基础是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要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告诉孩子,不要害怕失败,要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不是一味地悲观失望。真正幽默的人,不怕受人嘲笑,而且非常善于自嘲,这种自嘲实际上是建立在自信的基础上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引导孩子建立自信,特别是一些内向的孩子,要经常引导他从实践中获得成功的体验,看到自身的力量。这样,他们才会有幽默的资本。

3.丰富孩子的词汇和孩子的内心世界

丰富的词汇有助于表达幽默的想法。如果词汇贫乏,语言的表现能力太差,那也无法达到幽默的效果。父母平时可以多给孩子讲讲幽默故事、机智故事、脑筋急转弯等,训练孩子思维的敏捷性,丰富孩子的词汇。

家长在希望孩子具有幽默感的同时,请别忘记自己孩子的个性特点。有的孩子比较活泼,有的孩子比较内向,他们所表现出的幽默感的形式也会有不同,有的比较外露,有的比较含蓄。幽默来自人丰富的内涵,随着知识面拓宽,阅历增加,举止谈吐自然会有所改变。家长不要操之过急,要耐心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真正的幽默是自然而然表现出来的,千万不要为了幽默而幽默,变成冷嘲热讽,或者变得油嘴滑舌。

4.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幽默感

孩子幽默感的培养可随时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如饭前饭后,请孩子说谜语讲笑话;针对某件事或某个情节让孩子编一句有趣的话;抓住别人幽默风趣的话进行即时点评等。此外,在孩子与同伴的交往发生困难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学习用幽默的方法自主解决困难;告诉孩子需请同伴帮忙如何幽默;指导孩子用幽默的方法向别人提出批评或建议;指导孩子用幽默的方法向别人提出分享的愿望,等等。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幽默,能促进其交往能力的发展。

当家长感到压力沉重、精神紧张时,可以在孩子面前利用自己的幽默,比如拿孩子逗趣儿,在亲子的笑声中丢掉所有的烦恼和忧愁。需要注意的是,不可将敌意的讽刺和挖苦与非敌意的幽默混同起来,更不可把敌意的幽默用在欺侮和侵犯等行为上。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区别敌意的和非敌意的幽默,这样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容忍力和尊重他人的品质。在鼓励孩子了解自己的愤怒情绪和霸道心理的源头时,还要鼓励孩子尊重他人的感情。另外,许多缺少幽默感的孩子还表现出害羞和孤僻,父母可以利用小丑的游戏来增加他的幽默感。

总之,父母应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幽默感——让幽默感陪孩子的一生,让幽默感帮助孩子拥有更多的朋友,让幽默感帮助孩子生活得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