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愿将一生献中国:戴德生晚清纪事
20200700000007

第7章 在赫尔做医生助理

1851年—1852年

火车缓慢而有节奏地穿行在约克郡起伏的丘陵上。戴德生无法相信他的眼睛。他从没有出过这么远的门,而且还是独自一人。他的手提箱就紧挨着他放在木制长凳上。在这长途旅途中,他本打算在途中读读书,但他也不想错过沿途美丽的风景。

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星期一。今天他十九岁了,但他没有在家里庆祝生日。今天,他要在赫尔的哈迪医生那里开始他的新工作。他很想知道自己是否能很快找到哈迪医生的房子。他大衣口袋里有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夏洛特大街三号。在那条街上,几乎赫尔所有的医生都有他们自己的诊所。他确信能够找到那所房子,尤其是可以根据哈拿姑姑给的指路说明去寻找。

跟家人道别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特别是对母亲来说尤为困难。他们都知道他去中国的长久分别时刻越来越近了。与此相比,今天早晨的分别就轻松多了。他常常这样想:一旦他离开家去了中国,是否还能再见到父母亲?但是,这天早晨,母亲极力使自己保持平静。她说:“戴德生,为主耶稣的名受苦难是一件快乐的事,也是特权。因此,我要完全信靠神,你现在去赫尔也是一样。”

妈妈的话让他在道别时感到轻松了一些。他知道在接下来的数月里,他会想念家人。但是他确定是神以奇妙的方式给了他这份工作,他也会在未来的日子看顾他。他要跟随主,因为主知道什么最适合他。

不久,火车进入赫尔的渔村。戴德生拎起他的手提箱,走上站台。他一出火车站,就从口袋里掏出那张纸,并仔细查找夏洛特大街。这段路大约需要走十五分钟,他充满勇气地上路了。

不久他就走到赫尔的富裕街区。根据这张纸的说明,他走的方向仍然正确。再通过两条街区,他应该能走到他的目的地了。实际上,他很快就找到了罗伯特·哈迪医生的诊所。那张指路说明完全正确。这所房子位于夏洛特大街三号,被常青藤遮盖着。

戴德生理了理他的大衣,扶了扶帽子,然后敲响这栋迷人的房子大门上的门环,门很快就开了。一个高个子男人出现在门口,他热情地欢迎戴德生:“欢迎,戴德生。我们正盼着你。很高兴见到你。我是哈迪医生。请进来,我的孩子。”

* * *

几个月后,戴德生父亲打开戴德生诸多来信中的最近一封,感觉有点自豪,他把信放在桌子上。自从戴德生开始跟哈迪医生一起生活之后,他已经学到了很多东西。他记录全部账簿,发放药品,照顾伤者,还帮助接生。另外,他还在医学院参加课程学习。所有这一切都为后来做了很好的准备。

很遗憾,他不能再待在哈迪医生家里了。但是,医生给了他很好的待遇,如果戴德生住在哈拿姑姑家里,他愿意支付房租,并且他确信她能更好地照顾戴德生。哈拿和她的丈夫理查德并不富裕,但他们很慷慨大方。父亲确信他们会像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对待戴德生。

* * *

戴德生在一整天的工作之后,疲倦地回到他小小的单间公寓里。那里又冷又黑。有时他怀念哈拿姑姑的悉心照顾,但他没有后悔前一年秋天时所做的这个决定,就是要找一个更便宜的地方居住。他不想当一个“安逸”的基督徒。他现在的生活方式能让他把薪水的十分之一献给神,这使得他非常开心。

在壁炉中生起火来,油灯也散发出柔和、金色的亮光,戴德生满意地看着四周这一切。他对河边这间简单、工薪阶层的小屋很满意。芬奇船长很少在家,他的妻子是一个温柔的基督徒。他一星期只需要付三先令的租金。他发现这个街区非常贫穷。一条沙土路直通到这间房子的门前,天一下雨,这条路就变成一个大泥潭。因为晚上没有灯光,他什么也看不见。但是对他来说一切都进展得不错,尽管母亲担心他会不会在哪天摔死在沟里。

这里也有很多好的方面,尤其是现在春天快到了。在冬天,他看见过几只翠鸟,真漂亮!前一天,他看见几只水母鸡小心翼翼地开始在芦苇丛中筑巢。他所参加的教会也给他像家一样的感觉,他还在那儿交了几个朋友。其中一些朋友坚信,他不久就会去中国。那也是为什么他决心过更加节俭的生活的原因。几个星期以来,他早餐吃蜂蜜蛋糕和鲱鱼,晚餐吃豌豆而不是土豆。他不在乎吃什么,只要不觉得饿就好。他喜欢吃便宜的食物。谁知道他在中国能吃上什么样的食物呢?谁知道又有多少钱他可以赖以为生呢?

他想起父亲和母亲。他决定给他母亲写一封信,那是他答应她的。母亲一直信守承诺地写信。

1852年3月22日,写于排污口河畔

亲爱的母亲:

这里一切都很好。不要为我的生活方式担忧。我觉得很健康。我刚刚用一便士买了一棵红甘蓝,并且用三点五便士的醋腌制,装了满满一罐。

同时,我也找到一家小店,那里的芝士更便宜。过这样的生活,我能够把我收入的百分之六十捐给这片小区的贫穷人。这里的年轻家庭和老年人中有许多都非常贫困。更为重要的是,我感觉到主同意我过这样的生活。为他而活,与他生活在一起,对我来说每一天都很快乐。我不想做任何别的事情。这样的生活方式也是为我将来在中国的生活做很好的准备。我想尽我最大的努力,更加没有任何条件地信靠主。我不再想依靠别人给我的任何东西,只是想仰望主供应我的一切。在中国,我也将不会依靠任何人。

就写到这里,妈妈。

也向父亲、贺美和路易莎问好。

你的儿子,

戴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