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亲子共读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2016600000033

第33章 磨砺人生志向的名人成长故事(8)

达尔文的母亲是一位有名的陶工的女儿,母亲十分疼爱瘦弱的小达尔文,不幸的是她在爱子8岁时就离开了人世。这年春天,达尔文进入当地一所私立小学读书。教员是一名牧师,教材就是《圣经》,达尔文不爱听《圣经》,却喜欢看《鲁滨逊漂流记》和《世界奇观》等儿童读物。1818年,达尔文转学到由布特勒主办的施鲁兹伯里中学。他在这里学习了7年,只学到一点地理和历史知识。老师认为他是一个智力在一般水平之下的孩子。父亲甚至斥责他只会打鸟、玩狗、抓老鼠。中学时代的达尔文对大自然界充满好奇心,热心收集化石,观察昆虫、鸟类的习性。他也喜欢几何学,并爱读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和拜伦等人的诗歌。达尔文尤其喜爱雪莱的作品,雪莱是英国、欧洲乃至全世界着名的进步诗人,达尔文埋头阅读和背诵雪莱的诗篇,竟遭到负责宗教事务的教士的凶狠指责。有一次,他教训达尔文说:“雪莱是一个不信上帝、不敬国王、不爱祖国、诽谤政府、煽动造反的狂人,是疯子,如果在16世纪,他一定会像布鲁诺一样被活活烧死!对你说,亡羊补牢,犹为未晚。”他还威吓说:“你要坚持错误,我就向校长建议,把你开除!”

面对开除的威胁,达尔文根本不放在心上,因为他早已对这所学校死板、陈旧的教学方法不满,甚至想到要自动离校。

达尔文不喜欢一潭死水般的学校生活,便走出校门,请了一位家庭教师教他几何学。他还怀着极大兴趣阅读了大量自然科学着作,特别是吉尔伯特·怀特的《自然史和赛尔波恩地区的考古研究》,使他对观察鸟类习性发生了极大兴趣,促使他对附近各种鸟类进行详细观察,并作了记录。

当达尔文即将中学毕业时,他的哥哥正在钻研化学。兄弟二人在父亲花园的工具棚里布置了一间“实验室”,经常在那里做化学实验。达尔文在“实验室”里使自己的兴趣爱好得到了很好发挥。

边读边想:听完故事,你一定知道了达尔文就是进化论的奠基人了吧,因为他从小就爱好广泛,思维活跃。小朋友,你有什么爱好,告诉妈妈。

392想当鸡妈妈的男孩

爱迪生,着名科学家,1847年生,美国人。他总共获得1000多项发明专利,他发明的电灯给全人类带来了光明,被美国人誉为“公众英雄”。

爱迪生是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美国的大发明家。他一生中的发明达2000种左右,在专利局备案的就有1300多种。在他84年的生涯中,大约每15天就有一种新的发明诞生。

爱迪生自小聪慧过人,勤于思考,深得父母喜爱。他喜欢提各种问题,手巧嘴笨的爸爸,常常被他问得张口结舌。每逢这时,当过小学教师的妈妈,便过来给爸爸解围,对爱迪生作耐心的解释。

有一天,爱迪生气喘吁吁地从外边跑回家来,问妈妈:

“那只老母鸡,坐在一堆鸡蛋上干什么呢?”

“孩子,那是鸡妈妈在孵小鸡呢!”

“什么叫孵小鸡?”

……

那天吃晚饭时,爱迪生不见了。爸爸妈妈派哥哥姐姐四处去寻找,最后在村边的一个草垛边上发现了他。原来他上午听了“鸡妈妈”的故事,便决定自己也试试。他从家里悄悄拿来几个鸡蛋,在草垛上做了一个“窝”,便撅着屁股,蹲在上面孵起小鸡起。妈妈找到他的时候,他已经十分疲倦了。

有一次,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病情万分危急,需要马上手术。上医院太远,会耽误病情,医生再三考虑,决定在家里动手术,抢救她的性命。可是当时还没有发明电灯,室内光线太暗,手术无法进行。小爱迪生急中生智,大喊一声他有办法。他指挥着镇上的几个小伙伴,捧着好几个大镜子,把煤油灯的光亮反射到妈妈的床上,顿时屋里一下亮堂起来。医生顺利地完成了阑尾炎切除手术,妈妈得救了。

爱迪生到了该上学的年龄,父亲把他送进一所乡村小学。学校只有一位老师,他要教几个年级的学生,教学活动显得很忙乱。爱迪生爱向老师问个为什么,有些莫名其妙的问题常把老师给难住了,老师感到很恼火。一天上算术课,他问老师:“2+2为什么等于4?”老师认为爱迪生是在故意捣蛋,便把他妈妈叫到学校,说爱迪生太淘气,并劝他退学。妈妈认为老师不懂儿童心理特点,建议他改变教学方法,惹得老师大发雷霆。妈妈拉着儿子的手,气愤地说:“这学咱们不上了,往后妈妈教你!”

爱迪生退学以后,母亲成了他的家庭老师。两年以后,他的同学还在跟着他们教师学“小猫”、“小狗”。可是,爱迪生已经开始读大科学家牛顿和法拉第写的书了。妈妈发现儿子酷爱化学和物理,便在家里帮他建起了一个小实验室。爱迪生的发明事业就这样开始了。

边读边想:爱迪生爱问为什么,这使他知道和了解了很多东西,想知道为什么的想法使他成为全世界的科学英雄。小朋友,你也一定想成为他那样的英雄吧,那就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吧。

393“笨嘴拙舌”的科学家

爱因斯坦,着名科学家,他创立的相对论,具有“改变世界”的重大意义。他是出生在德国的犹太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和所有的犹太同胞一样,被希特勒肆意丑化,遭歧视,受欺凌,像牲畜一样被装进闷罐车里,运往集中营。战争结束时,有500多万犹太人遭到**匪帮的杀戮。爱因斯坦对于名利非常淡泊,他的老朋友以色列总统魏茨曼去世以后,以色列政府邀请他出任总统,爱因斯坦在报上发表声明,正式谢绝。

爱因斯坦小时候很晚才学会说话,而且笨嘴拙舌地连一句整话都讲不上来。他只对音乐感兴趣,喜欢站在钢琴边听妈妈弹奏贝多芬、莫扎特乐曲。

一天,因为贪玩而忘了吃晚饭的小爱因斯坦,受到父亲的训斥。父亲威严地拿出他那只厚重的金杯表,推到5岁的儿子眼前:“你自己来看已经是什么时候了?”爱因斯坦对于当时是什么时候毫无兴趣,只希望父亲不再训斥他,好能早一点尝尝香喷喷的烤鸡。但当他看表时,却对悬挂在钟表上的小罗盘产生了好奇。他问爸爸那是什么东西,爸爸告诉他是小罗盘,是指方向用的。从小就喜欢动脑筋的爱因斯坦连珠炮似的向爸爸提出了问题,为什么那个针总指向北方,那上面的小字母是什么意思,等等。他还要求过生日时,爸爸给他一个罗盘作为生日礼物。爱因斯坦相信小罗盘磁针背后一定隐藏着深奥的秘密,他决心探究这个秘密,对科学的兴趣油然而生。

爱因斯坦的叔叔是一位工程师,他早就发现了爱因斯坦在数学方面的才能,并主动辅导爱因斯坦学习数学。爱因斯坦12岁那年,在学校领到一本几何学课本,由于他良好的数学基础,所以对这本几何学课本很感兴趣,以致他不等开始上课就一口气把它自学完了。几何学中的勾股弦定理,把爱因斯坦深深地吸引住了。他在叔叔的帮助下,经过几天专心致志的钻研,终于找到一个证明的方法,叔叔和他都高兴极了。爱因斯坦自此就迷上了“神秘的几何学”。一本小小的几何学课本,又像7年前那只小罗盘一样,点燃了他的好奇心理。

小爱因斯坦从6岁开始,就让妈妈教他拉小提琴。传统的小提琴教授法,如同艰苦的劳动和体罚,一连几个小时进行反复的、机械的弓法练习和指法练习。毅力很强的小爱因斯坦终于坚持下来,并取得了成效。

小提琴后来成了爱因斯坦的终身伴侣和欢乐女神,为这位大科学家驱散了许多忧郁和喧嚣,捕捉到了许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灵感。

边读边想:这个很晚才学会说话的小男孩,后来竟成为“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巨人”。听完这个爱因斯坦的故事,你有什么启示呢?

394在柜台上起飞的孩子

华罗庚,着名科学家,1910年生,江苏金坛县人,长期从事数学研究和应用数学试验及推广工作,被称为“世界上名列前茅的大数学家之一”。

华罗庚的父亲在县城石拱桥边上开了一个小小的店铺,每年春蚕结茧的季节,代别人收购蚕丝,收入微薄。辛亥革命的风暴,冲击到金坛县,华罗庚的父亲想改善一下自己的地位,也卷入这场风暴,可是风暴稍现即逝,小镇没有什么变化,贫穷的依然贫穷,愚昧的还是愚昧。华罗庚的父亲心灰意冷,成了一个因循守旧的宿命论者。

童年的华罗庚很贪玩,特别喜欢体育活动。父亲的小店里有一排柜台,被华罗庚看中了,他把柜台当作鞍马,常常跳来跳去,跳得全家人都头疼。他还喜欢看戏,当时农村唱戏,在谷场上搭个台子,看戏的不用花钱。华罗庚常常挤在前面,从开锣看到深夜散场。一年一度的灯节,更是他惬意的时刻。有一次,他在闹灯节的队伍里,看到一个人装扮成又高又大的“菩萨”,手舞足蹈,引起了他的好奇心。散戏后,他跟着这个“菩萨”走了好几里路,到城外一座古庙里,看见那个人脱去戏装,摘掉道具,露出又瘦又小的原形,才心满意足地走回家去。他玩得如痴如呆,而功课常常不及格,有人给他起了个外号,叫他“罗呆子”。母亲生气地说:“我们前世作了什么孽呀?生下这么一个呆子!”

其实华罗庚一点也不呆。他十分聪明,而且还很懂事,家庭生活不宽裕,他就帮助母亲缠纱换钱以维持家中的生活。

华罗庚刚上初中时,并没有显示出超众的才华。他对数学、语文课虽有兴趣,数学习题也做得快,可是字写得不太好,作业涂改又多,分数平常,并没有引起老师的注意。1923年,华罗庚上初中二年级时,来了一个教数学课的青年教师,叫王维克,很有学问,是意大利诗人但丁名着《神曲》的翻译者。这位多才博学的老师发现了华罗庚的数学天赋,就精心培养他,鼓励他勇敢攀登数学科学高峰。这对于华罗庚后来成长起了很大的作用。

边读边想:呵呵:)大数学家小时候竟也称为“呆子”,没听说过吧。还好,他遇到了“伯乐”王维克老师。小朋友,你的伯乐就在你的身边,只要你是一只“千里马”啊。

395探索星球奥秘的布劳恩

布劳恩,着名科学家,1912年生,德国人,后加入美国籍,毕生从事火箭和宇航技术研究,他是美国发展航天事业的关键人物,曾任马歇尔航天中心主任职务,被称为“现代火箭之父”。

1969年7月20日,美国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宇宙航空中心,第一次发射了载人登月球的“阿波罗”11号飞船。这只重在40多吨的飞船,是由“土星”5号火箭发射的,它全长110米,直径10米,起飞重量达2900多吨,就像一幢巍峨的大楼。发射非常成功。“土星”5号带着“阿波罗”11号飞船,拖着长长的火焰腾空而起,冲向指定的轨道。

载人登月成功了!这件事轰动了全世界。实验基地的人们,更是为此而感到骄傲。他们把一个身材魁梧的人高高举起,以向他表示热烈的祝贺。原来,这个身材魁梧的老人,就是这次实验的主持人、被人们称为“现代火箭之父”的布劳恩。

布劳恩在很小的时候就对自然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一天,他忽然问母亲:“月亮上有什么东西?”

母亲虽然是一个很有学问的天文爱好者,但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只是鼓励她的儿子说:“这需要人去探索。”

不久,到了布劳恩的生日,按当时家族祖传的习惯,父母应送给儿子一只金表,但是母亲却例外送给了一架天文望远镜,以满足儿子对观察星空的好奇心。

在母亲的影响下,布劳恩从孩童时代起就萌发了到其他星球旅行的幻想。当时,已有一些科学家提出了用火箭发射登月工具的设想,有不少科学家都在设计自己的火箭。

年仅10岁的布劳恩竟然也投身于这个行列,开始模仿大人的试验,设计起自己的火箭来。

布劳恩把父母亲平时给的零花钱都积攒起来,用这些钱到商店里买了6支特大的焰火,把它全部扎在一辆滑坡车后面,然后推到闹市去试验。点火以后,这辆车像离弦的箭,直向前方冲去。行人被吓得目瞪口呆,而布劳恩却高喊:“成功啦!成功啦!”

布劳恩因破坏公共秩序之嫌当场被警察抓住,幸好没有造成伤人事故,才由父亲出面把他领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