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称呼自己为“某先生/某小姐”
“您好!我是李先生”“我是张小姐”……这样的自称听起来很堂皇,却是错误的。作为上门推销的业务员如此称呼自己,表明他连起码的职业素养都没有;作为参加求职面试的大学生如此称呼自己,表明他缺乏实践经验,待人接物的能力欠缺;作为演员或主持人在公众面前如此自称,表明他严重自恋、虚伪做作。
中国人向来奉行谦恭的态度,称呼自己为“先生”或“小姐”,显然是有违传统礼仪规矩的。
温馨提示:
面对长辈、亲朋,可以用自己的名字或小名自称。
向不熟悉的人或通过电话沟通的陌生人进行自我介绍时,应以全名自称,也可以以自己的姓自称,如“我姓李”。
对方是上司或上级领导时,应以全名加职务说明自称,比如“我叫某某,是财务科的负责人”。
在非正式场合也不可随意称呼别人
在非正式场合称呼别人并非不需要讲究。
对女服务员称“小妞”,会被对方视为侮辱和调戏;用对方恋人专用的昵称来称呼异性朋友,对方难免认为你有什么企图。在把“小姐”当做某种不良职业象征的地区称呼年轻女性为“小姐”,在把“同志”当做同性恋者代名词的地区称同性陌生人为“同志”,对方一定会生气、恼火。
从你对别人的称呼中,别人考察着你的素质和教养,判断着你对别人的尊敬程度,甚至从称呼中判断你的人际关系。不假思索地使用称呼,既容易造成误解,又可能给自己招来意外的麻烦。
温馨提示:
称呼别人之前,应先了解当地习惯,考虑自己和称呼对象的关系。
称呼同事、朋友、邻居、熟人,可直呼其名,或只叫对方名字而省略姓,或以“老谁”“小谁”的方式称呼其姓。
在公共场合称呼陌生人,应根据对方的年龄和性别进行称呼,如“女士”“先生”“小伙子”“老伯”“大妈”等。
在职场上对别人称呼要恰当
在职场上使用不当的称呼是不礼貌的。
初入职场,跟着别人叫同事为“小王”,其实他比你大两岁且资格很老,你这种“自来熟”的称呼一定会令对方不悦。在公司总结会上,莽撞地以私下的叫法“小王”来称呼王总监,这对于王总监本人和你所处的场合来说都是不尊重的。同事已经换了部门了,你却还用对方原来的职务称呼他,如果对方提升了,他会认为你嫉妒他;如果对方降职了,他会认为你挖苦他。
由此看来,在职场上称呼别人不单是凭自己的经验就能让对方满意、让大家满意的,你必须综合考虑自己的身份、工龄、与别人的关系等各个方面,这样才不会出错。
温馨提示:
在正式场合可按对方的职务以姓相称,如“某教授”“某主任”等,在特别正式的场合应以对方的全名加职务相称。
在对称呼有特定习惯的单位,应按照惯例称呼别人,比如在一些外企中彼此直呼其名。
不要随便用自创的绰号称呼同事,如果绰号不雅或含有戏弄意味更不能使用。
和别人说话要使用适当的称呼
和别人说话不用任何称呼,无论是对熟人还是对陌生人,都不是礼貌之举。
不使用称呼,只是用眼神、动作来告诉别人你是在叫他,有涵养的人会认为你是不好意思或害怕出错而不和你计较,自尊心或虚荣心强的人则会认为你轻视他而明里暗里地责怪你。想向陌生人求助,你突兀地走过去直接表达了你的想法,对方先是会被吓了一跳,接着就会为你的莽撞而不悦,继而不愿意提供帮助。
称呼不用占用几个字,但它包含了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身份的肯定和最起码的尊重。只要与人说话,就不能省略称呼。
温馨提示:
在任何时候,因为任何原因和别人说话之前,一定要根据其身份礼貌地称呼对方。
不要用“哎”来称呼陌生人,对不太了解的熟人也不要这样称呼。
不要用“胖子”“麻脸”“稀毛”等别人的生理缺陷做称呼。
称呼别人要尊重个人习惯
称呼别人不尊重别人的个人习惯是不礼貌的。
有的人更认可别人叫他的英文名字,你固执地叫他中文名,他会感到你固执、粗俗;有的人不喜欢别人在他姓名前加个“老”字,甚至不喜欢比他稍小的人叫“哥”,你如果犯忌,会被他认为是挑衅;有的人喜欢别人对他以职务相称,你觉得邻里之间无需那般,却不知直呼其名的同时已经冒犯了他。
称呼该如何叫,就像一个人有特殊的爱好,千万不要无视主人的喜好和习惯而乱用称呼。
温馨提示:
称呼某人之前,应先听听别人是怎么称呼的,同时听听关系不同的人如何称呼他。
如果某人明确告诉你不要叫他什么,你一定不要叫他什么。
如果不知道别人喜欢怎样的称呼,你可以主动询问。
称呼别人要注意自己的声音
称呼别人时,自己的声音很重要,随随便便的话,即使好心也无法体现。
在颁奖晚会上和获奖者打招呼,称呼对方时声调夸张,对方会以为你不是在祝贺他而是在嫉妒他、奚落他;在公司楼道里称呼比自己职务低的同事时语调透出尖刻,对方会以为你看不起他;在涉外场合称呼外宾时声音过于甜腻,对方会以为你虚伪而谄媚。自己心情不好时称呼别人带上抱怨的语气,别人会以为你对他有意见;自己兴高采烈时称呼一个刚遭遇不幸的人,对方会以为你幸灾乐祸。
声音也有表情,我们不能让声音使礼仪失去效用。
温馨提示:
称呼别人时,音量要适中,声调应和缓、热情洋溢。
称呼别人时,表情和姿态要大方、从容。
在同一个场合分别称呼同时在场的几个人时,声调、语气和音量不要有明显变化,以免别人误解。
使用简称时要注意不导致混淆
使用简称在我们生活中非常普遍,比如称北京大学为“北大”,称社会科学院为“社科院”。
公司里有一位姜工程师,同时有一位江工程师,如果你在别人面前对他们都简称为“某工”,别人就无法知道你说的到底是谁;你将“国家图书馆”和“国际图书大厦”都简称为“国图”,告诉别人地址时就容易误导别人;将刑事诉讼案件专用名词“被告人”简称为民事诉讼案件专用名词“被告”,明显是南辕北辙。有些名词是约定俗成的,不能简称,或者不能使用别的简称,你自创简称就会给别人以无知或狂妄的印象。
简称如果使用不当,不但不能简化问题,反而会对人对己徒增烦恼。
温馨提示:
不要对外地人使用本地常用的、对方却不熟悉的简称。
不要使用容易混淆的简称。
对习惯上不使用简称的名词不要使用简称,如不能把“法定代表人”简称为“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