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永恒的伊甸园:正说古代巴比伦文明
2052600000003

第3章 巴比伦的千年兴衰(2)

此后的数百年里,巴比伦尼亚一直处于分裂和混乱的阶段,先后兴起伊辛第二王朝、海国第二王朝和巴兰王朝,同时还并存着许多小国。约在公元前11世纪以来,这一地区再次受到外来民族的入侵和统治。公元前8世纪中期,阿拉美亚人入侵,并在巴比伦尼亚建立统治,公元前729年,亚述人征服了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因此,要说犹太人受到过巴比伦人的压迫,那么巴比伦人也先付出了许多。

巴比伦的陷落

亚述的士兵们搬运从巴比伦得到的战利品。这是描写这一场景的石头浮雕。刻于公元前7世纪。

最后的巴比伦

公元前626年至公元前539左右,另一支使用闪语的民族迁入两河流域,并建立了他们的王国——新巴比伦王国,他们就是迦勒底人。迦勒底人很可能是在公元前11世纪,定居在波斯湾一带,并逐渐融入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他们已逐渐强大起来。

公元前626年,迦勒底人领袖那波帕拉萨尔为了反抗亚述人的暴力统治,在巴比伦城建立了新巴比伦王国。随后征服了巴比伦尼亚地区的其他小国,成功地控制了美索不达米亚的南部。而后他们与伊朗高原的米底人结盟共同对抗亚述。约公元前612年,新巴比伦和米底王国攻占亚述首都尼尼微,灭亡了亚述王国。这样,新巴比伦就控制了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地区。

在尼布甲尼撒二世统治时期,新巴比伦达到了它的全盛时期。他在外交上继续与米底王国结盟,军事上东征西讨,戎马一生。他先后远征叙利亚,打败埃及大军,攻入巴勒斯坦,围困耶路撒冷。公元前597年,他攻陷犹太人首都,将数千犹太人俘虏到两河流域。公元前587年,尼布甲尼撒二世再次远征巴勒斯坦,围困耶路撒冷一年,城陷之后,他彻底洗劫和毁灭了这座城市,犹太人也再次被掳到巴比伦尼亚地区,史称“巴比伦之囚”。此时的巴比伦王国的领土不再限制在两河流域地区,巴比伦达到了历史的巅峰。此时的巴比伦已经进入铁器时代,生产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商业、农业和手工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而后,尼布甲尼撒二世大兴土木,重建了新城,修建了举世瞩目的“空中花园”。

但是好景不长,在尼布甲尼撒二世死后,新巴比伦陷入政治分裂的危机,王位更换频繁,约公元前556年,一位阿拉美尼亚籍的国王即位,他开始信奉阿拉美尼亚的神灵。宗教观念的改变激怒了巴比伦的祭司,内部矛盾日渐明显。而波斯人此时已逐渐强大起来,吞并了米底和小亚的吕底亚国,切断了巴比伦的贸易路线,新巴比伦陷入了最大的危机。

公元前539年,波斯王居鲁士率军攻入两河流域南部,围攻巴比伦城,祭司对统治不满,主动献城,波斯人很快占领了巴比伦城。就这样经过短暂的辉煌,巴比伦就此覆灭。

亚述王国

亚述Assyria(约前2500—前612年),古代西亚奴隶制国家。由于它的主神、首都和宗教圣城称作阿淑尔而得名。位于底格里斯河中游,新亚述时期版图北起乌拉尔图,东南兼及埃兰,西抵地中海岸,西南到埃及北界。境内农业发达,盛产各种金属,且位于古代西亚各国主要商路之上,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这对其以后发展为地跨亚非两洲的奴隶制大帝国,具有重要意义。

亚述的守护神

亚述(Assyria)的根据地是以底格里斯河流域的4座大城为基础建立的。这4座大城是亚述尔(Assur),即今之卡拉埃特沙加特(Kalaatsherghat),埃尔比勒(Arbela),即今之伊尔比尔(Irbil);卡拉奇(Kalakh),即今之尼姆鲁德(Nimrud);尼尼微,即今之库扬基科(Kuyunjik)。在亚述,曾经发掘到史前人所用的黑曜石刀片,及附有简单图案的黑陶。就这两种古物判断,这儿也可能是亚洲人最早的发源地之一。靠近尼尼微有一个乡村叫泰普加瓦里(TepeGawra),曾有一个考古队在这儿发掘到一座古城,古城里有神庙,有坟墓,有雕刻精致的圆柱形印章,有梳子,有珠宝,有骰子。根据这些文物推断,古城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3700年。

亚述,源于亚述尔。亚述尔本是当地居民之神。到建城时,即以神名称城,最后,乃用以称整个国家。亚述尔为亚述古都,但因其地近沙漠非常燠热,又有强邻巴比伦,易受其侵扰,故稍后即迁都尼尼微。尼尼微也因神得名。尼纳(Nina)之于亚述,相当于伊什塔尔(Ishtar)之于巴比伦。尼尼微在极盛时代有居民30万。在号称万王之王的亚述巴尼拔时代,西亚君主前来朝贡者不可胜数。

亚述人民有闪族人及非闪族人两种。闪族人多半从南而来——有的来自巴比伦,有的来自阿卡德——文化程度较高。非闪族人多半从西而来,文化程度较低。非闪族人中,有赫梯(Hittite,或称米坦尼安)及卡底斯人(Kurdish,高加索的山地人)。和巴比伦一样,亚述的语言,主要以苏美尔语言为主干,另加上地方方言而成。至于风俗习惯,由于环境艰苦,他们不像巴比伦人那样耽于享乐。亚述从兴至灭,其最大之特色为武力至上。他们所羡慕的人是雄赳赳、气昂昂的勇士。亚述的历史充满下面这些两极对立的现象:统治或被统治;征服或被征服;血腥的胜利或悲惨的失败。亚述先世本为巴比伦藩属,后因巴比伦受制于加喜特人,乃趁机独立壮大。壮大后的亚述,其王甚至有自称“统治万有之主”者。在人类史上,亚述有不少君主名声非常显赫。

古亚述时期(约前2500—前1500年)又称阿淑尔城邦时期

阿淑尔城邦的居民最初为印欧语系的胡里特人,后来塞姆语系的阿卡德人等进入此地,他们逐渐与原有居民融合,形成亚述人。其语言为阿卡德语之亚述方言,文字为楔形文字。当阿卡德王国与乌尔第三王朝强盛时,亚述受它统治。公元前2006年获得独立。古亚述最高机构为阿淑尔城邦贵族长老会议。首领称“伊沙库”或称“鲁巴乌”,掌管宗教、公共建筑,召集长老会议。公务人员有一年一任的号里木的名年官(即以其名名其任职之年),管理财政经济,由抽签选出。土地为公社所有,定期分配给大家族使用,很少买卖。奴隶较少,社会主要劳动者为承担公社义务的自由民。中介贸易具有重要意义,部分贵族和商人从事商业和高利贷活动而致富。约公元前2000—前1000年,奴隶制大地产逐渐形成。对外侵略加强了伊沙库的地位。约公元前17世纪初,沙姆希·阿达德一世占领由阿卡德北部至地中海的广大区域,自称天下之王。他死后,古巴比伦强大起来,亚述遭到严重的打击。至公元前16世纪,胡里特人(大概来自伊朗高原的西北部)在两河流域北部建立起米坦尼王国,控制了亚述。从此,亚述处于半独立状态,先后沦为古巴比伦王国和米坦尼王国之藩属,古亚述时期至此宣告结束。

中亚述时期(约前1400—前1078年)

公元前1400年左右,米坦尼遭到赫梯沉重打击后趋于衰落,亚述乘机独立,开始了中亚述时期。此后,亚述王权加强,长老会议失去作用,其政体由贵族寡头共和制过渡到君主专制。亚述再起,引起赫梯人的严重不安,赫梯人力图挑拨离间亚述与巴比伦加喜特王朝的关系,但没有成功。

公元前13世纪前半期,正当赫梯人与埃及人斗争激烈的时候,亚述王亚述乌巴利特一世(约前1365—前1330年)击败米坦尼,建立强大的亚述帝国,史称古亚述帝国。此后亚述统治者采用亚述王的称号,并继续向外扩张,击败喀西特巴比伦,并将米坦尼的领土降为行省。图库尔蒂·尼努尔塔一世(约前1294—约前1208年)击败赫梯帝国和巴比伦,占领整个两河流域,并把首都从阿淑尔迁往图库尔蒂·尼努尔塔镇。

此后,亚述还有过几个首都,但阿淑尔城仍然是帝国宗教中心,在政治生活中起重大作用。中亚述时期,政体已过渡向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加强,名年官和长老会议只具形式,专属于国王的官吏已经产生。国家常备军已存在,其来源主要是自由民。社会的统治阶级是大土地所有者和商人高利贷者及大奴隶主阶级。奴隶阶级除战俘和外地买来的奴隶外,还存在债务奴隶。

中亚述在提格拉·帕拉萨一世时期(公元前1115—前1077年在位)曾强大一时,向南征服了巴比伦,向西达地中海东岸。但约在公元前11世纪,亚述在遭到阿拉米人(属塞姆族)的进攻后,陷于四分五裂。阿拉米人成批移居到两河流域,但亚述人所建立的许多孤立居住地仍保留下来。阿拉米人定居两河流域之后,逐渐与当地居民同化。

公元前11世纪时,阿拉米人对亚述的攻击减少了。到公元前10世纪末,恢复了元气的亚述才开始转入反攻。至公元前9世纪前半期,在亚述王纳西拔二世(公元前883—前859年在位)的领导下,亚述打败了阿拉米人的城邦,并给予北面的乌拉尔图王国以沉重的打击。纳西拔二世奠定了未来亚述帝国的基础。

亚述纳西拔二世统治着广阔的国土

新亚述时期(前935—前612年)即新亚述帝国

公元前10世纪,亚述进入铁器时代。铁器的使用,生产力的提高,为其长期对外战争提供了充足的兵源和给养。征战初期以掠夺为目的,以极度凶残为特色。

自亚述纳西拔二世后,亚述遭到被征服地区人民的强烈反抗。与乌拉尔图王国的战争也屡遭失败,许多被征服地区重获独立。自沙尔马内塞尔三世(前858—前824年在位)以后,由于经济衰落、对外战争失败和统治阶级内讧,亚述进入危机时期。公元前746年,军事将领提格拉·帕拉萨夺得王位,提格拉·帕拉萨三世(公元前746—前724年)在新的条件下,加强了中央集权制,改组了军队,开始实行募兵制。他把常备军分为战车兵、骑兵、重装步兵、轻装步兵、攻城兵、锱重兵以及工兵等专门兵种,拥有了当时世界上最优良的军事体制。

改革后重新开始大规模扩张,提格拉·帕拉萨三世及后来的萨尔贡二世(公元前721—前705年)、辛那克里布(前704—前681在位年)、伊撒哈顿(前680—前669年在位),先后征服了小亚细亚东部、叙利亚、腓尼基、以色列和巴比伦,并摧毁了乌拉尔图强国,进入全盛时期。到公元前7世纪,亚述国王又侵入阿拉伯半岛,征服埃及,毁灭埃兰,在西亚历史上第一次把居住在西亚和北非很大一片领土上的各族结合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建立起一个地跨亚、非两洲的奴隶制大帝国。从此亚述神(战神)也代替了巴比伦主神马都克而成为最高神,这是征服者的军事权力在宗教思想上的反映。亚述帝国是靠残暴的武力征服建立起来的,也是靠残暴的武力来维持的。除了高压手段以外,亚述还在各地上层分子中间扶植亲亚述的势力,物色代理人,利用他们充当傀儡来奴役当地人民。

亚述霸权的建立是与亚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大量的自由公社居民、战士阶层的存在、较先进的军事体制以及有利于它扩张的国际局势分不开的。随着亚述帝国的建立,国内外的种种矛盾日益复杂、尖锐。被征服地区人民与亚述统治者的斗争也日益激化。叙利亚、腓尼基、巴比伦尼亚和埃及等地区不时爆发起义。

帝国最后一个强有力的国王亚述巴尼拔(公元前668—前627年)曾9次出征,镇压各地的起义,但终于未能阻止埃及的独立(公元前665年)。约在公元前1000年代初进入两河流域南端的迦勒底人(塞姆族)的势力也日益壮大,亚述帝国的处境越来越困难了。约在公元前630年,迦勒底人在他们的首领那波帕拉萨尔领导下在公元前626年占领巴比伦,建立新巴比伦王国,不久即与米底人结成了反亚述同盟。公元前612年,同盟军队先后攻陷了阿淑尔和尼尼微,彻底摧毁了亚述军队,亚述帝国灭亡后,其地为米底和巴比伦所分。

亚述文化博采西亚各国(主要是巴比伦)之长,且具有自己的特点。在尼姆鲁德、尼尼微、豪尔萨巴德等地均发现亚述时期的宏伟的宫既没有人居住,也没有牲畜生存。让我们明确地牢记,这预言写在巴比伦到达强盛和荣耀的100年之前。另一位先知耶利米在100年后,即在尼布甲尼撒王准备进攻耶路撒冷时预言巴比伦肯定覆灭:“我必使毁灭的风刮起,攻击巴比伦……巴比伦忽然倾覆毁坏……使列国和玛代君王,与省长和副省长,并他们所管全地之人,都预备攻击他……巴比伦必成为乱堆,为野狗的住处,令人惊骇、嗤笑,并且无人居住……巴比伦宽阔的城墙必全然倾倒;他高大的城门必被火焚烧……耶和华啊,你曾到这地方说:要剪除,甚至连人带牲畜没有在这里居住的,必永远荒凉……”最后,先知命令在预言书卷上绑上一块石头,扔到幼发拉底河里,宣布“巴比伦因耶和华所要降于他的灾祸,必如此沉下去,不再兴起……”在巴比伦掌权前100年书写的以赛亚书完全符合在巴比伦帝国和巴比伦市在鼎盛时期所书写的耶利米书。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来说,这些预言听起来就好像现在预言说像伦敦、纽约和悉尼将被毁灭并永远荒芜一样。在核武器年代,这种命运并非难以想像;但以色列的预言发表在2500年之前,人们绝没有想过有可能完全毁灭。历史表明关于巴比伦命运的预言日益兑现了。第一批掠夺者是公元前6世纪的米堤亚人和波斯人。从那时起,巴比伦的荣耀开始衰退。后来是在亚历山大领导下的希腊人,然后是罗马人,之后是各个好战的部落如帕提亚人,阿拉伯人和鞑靼人。游牧民告诉我们,几个世纪来古巴比伦城实际的位置上是一堆废墟。直到考古学家在19世纪前半期开始发掘这一地点时,宏伟的神殿和大门,巨大的雕像才向世人展示巴比伦在他的时代曾是多么壮观啊。历史告诉我们巴比伦城“荣耀的王国”如何被毁灭、被荒芜,正像以色列先知们所说的那样。

毫不夸张地说,美索不达米亚的文字和文学是不朽的。这里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说明她对人类文明史具有特殊重要的价值,二是由于其特殊的书写材料,它确实是“不朽的”。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神秘莫测,独具一格;美索不达米亚的文学脍炙人口,深刻隽永。

这里是《圣经》中所说的“伊甸园”,这里曾矗立着通天的巴比伦塔,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记载着地球大洪水和吉尔伽美什方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