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司马懿的崛起:从军师到权臣
19952800000002

第2章 引子:重臣的故事

永昌元年是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在位期间最后一个年号,因为这年的闰十一月初十(公元323年1月3日),司马睿驾崩了。

就在几个月前,司马睿刚刚跟帝国最强权臣王敦打了场仗,这是一场令他颜面尽失的败仗。不光他自己,整个皇室都跟着蒙羞,皇权彻底被臣权压垮。不过,司马睿虽被打败,但王敦到底有所顾忌,并没直接把他废掉,而是让他继续充当傀儡皇帝。

战后这几个月,司马睿整日都在悲愤中度过。今天,他是满怀着屈辱咽气的。

第二天,司马睿的长子——时年二十四岁的司马绍迎着凛冽的寒风坐上了曾经属于他爸爸的皇位。

继位大典办得有模有样,华丽又不失庄重。然而,司马绍却觉得过于冗长。他被搞得身心俱疲,渴望马上能回到后宫休息。

总算快结束了。

这是最后一个环节。朝堂里群臣跪拜于地,恭贺新帝登基的祝词此起彼伏,可这些奉承话在司马绍听来没那么悦耳。他知道,此刻,权臣王敦依旧手握重兵虎视眈眈,而那些对自己歌功颂德的臣子大半都迫于王敦的威慑力,随时可能掉转枪头帮王敦灭了自己。司马绍很清楚父亲因何而死,他更清楚自己当前的处境。

我只要稍有不慎,就会被王敦给废掉。

晋王朝难道要亡在我的手里吗?

这担惊受怕的情绪把司马绍搅得异常疲惫。他挥了挥手宣布散朝,然后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后宫,一屁股坐到了御床上。在他身旁,除了几个内宫太监外,还站着一个年过半百、面目和蔼的老者,这人名叫王导,官拜司空兼扬州刺史,乃是朝廷首屈一指的重臣。

王导身份极复杂,他是东晋王朝的开国功臣,同时也是王敦的堂弟,不过,他的性格乃至政治立场都跟王敦迥然不同。王敦性格嚣张强硬,王导则宽厚柔和。在之前那场皇帝和权臣的战争中,王导名义上是站在皇帝一边的,不可否认,他为了身家利益免不了首尾两端,暗通自家兄弟,但不管怎么说,以他的为人,还干不出公然与皇室为敌,甚至谋朝篡位的事来。

另外,王敦、王导所属的家族——史上著名的琅邪王氏,在整个东晋时代,论及家族声望和政治影响力均无能出其右者。即便那些不爽王敦飞扬跋扈的臣子,对王导依旧要礼敬三分。

由此,纵然王敦已经到了跟皇室开战的地步,但无论司马睿还是司马绍都必须好吃好喝供着王导,唯希望他能从中斡旋,尽量稳住王敦而已。

司马绍抬眼看了看王导。

“王公,您怎么还不回去啊?”

“臣挂念陛下,想问问陛下还有什么要吩咐的。”

“朕没什么事了……”司马绍回答得有气无力。他一见王导那张脸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王敦。琅邪王氏个个都长得那么恶心!说实话,王导长得慈眉善目,脸庞清秀,举止风流倜傥。可所有那些琅邪王氏族人的相貌特征都让司马绍作呕。他很想把王导打发走,但这话他最终没说出口。

必须要稳住王导!

缓了一会儿,他对王导言道:“王公,您博古通今,朕想听您讲讲,朕的列祖列宗是如何赢得天下的。”

司马绍自是希望能从先辈的事迹中寻求智慧,以期攻克目前的困境,而王导则有另一番想法。如果堂兄王敦谋朝篡位不可避免,现在他自己能做的,正好可以通过司马家先祖的事迹让这位皇帝明白天命的道理。

——天命在臣不在君。

王导想了很久,点点头。

“既然陛下想听,臣就把臣知道的事给您讲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