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明清帝王文治武功全记录
2004900000088

第88章 清高宗——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6)

第一种说法:雍和宫说。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是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的第四个儿子,清圣祖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八月十三日出生。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出生在什么地方?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母亲最清楚,可惜他母亲没有留下文字记载,已经死无对证。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也从来没有说过。倒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自己说出他的出生地点。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自己认为:他生在雍和宫。清圣祖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父亲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被册封为“多罗贝勒”,第二年分府居住,搬出皇宫。新府在内城东北隅的一处院落,这里原是“明内宫监官房”,清初划给内务府作官用房舍,赐给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后,这里俗称为“禛贝勒府”或“四爷府”。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被晋封为雍亲王,他的住所就被称为“雍亲王府”。两年以后,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出生。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继位后,原来的雍亲王府赐名为“雍和宫”。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登极后,把雍和宫改成喇嘛庙。直到今天,雍和宫仍是著名的藏传佛教庙宇。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在步入老年以后,曾经多次以诗或以诗注的形式,表明自己是出生在雍和宫。例如:清高宗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新春,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在《新正雍和宫瞻礼》诗中说:“斋阁东厢胥熟路,忆亲唯念我初生。”在这里,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不仅认定自己诞生在雍和宫,而且还指出了具体的出生地点,就在雍和宫的东厢房。

第二种说法:避暑山庄说。提出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出生在避暑山庄的官员名叫管世铭,当时任军机章京。管世铭随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一起去避暑山庄木兰秋狝,写下《扈跸秋狝纪事三十四首》(收入《韫山堂诗集》),其中第四首涉及到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出生地:

庆善祥开华渚虹,降生犹忆旧时宫。年年讳日行香去,狮子园边感圣衷。

管世铭在这首诗的后面有个“诗注”,说:“狮子园为皇上降生之地,常于宪庙忌辰临驻。”这里明确地说:狮子园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诞生地。因此,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常在先帝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驾崩的忌日(八月二十三日),到这里小住几天。狮子园是承德避暑山庄外的一座园林,因为它的背后有一座形状像狮子的山峰而得名。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帝到热河避暑时,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作为皇子经常随驾前往,狮子园便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一家当时在热河的住处。管世铭等一些朝野人士认为:避暑山庄狮子园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出生地。这里要介绍一下管世铭。

管世铭,字缄若,也称“韫山先生”,江苏武进人,清高宗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进士,清高宗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十月以户部主事入值军机处,清高宗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改任浙江道监察御史,经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阿桂奏请,仍留军机处供职。清仁宗清仁宗爱新觉罗·甬琰三年(公元1798年)十一月十二日去世。虽然管世铭的官品并不算高,但作为军机章京长达十余年,又和当朝元老首席军机大臣阿桂有特殊关系,所以了解一些内廷掌故和宫闱秘闻。管世铭随扈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木兰秋狝,应当比较熟悉皇帝在避暑山庄的起居行止。而且,当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帝驻跸避暑山庄,确实多次亲临狮子园,与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一家团聚。清圣祖康熙、清世宗雍正、清高宗乾隆三代皇帝曾经在狮子园相聚,成为清朝历史上的一段佳话。所以,军机章京管世铭明确地写出:“狮子园为皇上降生之地。”管世铭是当朝人写当朝事,在文字狱大兴的时代,这样写应当是有所依据的。

像管世铭这样的说法在当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连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儿子清仁宗爱新觉罗·甬琰也曾说父皇出生地是避暑山庄。清高宗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宣布皇十五子爱新觉罗·甬琰为皇太子。第二年元旦,37岁的清仁宗爱新觉罗·甬琰正式即位。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则禅位,做太上皇。清仁宗清仁宗爱新觉罗·甬琰元年(公元1796年)八月十三日,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首次作为太上皇在避暑山庄过万万寿节(皇帝生日称万寿节,太上皇生日称万万寿节),庆祝86岁大寿,清仁宗爱新觉罗·甬琰特别写作《万万寿节率王公大臣等行庆贺礼恭纪》诗庆贺。诗云:

肇建山庄辛卯年,寿同无量庆因缘。

其下注云:“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辛卯肇建山庄,皇父以是年诞生都福之庭。山符仁寿,京垓亿秭,绵算循环,以怙冒奕祀,此中因缘,不可思议。”

清仁宗爱新觉罗·甬琰在诗后“注解”说:皇祖在康熙辛卯年(康熙五十年)题写了“避暑山庄”匾额,皇父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也恰好在这年降生在避暑山庄,这是值得庆贺的福寿无量的因缘!

清仁宗清仁宗爱新觉罗·甬琰二年(公元1797年),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又到避暑山庄过生日,清仁宗爱新觉罗·甬琰随驾到避暑山庄,再次写《万万寿节率王公大臣等行庆贺礼恭纪》诗祝寿,在诗文的注释中,清仁宗爱新觉罗·甬琰把父皇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出生地说得更明确了:“敬惟皇父以辛卯岁,诞生于山庄都福之庭。跃龙兴庆,集瑞钟祥。”以上两条诗注,都表明:父皇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出生在承德避暑山庄。人们把清仁宗爱新觉罗·甬琰的诗和管世铭的诗联系起来考虑,很多人认为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出生地是避暑山庄。

清仁宗清仁宗爱新觉罗·甬琰八年(公元1803年),清仁宗爱新觉罗·甬琰谕旨梓行《清仁宗御制诗初集》,就是出版清仁宗爱新觉罗·甬琰个人的诗集。上述两首诗收录集中,并刊行于世。说明清仁宗爱新觉罗·甬琰到这时还是认为父皇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出生在承德避暑山庄。可见,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诞生地在避暑山庄,是当时的一个通行说法。所以后来有官员说:“狮子园说其讹传久矣。”

第三种说法,出生在陈家。相传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是汉官陈阁老陈世倌的儿子。陈世倌是浙江海宁人,清圣祖康熙年间入朝为官,与雍亲王家常有来往。有一年,雍亲王的福晋和陈阁老的夫人在同一天生下了孩子,雍亲王让陈阁老家把夫人生的男孩抱进王府看看。陈家把男孩送去,当天王府把孩子送出来,陈阁老回到家中一看,自己原来的那个男孩已经变成了女孩,陈阁老知道事关身家性命,不敢声张。那个抱入王府的男孩就是后来的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弘历。弘历即位为帝以后,知道了真相,便六下江南,探望亲生父母,并且六次南巡之时,有四次住在陈阁老家的安澜园,以便和父母相聚。最早提出这种说法的是晚清天嘏所著的《清代外史》,书中一个醒目标题便是《弘历非满洲种》。这本书还说,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知道自己不是满族人,因此在宫中常常穿汉服,还问身边的宠臣自己是否像个汉人。应该说,这本书是没有什么根据的,只是单纯地美化满族统治的正统性。而广大汉族人也并不认同这个说法,更有人认为这种说法是一种侮辱。

公元1925年,名噪一时的鸳鸯蝴蝶派大家之一的许啸天在上海出版《清宫十三朝演义》,从爱新觉罗·祖布库里雍顺,一直写到爱新觉罗·宣统大婚。关于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家世,书中说: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原是陈阁老陈元龙的儿子,被雍亲王妻子用掉包计换了来,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长大后,从乳母嘴里得知隐情,便借南巡之名,去海宁探望亲生父母,但这时陈阁老夫妇早已去世,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只得到墓前,用黄幔遮着,行了做儿子的大礼。许啸天编写的虽是百年前的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故事,却融入了上海滩十里洋场的韵味,再加上文笔如行云流水般的自然生动,因而十分投合市井平民的胃口。随着《清宫十三朝演义》的风靡一时,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是海宁陈阁老之子的说法更是不胫而走,广为人知。近些年来,有关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是海宁陈家之子的传闻仍然接连不断地闯入文艺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便是武侠小说大家金庸的《书剑恩仇录》。金庸就出生在浙江海宁,祖上是满清大官,从小听的就是有关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种种传说,他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便是紧紧围绕着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身世之谜展开的。金庸的小说精彩纷呈,使乾隆是海宁陈家之子的说法传得更广了。

这么一来,关于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身世真的是扑朔迷离,彻底成为一个谜了。

与世界同步

睁眼看世界

1737年~1809年,北美思想家潘恩在世,他的代表作有《常识》等,他的著作促进了北美人的思想解放。

1738年,俄国圣彼得堡的皇家芭蕾舞学校由法国舞蹈家朗代建立。

1738年,瑞士人伯努利父子发表了水流能量方程,也就是著名的伯努利方程。同年,伯努利又提出不可压缩流体的能量守恒定律,也就是伯努利定理。

1738年,意大利人莫罗提出了火山等地质作用的重要性,并将山脉、岛屿等的形成原因归结为地下火的作用。

1742年~1745年,瑞典人摄尔修斯创立水的冰点为100度,汽点为0度的温标。

1744年,瑞士人欧拉著作《寻找具有某种极大或极小性质的曲线的技巧》发表,从而标志着变分法作为一个新的数学分支的诞生。

1745年,瑞典人林奈将摄尔修斯创立的温标两个固定点颠倒,也就是现在的摄氏温标诞生。

1745年,第一架电学测量仪器由俄国人里赫曼发明,取名为静电计。

1745年,荷兰人居赖于、穆申布鲁克和德国人克莱斯特分别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电容器。

1746年,英国人罗巴克在伯明翰建成了第一个铅室法硫酸厂,从而代替了从前用玻璃器皿生产硫酸的装置。

1747年,阿赫迈德沙·杜兰尼在阿富汗建立杜兰尼王朝,并统一了阿富汗。

1751年,瑞典人克朗斯塔特分离出金属镍。

1755年,欧洲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在里斯本发生。

1756年~1791年,著名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在世,其代表作有《费加罗的婚礼》、《魔笛》等。

1758年,法国人魁奈的著作《经济表》发表,在书中提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两个模式。

1760年,法国舞蹈家诺韦尔在自己的书《舞蹈与舞剧书信集》中提出“情节芭蕾”的理论,从而推动了芭蕾最终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1761年,苏格兰科学家布莱克提出潜热的概念,这一概念为测量热量奠定了基础。

1766年,氢被英国人卡文迪发现。

1770年~1831年,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在世,他创立了欧洲哲学史上最庞大的客观唯心论体系,还系统的阐述了唯心论的辩证法。

1774年,英国人林德在航海的船员中进行了临床实验,从而证明了含维生素C的柑橘具有抗坏血酸的效果。

1750年,在印度尼西亚发生万丹人民起义。

1750年,英国人赖特第一个提出了银河系的概念。

1756年~1763年,欧洲发生七年战争。

1757年6月,普拉西战役爆发,英国开始了侵略印度的行程。

1769年,英国人瓦特将蒸汽机发明出来。

1770年~1827年,世界著名作曲家德国人贝多芬在世,他的代表作有《英雄》、《田园》、《命运》等交响曲。

1772年,氮被瑞典人舍勒和英国人卢瑟人同时发现。

1773年1月17日,英国人库克与其船队首次到达了南极圈。

1774年,普鲁士教育家巴泽多首先开设了体育课,上课地点在他的泛爱学校。

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1776年7月6日,随着《独立宣言》的发表,美利坚合众国成立。

1776年,英国音乐家伯尼和霍金斯撰写了世界上最早的《音乐通史》。

1777年,法国人拉格朗日提出引力势和速度势的概念。

1778年~1780年,法国人盖塔尔完成了法国岩矿地质图,是世界上第一幅标示了国家矿产资源、岩石构成的大型地图。

1779年,法国人德·布丰在他的《自然纪元》一书中阐述了地球的演化史,并将地球的演化分为六个纪。

1779年,德国人弗兰克的著作《医务监督的完整体系》发表,后被认为是公共卫生学的奠基之作。

1780年,在意大利进行了家畜的人工授精。

1781年,法国人梅西耶发表了世界上第一份星团星云表。

1782年,联动式蒸汽机被英国人瓦特研制成功。

1783年,法国人蒙哥尔费兄弟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热气球,并在同年载人升空,成为人类的首次升空航行。

1783年~1842年,著有世界名著《红与黑》的法国小说家司汤达在世。

1785年,法国人库仑首次提出了摩擦理论,并用机械啮合概念来解释。

1785年,法国人库仑在测定静电相互作用和静磁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发表了库仑定律,从而为静电学奠定了基础。

1785年,英国人亨特发现了侧支循环,而确立了动脉瘤结扎法。

1787年,德国人维尔纳在他的《岩层简明分类和描述》一书中划分了地层层序。同年,维尔纳经过对伯沙格山的考察得出了玄武岩属于沉积岩的结论。

1789年,法国开始了大革命。

1790年,英国人斯顿发表了《火山岩考察》一书,并在其中提出地质作用是“既没有开始的痕迹,也没有结束的前景”的论断。

1790年,在中国,随着四大徽班进京的演出,京剧开始逐渐形成。

1791年,钛被英国人格雷格尔发现。

1791年,法国人吕布兰发明的治碱法获得了专利,并在巴黎近郊建成了第一个吕布兰治碱厂。

1792年~1882年,著有《麦布女王》、《伊斯兰的起义》等的英国诗人雪莱在世。

1789年~1799年,拿破仑远征埃及和叙利亚。

1793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处死。

1793年,美国的国会大厦开始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