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解读《宦经》
1992800000043

第43章 权术“高手”多绝情

术多则害也。

手段多了就会伤害自己。

玩弄权术是封建官场的普遍现象,小人更是在此精研,无所不用其极。一切讲究手段,没有了真诚和坦白,人与人的关系更趋紧张与复杂,凡事便多了阻碍,对社会和个人都是不利的。玩弄权术的“高手”多是绝情的,他们心机太重,对他人只讲利用,到头来只会众叛亲离,自受其苦。

行事乖张的李密

隋朝末年,义军纷起,天下一片混乱。以李密为首的义军势力强大,是争夺天下的有力竞争者。

打了不少胜仗之后,李密骄傲起来。他不体恤爱护士兵,军中又一向不积蓄钱帛浮财,士兵们立了战功,竟没有东西赏赐。

军师徐世勣内心焦虑,他对李密说:

“士兵们冲锋陷阵,生死苦战,主公不奖有罚,这是鼓动不起人心的。我担心从此兵不力战,士气不振啊!”

李密蔑然一笑,说:

“你的担心是多余的,你不知道,不奖有罚,正是我的智计。我就是要让士兵知道,只有不断征战才会有所收获,否则,士兵安于奖赏,他们会懈怠的。”

徐世勣哭笑不得,哀叹声道:

“这种智谋不仅不足取,也过于露骨,怎会有功效呢?主公还是改弦更张,另谋更有效的方法。”

李密不听,士兵们怨声载道。

李密不体恤士兵,反是十分优待投降的隋军将领,对其赏赐丰厚。他对手下人说:

“优待降将,必能瓦解敌人士气,争取更多的人倒戈,在此我们不能吝啬。”

有人质疑说:

“主公不赏士兵,反赏降将,只会激起士兵的不满。主公优待降将用意虽好,但意图明显,人人得见,只会使士兵感到不公。主公厚此薄彼,实不为高。”

李密勃然大怒,说道:

“我优待降将,就是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否则无人得知,又有何功效?士兵随我多年,应知道我的苦心,他们不该怪我。此事不可更改!”

李密开仓发放粮食,任凭来求取粮食的人随意拿走,不加任何限制,徐世勣见事不妥,忙规劝说:

“粮食乃生存之根,十分宝贵,主公怎会任人领取昵?主公应加限制,留有余粮。”

李密回答说:

“我这样做,乃是让人知道我军粮食充足,使其知难而退。如此显示我军的实力,不是很好吗?”

徐世勣急了,大声道:

“这只是一厢情愿,并不足取啊。纵是智谋,也要暗中行之,方有功效,何况此计乃自我损毁,于敌无损,主公这样做太不明智了,需马上改过。”

李密拒绝了徐世勣,司仓贾润甫接着进言道:

“主公的智谋只是为了显示我军实力。可取得人民的拥护才是夺取天下的根本。现在老百姓没有粮食吃,多有饥饿而死的,他们会怎么看待主公呢?仓廪的粮食总有被拿尽的时候,没有了粮食,谁又会追随主公呢?此事关系甚大,主公不可轻视草率。”

李密自认无失,仍然坚持自己的主张。

徐世勣对李密的作为十分伤心,他对心腹说:

“主公行事乖张,虑事不周,也就罢了,可怕的是他又拒绝规劝,不肯改过。主公这样耍弄小聪明,我担心大事难成啊。”

由于徐世勣的进谏不止,李密心中不快,便把他调到外地镇守。临行之前,徐世勋放心不下,又进言道:

“主公聪明过人,但行事不可不慎,主公在此千万小心。”

李密不耐烦地挥挥手,说:

“事无定法,你何必这样固执?我做事自有分寸,无需多虑。”

李密从此更无顾忌,在自以为是之时,干下了许多傻事,连连惨败。最后,李密投降了李渊,接着又因反叛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