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心想事成法则
2039100000040

第40章 学习与记忆——潜意识的独特功效

发掘潜意识的学习记忆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潜意识的非凡记忆功能

人类的记忆,就像一种生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怪僻,但是大多数人并不了解自己的记忆特点和规律。从某种意义上说,记忆是任何一项创作活动的基础。你自己的个性、思想、潜能以及待人接物的态度,都与记忆力有很大的关联。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你的记忆力与潜意识思维互为影响,所以很多时候,你需要尊重潜意识的“命令,”对自己的记忆内容有所取舍。换句话说,你必须要学会忘掉那些无用的、没有价值的信息。学会遗忘,也是一项很重要的技能。著名哲学家卢梭在《忏悔录》中写道:“我的记忆很奇特。它对我的帮助,正如我对它的依赖。一旦我把自己想到的东西写于纸页之上,我就把它们忘掉了,而且,我再也写不出一件被我完全忘记的事情。”作家爱伦·坡也指出一个悖论,说若是你想忘记什么事,就不妨去做一个不得不作的笔记。由此可见,尽管不可能完全不用笔记和参考工具书,但有意识的记录与整理工组,似乎与潜意识思维的“本性”格格不入,能使后者降低记忆功能。

在学校里,那些一心一意抄好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每一个字,或者一心想把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的学生,在理解和记忆本质内容方面,十之八九不如那些信任自己能力的学生。音乐家懂得,那些喜欢看乐谱演奏的人,一旦脱离了乐谱,演奏起来就有非常大的困难。同样科学研究发现,很多目不识丁的乡下人以及懒得动笔的人,往往比现代社会那些既能读又能写的人记忆力强得多。由此可以推测,读书和写作的艺术,并不是上天事先安排好的。

对于记忆,你要掌握的另一个特征就是:成功的记忆原则,仅仅在于掌握意义,而不在于记住字句。你很难十分精确的记住耳闻目睹的各类信息。你所记住的不是别人口中的字句,而是用你自己的语言通过大脑的加工整理,再次表述出来的东西。鉴于此,为了防止“记忆疲劳”,你需要对记忆的内容有透彻、全面的理解,而不是似是而非。唯有如此,你的记忆,才能成为潜意识的营养素,使后者始终充满活力、蓄势待发的状态。

下面再交你几招增进记忆的方法。第一,反复阅读增进记忆。卡尔·马克思,共产主义运动创始人,就是通过这种方法加强记忆的。他不仅要求自己完全理解记忆的内容,而且还经常重读笔记和书中的要点,以便加深和巩固记忆。在他看来,重复是记忆之母。第二,趣味记忆。潜意识思维喜欢接受有趣的东西,爱因斯坦说,他从未想过有意识的背参考书上的任何内容。实际上,他是把记忆内容的选择权利,交给了自己的潜意识自行决定。所以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你要掌握的最起码的一个准则就是“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让简单的东西习惯化。而习惯的东西,则使你的潜意识,有神清气爽的相识之感,这有助于你的自发式记忆。

二、把潜意识应用到学习语言上来

在全球化席卷世界的今天,学好外语对每个国家的年轻人或者有志者来说,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为了让子女学好外语,很多家长不惜重金,聘请家庭教师,甚至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把他(她)送到国外接受外语培训。

掌握一门外语的意义尚且如此重要,至于那些能够懂得多门语言的人,就尤其难能可贵了。而经验表明,这并非难于登天。语言学家告诉我们,倘若你打算通晓多种语言,就首先应从主要语种下手,然后学习与主要语种密切相关的语种。事实上,你所懂得的语言越多,学习一种新语言的初始困难就越少。

“特洛伊遗志”的发现者——著名考古学家海因瑞奇·施里曼,共精通14种语言。为了顺利从事古文化研究,他不惜一切机会,迅速掌握各种语言。每当他着手学习某种语言时,他就尽可能调动潜意识思维,让自己进入想象的“语境”之下,沉浸于自造的语言氛围中,并尽可能排除母语的干扰。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甚至要求自己以每天20页的速度背诵课文。俄语被公认为是较难掌握的语种之一,但施里曼只用了短短的6周时间,就学会了说地道的俄语。用他自己的话说,“当我进入外语学习状态时,我的头脑就完全被这种语言所占据了。我一开口,就会产生说出它的冲动;我一睁眼,就忍不住要把看到的一切用外语来描述。即便是在睡梦中,我的潜意识也在暗暗帮助我——我做梦时甚至都是在说外语。”

语言学家发现了这样的规律:在任何一种西方语言中,通常只有3千——五千个常见交流用语,他们占了全部焦虑词汇的85%。而你接触到的其余几千个词汇的可能性,大约只有15%。也就是说,当你精通了五千个词汇时,你就可以读懂任何文章的90%以上的内容了。而当你继续学习,掌握到一万个词汇时,尽管你的词汇量增长了一倍,但是你的理解力也只能增长5%左右。几乎所有的语言都具有这种“收益递减”的效应,这一点你应该时刻牢记。

三、教你轻轻松松背单词

著名语言学家希巴特建议:在掌握了基本语法,明白了如何通过字典读懂文章后,应该大量的阅读。他还说,最开始,阅读的速度肯定很慢,但是你要尽力加快阅读的速度,不要总是抓住一个词,一个句子不放,个别词句不懂,可以跳过去,通过上下文来猜测它们的意思。同时,你也要尽可能少的查字典,以便提高你猜测词义的能力。你的直觉,你的潜意识,将会使你培养起出色的“语感”,并把最基本的词汇选出来,送入你的“记忆库”。

大多数人在学外语的时候,都认为单词是最难背的,今天记住了,可能过了几天又忘记了。于是他们就抱怨自己的记忆力不好。其实不然,研究表明,人们之所以很难记住单词,就像生活中小孩子得了“厌食症”一样,强迫自己记住晦涩的单词,结果只能使潜意识产生“反感”,使自己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处于麻痹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记忆单词,肯定效果不会好。

心理学家还发现,潜意识所“看到”的事物,对大脑有着长久的影响,即:无需特别注意,你的大脑也在下意识的接受各种有用信息。日本科学家渡边和他的同事在研究中还发现,对潜意识加以训练,有助于提高人们观察移动的“点”的能力——当某个并不醒目的事物不断出现时,会给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哈佛大学研究视觉功能的科学家们解释说,我们不可能对周围的一切全都全神贯注,不过,如果某种事物从眼前经过,大脑就不自觉的将它们的特征记录下来,这样的学习毫不费力,却非常有效。经过各种实验,科学家们以调动人的潜意识己“自发”的注意力为基础,提出了快捷的、以潜意识学习外语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核心,就是让每个人都能迅速沉浸于外语氛围中,忘却对学习外语的恐惧。他们提醒学习者不要特别关注外语词汇,尽力让精神放松,再放松,最终让潜意识兴奋起来。他们训练读者从整体上辨认外语词汇的能力,逐步使单词在印象中,形成一个“整体符号”。这样,在看到一个单词时,无需拼、读,就能一样反映出它的词意——如同阅读母语一样,不必仔细看它的笔画、部首、结构,就可以一目十行,迅速了解全文的主要意思。

四、快速阅读法

阅读的意义毋庸多言,在前面我们已经讲过阅读有助于记忆。那么如何才能加快阅读速度,而又不影响阅读的质量呢?

对于世界上所有印刷出来的东西,不可能把它全部看完。即使你每天可以阅读500页,在一生当中,你也不可能阅读300本以上的书。但是,很多时,你的工作或者学习,需要读比3000本更多的书,这看起来简直不可能,但是在这个高速运转的信息时代,这就是时代对你提出的要求。所以,快速阅读成了当今每个人都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快速阅读能力,需要有清晰的头脑、高度的注意力和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在历史上,拿破仑的快速阅读能力,曾使同时代的人惊奇不已——他一分钟能浏览两千字。而巴尔扎克能在半小时,轻松阅读一本小说。列宁在读书时,看上去不是逐行的阅读,而是一页一页的翻阅,并以惊人的准确性,记忆和掌握书中的精髓。一段时间之后,他也能凭借记忆,准确的引用其中一些句子和段落。

现在,就教你几招快速阅读的方法,首先你必须学会:第一,从上向下移动你的眼睛,而不是从左到右。第二,看一组词而非一两个词,这才是合理的阅读方式。第三,尽可能避免为重读某个词语或句子而中途停下。这会使你的注意力更集中,直到抓住内容的核心和要点。其次,不要读书的时候读出声音,这种习惯会妨碍你的快速阅读。这种习惯的特点是,看到文字先发出声音,再根据声音在人脑中唤起意义。由于多了一个发音环节,等于多走了一段弯路。正确的阅读,应该是看到文字,便直接在大脑中唤起意义。这种阅读方式的速度,会大大快于那种读出声音的方式。有人阅读时习惯于逐个辨认每一个字,再循环合成词语和句子,从而理解其意义。这也会影响阅读速度。正确的习惯应该是阅读时,采取“整体认知”的方式,即一次辨认一个词组,甚至是一个句子,从整体上理解它的意思。要加快阅读的速度,就要改掉逐字辨认的习惯,通过练习,逐步养成整体辨认和理解意义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