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是西方世界大变革的时代,英国的工业革命、法国的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北美的独立战争,是这个时代所出现的最重大的历史事件,对西方资产阶级的工业文明的形成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尔后,随着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在西方各国的普遍而深入的开展,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和工业革命在其他主要西方国家的兴起,资产阶级的工业文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作为资产阶级工业文明一部分的教育,也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和发展。这时教育的巨大社会作用更加突出。
(第一节)财阶级文化及特征
资本主义经济是扩大的商品经济。最初,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是建立在工场手工业的基础之上的。18世纪中叶,当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之后,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便建立在机器大工业的基础之上。
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从瓦特发明蒸汽机开始的。从此,英国进入了机器大工业生产的新时代。随着英国工业革命,农业和交通也进行了技术革命。
工业革命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后果。首先工业产品成倍增长。这就为发展国内外贸易创造了条件,英国的工业产品很快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了垄断地位,英国成了“世界工厂”。其次。工业革命把机器和蒸汽动力用于生产,由于机器和蒸汽动力的复杂化,这就必须组织社会化大生产,把许多人集中在一个工厂里来,在统一的管理下有机地进行生产劳动,这种企业形式就是工厂制度。
工厂制度的确立,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正如恩格斯所言:“新生的工业能以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中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这种崭新的劳资关系是随着工厂制度的出现而形成的新生产关系。新生产关系的特征是,工厂劳动者向工厂主出卖劳动力,领取工资,劳动力的劳动变成了商品;工资劳动者在劳动中创造了比工资更多的价值,这个超出值,就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全部占有。
工业革命还带来巨大的政治后果。随着工业革命而产生的工业资产阶级在工业大发展之后,依据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要求掌握政权。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是围绕议会改革而展开的。这一运动称为英国急进主义运动。通过斗争,许多工业家代表进入议会。1783年,小威廉·庇特组成新内阁、担任首相,他制定了各种政策来满足工业家的需求。急进主义运动也就寿终正寝了。
工业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规定着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这是工业革命的第二个政治后果。
工业革命也相继在法国、德国和美国出现,为西方资产阶级工业文化奠定了物质基础。
几乎与工业革命发生的同时,法国的启蒙运动也蓬勃兴起。启蒙运动是法国资产阶级发动和领导的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伟大的思想革命几乎延续了整整一个世纪,涌现出一大批启蒙思想家,创造了法国历史上一个光辉灿烂的时代。启蒙思想家推崇理性,憧憬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他们把封建专制制度比作漫漫长夜,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逐现实的黑暗,消灭专制主义,建立民主共和制度。罗马天主教是法国封建专制主义的精神支柱,启蒙思想家首先把斗争的矛头指向教会。
最初的一批启蒙思想家是信教的,但对宗教仍采取激烈的批判态度,有的到最后还走上叛教的道路。例如伏尔泰,在临终前,拒绝举行宗教仟悔仪式。而后来的《百科全书》派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们,都成了彻底的无神论者,他们与宗教完全断绝了关系,并决心铲除宗教。例如,狄德罗认为,上帝是没有的,上帝创造世界是一种妄想。爱尔维修认为,神是掩盖无知、阻挠探索的烟幕,是愚昧无知的代名词。既然世上没有神,那么作为神的世界的宗教,也自然没有存在的权利了。因此,霍尔巴赫说:“可以有充分的权利称神学为矛盾的科学。任何宗教都是为了调和最不可调和的矛盾而虚构出来的一种体系”。罗马天主教当然也在其中了。既然宗教是虚构的,假的,那么就没有存在的理由了。
启蒙思想家们对宗的批判和大力宣扬无神论,这就为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正因如此,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给教会以猛烈的冲击。大革命爆发后,制宪会议对教会问题通过一系列法案,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1)从政治上取消夭主教的特权和宗教歧视。在1789年的《人权宣言》中承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非天主教徒可以担任政府公职。(2)从经济上剥夺了教会财产和征收什一税的权力。(3)在组织上,削弱教会势力,取缔所有修道院。当时天主教会有一千一百座男修道院和六、七百座女修道院,全部被关闭,财产收归国库。(4)改组天主教会、削弱主教权力,由一百三十六个教区压缩到八十三个。把神职人员及教会活动置于国家管理之下。(5)割断法国天主教会对罗马教廷的从属关系。
1792年秋,巴黎人民起义胜利,摧毁了法国君主政体,结束了立宪派的统治,由人民选举的国民公会代替了立法会议,宣布成立共和国,并宣告罗马天主教是共和国的敌人。在整个法国大革命过程中,主张无神论成为群众对待宗教问题的主流。科学的理性主义成为当时的口号。群众大张旗鼓地揭露教会的黑暗与罪行,要求铲除教会。许多地方的群众冲进教堂,没收教会财产,捣毁祭器。1793年,在国内保王党叛乱、国外敌人联合入侵时,大多数神父参加了反革命活动。人民对叛国的神父十分憎恨,在城乡展开了反对天主教及其他教派的运动。城市和乡村的教堂都予以封闭,教堂的钟改铸大炮,金银装饰品改铸货币,后来又进一步把宗教仪式用的物品一律销毁。尽管后来拿破伦恢复了天主教会,并作为资产阶级的统治工具,但他仍然提倡宗教信仰自由。
启蒙运动和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始终贯穿两个主题,即民主和科学的精神,它铸造了资产阶级机械唯物主义的无神论文化,即工业文化。1775年的美国独立战争,以及尔后的各种重大历史事件,都进一步充实了资产阶级文化的内容,并形成以下六个文化特征。
一、机械唯物的自然主义
从自然主义的发展史来看,资产阶级文化的自然主义属于机械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唯物主义一词是18世纪才开始使用的,是无神论的同义词。这说明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是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最初的典型代表。
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狄德罗曾指出,世界并不是被神创造出来的,而是永恒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这样。这是因为,只有物质是世界上唯一的存在物,物质是永恒的,是构成世界的唯一的资料。霍尔巴赫更加明确地指出,自然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中的物质是永恒的,它变化多端,配合的方式无穷,从而构成各种事物。世界上没有什么造物主那样超自然的东西存在。同样,启蒙思想家在人类的起源上也坚持唯物主义自然观。拉美特利认为,人和动物都产自物质材料,只是自然以不同的方式变化了这种材料而已。狄德罗对人的起源问题的认识又前进一步,他从生物进化的观点出发,认为原始物质以元素的形式而存在,这种元素相互结合则构成胚胎,胚胎经过各个长期发展阶段,最后形成具有高组织的人类。
启蒙学者还把人的思维归之于物质的属性。霍尔巴赫认为,人的思维源于物质,同感情和意志一样都是物质分子运动的结果。这样就把思维和物质统一起来,从而否定了关于灵魂的唯心主义邪说。
可见,法国唯物主义者们,彻底铲除了基督教文化的神秘主义自然观,恢复了自然的本来面貌。
19世纪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在批判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外化的自然观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唯物主义自然观:自然界是不依赖人的意志而客观存在的;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赖以存在的基础;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人们的宗教幻想所创造出来的上帝等最高存在物,只是人类所固有的本质的虚幻反映。很显然,他对法国唯物主义者的自然观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无论是启蒙思想家,还是费尔巴哈,他们的自然观都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他们从力学的观点来看待自然世界,整个宇宙及其各个部分都是机械体系,人身体的性质和动物全部性质,以及太阳系的结构也是机械体系;一切事物都服从机械规律。这是资产阶级文化自然主义的本质特征,同时又是它的局限性。它这种局限性,只能由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加以克服。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848年。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扬弃了以前的所有自然观,是最科学的自然观。在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理论新体系中,自然、人、社会构成了一个新体系,在这个新体系中,客观辩证法决定了我们在考察人类、人类社会时,不能忘记自然界,在考察自然界时不能忘记人类与社会。在这个体系中,人具有双重性质,即自然的性质和社会的性质。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包括人的自然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关系。特别应当指出的是,人是通过劳动使自然界受自己支配的。而劳动是社会的人的劳动,不是单个人的劳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中进行并借助一定的社会形式进行。这样,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有三个明显的特征,即客观实在性,社会历史性和人的实践性。
总之,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们,只一般地满足于对抽象的自然与抽象的人的肯定,满足于抽象的自然与抽象的人的对立,没有把自然与人的具体的阶级性和社会性联系起来。而马克思则赋予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点是无产阶级的自然观,它是资产阶级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直接的扬弃。它的发展趋势是共产主义的自然观。共产主义是人与自然界矛盾的真正解决。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自然观是这样评论的:“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一旦自然本体与人的统一得以实现,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实际存在的分离也就可以真正克服。“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象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
二、人道主义(Humanilarianism)
人道主义是法国启蒙思想家提出的思想武器,它是人文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但二者有很大区别。人文主义是人与神的对立统一,而人道主义是人与封建专制政权、奴隶制残余和一切非民主、非正义的权势的对立统一。虽然其中也包含了人与神的对立统一的因素,但已不占主导地位了。
18世纪,法国封建专制制度已成为腐朽而反动的制度,对外进行扩张,对内进行残酷的政治压迫。封建专制工权在与神权和封建割据势力作斗争时,具有进步性,一切进步势力都倾向于它,它是人权的代表。但专制王权战胜神权和封建割据势力之后,它就开始与一切进步势力相对立,开始推行非人道的政策。这正如马克思所说:“专制制度的唯一原则就是轻视人类,使人不成为人。”法国启蒙思想家坚决反对封建专制的非人道行为,因而举起了人道主义的旗帜。
西方殖民主义者在进行殖民扩张时,都复兴了早已死亡的奴隶制度,把大批的非洲黑人贩运到美洲,卖为奴隶。这些新时代的黑人奴隶主要在美洲西方殖民者的种植园里从事劳动。奴隶没有人身自由,被当作会说话的工具买卖。在进步的资产阶级思想家看来,这是非人道的。经过黑人奴隶和白人进步群众的长期而艰苦的斗争,最终迫使西方各国政府相继废除了奴隶制。例如,丹麦在1792年宣布禁止奴隶贸易;法国在1794年2月废除奴隶制。英国在1807年禁止奴隶贸易,1833年宣布解放奴隶;美国在1808年1月1日禁止奴隶贸易,1862年9月22日,林肯总统发布“解放黑奴宣言”;巴西在1888年也废除了奴隶制。反对奴隶贸易和奴隶制度,这是18至19世纪人道主义运动的明显特征。
资产阶级思想家一般都是以自然人或从自然主义人性论来作为人道主义的理论基础的。他们从这一理论出发,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
资产阶级思想家所说的自然人是离开了具体的历史条件,离开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是仅有生物意义的人。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正如马克思和思格斯所解释的:“每一个企图代替旧统治阶级的地位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就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抽象地讲,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为了达到夺权的目的,这样的阶级往往大力宣扬自己的阶级利益,高高举起普遍利益的旗帜,借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壮大自己的声势。
当然,这种全人类的共同本性,这种全人类的自由、平等和博爱是虚假的,在阶级社会里是不存在的。实际上,资产阶级思想家所宣扬的自然主义人性,是资产阶级人性;他们所津津乐道的自由、平等和博爱思想,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必然产物,所谓自由就是贸易自由,所谓平等就是买卖平等,所谓博爱就是金钱关系。
人道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尊重人权。所谓人权,就是自然规律与人的自然权利的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