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解读《宦经》
1992800000053

第53章 追求成就,但不要痴迷于官位

人之所羡,据之乃敌也。

人们羡慕的东西,得到它的人就是人们的敌人。

封建时代,官本位的观念深入人心,做官是人人都期盼的事。但只有少数人才能得到官位,无形中使许多人梦想破碎,人们本能地把做官之人视为敌人,这是不难理解的。如果把升官发财做为人生目标,那么一个人就很难平和下来。做官只是人生的职业之一,痴迷于做官就是深陷误区了。

卖友求荣的阮大铖

阮大铖是明末的大奸臣,他迫害忠良,依附魏忠贤,干下了许多令人发指的坏事。探究阮大铖的发迹史,初入仕时的一次经历,令他的人生态度发生了巨变。

天启初年,阮大铖在京为官,在其居丧归家其间,他仍和同乡人御史左光斗多有书信来往,互相唱和。一天晚上,魏忠贤的死党上门求见阮大铖,对他神秘地说:

“左光斗乃魏公公的死敌,听闻你与他素来友善,特来规劝。”

阮大铖此时一脸正气地说:

“左御史为人光明磊落,堪称仁人君子,和这样的人交结,阮某一直引以为幸,倒不知此事与魏公公何干?”

那人冷冷一笑说:

“你文才卓著,想不到也是这般愚钝。魏公公能看上你,自是希望你能和他联手,共同对付左光斗等人,这对你的前程大有好处。”

阮大铖亦是一笑道:

“大丈夫焉能干出卖友求荣的勾当呢?我们君子之交,绝非你等所能想象的,我劝你就别废口舌了。”

那人却不生气,只道:

“你入仕为官,可是为何?”

阮大铖冷眼相对,却不回话。

那人接着长声说:

“你素有抱负,想必要博得声名卓著,可你现在身在官场,当是大错特错了。官者重利不重名,重亲不重贤,这是千年不变的事,你能改变它吗?再说,若是你站错了方位,跟错了人,你的命都将不保,又何来声名呢?”

阮大铖愤然打断他的话:

“我阮某一心向善,最重刚义,焉能和你们同流合污?要杀要剐,悉听尊便,若是让我不仁不义,却是万难。”

那人气极色变,厉声道:

“如此说来,我这就告辞了。”

他怒冲冲地离去,阮大铖仍是心潮血涌,连道无耻。

天启四年春季,吏科都给事中空缺,阮大铖依次应当迁任,左光斗便招他回朝。二人相见甚欢,畅饮夜深方散。

当时,朝中掌握荐举大权的是赵南星、高攀龙、杨涟,他们素有君子之名,都和左光斗十分友善。令阮大铖想不到的是,赵南星等人对他并无好感,他们想要任用魏大中,便把他补任于工科。

阮大铖探知此中来由,十分愤恨。他上门去找左光斗求助,左光斗便劝他说:

“此事我亦不知,不过事已既此,你就暂且宽心吧。朝廷有朝廷的法度,他们这样做自有他们的道理,我怎好出面周旋呢?只要为朝廷尽忠,相信你不会过多计较。”

阮大铖悻悻而归,其家人见他长叹不止,阮大铖便苦声说:

“我原指望左光斗为我说句公道话,却不想他也推三阻四。赵南星等人都是他的密友,此事他能不知?君子之名,原竟如此吗?”

其家人在旁道:

“官场本来这样,只怪你单纯幼稚啊。你是做官的,就不该要什么虚名。你前时拒绝了魏公公的美意,如今只有他能帮你。”

阮大铖似被点醒,却又一叹说:

“和那些小人交结,终非我之所愿啊。”

他一夜未寐,第二天仍在犹豫。三天过后,他对家人说:

“我想通了,没有了官做,我还有什么呢?非我不仁不义,怎奈身不由己呀。”

他亲自上门拜见魏忠贤,卖身投靠。魏忠贤大喜过望,遂命太监搁置任用魏大中的奏疏。在魏忠贤的运作下,阮大铖得偿所愿,进入了吏科。从此,阮大铖依附于魏忠贤,成了他的死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