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神奇现象
2414300000011

第11章 无奇不有的自然奥秘(11)

史书没有记载,传说或许有过多的神话色彩,但究竟是谁建造了纳玛托岛上的石柱建筑?很难想象是波纳佩岛上的居民完成了这样一个巨大的建筑奇迹,科技水平如此低下的岛民需要什么样的动力才能保持300年一贯的热情,这是现代人所无法相信的。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岛上的建筑显然并未完工,留下一部分城墙还没来得及造好,就由于某种原因突然放弃了,散乱的石柱扔得到处都是。

到底是谁在这个岛上建造了这奇怪的建筑?它是什么时候建造的又有什么用途?为什么尚未完工又被突然放弃了?纳玛托岛的石柱,真是一个不可理解的谜。

深海飘雪

六月飞雪,这种几乎不可能的事情被用来形容有莫大的冤屈,而“深海飘雪”,这是真是假?稍有常识的人都会指出其中的错误所在:雪花最多会漂浮在海面上,因为没有结冰的海水温度高于零度,当薄薄的雪花进入海水时,几乎顷刻间就会融化,更别提在海洋深处了。是的,没有人会相信,海底会飘起鹅毛般的雪花。可是,这种说法却是由海洋科学家们提出来的,他们宣称在海底看见雪花了。这又是怎么回事?

1973年的夏天,一群海洋科学家接受了“美法联合大西洋洋中脊水下考察计划”,他们计划利用深水潜水艇潜入海底,实地考察大洋底部的实际情况。当潜水艇下潜到二千五百多米的深海时,探照灯所照亮的水体中,科学家们惊讶地发现,有无数飘飘扬扬的像雪一样白的东西。不时还有成串成串的“雪花”从科学家们站立的舷窗飘过。在飞舞飘扬的“雪花”中,鱼群在其中追逐嬉戏,好生快活。还有一些形态怪异的海蜇穿过“雪花”消失在灯光中。这些深海生物的交替出现,使奇妙的“雪”景更加绚丽多彩。这些海洋科学家虽然多次下潜,考察过不少大洋,但从来没想到大洋深处会有如此壮观的“雪”景。

大洋深处为什么会出现“雪景”?考察结束后,人们把收集到的标本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研究。原来这些并不是什么“雪”,而是生存在海中的浮游生物以及其他物质,包括悬浮颗粒,如生物尸体经过化学作用被分解成的碎屑,还有生物排泄的粪便等。数量众多的浮游生物和悬浮颗粒,就成了飘飘扬扬的雪花,科学家们把这种絮状漂浮物的景观命名为“浮游生物雪”。

大西洋深处的浮游生物雪,引起许多海洋科学家的关注。同时,科学家们还发现,“海雪”奇景并不是到处都会发生的,它只发生在探照灯光照亮的区域内,当探照灯转向其他地方时,原先位置的雪景立刻就消失了。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科学家们从日常生活中找到了答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将窗帘拉上挡住射进房间的阳光,室内的空气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而将窗帘拉开一丝缝隙,阳光就从这缝隙中射进房间内。这时你仔细观察,就能看到阳光中大量的灰尘上下起舞。这个时候,再把窗帘拉上,灰尘又看不见了,但我们都很清楚,灰尘并没有消失,它们还在原地飘忽不定,随着气流盘旋。

“深海雪景”的原理就和这种现象是一样的,悬浮颗粒和浮游生物一直都在海水中,潜水艇的探照灯就像阳光一样,在这一束灯光的照耀下,浮游生物雪的奇观就会上映。而且由于光在水中的折射作用,原本细小的浮游生物到人的眼中就显得比实际的要大,乍看之下,和雪花真没什么两样。

虽然科学家们已经探清深海飘雪的形成机理,但科学家们并没有就此止步。专家们进一步地想研究它的变化奥秘和它在海洋生物链中的作用,只是由于人类科技水平的限制,这些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了。

马尾藻海的梦魇

1492年,哥伦布率领着探险船队朝着新大陆进发,在茫茫的大西洋上行进了许久,一连几个月船上的水手们都没有看见陆地的影子。船员们几乎无法忍受漫长的海上生涯,就在他们准备集体要求哥伦布返航的时候,站在高高的桅杆上的瞭望员却突然发现遥远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大片郁郁葱葱的绿色。这是一个天大的喜讯,哥伦布以为发现了新陆地,欣喜若狂地命令船队急速前往。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当哥伦布船队到达这片“陆地”时,不禁大失所望,这哪里是什么陆地,那绿色的是一望无际的海藻。奇怪的是,这一带海面异常平静,水面上没有起伏的波浪,若不是身在海上,哥伦布真的以为自己到了一个幽静的内陆湖泊边上。哥伦布把这片长满了海藻的大海叫做“海藻海”。后来,因为这儿的海藻以马尾藻为主,人们便叫它“马尾藻海”。

这个平静的“马尾藻海”差一点要了哥伦布的命。谁能想到平静的背后隐藏着莫大的杀机,哥伦布轻易地闯进了“海藻海”中,在那里被海藻包围了,船队举步维艰,每前进一步都耗费巨大的力气。海藻驱赶不尽,挤压着船队前进的空间。而且让人感到诡异的是,在这里没有一丝一毫的海风,船队缺乏赖以生存的动力,更加无以为继。幸好运气不错,哥伦布等人只是在马尾藻海的外围活动,因此只是被困了三个星期,后来终于摆脱了危险,成功地驶出这个诡异的海域。每个水手都已经精疲力竭,马尾藻海成了他们终生的噩梦。

这就是“马尾藻海”,传说中的“洋中之海”。要知道,世界上的海大多是有陆地作为海岸线,都与大陆或陆地相毗连,而马尾藻海却没有海岸,只有无数的马尾藻作为它与其他海水的分界线。它大致在北纬20°~35°、西经35°~70°之间,与凶名赫赫的百慕大近在咫尺,面积大约为500万~600万平方千米,是一个十分特殊的水域,以“海上草原”著称于世。

马尾藻海内的海水没有潮汐,没有高高低低的波浪,更为独特的是,这里的海水几乎没有流动,彷佛是与世隔绝、不受打扰的世外桃源,平静得吓人。没有看见过它的人,永远都无法想象有这么一处像死水的海洋。

专家们进行了艰苦的努力,终于发现马尾藻海“诡异的宁静”和船只莫名被困的原因。原来,这块面积巨大的椭圆形海域正处于4个大洋流的包围中。西面的湾流、北面的北大西洋暖流、东面的加纳利寒流和南面的北赤道暖流相互作用的结果,使马尾藻海以顺时针方向缓慢流动,洋流日夜奔流不息,宽约60公里~80公里,深达700多米,流速约每昼夜150公里,像一堵旋转着的坚固墙壁,把马尾藻海与浩瀚的大西洋隔离开来,大西洋的水几乎流不进马尾藻海,而马尾藻海的水也流不到环流团外的大西洋中,这就是这里异乎寻常“平静”的原因。正是因为这种原因,才会使古老的依赖风和洋流助动的船只在这片海域踟

不前。

虽然马尾藻海中的海藻被证实了并非是阻挡船只前进并吞噬海员的魔藻,但笼罩在它头上的神秘光晕却并未因此而消失。据科学家测算,马尾藻海的海平面,要比北美洲大西洋沿岸的海平面高出1.2米。为什么会有如此奇特的现象呢?目前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反复出现的幽灵岛

“幽灵岛”指的是海洋中行迹诡秘、忽隐忽现的岛屿,它们今天突然出现,隔一段时间就从原地慢慢沉没,最终隐去身影,像消失了一般。又过了一段时间,也许人们都已经忘记这里曾经有过岛屿的时候,“幽灵岛”却再次从黑暗中走出,很快冒出海面,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更诡异的是,有时候这些“幽灵岛”还会调皮地东奔西跑,从离原来的位置几百公里之外冒了出来。谁也摸不透、猜不到“幽灵岛”下一次会在什么时候又在什么地方出现。

历史上最早发现的“幽灵岛”是1707年由英国船长朱利叶斯首先发现的。他常年航行在斯匹次培根群岛。1707年的一天,他在甲板上翘首凝望前方时,突然发现航路变得有些不同,可是不同在哪里,朱利叶斯一时没有看出来。拿出航海图定睛一看,发现原来熟悉的航路上多了一块陆地,一块地图上从没有标记的陆地。大喜过望的朱利叶斯船长命令舵手驶向这块新的陆地。结果发现,这座岛屿上荒无人烟,光秃秃的连一棵树也没有。于是船长就将“岛屿”标注在地图上。

靠了岸之后,许多人听说船长发现了新岛屿,于是都来询问他。一脸的不可思议。人们纷纷出海去查看,然而事实就是事实,海面上确实冒出了一个岛屿。之后不久,船长又出海经过同样的航路,岛屿却消失了。200年后,乘“叶尔玛克”号破冰船到北极考察的海军上将玛卡洛夫与他的考察队员们再次发现了一片陆地,而且正是朱利叶斯当年所见到的那块陆地。航海家沃尔斯列依在1925年经过该地区时,也发现过这个岛屿的轮廓。但科学家们在1928年前去考察时,在此地区却没有发现任何岛屿。

1831年7月10日,在南太平洋的汤加王国西部海域突然冒出一个小岛,从“小荷才露尖尖角”逐渐变成一座高60多米,有25平方公里大小的岛屿,才耗费了不到1个星期。这座小岛还没等人们意识到它所处的位置有多么重要,就又神秘消失了。这座“幽灵岛”已经反复出现许多次,可以称得上是“最勤快的岛屿”。从1831年首次出现到最近的一次消失,它已经40多次展示自己的隐身术。

在日本冲绳宫古岛西北20公里的海面上,也有一个幽灵似的小岛,每年只出现3个小时,其他时间一概看不到它的“倩影”。无论用何种探测方法,都找不到隐没在水中时的这座岛屿。

幽灵岛是怎样形成的呢?这种时隐时现的小岛究竟是从何而来,又因何而去的呢?这成为世界海洋科学家们的热门话题。

多数地质学家认为是海底火山喷发的作用形成此类小岛。他们认为,有许多活火山在海洋的底部,火山喷发时,从海底涌出大量的岩浆,这些岩浆凝固之后就堆积起来。当堆积物多出海面时,新的岛屿就形成了。小岛的消失则是因为由火山岩浆凝结而成的岛屿底部和海底的岩石连接不够坚固,在海流的不断冲刷下,新岛屿的自根部被折断,最后消失了。有的学者认为,可能在海底又发生了一次猛烈的爆炸,使形成不久的岛屿被摧毁。还有学者认为,是火山活动引起地壳在同一地点下沉,使小岛最终陷落。这样的说法有很大可能性,只是海底火山喷发真的那么频繁吗?为何小岛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出现呢?这是一个难以解开的谜团。

怪岛大观

在苍茫的大海上,有无数奇特的岛屿上存在着神奇的奥秘,有很多岛屿至今仍不为人所知,也有一些已经被人所发现并认识到它们身上的神秘色彩。

会自转的旋转岛

一艘名叫“参捷号”的货轮在途经西印度群岛时偶然发现了一个像地球一样会自动旋转的无人小岛。这个小岛居然也每隔24个小时就旋转一周,从来没有出现反转现象。

小岛很小,驾船绕岛航行一周只要半个小时。“参捷号”船长卡得那和船员在发现小岛时曾经登上小岛巡视了一番,只见小岛上郁郁葱葱,沼泽遍地。没有发现特殊之处而觉得很无趣的船长回到了登陆时的地点,这时一个船员惊讶地大叫起来:“这船怎么自己动了?”这名船员很清楚地记得他最后一次离开时货船所处的位置,而现在这船距离停泊的位置足有好几十米之远。惊疑不定的船员们检查了牢牢钉在海底的铁锚,却没有发现铁锚有移动的痕迹。

这是怎么回事?被这种诡异现象激起了探险兴趣的船长决定在此地留宿。第二天早上,船上的人发现自己的位置又变了。经过一个多礼拜的探索,人们对于小岛会自转的现象才从惊惧变得习以为常了。船员们发现,这个小岛很有规律,每天都会转上一圈,像一块准时的手表一样转个不停,只不过这手表未免太巨型了。

小岛为什么会自行旋转?希望揭开迷题的人们认为这座岛是一座浮在海上的冰山,岛随着潮水的涨落而旋转,但是这种说法却有些说不通之处。为什么那么多的冰山岛不会自转,更不能有规律性地每24小时就旋转一周呢?反对这种说法的学者认为如此解释实在过于牵强,但他们也没有办法阐明其中的科学根据。

死神岛

在加拿大东岸,一个叫塞布尔岛的孤岛成了航海家们的噩梦,这个岛并不出奇,岛上光秃秃的,没有任何动物和植物,似乎连海鸟也不愿意在这里歇脚,因为这里是号称“航船坟场”的死神岛。当海船靠近这个小岛附近的地方,就有一股神秘的力量把船只吸引到小岛附近,使船只触礁沉没。“后面好像有死神在操纵,要不然怎么连指南针都失灵了?”一名侥幸从触礁的海船上逃生的船员如是说。

1898年7月4日法国拉·布尔戈尼号海轮在这里触礁遇难,19世纪末在小岛的沙滩上发现了一艘美国帆船的残骸,这艘船原来已经被海沙埋没了近半个世纪。这里还发生过很多悲惨的灾难,据记载,曾有五百多艘船只沉没于此,死者多达五千余人。这个小岛不愧于它的称号,死神的幽灵在海岛的上空盘旋,等待着收取那些遇难者的灵魂。

不懂的人常常会惊讶于船员的愚蠢,怎么会眼睁睁地往危险的地方去而不避开呢?其实死神岛并不是一个岛,而是由于海流和海浪的冲击,致使沙质沉积物堆积而成的露出海面的一个小沙洲。沙洲的危险之处在于,只要船只不小心在这里搁浅,那沙洲就会将巨大的海船吞没,难逃厄运。更可怕的是,塞布尔岛只有在天气晴朗的时候才会露出水面一些,这在无形中更增添了死神岛的恐怖。它就像一只把巨大身躯都隐没在水底的鳄鱼,静静地狩猎,当不知深浅的海船到了它的近处时,就露出尖利的牙齿一口将它吞没。人们曾亲眼目睹几艘排水量达5000吨、长度约120米的轮船,误入浅滩后两个月内便默默地陷没在沙滩中。

如今,加拿大政府在塞布尔岛上设立了现代化的灯塔和救生站,每天不间断地发送无线电讯号警告过往的船只,罹难事件已经大大减少,但塞布尔岛的可怕声名,还是让航海家们小心翼翼,远远地就避开了它。

巨人岛

想长高吗?那就来马提尼克岛吧。在1948年到1958年的10年时间里,加勒比海地区马提尼克岛上的居民惊讶地发现自己凭空长高了几公分,就连早已经停止增高的成年人也不例外。长高后的岛上居民平均身高达到惊人的地步,成年男子平均身高达1.90米,成年女子平均身高达1.74米。不仅岛上的土著居民长高了,就连在岛上居住一段时间的成年外来人口也会很快地长高。64岁高龄的法国科学家格莱华博士和他57岁的助手,在该岛上只生活了两年,就分别增高了8.15厘米和6.60厘米。

不光是人类,就连马提尼克岛上的动植物都比别处的明显高上一截,岛上的蚂蚁、苍蝇、甲虫、蜥蜴和蛇等,都比通常的尺寸增长了约八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