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黛清醉红楼
189100000111

第111章

不听尤可,听了之后惊得黛玉一口气堵在胸间出不来,脸色惨白无一丝血色,手指都要掐进肉里去了,一语不发。西宁王妃刚才随同进了里间,余下之人俱是不敢说话,只有那忠顺王妃故作悲戚之状,劝道:“公主不可太过伤心,王爷这是为国为民而去的。”

黛玉冷冷的扫了她一眼,呼出一口气,一字一句的说道:“事情尚未得到证实,各位都是有见识的王妃夫人,必定不会随意传出去的。如今宫里有事,本宫就替皇后娘娘送你们出去,大家可要记好本宫方才的话,别叫本宫听到一个不好的字。”

众人唯唯着应了,谢恩出去。忠顺王妃走在最后,离去时得意的望了黛玉一眼,黛玉懒得和她计较,起身去里间看视皇后。

正好太医赶来了,黛玉领着他一起进去。候雅兰等人放下帐幔,收拾好之后,黛玉才唤赵太医进来给皇后诊脉。

半刻之后,赵太医才坐起身子对黛玉跪下,语气似常的回道:“娘娘是受了惊吓,一时气血不畅,好生调养几日就好。只娘娘自来身子娇弱,这几日不便费心忧思,还需公主劳烦些了。”自皇后入宫,就一直是由赵太医请脉的,所以赵太医的地位不一般,有话敢说。

随即,赵太医又开了一个方子请黛玉过目,然后袖了方子亲自去御药房抓药煎药。

皇上听说皇后晕倒,压住心头苦痛,丢下手中的事务赶来探视皇后。

一声皇上驾到唤醒了坤宁宫中的人,黛玉带头迎出来,一齐向皇上行礼。顾不上叫起,皇上就一步上前拉着黛玉的手,边往里走边急切的问道:“玉丫头,皇后此时如何?”

黛玉搀着皇上,不想这个消息对皇上的打击如此之大,看起来像比平时老了十多岁,往日那个英武尊贵的皇帝此时只是一个伤心爱子担心妻子的老人。黛玉忍住酸意,安慰道:“父皇放心,赵太医说了母后没有大事,好好休养着就好,只是不能再受刺激。”

话说得委婉,但这怎么可能,皇后和皇上结发几十年,独有一子,爱如珍宝,突然就去了,这难道还不是天大的刺激吗?何况最近大家一直喜气洋洋,等着五皇子凯旋归来,一朝变成马革裹尸,任是哪个父母都受不了的。

皇上闻言不语,和黛玉一起进到里间,挨着床沿坐下,细瞧皇后的气色,果不甚好。或许夫妻连心,须臾之后,皇后就悠悠醒转过来了,迷迷糊糊看到皇上在跟前,一时泪眼朦胧哽咽不语。

皇上左手执起皇后的素手,右手轻轻拭去皇后腮边的泪,计较一番,方劝道:“皇后,你放心,如今只说清儿中箭跌下茜香境内一条水急宽阔的大江,失踪了,清儿吉人自有天相,定会无事的。你身子不好,该当好好养病,宫里有什么事尽管交与玉丫头,有她在朕也安心不少。”

自五皇子出生,皇上对他的喜爱是有目共睹的,皇后深知皇上此时心里必和自己一般难受,自己如何还能给他增添烦恼。清儿福大命大,这次定不会有事的,自己要养好身子,才能等着清儿平安回来。咽下眼泪,强笑着道:“有皇上这话清儿会安然脱险的。皇上自管去忙,想必朝堂上有不少大事等着皇上去处理,臣妾好着呢。而且,皇上也说了,玉丫头陪着臣妾,这孩子自来妥当得很。只臣妾心疼她,怕是她心里难受得紧,为了不叫咱们担心才撑着支持着。”

黛玉亦在一边伺候着,听说五皇子只是跌下江中,并没见着尸体,到底有一线希望,她便放下好些。忙在一旁劝慰道:“母后,子清他便是念在父皇母后对他的心上,都不会离开我们的。玉儿相信,他会平平安安的回来,所以玉儿不难受,母后也要相信他才是。”

皇后含泪看向黛玉,黛玉急上前几步靠在皇后跟前,皇后拍着她的脸颊说道:“好孩子,你这话母后听了心里敞亮不少,咱们一起等他。回头,母后替你好好打他一顿,为你出气,谁叫他让人不安心。”

皇上见皇后的心绪平和了不少,才放下心来,给了黛玉一个眼神,才对皇后道:“一会太医送了药来,皇后服了再歇歇,朕前头还有事先去处理停当,晚上过来和皇后一起用饭。玉丫头今儿也不用回府,就住在宫里也是一样的。”两人一起应下,恭送皇上离宫。

接下来,一直没有明确的结果传来,北静王爷传来的信中都说抽调了大军日夜不停的沿江寻找,尚没有清王爷踪迹。

黛玉在坤宁宫里住了三日,挂念旁的事情,皇上也不放心外边,所以准她搬回公主府去。好在皇后这几日有黛玉和皇上时常开导,精神好些,想来也没什么事。即使宫里有事,小事先放着,大事派人出宫来回给黛玉。因为一者事情不准,二者太后年纪大了,又在五台山休养,皇上不敢让她受刺激,是故并没有吩咐人去接太后回来。

虽然皇上和黛玉极力压制消息外传,只到底纸包不住火,也不知是谁那么大胆,竟把五皇子遇难的事传出去了。不几日,京城沸沸扬扬,几乎一多半的人都听了传言,那没听说的统共没几个人。黛玉等人暗暗纳罕,流言传播的速度似乎有点快了,难道是有人刻意在传出去,好引起恐慌不成?

的确,这几日京里的气氛不同寻常,人们见了面说的无不是五皇子之事。虽说莫论国事,可私底下谁真一句不提,皇上皇后的嫡子战死沙场,还不知皇上皇后什么个情形呢,听人说似乎都卧病在床了。皇上皇后重病,谁来主持朝政呢,谁来主理后宫呢?之前不一直说战打得很顺利吗,怎么好端端的就出了这样的事。如今军中没有统帅,会不会混乱不堪,北静王毕竟身份有限能辖制得住大军吗?军心紊乱,若是茜香趁机反攻,龙行能不能抵挡得住呢,可不能功亏一篑啊。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皇子没了,接下来皇上会属意谁呢,是大皇子还是三皇子,其他几个皇子年幼估计没什么希望了。这天香公主命真背,才被指婚于清王爷没多久,就发生了这样的事,往后怎么办呢,好像龙行还没有一女许二夫的先例哦。不过人家是公主,凡事都有例外。

才回了公主府,不及歇息,吃上一盏茶,贾府的人就上门了。消停了这段时间,终于忍不住了呀,既然想见本宫,就给你们这次机会吧,黛玉心头有事便欲拿贾府的人煞煞性子。

现今京城愿意与贾府结交的世族几乎没有,贾母深切地感觉到府里渐渐走上了下坡路,而且很难翻身。元春在宫里沦落的自身难保,更别提提携贾家了,而黛玉是他们唯一的指望了,攀上黛玉就相当于攀上了皇室。不管五皇子的事是真是假,大半该是真的了,如果能在黛玉最伤心的时候奉上自己的关怀爱护,不怕她不受掌控。

贾母扶着凤姐探春,后边跟着惜春,缓缓走进偏厅,本以为又要等许久,不想黛玉已经端坐在上首等着了。

不愧是皇室公主,一举手一抬眸,这份修养这份气度,贾府的姑娘学个几十年都不会有,难怪皇上当年会封她为公主还呵护备至的。都是王氏那个愚妇,她要没有得罪黛玉,何至于搞得两家决裂,不然贾府早成为京城人人攀附的权贵了。再不能放弃这个机会。王氏比起当初是稳当了不少,但以免她再次冲撞黛玉,贾母并没有带她们来,只带了会说话的凤姐和二春。

经历这么多事,贾母学乖了很多,不敢造次,规规矩矩的给黛玉行礼,黛玉也不客气坦然受礼,赐座,上茶。

“大热天的,老太太好兴致啊。”黛玉真有几分渴了,连吃了两盏茶,握着帕子秀气地沾沾嘴角,方随意问道。

见黛玉神色正常不似发生了什么,悠闲从容的样子,贾母心慌起来,莫非传言是假的不成,不然她不该是这副情态呀?不对啊,这种事谁敢胡说,何况宫里皇后确实病了几日,好像不好呢。压下猜测,贾母慈祥的望着黛玉,试探道:“想当初公主在咱们府里的时候还是个小女孩儿,谁知竟长这么大了,敏儿在天上也该放心了。明年一开春,就是公主的好日子了,皇上皇后和清王爷对公主的宠爱是有目共睹的,老身也算没有白操了这世心。”

操心,呵呵,你的确是白操了这世心,儿孙不争气,拼命算计有什么用,要是安分的享福或能富贵长久些呢,偏又看不破。既想试探,总不能叫你白来,好歹得让你们满意才是。黛玉脸色松动了些,轻叹一口气,幽幽说道:“能如老太太所言自是最好的,可惜世事难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