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和平的守望:世界大局下两岸关系扫描
18859100000019

第19章 蔡英文能否走出死胡同?

面对去年“九合一”选举民进党取得的暂时胜利,蔡英文似乎信心倍增、踌躇满志,对2016年“大选”也似乎稳操胜券。但面对两岸关系,蔡英文满口模糊抽象的概念和空洞的政治语言,让人不得不怀疑其能否汲取以往教训,走出“台独”的死胡同,从而在通向台湾地区领导人争夺战中走完“最后一里”?

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前,民进党内初选厮杀十分激烈,最后蔡英文险胜苏贞昌。这次原本最有可能的对手苏贞昌及赖清德,都于不久之前宣布不选,蔡英文以民进党主席身份主导闪电通过提前初选时程,似乎目前她在民进党内的气势和声望已无人能够匹敌。

但两岸政策一向是民进党的“死穴”。日前蔡英文在前往登记参与民进党内台湾地区领导人初选时声称,希望用新的角度来看新的两岸政策,检验国民党过去的两岸政策,也形塑未来的两岸政策。她还称,新政治中所要求的透明、清廉、参与和主权的巩固,“我们要问国民党:是不是有用这些标准,去检测自己的政策?”而对未来民进党的两岸政策,蔡英文声称有“几个原则”:第一,会致力于两岸的和平稳定;第二,一定要符合新政治的要求:透明、清廉、公民参与;第三,民进党和国民党最不一样的地方是,“对于巩固‘国家’的主权,我们是最优先的”。

蔡英文此番“三项原则”与此前所谓“三个有利”“三个坚持”一样,其间并未透出什么具体的新意,只不过是惯用“模糊语言”的重复。所谓“三个有利”,即必须有利于“‘国家’自由民主发展”、有利于区域和平安全稳定、有利于两岸互惠互利交往,以及“三个坚持”,即坚持政府决策须充分民主和透明化、坚持交流过程须多元参与和机会平等、坚持交流成果须维护公益和社会共享,丝毫看不出具体的施政理念和两岸政策。这些似是而非的连篇空话,讲一次两次,或许可以蒙住一些民众,讲多了恐怕民进党内部也会对其打上大问号。

尽管蔡英文处处小心谨慎,对两岸政策“多讲不如少讲、少讲不如不讲”,或者空话连篇,玩些文字游戏,但透过字里行间,“台独”的罩门还是暴露无遗。

蔡英文还有一个基本判断,认为只要民进党获胜,大陆就不得不接受政治现实。蔡英文曾说过,“中国最怕押错宝,只要民进党打好“九合一”选战,连中国都会朝民进党方向调整”。其实这只是蔡英文的一厢情愿罢了。去年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亲民党宋楚瑜主席时明确表示,“我们‘遏制’‘台独’分裂图谋坚定意志不会动摇”;而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时,更明确表示:需要警惕的是,“台独”分裂势力并未善罢甘休,仍在竭力煽动两岸敌意和对立,阻挠两岸交流合作,仍然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现实威胁。可见妄想大陆默认“台独”,甚至幻想大陆“朝民进党调整”,显然打错了算盘,并且最终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蔡英文不久将访问美国,外界普遍认为这是蔡英文面临的一场严酷的“面试”,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在蔡英文能否提出足以让美国认同并且支持的两岸政策。倘若继续以所谓的“三项原则”“三个有利”“三个坚持”示美,恐怕难过“面试关”。事实已反复证明,民进党的两岸政策早已走进了死胡同。蔡英文如果继承苏贞昌的政治遗产,死抱“台独”神主牌,或在两岸关系上玩弄“像雾像风又像雨”,提不出明确而清晰的两岸政策与立场,注定难以走出死胡同。

(原载于2015年2月27日《大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