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要以身作则,父母本人要做孝敬长辈的楷模。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直接受父母对待长辈态度的影响。有一个故事是值得借鉴的。从前有一对中年夫妇对年迈的父母很不孝顺,他们把老人撵到一间破旧的小屋里居住,每顿饭用小木碗送一些不好吃的东西给老人。一天,他们看到自己的儿子在雕刻一块木头,就问孩子刻的是什么,孩子说:“刻木碗,等你们年纪大时好用。”这对中年夫妇猛然醒悟,把自己的父母请回正屋同自己一起居住,扔掉了那只小木碗,拿出家里最好吃的东西给老人吃。小孩因此也转变了对他们的态度,从此一家三代和睦生活。可见,父母的榜样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到现在中年夫妻冷落自己父母的情况还是存在的。有些中年夫妻不仅不照顾自己的父母,反而千方百计地“刮”老人们的财物,这给自己孩子的影响更不好了。因此,我们不仅要管好自己的小家庭,还要时刻不忘照顾年迈的父母,决不能添了儿子就忘了老子。如果说平时因居住地较远、工作较忙不能和老人朝夕相处,那么在休假时要尽量抽时间带上孩子去看望老人,帮老人做些家务,同老人共聚同乐,尽一份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如此日长时久,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也会逐渐养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孩子能够自我约束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威特6岁时,父亲带他到附近村子的牧师家去做客,并在他家住了几天。第二天吃早餐时,威特弄洒了一点牛奶。按威特家的规矩,撒了食物是要受罚的,只能吃面包和盐。威特很爱喝牛奶,加上牧师全家都非常喜欢他,给他的牛奶是经过特意调制的,此外还有上好的点心。威特的脸红了一下,迟疑了一会儿,但终于没有喝牛奶。
父亲假装没看见,牧师家的人看到这种情况,沉不住气了,再三要他喝牛奶,可儿子还是不肯喝。牧师家的人不明白他为什么不喝,就一再劝说,威特终于说:“我洒了牛奶,就不能喝了。”牧师家的人都说:“没关系,喝吧,一点关系也没有。”父亲只顾吃自己的点心,仍然假装没看见。威特还是不喝,于是,牧师全家推测,威特一定因为怕父亲责备才不敢喝,就向威特的父亲发起了进攻。
这时,威特的父亲让威特出去一下,然后向牧师全家说明了原因。他们听了都说:“一个才6岁的孩子,因为一点小过错就不能吃他喜欢吃的东西,你的教育也太苛刻了吧。”威特的父亲解释说:“不,威特并不是因为怕我才不喝的,而是因为从心里认识到这是约束自己的纪律,所以才不喝。”可牧师一家还是不相信,威特的父亲只好说:“既然这样,那么我离开餐厅,你们把威特叫来,再劝他喝,他肯定还是不会喝的。”说完就离开了。
他们把威特叫进去,热情地劝他喝牛奶、吃点心,但毫无作用。接着他们又换了新牛奶、拿出新点心对威特说:“吃吧,你爸爸不会知道的。”但威特还是不吃,并一再说:“就算爸爸看不见,我也不能撒谎。”他们又说:“过一会儿我们就要去散步,你不吃东西,半路上要挨饿的。”威特回答说:“没关系。”牧师一家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把威特的父亲叫进去,儿子激动地流着泪如实地向父亲报告了情况。父亲听完后对他说:“威特,你对自己良心的惩罚已经够了。我们马上要出去散步,你把牛奶和点心吃了,不要辜负了大家的心意,过一会儿我们好出发。”儿子听父亲这么说,才高兴地把牛奶喝了。
读了这个故事,不知你有何感想,大家可能和牧师家的人一样,也认为老威特的教育太严格了。是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教育确实很严格。通常,严格的教育会给孩子带来很多痛苦,但他的教育却没有。这是因为他的教育方法合理。对孩子的教育就是这样,只要从小抓起,孩子就不会感到有任何的痛苦。孩子之所以害怕严格的教育,是因为刚开始时的教育方法不当。教育孩子,就像砌砖头一样,一定要打好基础,老威特正是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按这样的教育思路,老威特从一开始,就对儿子要求很严格,家规始终如一。要知道有时允许孩子这样做,有时又不允许,反而会给孩子带来痛苦。正如席勒所说,我们不会对未曾得到的东西感到不满足。不允许做的事,一开始就不允许,孩子也就不会觉得有什么痛苦了。老威特根据这个道理,从威特1岁时起,就严格要求,从未考虑过什么“孩子太小可以放宽一些,长大后再严格一些”。
然而,现在的许多年轻父母,高兴时对孩子不管不问,不高兴时又格外严厉,没有一个始终如一的规矩,这种朝令夕改的做法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紧张和混乱,从而人为地制造教育孩子的障碍。
要教育好孩子,父母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是非观念,父母自己思想混乱是教育孩子的大忌。另外,父母双方的意见要一致,父母在家庭中的传统形象是所谓的严父慈母,如果这是指父母意见不同或者宽严不一的话,那么这种家庭教育只能以失败告终。
父母怎样才能在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不影响发展孩子独立性和主动性的情况下而培养孩子的纪律性和对自己严格要求呢?
列宁的父母从来不体罚孩子,但也使用过某种处罚。例如,有哪个孩子过分淘气,做了不允许做的事情,那就把他带到父亲的书房里,让他坐在一张大皮圈椅上(孩子们都把这张椅子叫做黑椅子),好好想一想自己的行为。这种训诫,既是一种严厉的处罚,同时又是一种唤醒良知的教育。不过,处罚只占次要的地位,对小孩子最通常的做法是诱导。母亲常常把淘气得厉害的孩子领到餐厅去,坐下来弹钢琴和他们一起唱歌或做游戏,然后说说为什么不能这样淘气。
(1)培养孩子自觉遵守纪律的主要方法,是提出严格的始终如一的坚持不懈的要求。不管孩子做出了什么不好的事,会教孩子的父母从不大声呵斥、指责甚至辱骂;也不管孩子的任性使他们感到如何气愤,他们总是善于克制自己,找到合理的办法说服孩子并坚持自己的要求,毫不妥协。
(2)周密地安排好家庭生活有助于进行纪律教育。孩子除上学外,在家中,绝对准确地规定好起床、吃饭、睡觉、做作业、玩耍、劳动的时间,从小养成遵守作息制度的习惯,一年一年地下去,这种习惯就会逐步成为一种自然的行动准则。
(3)不仅是禁止做什么,而且要允许做什么,这对遵守纪律也是有意义的。孩子们的自由是很多的。有时孩子们在家里玩老鹰抓小鸡、捉迷藏、猫捉老鼠,弄得凳子哗啦响,大喊大叫,哈哈大笑,整个屋子闹哄哄。如果这时家里没有人工作、学习或者休息,就没有必要制止。因为这是有益于孩子身心发育的运动,也是一种娱乐和消遣。
家有环保小公民
德国十分重视对孩子的环保教育,德国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到学校注册报到,就会领到一册环保记事本。记事本封面一片绿翠,上面有森林、草原、草地和田野,就像在德国高速公路两旁常见的风景一样。
事事注重务实的德国人,对孩子的环保教育同样务实。德国的教室很大,右前方有洗手池和杂物橱,还有4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分别是丢弃金属、废纸、塑料和食物的地方。分类丢弃垃圾的习惯孩子们早在幼儿园就已养成。孩子们喝茶进餐用的杯碗都是玻璃、金属或瓷器的,没有塑料和纸的,所以都可以重复使用。
在自然的怀抱中,孩子们学着种树、种花甚至种庄稼,体会食物的来之不易和大自然的恩赐。学生还参加太阳能玩具制作大赛、健康早餐会等活动。在德国东部勃兰登堡州的希夫海德—科林生态保护区,有专门为孩子们建立的小农场,柏林的孩子们有时也会到这里来住上一周,学习生态保护和生态农业知识。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的。因而,优秀不仅是一种行为,而且是一种习惯。”保护环境就是要从“小”养成一些好习惯。其实,环保离我们并不遥远,很多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只要能坚持从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情做起,就一定能够收到实效。
我们做了哪些危害环境的行为呢?
实例一:为了方便,小宝宝从一出生到3岁,使用了数不清的纸尿片。
实例二:妈妈是职业妇女,回到家为了减少家务的工作量,家里大量使用一次即丢的免洗餐具,客人来也都使用。
实例三:因为抽取式卫生纸的方便性,取代了手帕、抹布的功能,小洁家几乎做什么都用了卫生纸,擦手、擦汗、擦桌子等,真是卫生纸的“最佳消费者”。
看了上述三个很平常的生活实例,好像在现代化的生活中,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因为我们几乎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在不知不觉中都已经是过着这般方便、有效率的日子了,不是吗?
人类文明进步的目标之一:方便、省时、省力,已让我们尝到了甜头,可惜的是,后遗症却是后代子孙为我们的方便付出惨痛的代价!为了全体人类的生活品质,环保教育已经是今日不做,明日会后悔的重要大事。
要想使孩子具有环保的意识,父母要经常性地进行教育。
(1)环保工作,就从日常生活做起。小琦今年三岁,妈妈是一个注重生活环保的人。小琦和妈妈上班、上学都是自己带水壶和环保餐具,晚上一家人下班、放学回到家中,小琦和妈妈一起清洗餐具、水壶,妈妈常常和家人一起动手制作第二天的餐点、饮料。小琦家自制的饮料有酸梅汤、冬瓜茶、菊花茶、红枣茶、桂圆茶等,这些好喝的健康饮料都是妈妈的杰作!
小孩的饮食习惯多是大人养成的,市面上流行的碳酸饮料,速食店里的炸鸡、炸薯条,高热量的汉堡、甜食、巧克力、糖果等食品(儿童食品),迎合孩子口味,大人又常以方便或小孩喜爱为理由,提供这类食品(儿童食品)给孩子,这样输掉了孩子的健康,可不划算!速食、小吃都提供现代人吃的方便,但是动手制作健康、环保的食物,带环保餐具,虽然对自己是不太方便,对环境却是大有帮助。
(2)带孩子参加生态保护团体的活动。带领孩子,走入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让世世代代的子孙都能有机会一览地球的美丽风貌,探知自然的奥妙,领悟生命的意义,得到大自然的启示与灵感;让这片土地继续美丽,充满自然生机,这是我们这一代每个人严肃、不容推卸的责任与义务,也是我们的权利。
(3)带领孩子参加资源回收的活动。环保工作最能达到效果的就是从自身的生活中做起,在亲子互动中,教导孩子物尽其用、省吃俭用的美德,期许自己成为环保小尖兵的责任使命。
(4)简单生活的消费观念。①平常将居家整理得整齐有序,使家人在生活中可以方便地找到需要的东西。家人的起居作息不会受到杂物乱放的干扰,又可减少因为找不到东西而乱买东西的浪费。孩子成长过程中,慢慢养成物品归类的能力,从小养成收拾东西、物归原位的好习惯,自然可以避免找不着东西的情形,不但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物尽其用。②孩子的玩具(或购买玩具)、用品太多时,家长可以制定“一进一出”的规定,并且尽量参加环保回收的活动,以物易物交换玩具(购买玩具),减少因占有欲望而造成的环保问题。③孩子画画、写字纸张的使用,也以正、反两面节俭使用为原则。④减少购物时包装的浪费,以自己带购物袋为佳。⑤选择较耐用的、本地出产的产品,避免交通燃料的浪费。⑥多用手帕、抹布,少用会造成滥伐树林的卫生纸。
其实,环保离我们并不遥远,很多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只要能坚持从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情做起,就一定能够收到实效。
对于环保教育,孩子能接受多少,主要是在于生活中的发现和平常的习惯养成。从小培养一些良好的习惯和环保意识,平时父母多做解释和提示,使孩子认识到所做的事情就是环境保护,让他逐步领会,掌握环保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