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杰出青少年的学习力训练
1992900000043

第43章 模型读书法

所谓模型读书法要求读书前就预构读书的结构模型,即预先设想一下该书将说些什么,将以什么方式说。然后带着这个模型在书的“现实”中寻求验证、修正或重构,主动而有意识地朝书的结构前进。

这自然也出现了一个问题,还没读书,怎么能预构出书的结构模型呢?换句话说,这个原始模型是怎么得来的?

建立原始模型

原始模型的质量如何,对即将进行的阅读顺利与否影响重大。原始模型的建立并不是凭空的、随意的,而是可以根据一些非正式信息(即正文以外的信息)来建立的。这种可供利用的非正式信息是很多的,可以粗略地归为关于著作和关于作者的。书的序、跋,乃至书名、目录都给我们提供了关于书的重要信息。还有别的渠道获得的书评、介绍。如读一部文学名著,先读读文学史的有关部分就可以获得这部书的大致轮廓。作者的生活时代、思想观点、风格特征也是极有价值的信息。有了这些非正式信息,我们就可以预构书的结构模型了。当然,我们可以利用非正式信息预构出各种具有可能性的结构模型,也就是说,原始模型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元的。这种仅利用非正式信息建立的原始模型,也许是极粗糙、极模糊、极不稳定的,但总比没有强,它毕竟为下一步阅读提供了一个大致的去向。

阅读——校验模型

原始模型建立后,就进入阅读,即进入用原著的“现实”来校验模型的过程。校验的过程就是由模型向结构逐渐演进的过程。模型向结构演进的路径有单向的,有多向的。在阅读过程中,或者原始模型不断修正,或者一个模型取代另一个模型,总之,整个过程始终保持单一模型。这是一种单向的演进路径。还有一种多向的演进路径,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出现多个模型并存的局面。阅读中,时常碰到需要假定多个结构模型,以便筛选、比较,这时就出现多向路径。采用单向还是多向,要看具体情况而定。

模型读书法的优越性

模型读书法比传统读书法,有两点显著的长处。首先表现在便于集中注意力。而阅读过程中注意力的集中是理解的先决条件。教育心理学实验证明,带着问题阅读注意力更易集中。

模型读书法还有一个传统读书法所不具有的长处,就是它的全面性。模型,实际上就是结构的模拟。在阅读的初期阶段,模型是模糊的,还是整体的,这是模型本身的要求。用模型读书法读书,阅读是围绕模型的演进而进行的,这样,读者就能保持思维的全面性,利于对原著作全面整体的把握,而不至于肢解原著。

模型读书法对读者的要求

模型读书法有比传统读书法优越之处,也对读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读者要具备以下思维:

1.开放型思维

要求读者知识面广,对新鲜事物保持浓厚兴趣,具有足够数量的信息储备,以便在构造模型时左右逢源。否则,就难免随心所欲,使模型无效,甚至产生相反效果,既不能帮助你揭露原著结构,而且使你越来越背离它。

2.批判型思维

保证模型向结构正确演进要靠批判型思维。要求读者毫不吝惜不合适的模型,根据原著的客观实际,不断修正和重建新的模型。否则,固执先入之见,就有可能歪曲原著,始终不能达到与客观结构同一。

3.反省型思维

即要求读者读懂一本书后,要经常反省自己的思维过程:被抛弃的模型之所以错误的原因是什么?正确的模型又是如何建立的?久而久之,养成了反省的良好习惯,就可以熟能生巧,有效地运用模型读书法,其受益是很多的。

“模型”读书法创立人话“模型”

模型读书法的创立者许晓平,就是“模型”读书法最大的受益者,他先从江西省一所农村中学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后又被免试推荐为该系研究生。在谈到自己创立“模型”读书法的初衷时,他写到:模型已成为现代生活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模型作为一个重要范畴,在现代科学方法论中引人注目。科学家在从事科学研究时,大都遵循这么一条路径:先提出理论模型,然后用观察到的事实对先前的模型进行校验,在校验过程中,再对原有的模型进行修正或推翻重构。随着模型的不断完善,达到认识对象的本质结构。这个过程可以简化为:模型——校验(包括修正或重构)——结构。这个过程是对传统经验主义方法论的革命,它体现了人向自然发问的时代观,有着重要的哲学意义。人们在考虑到它的哲学意义时,还很少有人注意到它将要对教育学发生影响,很少有人谈到它可以作为一种卓有成效的读书方法并予以足够重视。

据此,“模型”读书法正是把科学研究中的模型理论移植到学习领域的产物,因而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较强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