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布劳恩废寝忘食地试验火箭,差一点把学业都荒废了:年终考试几门功课不及格,险些要被学校退学了。有一次布劳恩买了一本名叫《通向星际空间之路》的书,书中的数学公式多得很,可是他大都看不懂。老师告诉他:要弄懂这些公式,必须认真学好数理化各门基础课。
这一件事,对布劳恩触动很大,他认识到要实现自己到其他星球旅行的理想,不学好功课是没有希望的。布劳恩暗下决心,要学好各门功课。从此,他的学习成绩很快就提高了,这为他的飞行奠定了基础。
边读边想:布劳恩为什么被美国人称为“现代火箭之父”?他小时侯的零花钱都是怎样花的,他为什么会被警察抓住,他的成绩为什么又好起来了?
396被洋人和警察打骂的少年
李政道,着名科学家,1926年生,美籍华人,祖籍江苏苏州,与杨振宁一起发现了“宇称不守恒定律”,双双荣获诺贝尔奖金。
李政道是20世纪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他为世界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也为中国科技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既属于世界,也属于中国。他多次回到他出生的祖国,为加速祖国的科技发展而出谋划策,他还到各地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作学术报告。他治学严谨,知识渊博,善于表达,他的报告和讲学在各地都引起空前轰动,受到热烈欢迎。有一次,他在北京科学会堂作学术报告,连续讲了7个星期,天天座无虚席,盛况空前。
李政道少年时代随父母在上海读书。那时,中国政治腐败,列强为所欲为,上海成了典型的半殖民地和冒险家的乐园。公园门口,“华人与狗不准入内”的标牌赫然入目,这在李政道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13岁那年,李政道乘电车,下车时不小心碰了一个外国人,下车后,那个外国人竟找来一个巡警,一同凶狠地将他打了一顿。
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爆发后,日军进入上海租界。李政道不愿受日本侵略者的统治,由上海取道杭州、富阳,穿过封锁线到大后方去求学。由于路途遥远,缺乏路费,一路上他过的几乎是流浪生活,大部分路程是步行的。经过艰难跋涉,1943年才抵达贵阳。人们很难想像: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在那兵荒马乱、举目无亲、缺少盘缠的情况下,只身一人,千里迢迢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所经历的各种艰辛。在这两年近乎流浪的日子里,他得过恶性疟疾,经常高热不退,还生了一身疥疮,痛苦难言。然而,即使在极度困苦的环境下,他随身携带的课本书籍始终没有离开过他。
边读边想:多么坚强的孩子!小朋友,当你听完这个故事后一定和我一样发出这样的感慨吧。一个十岁多一点的孩子,在外界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在病痛的折磨中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真棒!
397从小就迷上计算机的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着名企业家,1955年生,美国人。他第一个发明了MS-DOS软件和视窗软件,被称为“软件大王”,他创办的微软公司是当今世界上经济效益最好的公司。
世界上所有会操作或是知道计算机的人,无人不知道“软件大王”比尔·盖茨。是他最先把计算机软件产业化。他创造出了从系统软件到应用软件,从计算机的简单功能到多媒体技术,从单机应用到信息高速公路等一个又一个技术奇迹。他白手起家,利用高科技成为世界级的巨富。他的财产已经高达数百亿美元。
学龄前的盖茨,不喜欢和同龄的孩子在一起玩耍,也不愿意看儿童们喜欢看的童话故事和连环画,而是愿意钻进父亲的书房翻那些供成人使用的书。到了7岁,他就在这些大书中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书籍——《世界图书百科全书》。他常常一个人抱着这本书,一读就是几个小时。当有人用怀疑的口气问他,能读懂书中的内容吗?盖茨不予理睬,继续专心地阅读。
上学以后,盖茨执着的个性更加鲜明地表现出来了。这种个性与他那事事想出人头地的追求结合在一起,就表现为,干什么事情,都要干到最好。
盖茨是一个精力旺盛、非常好动的孩子。孩子为什么会有多动症,医学界说法不一,有的说是母亲在怀孕期间服用过安定药片,也有的说是长期喂牛奶而缺乏锌元素的缘故。盖茨的多动症主要表现在喜欢摇摆,他在儿时喜欢在摇篮里摇摆,他后来当了微软公司总裁以后坐在办公室的靠椅上也喜欢摇罢。
盖茨12岁上了湖滨中学,湖滨中学是一所富有的私人学校,很早就购进了当时十分昂贵的终端设备。盖茨很快就成了学校知名的计算机迷。
盖茨和他的小伙伴一起,整夜把自己关在计算机房里,在里面反复拨弄,操作机器,一干就是好几个小时,真是如痴如醉,欣喜若狂。完全忘记了外面的世界。
凡是能弄到手的关于计算机方面的资料和书籍,盖茨总是百读不厌,并且能够举一反三,把所学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
客观地讲,盖茨不是玩计算机的计算机迷,而是研究计算机的计算机迷。他将书上或文章里提到的计算机程序编制方法和提出的各种问题,一一拿到计算机上去检验。他将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和从操作中得来的经验联系在一起,每天都有新的发现和体会,这使他常常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
那时候的电脑就是一台PDP8型的小型机,学生们可以在一些相连的终端上,通过纸带打字机玩游戏,也能编一些小软件,诸如排座位之类的,盖茨玩起来得心应手,在程序上略施小计,就使自己座位的前后左右都是女生。不久,盖茨就被小伙伴们公认为“数学家”、“计算机权威”。
1975年1月份的《大众电子学》杂志,封面上的一台8080型计算机的图片一下子点燃了盖茨和好友保罗·艾伦的电脑梦。当时盖茨还在哈佛大学上学,他似乎意识到商机来临,他打电话表示要给这台计算机研制一种编程用的Basic语言。盖茨和艾伦在哈佛阿肯计算机中心没日没夜地干了8周,完成了此前从未有过的微机Basic程序。盖茨和艾伦开辟了PC软件业的新路,奠定了软件标准化生产的基础。
边读边想:一个世界级别的人物就这样诞生了,“软件大王”,一个集现代科学与商业头脑于一身的巨富,自幼有多动症倾向,可又有谁能在当时想到捧着《世界图书百科全书》的孩子多年后成了世界级别的巨富了呢?
398捕鱼人与大学
罗蒙诺索夫,着名科学家,1711年生,俄罗斯人。他既是文学家、诗人、语言学家、美术家、历史学家,又是地理学家、地质学家、冶金学家、物理学家和化学家。他创建了俄罗斯第一所大学,他本人也被人称为是“一所大学”。
罗蒙诺索夫是俄罗斯文学和科学界的巨匠,在许多科学研究领域都取得了卓越成就,他发现了物质不灭定律和运动守恒定律;他创立了原子和分子学说,揭示了物质结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夜光镜、水平仪、聚光镜、风速表等多种科学仪器。因此俄罗斯人民称他为“科学之父”。
罗蒙诺索夫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白海沿岸度过的。当时,俄国北部地区文化比较发达,阿尔汉格尔斯克是俄国最大的海港城市,英、荷等国的商船经常往来于此。这种环境对罗蒙诺索夫的兴趣与志向颇有影响,他从10岁起就协助父亲捕鱼,与狂风恶浪搏斗锻炼了他坚忍不拔的性格,紧张繁重的劳动培养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美丽奇妙的自然景色开阔了他的视野。
就在他10岁那年跟随父亲驾船到北冰洋捕鱼,打算用几天时间捕满船舱再返航。可在中途遇上了大风暴,海上乌云翻滚,狂风呼啸,风暴袭击着渔船,好像凶残猛禽扑向孤飞的小鸟一样。
刺眼的闪电扑面而来,大海咆哮着,海上的巨浪把渔船抛来抛去,风涛的吼声淹没了渔民的叫喊声。罗蒙诺索夫拼命地划着桨,用尽全身力气平衡着颠簸的渔船,他站在船头密切地注视着风浪变化,决心同大家一起,去争取一线生机和希望,竭力避免船沉人亡的悲惨结局。
突然,震耳欲聋的爆裂声响起,原来是一座大冰块向渔船靠近了。如果渔船和大冰块相撞,其结果是无法想像的。随后,一个巨浪把渔船卷向了空中,并抛向大冰块。
罗蒙诺索夫紧闭双眼,只觉得一阵猛烈的撞击后,自己滑了出去。等醒来时,他摸到身边是坚硬光滑的冰。
父亲费了好大劲摸到了罗蒙诺索夫身边,父亲叫儿子趴在冰上别动。
罗蒙诺索夫用手抹了一下湿漉漉的脸,衣服也是冰冷坚硬的。幸运的是,人和船都保住了,是那一个巨浪帮渔船“跳上”了大冰块,滑出十几米才停下。渔民们都冷得周身哆嗦,但大家不顾一切,设法固定渔船,以防巨浪把船冲向大海。
渔船固定在大冰块上面以后,大家用船上的帆布把身子紧紧裹住,等风暴过去。
第二天,大海终于平静了,渔民们把船推到水中,又开始了新的航程。
经过这次险恶的风浪以后,罗蒙诺索夫很快就成熟起来,他开始不怕困难,不怕任何艰难险阻,并开始一步一步地向科学的高峰攀登。
边读边想:罗蒙诺索夫为什么会有“科学之父”的美誉?他10岁时候在干什么,经历了什么?小朋友,你的10岁打算怎样过?
399打猎的男孩子
林肯,着名政治家,1809年生,是美国第16届总统。他任总统期间领导了美国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废除了奴隶制度,被称为“伟大的解放战士”,马克思说他是“出类拔萃和道德高尚的人”。
林肯是以解放奴隶、维护联邦统一的实际行动被看成是杰出的革命家和政治家。他抹掉了美国奴隶制的耻辱,他用最为雄辩的语言阐述了人道主义的理想,解释了南北战争的意义,并激励后代人民。
林肯7岁那年,全家遭到一个种植园奴隶主的恫吓与迫害。在一个严寒的冬季,他们被迫历经艰辛,长途跋涉,迁移到印第安纳州俄亥俄河以北18英里的鸽子河。他们就在那片熊、豹经常出没的荒野土地上,重新搭起简陋的木屋,开垦荒地。林肯虽然年龄小,但长得结实,经常跟父亲一同去打猎、伐木、耕地。父亲常教育他要热爱劳动和尊重劳动人民。富饶的大自然以及艰苦的劳动生活,使林肯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由于经常同淳朴的农民交往,也使他学到了不少知识。
林肯9岁那年,慈爱的母亲去世了,他感到无限悲痛。过了一年,父亲又娶了一位妻子。她是一个已有3个孩子的寡妇,名叫萨拉。但她对孩子们倍加爱护,也重视他们的学习,常常利用空暇时间教他们语文和算术。不久,林肯的继母又送林肯进学校读书。
林肯每天放学回家后,还要帮助父亲劳动。他是一个坚强、沉静、吃苦耐劳的孩子,虽然每天劳动占去了不少时间,但他能抓紧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由于家境贫寒,买不起文具,木板就是他学习算术的“练习板”、木炭就是“石笔”,板上写满时,擦了再写。他还用火鸡的羽毛骨尖蘸着自制的“黑水”练习写字。夜晚,家里没有蜡烛,只好利用炉里射出来的亮光看书。没有书,他想尽一切办法,甚至走十几英里路,去向别人借。有一次,他从邻村的一名叫克劳福德的大叔那儿借来了一本带画的《华盛顿传》,他没有地方放书,只好放在屋壁的木缝里,恰好夜间下雨,屋子漏雨了,这书给淋湿了。第二天早上,林肯到克劳福德大叔那儿,老老实实地认错、道歉,并卖劲地帮着克劳福德大叔干了三天活。克劳福德大叔很是感动,当即把这本书送给了林肯。
有一天,一个同学捉到一只乌龟,把它放在雪地上,爬来爬去,小伙伴都在围观。这时,一个淘气的同学用棍夹来一块烧红的木炭,放在小乌龟的背上,小乌龟被烧得疼痛可怜的样子,引起一些人的哄笑。
心地善良的林肯,心里却十分难受。他央求说:
“求求你们,别这样,饶了这个小生命吧!”
那个淘气的同学,平时仗着自己个子高,力气大,常常欺负小同学。这时他非但不停止残害小生命,反而嘲笑林肯是“胆小鬼”、“大笨蛋”。
林肯气坏了,脸涨得通红。他不顾自己赤着脚,上去一脚把火红的木炭踢开了。
那个淘气的大个子被林肯的勇敢行动给镇住了。许多平时受大个子欺负的小伙伴也为林肯的举动大声叫好。
边读边想:一个从小就热爱劳动和学习的穷苦孩子,环境使他拥有一颗博爱之心,使他宁愿为一只小动物的生命去发怒。看来,培养孩子的爱心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