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解读《宦经》
1992800000042

第42章 谋略之略不可示人

意不宣人也。

意图不能向人公开。

谋略如果失去了它的隐秘性,那么它的作用就不大了。谋略要暗中策划,决不可公开向人表露,否则便会被人破解,自己反受其害。在这方面,人不可有炫耀之心,更不可有轻敌之意。用假言假意来迷惑他人,可以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这是保守秘密的方法之一,尽可用之。

阖闾的夺权

春秋时期,吴国的国君诸樊死后,他的儿子阖闾并没有继承王位。阖庐心中愤愤不平,他对心腹说:

“我是大王的儿子,本该属于我的王位却让别人抢了,这是我的耻辱啊!我要和他们拼命,否则我生不如死。”

心腹见他两眼充血,状似疯狂,怕他干下傻事,急忙劝他道:

“现在木已成舟,拼命只能是送死,还会落下反叛的罪名,这是最不智的想法。公子不如暂时忍耐,以后再图王位不迟。”

阖闾平静下来,心知心腹所说没错,但他心如火烧,一时也难想出对策。他哭丧着脸对心腹说:

“我的敌人占据王位,手握重兵,我纵是再有耐心等待,恐怕也是敌强我弱,难以取胜,应该想个绝妙之计啊。”

阖闾暗中察访高人,终于找到一位隐士,隐士问阖庐说:

“现在的大王最用心的提防的人,你猜会是谁呢?”

阖闾茫然道:

“我实不知,先生讲来便是。”

隐士重声说:

“你是先王的儿子,现在的大王当然最放心不下你了。成为大王的眼中钉,你的处境是最危险的,现在是保命要紧,又何谈夺回王位之事呢?你太愚钝了。”

阖闾一下惊醒,冷汗渗出,他颤声道:

“先生教训的是,恳请先生不吝赐教,救我苦难。”

隐士为阖闾出主意说:

“大王对你戒备,放心不下,无外乎大王怕你争夺王位。为了使他解除顾虑,你尽可不问政事,游玩逐乐,作出胸无大志之态。这还不够,为了表示你的忠诚,你必须献出家中的珍宝,百般讨好大王。对于大王的命令,你要做到第一个遵从啊。”

阖闾越听越是皱眉,他不悦道:

“如此一来,我岂不一无所有?这样委屈地活着,又怎会有出头之日呢?”

隐士一笑说:

“你现在给予大王,方能迷惑大王,令其信任,这样做是值得的。一旦安抚住大王,你尽可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他日你夺回大王之位,吴国便归你所有,你现在的一点付出又算得了什么呢?”

阖闾思之良久,点头说:

“这个主意的确不错。我如果爱惜钱财和死要面子,一定会遭其毒手,那么连一点希望都没有了。”

阖闾从此不再愁眉苦脸,他不时给吴王僚进献珠宝,极力维护吴王僚的权威,事事都站在吴王僚的一边。

一次,吴王僚笑着问阖庐说:

“你对寡人如此恭敬,寡人有些不解,你可有何说明吗?”

阖闾知道这是吴王僚在试探自己,他忙躬身道:

“我无德无能,一无所长,现在能做的只是向大王尽忠。只要大王喜欢我,我就可以保全禄位了,这我也就满足了。”

吴王僚听过哈哈一笑,口道:

“难得你有自知之明啊!只要你忠心,谁也不能把你如何,这个你可以放心了。”

吴王僚的亲信对阖闾有些怀疑,对吴王僚说:

“阖闾此人刚烈,心高气傲,他如今百依百顺,实不是他的性格。这件事令人生疑,大王不可轻信他。”

吴王僚冷笑道:

“阖闾纵有天大的才能,又能怎样?他现在是寡人掌中之物,生死都在寡人掌握之中,他是不敢不低头啊。亏他还算识趣,也是聪明,这是很正常的。”

一日,阖闾又进献给吴王几个绝色美女,吴王僚高兴异常,令阖闾留下陪自己喝酒赏乐。席间,阖闾几次跪下给吴王敬酒,吴王僚吃惊道:

“我们是兄弟,你为何如此客气呢?”

阖闾挤出几滴眼泪说:

“蒙大王不弃,我才有今天的好日子过,怎能不敬重大王呢?现在有人怀疑我的忠心,我不敢辩驳,只求大王给我做主。”

吴王僚一听即笑,轻松道:

“那都是过去的事了,你现在不必放在心上了。你为寡人献财献人,操心费力,足见你的忠诚,寡人都记在心里了。如果以后有人再进谗言,寡人必不会饶他!”

阖闾叩头言谢不已,吴王僚心中畅快,竞亲手将他扶起,十分亲密。

吴王僚被迷惑住了,阖闾于是加紧了夺权的步伐。他把流落在吴国的伍子胥招入帐下,做了谋士。二人日夜策划,有时竟是不眠不休。

一次,伍子胥进言说:

“公子欲要夺权,只可智取,不可强攻,这样方有把握啊。”

阖闾回应道:

“你和我想的一样。现在大王并不防备我,这样,我们的机会就很多了。”

二人密谋多日,终于定下了刺杀吴王僚的计策。阖闾用重金请来力士专诸,以请吴王僚赴宴为名,把吴王僚骗到自己府中。专诸打扮成侍者,把短剑藏在鱼腹之中,在宴席上杀死了吴王僚。阖闾消灭了强敌,登上了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