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神奇现象
2414300000031

第31章 匪夷所思的动物世界(5)

事情最初是这样的,10年前的一天,伊凡露娃正准备带“唐斯科将军”去坐火车。她把它放入一个密封的篮子里,“将军”顿时就表现得很不高兴,突然说了一句:“小心呀。”这可把主人吓坏了,甚至觉得自己的耳朵产生幻听了。从那天起,“将军”就从日常生活中学会了越来越多的词语。据杜巴切科医生分析,有些语言是从伊凡露娃及她的孩子那里学到的,另一些则是跟电视学的。“将军”很喜欢看电视,而且,当它看得闷时,就会对伊凡露娃说“换台”。这只猫在伊凡露娃的调教下,显得彬彬有礼,它会经常说“哈喽”、“再见”等礼貌用语。虽然“将军”仍然身体健壮,非常活泼,但毕竟这只猫已经跟随了伊凡露娃二十年了。她明白“将军”已经来日无多,打算在“将军”离开这个世界后,把它捐给科学家,让他们去研究这只怪猫的谜团。

说完了怪猫,让我们再来看看一只神奇的小狗。

1943年夏的一天,住在美国太平洋沿岸俄勒冈州希尔巴顿市的布莱德夫妇带着爱犬波比,驱车前往美国东部观光旅行。当他们到达印第安纳州时,已经离老家有三千三百多公里了。突然,波比跑开,与几只当地狗打斗了起来,一时间一群狗狂打成一团,布莱德夫妇也手足无措。不过一会儿,波比在混战中不见了踪影,这可急坏了布莱德夫妇。他们非常着急,接连找了好几天,同时还在报纸上登了寻狗启事,结果始终没有波比的消息。

一晃就是半年的时间,1944年2月的一天,当夫妇俩正在家里吃饭的时候,突然听到门外一阵熟悉的狗叫声。紧接着,波比就从它经常穿行的门洞里跑了进来,摇着尾巴向主人致意呢!夫妇俩惊喜万分,这可爱的波比怎么会独自横穿美国大陆,从东部跑到西部的家呢?

好奇的布莱德夫妇就想通过各种线索,顺藤摸瓜,访问了沿途许许多多见过、喂过、收留它住宿、甚至曾经捉过它的人,寻找波比的返乡之路。他们收集了各地目击者的来函来电,根据目击者提供的情况,最后发现,波比竟然不是沿着原先的行车路线返回的,而是另外摸索出一条路来,走了四千六百多公里的路程。在此期间,波比曾遭到猎人追捕,还帮助人看管过羊群,并经受了一场场暴风雪的袭击。人们猜测,是不是波比凭着狗天生的灵敏嗅觉来追踪足迹,确定家的位置呢?但是,波比是乘汽车远行的,而且几千公里的路程,恐怕根本不是狗的嗅觉力所能及范围了。那么,波比到底是如何回去的呢?有人还提出,这条小狗之所以能回家,是靠着一种特殊的能力和感觉觅路的,这是人类尚未了解的超感知觉,或者称之为超常感,即是动物的第六感。科学家们发现,某些动物确实具有一些非常奇特的感觉本能,并能以独特的方式利用人类具有的五种感觉本能,还有一些动物的其他感官功能是我们人类完全没有的。养宠物的人发现,宠物犬、猫等还能跑到从来没去过的地方找到主人。但这些还只是猜测,谜团依旧存在。

动物相残

从古至今,人类社会不知发生了多少自相残杀的惨剧,屠杀、征服、侵略,这些恐怖的行动造成了无数惨绝人寰的人间悲剧。“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对于人类来说,这无疑是一种理想。而在野生动物世界里,杀死同类似乎并不奇怪,但是,吃掉自己的同类就让人难以接受了,甚至远远超出我们的意料之外。

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惨剧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它们有的是为生活所迫,而更多的却是其长久以来养成的本性所致。

雌性螳螂可以说是著名的同类残食者了,它们是在交配中消灭雄性螳螂的。当然,雄性螳螂很清楚自己的处境,因此它们经常试图从远处跃上母螳螂背部,一旦成功,便趁机溜走,免遭杀身之祸。即使它惨遭毒手,它们也能继续维持数小时生命,确保自己死得其所。

与螳螂相似的是澳大利亚的红背蛛,其雌性个体要大于雄性个体。令人目瞪口呆的是,在交配过程中,雄蛛会被雌蛛慢慢吞噬,成为雌蛛的盘中餐。雄蛛是甘愿牺牲的,为的是能繁衍出更加健康的后代,可以说,雄蛛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整个族群的发展。

有趣的是,加拿大的秋麒麟蟹蛛则反对这样的烈士精神。交配过程中,雄性个体用强大的吐丝能力将雌蛛捆得结结实实,以此来保护自己,而不是坐以待毙。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黑寡妇”的鼎鼎大名。它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在其背部能够清楚地看到亮红色标记,这犹如一个极为醒目的警告牌。而雄性的个体就没有这么令人害怕了,相反,还要提防自己的安全呢。在雌蛛面前,它就是弱者,没有一丝反抗能力,只能束手就缚,成为雌蜘蛛的腹中美食。

除了雌雄个体之间的残杀之外,还有兄弟姐妹之间的激烈竞争。在沙虎鲨家族中就存在这样的现象。还在母亲子宫里的时候,小沙虎鲨的牙齿就已经十分尖利了,而其中最为年长的小沙虎鲨就会先发制人,将年幼的弟弟妹妹消灭在摇篮之中,实在是血腥。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但是,响尾蛇则违背常理,据研究发现,雌性响尾蛇在它生产后的体重中,有11%竟然是依靠吞噬自己的亲生骨肉来获得的。原来,它们为了在生产后能够较快恢复体力,同时也为下一次生产做好准备,不得已有此一举。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成为母亲盘中餐的主要是死胎或者无法活下去的后代。

当然,动物杀死同类也不一定是因为“缺衣少食”,有时更多的是为了争夺统治权。在雄狮群体中,当成年雄狮希望成为新的统治者时,就会向年迈的“老君主”挑战,如果顺利地击败对手,新的统治者就会杀死对手的幼崽,它们也知道,斩草要除根。

黑猩猩可以说是人类的近亲了。按理说,它们应该会存有仁慈之心,但实际上,它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温顺、善良。动物学家在研究中发现,母猩猩有时候竟然会上演杀婴行为。其中究竟,至今无法让人理解。一些黑猩猩还会变得十分疯狂,不断追杀同类和猴子,甚至是人类,将猎物撕成两半,令人匪夷所思。生物世界的种种奇特现象,总是由于人类和动物之间的语言隔阂、精神隔阂,似乎成为了永久的秘密。

轻生的动物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随着现代社会各种压力的纷至沓来,人类群体中的自杀现象越来越频繁,成为当今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也许你想不到,有些动物竟然同人一样会自杀,甚至集体自杀,这就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了。

自古以来,常在海上航行的海员就会发现,常有单独或成群的鲸鱼,让自己庞大的身躯进入到海水极浅的海边,在那里拼命用尾巴拍打水面,发出令人听来很是绝望的叫声。而当海水退潮之时,它们最终被搁浅,默默地死去。1783年,曾有18条抹香鲸冲到易北河口,在那里待死。1784年,在法国奥迪艾尼湾又有32条抹香鲸搁浅。一些海滩甚至成为可怕的鲸鱼坟场,一堆堆的腐尸和白骨散布在海滩上。作为哺乳动物的鲸,究竟为什么会选择搁浅自杀?至今没有令人信服的解释。

在海洋中,还有另一种动物也曾选择过“集体自杀”这样的行动。1976年10月,在美国科特角湾沿岸辽阔的海滩上,突然涌来成千上万只乌贼,它们似乎不顾一切地冲向海岸,最后也是搁浅而亡。11月,乌贼集体死亡事件又沿着大西洋海岸向北蔓延。这场巨祸一直延续了两个多月才告终止。当时人们试图挽救局面,但都无济于事,事后,许多科学家试图通过解剖它们来发现任何可能的线索,但都无果而终。不仅在美国,英国、冰岛、丹麦、挪威、芬兰、日本、新西兰等国沿海也发现了同样的惨剧。

在陆地上的动物中,你也许没想到,勇猛的兽中之王——老虎竟然也会自杀!在印度北部森林,人们在几个月中先后发现了16只老虎相继死去。这些老虎看来是自杀身亡的。老虎的水性很好,但偏偏就有8只老虎落水淹死,1只老虎卧轨自杀,很不寻常。另外,4只落入陷阱而死,2只让农民毒死,1只在同另1只老虎争斗时活活被咬死。

人类的好朋友——牛,也有过奇怪的集体自杀现象。在法国东南部一个牧场里,曾经发生过一起这样的事件。目击者称,他们看到牛群正在吃草,突然有50头牛发疯似地从25米高的陡峭悬崖上往下跳,结果有36头当场死亡。无独有偶,1985年1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静县的89头牦牛正在山顶上安静地吃草,牧民也十分悠闲地坐着休息。不料,一头牦牛突然跳下了悬崖,紧接着,其他的牛一头又一头地跟着往下跳,结果,所有牦牛全部跳崖!事情的发生毫无征兆,而且过于突然,牧民都无法阻止。牦牛集体跳崖自杀,真是耸人听闻,但却是真事。这个地方此前已发生过5次这样的事件了。

人们都说,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在鸟类中竟然也发生了这种自取灭亡的事件。在印度阿萨姆邦北卡恰尔县贾廷加村,每年的8~10月,就会有成千上万的各种飞鸟集体自杀的怪事发生。只见千万只鸟飞离森林,涌向贾廷加村,朝着各种各样的亮光扑去,有的撞向电灯,有的撞向火堆。那些伤而未死的鸟,则既不飞走,也不进食,直到死亡。还有的鸟在空中盘旋,直到筋疲力尽,再也飞不动,就掉落下来摔死。在云南、新疆等地也有类似的现象发生。每年中秋节前后,成千上万的野鸭、大雁、天鹅等就会在路灯周围盘旋,甚至扑向灯火。许多亮着灯的居民住户的窗子就被飞鸟撞得砰砰直响。天亮后,人们就发现了许多死鸟和受伤的鸟,而一些疲惫不堪的鸟还在地上痛苦地挣扎着。

动物为什么会自杀,甚至集体自杀呢?科学家们经过多年探索,发现原因大体分为两类:一是气候异常,鲸类自杀就是由于太阳黑子活动异常所造成的;二是环境污染,老虎、牛、马、鸟的自杀则就与大气、水源和土壤的污染有关。这也提醒人类,应当和生态环境和谐相处。否则,终有一天,人类将自食其果。

集体跳海自杀的旅鼠

在北欧海域、巴伦支海以及北冰洋等地的海面上,航行在大海上的船员们经常会见到一个令人目瞪口呆的场面:只见成千上万、数也数不清的旅鼠,不知道为什么,不顾一切地从岸边扑向茫茫大海,前仆后继,视死如归。不一会,海面上就出现了一大片漂浮着的旅鼠尸体,黑糊糊的一片,令人触目惊心,船航行15分钟,才能穿过鼠群。这是自然界最悲惨、最奇异的景象之一。这种现象差不多每隔三四年就发生一次,究竟为什么旅鼠不好好地活着,却要选择集体自杀呢?

旅鼠是一种极普通、极可爱的小动物,它们常年居住在北极。旅鼠比普通老鼠要小一些,最大可长到15厘米,尾巴粗短,耳朵很小,两眼闪着胆怯的光芒。它们还有一个独特的外号:“天鼠。”因为,有时候它们的数量会大增,就像是天兵天将突然而至似的。生活在寒冷地区的旅鼠种群,是昼伏夜出的动物,开始在一个地区数量不多,但是,当食物丰富的年头来临时,繁殖却很快。

许多地理学家通过研究旅鼠生活的地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大不列颠附属群岛的地理环境变迁指出,一万多年前,这些地区和大西洋曾经相连,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陆地和海洋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陆地下沉了,变成了海洋和岛屿。这些曾经是气候温和、食物充足适于旅鼠生活的圣地,而旅鼠则一直保留着世世代代回归故乡的生活习性。每到一定时期,它们就要返回故乡,却没有想到故乡已经成为了茫茫大海,它们就糊里糊涂地回了老家。

但这样的解释显然无法自圆其说,如果旅鼠一代又一代地迁回故乡,最终溺水身亡,那么还会有旅鼠存在吗?

生物学家对旅鼠的行为进行大量的研究。旅鼠的繁殖能力极强,据观察,旅鼠一年可以生8胎左右,每胎可生12只幼鼠。有趣的是,幼鼠只需要20多天的时间就长大成熟了,并且开始生育、繁殖。这就是说,一对旅鼠如果在3月初当“父母”,到9月初,它们便有96万只后代。多么惊人的数字!就算是旅鼠的天敌再多,恐怕也无法抑制自己种群的“人口”极度膨胀了。

不用担心,大自然总会保持其平衡,不然,旅鼠早就统治地球了。这是如何做到的呢?旅鼠,这个小精灵似乎生来就知道“计划生育”,它决不会毫无节制地生育繁殖。平常年份,它们只是少量地繁殖;当气候、食物都恰到好处时,它们才不约而同地拼命增殖。当“人口”膨胀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旅鼠的天然基因就发生了一种作用,几乎所有的旅鼠都得到神秘的信息,它们表现出焦躁不安的样子,东跑西窜,在天敌面前也无所畏惧。即使这样,它们还觉得不够,又改变模样,脱下灰黑的保护色,换上鲜艳的红毛,好像故意在吸引天敌的注意力。这样,旅鼠的数量就能因为天敌的捕杀而逐渐下降。

但是,有时旅鼠的数量实在太多,这样的方法也无济于事。生物学家在观察中就发现,它们会逐渐聚集,渐渐由小群扩大,形成大群,一番忙乱的串联之后,突然间,它们像得到了明确的指令,沿着同一方向,浩浩荡荡地出发,去哪了呢?正是往大海进发!于是,就有了我们在一开始提到的那种触目惊心的场面。汪洋大海起伏的波浪并不能阻碍旅鼠的前进,它们毫无惧色地跳向大海,几乎全军覆没。

大自然就是这样神秘,总是保持着一定的平衡,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人类要和大自然和谐相处、保持生态平衡的缘故。

“想不开”的乌贼

乌贼又叫墨鱼、墨斗鱼,它可是海底生物中最为杰出的“烟幕弹”专家了。它们生活在温暖的海洋中,游泳快速,主要以甲壳类动物为食,也捕食鱼类及其他软体动物等。乌贼的种类有巨型乌贼、枪乌贼、金乌贼等。乌贼虽然俗称墨鱼,但其实乌贼并不是鱼,而是一种贝类,只不过它的贝壳已经退化,变成白色的内骨骼了。

在乌贼家族中有一种大王乌贼,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它是巨无霸级。其体长达18米,长腿伸开有11米,体重足足有3万千克。这“乌贼之王”,曾经跟大鲸鱼搏斗过,打了个天昏地暗,结果是落得两败俱伤。

但最不能让人理解的是,这种“乌贼之王”不知为什么,经常会“想不开”,自寻短见,这是怎么回事呢?

1976年10月,在美国科得角湾沿岸辽阔的海滩上,突然涌来成千上万只乌贼。它们像一支浩浩荡荡的乌贼大军,一批接一批,勇往直前地游向海岸,准确地说,是撞向海岸。不一会儿,它们的身体就布满了整个沙滩。当地的人们发现后,曾试图用各种办法来帮助它们脱离困境,却是杯水车薪,因为实在太多了,大王乌贼的身体又那么庞大。紧接着的11月份,乌贼集体死亡的怪事儿又在大西洋沿岸别的地方发生了。有时候,一天死去的乌贼就有10万只之多。这场巨大的灾祸一直持续了两个多月,直到12月中旬才停了下来。

为什么乌贼会成群地死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