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商鉴:中国各地商人的性格与特征
2020300000034

第34章 广东商人(2)

与此相应,广东的“黑道”纵横,一些广东人正面生财无道,就走“黑道”。据统计,广东1991至1993年查获黑社会组织和具有黑社会性质的流氓犯罪团伙800多个,成员3917人,另有涉及境外的如澳门“14K”、香港等黑社会组织13个,1992年上半年广东省一次打击就抓获车匪路霸团伙5000多个,做“黑道”生意成了广东极个别人的生财之道。

广东人深情坚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道理,他们有胆识,为了赚钱,天不怕,地不怕,只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他们永远敢做“吃螃蟹的第一人”。所以,非正道生意,还是早停手不干得好,免得自己辛苦建立起的基业毁于一旦。

3.注重实利与实务

广东人是中国最会赚钱,也是最忙的一群人。当北方的万家灯火已经熄灭,人们都已经连入甜蜜梦乡的时候,广东人甚至刚拖着疲惫的身子从单位的办公大楼里走出来;当别的城市的人群正欢欢喜喜度过周末,东游西逛走亲访友之时,广东人中有好多甚至正在为了创造更好的业绩而加班加点。

与中原正统的主流文化相比,处于“边缘形态”的广东人更重实际,讲求实利,反对空想、玄想。倡导“经世致用”是岭南学派的一贯学风。番禹“东塾先生”陈澧研究经学完全抱实用主义态度,他说:“惟求有益于身,有用于世,有功于古人,有裨于后人,此之谓经学也。”名重一时的南海“九江先生”朱次琦也认为:“读书者何也?读书以明理,明理以处事。先以自治其身心,随而应天下国家之用。”

在岭南文化重实用思想的熏染下,广东商人摈弃了北方人“耻言利”的传统意识,普遍具有强烈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形成了重实利与务实的精神特质。对广东商人来说,也许黑格尔的“存在都是合理的”比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式的抽象说法更符合他们的性格。如果说北方商人追求外在的评价与赞赏所引起的心理怜悯选种由外入内的境界,广东商人则更喜欢由外在的物质结构和功能构成的物我合一的世界。如果说北方商人对事、对物、对人注重形式和外表,广东商人则更倾向于实在的内容和价值。如果说北方商人重视行动计划的完美,广东商人则更重视行动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并在行动中不断修改调整自己的计划。先思考后行动、重经验、讲原则、重道义,是北方商人的习性;先行动后思考、重实干、讲效益、求实用、重感觉、轻理论,是广东商人的特点。

广东人天生勤劳,能吃苦。广东人以钱为人生第一要义,广东人视金钱为人生之目的,他们孜孜不倦地追求钱,为了赚钱,他们不畏辛苦,忙忙碌碌,整日为了利润东奔西跑,可以说是不遗余力。

广东人生在钱眼里,也不愿钻出来。

“婚姻不论门第,唯视贫富”、“重利轻义,至亲不相信”的风俗是其精神特质的折射。广东话——粤语的用语也多能展现广东人重利的价值观。如在粤语中,原本没有“工作”这个词汇,意义相近的是“温食”。从字面上看,有人认为“温食”是一种出自低需求的世俗粗鄙说法,即就是为找吃的(或生存)而去劳作。而细细揣度一下,可以发现,“工作”这个说法仅仅是一种状态的表达,并不包含目的,人们可因各种各样的目的去工作;“温食”则将人的劳作行为与生存这一根本性的目的联系在一起,是可谓“一步到位”,直指目的的“实利”价值观在此可见一斑。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钱是不好的东西。然而,广东人的金钱观念很强烈。在广东人眼里,无论干什么事情,都是为了挣钱。广东商人做生意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发财。由于赚钱的目的单一,方向一致,广东商人在行动中少了一些盲目与动摇,多了些动力与恒心。为了赚钱,广东人干得踏踏实实,他们没有心思、也没有工夫空谈哲理、人生,对政治也不感兴趣。在广东人的观念中,有了钱,就意味着有了财富,可以满足自身各种需要。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有了权力同样可以做到支配别人,支配各种资源。但是,广东人远离政治中心,政治对他们的影响太小,通过政治获取支配地位的人太少,这使得广东商人干脆漠视政治,远离政治成为商界传统。因此与广东人做生意时,谈论政治引不起广东人的兴趣,甚至谈论政治可能会引起‘些广东生意人的反感,认为你有政治背景,而不愿与你合作。

广东人也并不是天生就带着钱来的。他们中好多的商业巨贾都是白手起家。一点一滴拼搏直至拥有傲人的财富。他们重视实利,从小生意出发,卖小吃、摆地摊、开发廊、修钟表,总之,可以赚钱的事他们都可以干。

广东人是中国最会赚钱,也是最忙的一群人。当北方的万家灯火已经熄灭。人们都已经进入甜蜜梦乡的时候,广东人甚至刚拖着疲惫的身子从单位的办公大楼里走出来;当别的城市的人群正欢欢喜喜度过周末,东游西逛走亲访友之时,广东人中有好多甚至正在为了创造更好的业绩而加班加点。

在广东,人人都忙忙碌碌,为生计而忙碌,为挣钱而忙碌。为了钱,广东人可以放弃一切,可以去受累,可以去受苦。以广东人最有代表性的广州人而言,广州人是中国城市人中最忙碌的一群人。广州比上海小多了,但汽车、摩托车之多令人难以置信。一天24小时马路上似乎永远是车轮滚滚。夜幕降临之时,司机们奔波劳累一天挣足了自己的钱后,洗车擦车人由开始表现出不怕脏、不怕累的“革命精神”。

“要发财,忙起来。”这是广东商人们的口头禅。忙,是广东人的特征,更是广东商人们的突出品质。广东商人忙,整日东奔西跑,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他们恨不得把一分钟“劈”成两分钟用,从每分钟里挤出几张“四人头”。

在广东商人的意识中,机不可失、时不我待的观念特别强。他们东奔西跑,要把每一分钟都变成效益。他们虽然比一般人是累了些,但是每一分钟都变成金钱也活得踏实。由于对时间特别看重,因此,他们办事节奏快、效率高,许多商机往往被他们抢先一步占领。广东人做生意,手脚很快,“上得快、转得快、变得快”,这是人们对广东商人经商风格的评价,也是广东商人生产、经营的秘诀之一。

广东好多人都有第二份职业,即不满足于本职工作所赚取的工薪,而在业余时间另谋利赚。他们中有一些人是为生活所逼迫,不得不多找个职业赚钱,有一些人并不缺少钱,而是仅仅觉得时间被浪费掉太过可惜而另找一份“兼职”。

例如,有一些文笔不错的人。只要有那么一点名气,便除了赚本职工作的钱外。还独自承包着许多报纸或杂志的版面和专栏。广州报业很发达,各种报纸层出不穷,而大多数的版面都是个人承包的,他们未必自己动手去咬文嚼字,而是雇佣许多其他文人为其服务。

因此,要和广东人做生意,慢慢腾腾是根本不行的。太慢了,一是容易错过时机,误了生意;二是与广东人合不了拍,“步调不一难以得到胜利”;三是因为你的动作慢了,思维慢了,让广东人占先手,抢先机,你总是得跟在广东人后面跑,吃亏是难免的。

4.迷信得认真

出月之时,如打个喷嚏,眼皮跳了,这都是办事顺当与否的兆头,应小心对待。出门遇喜事,办事顺当:反之则不吉。如此等等,广东商人有时候真神经兮兮的。

广东人崇神祭鬼的历史可请悠久。翻开广东史志,诸如“粤人俗鬼”“南人凡病,皆谓之瘴。率不服药,唯事祭鬼”、“信鬼神,好淫祀’、“士人遇疾,唯祭鬼以祈幅”、“信鬼尊神”之类的记载俯拾即是,且已成为粤人民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正如一首广州竹枝词描述的那样:“粤人好鬼信非常,拜庙求神日日忙,大树土堆与顽石,也教消受一支香。”鲁迅先生也曾在《化边文学“如此广州”读后感》中写过“广东人的迷信”,称广东人“迷信得认真,有魄力”,“走过上海五方杂处的你弄堂,只要看毕毕剥剥在那里放鞭的,大门外的地上点着烛的,十分之九总是广东人”。

广东人迷信是不分年龄、性别、职业、贵贱的广州三元宫、六榕寺等著名寺庙整日善男信女如云,香火终日不断。

如今,不少广东华侨发迹后,回乡之首要事,为不忘本,皆大修其祖坟,以为是祖坟风水好,才致发迹。一时间,南粤上下,修坟造墓之风盛行,人人皆为祖宗“睇风水”,不惜巨资,其情其景令人可叹可悲。

有人说,广东人的迷信可能是因为广东人长期从事商贸与江海打交道,时常体会到种无法解释的机缘巧合变幻莫测,所以才不得不求助于神灵来维持心理平衡。也有人认为古粤人面对恶劣多变的生活环境,深切体会大自然的变幻莫测,形成敬神尚鬼的风气,一直影响到今天。而经济发展规律义不是人人都能把握得着的,人们经商常存在很大的机遇和偶然性,有很多是人力所不能改变的东西,往往归之于神秘力量的支使,加之广东人文化素质不高,精神世界相对空虚,需要一个精神支柱来支撑,因而迷信也就自然而然地“填补”了这一空白。

在广东街头,摆摊算卦的比比皆是,只是算卦的人没有了从前的瞎子,道士,而代之以形形色色的男女老少明跟人,甚至计算机也派上用场,求卦人也林林总总,涉及各行各业。

生意场上更足如此,出门前,有条件的话都要问问先生,几时出门好,向哪方向好;重大生意谈判前,总要求上一卦:生意可否谈成,对手今天怎样?至于日常生活中广东人的婚丧嫁娶、求职谋财,则更需“神人”指点了。

广东人的迷信心理还突出地表现在对语词魔力的迷信和神化。如讳言“干”,称猪肝为“猪润”,十杯叫“饮胜”;称丝瓜为“胜瓜”,因“丝”与“输”音近;义讳“空”(因音与“凶”同),出租空屋时便写“吉屋招租”,空手称“吉手”;猪血称“猪红”;送礼忌送钟(因与“终”音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