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东游西回
20978400000014

第14章 商人胡雨石

“各位富贵客官!路过就不要错过,三河小熏鸡,香喷万里而不辍,亲口尝一尝,不尝不相信,一尝走大运。三河肉饼润透醒全,外焦里嫩,油而不腻,香美可口,人吃人爱。”一位卖夜市之人的叫卖声吸引了黄忠的注意。

“我还真闻到鸡的香味,饼的香味了。”黄忠对大家说。

李球笑道:“人在饥饿之时,凡是吃的都飘香味。”

黄瑞兰也饿了,于是应黄忠话尾说到:“我们去尝一尝吧。”黄瑞兰的话还没有落音,黄忠第一个冲到熏鸡卖市店里头。

熏鸡卖市店面积很大,店屋上面搭了一块简易的屋顶,但四周无栏,只是几根木柱子支撑着。客人可四方走动,更增加了客店的容量。

“三河小熏鸡真有你说的那么好吃吗?”大伙都坐定,在店小二上菜时,丁水侠问道。

那店主一听有人在怀疑三河小熏鸡的货真味美,于是走近丁水侠近前,笑道:“客官,你们吃,我来讲。三河小熏鸡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现在算起来都算不清是在我家哪一代起源的,并经了几代人改良的。其制作方法精细且复杂,属祖传秘方。我当然知道各位客官是远方而来,我也就不怕泄露一些秘笈。”

那店主说到这里,略停了一下,故意卖了一个关子。

黄忠正听在心头上,于是催道:“店主!你就快说好了。”

“我的原料是独一无二的来源。是要从天桂山军用养殖场贩来乌眼土鸡,再经千挑万选,选出优质的鲜鸡为主要原料,再配以云南红河当地土红糖、山东的炸葱、西安的大蒜、镇江的老抽等各种调料,沉淀历代研习的制作方法制作而成三河小熏鸡。”

这位店主越说越来经头,他突然手举一只已完工的整鸡,又专心致志地说到:“所制作出来的小熏鸡色泽金黄泛红,十分美味,还含有非常丰富的养份。此道神菜既可以用于佐酒下饭,又可以当主食食用。男吃活百岁,女吃百岁活。儿吃可打虎,女吃能耕田。”

店主说到“酒”字,勾起了丁四的酒瘾,于是说到:“店主!你家店里有酒卖吗?”

店主一听,马上又兴致奋起地说到:“我们三河镇有三口神井,客官听说过吗?”大家都摇头。店主更来劲了:“三口神井分别叫天来神,地来神,水来神。天地合水而成井,酿造一曲仙境酒,叫神井酒。”店主说到这里,停下来,双手向四周作了几个辑,又说到:“神井古酒在我们三河酿酒史上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其渊源始于建安元年,以‘色清如珍水晶、香纯似幽美兰、入口甘美醇柔和、回味经久不息’的独特风格,赢得了来往客官的一致赞誉。有一次,一位远道而来的客官得了一种怪病,长年只会哭,不能笑,笑就是哭,哭就是笑,笑哭不分。偶然经过三河街,喝了这口神井古酒,你们猜怎么发生了?”

众人不解,都望着店主。

这位店主又自问自答到:“那位客官的怪病居然全好了。”

听者喝采不止。就在这时段,店小二已将神井古酒端上来了。

店小二麻利地将神井古酒打开,丁四第一个喝了一口,大惊叫道:“好酒!真如店家所言不虚!”

黄忠没有喝过酒,也不知道酒是啥味,在今天这个场合,她好奇地将酒壶拿过来,用鼻子闻了闻,惊道:“真的是好香呀。”

“客官可知了,想当年,宋朝好汉武松就是喝了神井古酒才打死山上大虫的。”店主越说越飘。他看到有人显露不相信之状,于是用左手指着前面的一副楹联,说到:“你们念一念这副几百年前的楹联,即知我说的完全不谬。”

李上策顺着店主指向的方位看去,虽是夜晚,在灯火的照明下,仍清晰见到那副楹联:神仙发悲,造福人间,一次划地指成三口水井;酿界千史,武松好口,十八碗岗半打虎成万秋。

李上策看过后,哈哈大笑:“这是什么楹联排布,不贻笑书生呀。”

店主转笑为严,答到:“一听客官之言,断定是国之考才。但我们三河文化不限规制。我也知道,楹联有概括,说明,颂功等作用,文字质量要求很高,且对扙必须工整。但我们三河无论是宅门的对联还是庙堂的楹联,不讲究对扙,只看表述的内容是否实真,与文家要求的完全不一样。”

店主说到这里,叹了口气,继而小声地补充道:“这也是我们三河自古都没有出一位状元的主因了。”

李上策曾是大清一等进士,他很不愿与店二谈争诗楹词赋,但又觉得店主说的有一点理在,于是说到:“今天我们远程而来,又要远程而走,不便深谈。”

就在大伙谈话其间,丁四已十碗酒进肚了。店主一看丁四如此凶猛,忙阻拦道:“客官万不得做武松第二,我三河可没有猛虎让你凑。”说得大家都笑起来。

黄忠兴又起,拿过丁四的酒碗,笑道:“我也来一碗酒解解乏。”

丁西忙夺过酒碗,一脸认真地道:“你千万别喝酒,女人一喝大,皇帝都害怕。”说得众人又大笑。

黄忠听后却大怒道:“什么?你敢称呼我为女人?看我不凑你才怪呢!”大家又起哄笑起来。

黄瑞兰站起身来,对丁四说到:“职责所系,要务在身,丁大侠不要再喝了。”丁水侠也劝丁四道:“这里比不上巢湖,晚上说不定还有军务,听令是必须的。”丁四虽十碗下肚,仍看不出醉意来,答到:“我听令就是了。”

大伙吃了有一个时辰,黄瑞兰问店主道:“此地可有歇息之所?”

店主答到:“客官要住宿歇所之地,那就很为难了。三河镇人也免不了俗,除不掉铜臭味,乃存唯利是图之商风。自从我能记忆算起,都是无人愿意开设旅馆呀。”

黄瑞兰听着有点糊涂,于是说到:“既然乃存唯利是图之商风,那三河人为什么对旅店避而不开,愿闻其详!”

店主答到:“自古至今,即便是外部发生了战乱,来三河的人,没有晚上睡觉的时间。你道为何?原来客人都是从白天耍到黑夜,又从晚间折腾到天亮,所以,三河旅馆生意萧零。这就是三河人不愿意开旅宿客的实在原因了。”

“那怎么办?我们本就劳顿一天了,原想找一个地方好好睡上一觉。没成想三河即是一个无休无息之地。”李球很失望地说道。

这时,黄忠想到李球以前独自窝在家里不出门,不是吃饭就是睡觉,于是打趣道:“李大伯看来是最失望的了。”说得李球老脸红晕起来。

“是否有地方卖马料的?”黄瑞兰毕竟是生死战场滚打过来的人,他知道兵马一动,料草的重要性。

“我们三河不养马,也就没有马料。”店主答道。

李疯非常不解,问到:“马为脚力,三河如此富饶,为何不借马力?”

店主答到:“买马料要去马料场去买,街内寸土寸面寸金,没有人愿意卖马料的。”

“马料场在哪里呢?”黄瑞兰问。

店主答:“马料场距离街内就远了,且它们是不见日头不开张。”

李球忙问:“什么叫不见日头不开张?”

店主答:“就是到太阳起山后才营业的意思。”

众人惊愕。黄瑞兰道:“我们着急赶路,不能等到太阳出山才离开这里。”

“人可坚持但马无料不成。”风雷虎忧愁道。

“那怎么办啦?”整个队伍都忧愁起来。

也就是在这时,从城南门传来车咕辘声音。

车咕辘声音越来越大。“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一位玄佬族人喊道。

黄瑞兰敏锐地向城南门一看,在明亮的灯火下,一队运粮草车由远而近过来。

“运粮草车?”黄瑞兰一惊。

还没等大伙完全反应过来,四五辆运粮草车已到达黄瑞兰等人面前。

“哈哈!我就知道你们需要买马料,故我连夜赶赴稻场外地马料场,匆匆运来了一批马料。”一位三河商人边擦汗水边笑道。

再仔细观看眼前这位商人的外表和内涵,身高挺拔、面容坚毅,虽作商事,身体却撒出一股朝廷官员的神韵。

黄瑞兰几乎惊掉了下巴额,这三河商人多机灵,他们怎么就发现我们队伍需要马料的商机!

“你们是怎么知道我们需要马料的呢?”李上策好奇地问那位商人。

商人用狡黠的眼光扫了一眼李上策等人,答到:“有这么多马匹,岂无马料需求之说?”

黄瑞兰小时候随接娘做过贩卖青菜米谷类的生意,也算是有商人的头脑,但他还是被三河商人的机敏折服不已了。

“考虑到你们仅路过三河,前方还有很多路要走,故马料价格我只算跑路钱,吃饭钱,人工费,其他的利润我都不要,该算是一桩公平交易了吧?”商人一眼看出这队伍里,算黄瑞兰官最大,于是,他主动地与黄瑞兰谈起马料价格来。

黄瑞兰此刻不得不笑道:“我小时候听说过一句古训,叫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无商不奸,无商不趁人之危,但三河商人算得上是例外的了。”

这位商人一脸严肃地答到:“三河商人也重利,但更重义情,不存在‘有钱不见面,背运大团圆’类的势利奸商。话又说回来,三河商人如果不重义情,三河也就不是现在的三河了。三河商人自祖籍就知道如何处理义情与利润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三河商界也有‘三不赚’之说。”

李上策兴趣顿生,“何为三不赚之说?”

“黑心银子不赚,应急银子不赚,投机银子不赚。”

李上策被眼前这位相貌堂堂的三河商人震住,但他脑子里又想起一件事来,于是问到:“君是大义商家者也,可告之我姓名如何?”

商人又擦了擦汗,答到:“我姓胡,大名叫胡雨石。”

胡炽听到商人的姓名,不禁说到:“看精经商之道是我们胡家人的传统。”

商人一脸的意外加惊喜,忙问胡炽:“敢问本家是什么辈份?”

胡炽笑道:“我生父早年远在东洋谋生,没有给犬子按辈份起名,后来我也没有多问,所以我虽已一十有九,即不知道自已在家谱中排到第几位,汗颜!汗颜!”

商人胡雨石连忙笑答到:“这符合胡家人性格,这符合胡家人性格。”

在胡炽与商人胡雨石对话其间,李上策脑子转了好几转,于是又问到:“胡先生可知道我们这次行程为何,又是到哪里去?”

商人胡雨石笑道:“我虽刚过三十而立之年,但我阅人无数,察事有余。以我观看,你们这样的队伍,非小事可言,必在做一件重大事也。”

黄瑞兰听后大惊,忙问到:“何以见得?”

商人收敛住笑容,答到:“观其一,你们虽武功盖世,但毫无杀人之意;虽阳气喷身,即无贪色之琐;虽钱财几几,却爽朗交易无堵。我观天下之人,得出一个结论,若胸无伟世之业则无此三者也。”

李上策感叹:“此哪是商人,分明是一位治国掌兵能臣在此!”

黄瑞兰看懂了李上策的心思,趁机向李上策挤了一眼,李上策会意,于是又问商人道:“听君之剖析,深觉君屈才于经商,难道在你冲天之年轮,就没有为它之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