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民俗趣谈
2645400000024

第24章 蓬莱渔灯节

蓬莱渔灯节,只流行在山东蓬莱市大季家镇沿海六处渔村。六处村庄渔灯节节期不同:初旺、孙家、李家节期在农历正月十三日;陈家、顾家、芦洋在正月十四日。近几年名扬四海,主要指初旺村的节日活动。

渔灯节始自何年,当地群众莫能详细,但只说:“老辈就有。”“最早是初旺村。”经调查,初旺村初姓一族,由今烟台市芝罘区芝罘岛西口村迁来,来此已十六代,三百多年。今芝罘岛西口村仍有姓初的人家,也都世代打鱼为业。但无渔灯节。因此,渔灯节应当是初姓渔民到蓬莱后兴起的,最早不过是三百年前的事。

根据当地节俗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出,渔灯节是从古老的元宵节中分化出来的。蓬莱市各地普遍称正月十五元宵节为灯节,灯节的夜晚,除在居宅内外各处燃灯之外,又有往祖坟送灯的习俗。在渔村,渔民必往海神庙、龙王庙、渔船送灯。为了区别往祖坟送灯与往渔船送灯的活动,习惯称往祖坟送灯为“送青灯”、“送山灯”,而称往神庙、渔船送灯为“送渔灯”。渔灯节便是扩大“送渔灯”活动,另择日子,自成新节的。

本世纪50年代前,节沿旧俗,活动比较简单。节日傍晚,渔民各备香纸、供品(饽饽与供菜)、鞭炮和用萝卜、胡萝卜割制的灯盏,先往龙王庙、海神庙(俗称“娘娘庙”)拜祭、送灯,再往自家渔船,燃灯于船头、船尾、船舱及周近海岸,设供于船头,烧香烧纸,望船拜祭。拜祭之后登船燃放鞭炮。倘是风平浪静,渔民便以为是新年海上丰收的吉兆,又纷纷以高粱秸扎制尺余小船,置灯小船上顺风飘入大海,名为“放船灯”。40年代中期以前,节日晚上,村中养大渔船的富足户要杀猪置办饭菜请全村人吃一顿好饭,俗称“杀财猪”、“吃十三”。

年代中期,上庙、祭船、送渔灯等活动一度中止,改为节日间在渔船上悬挂彩旗、燃放鞭炮,又由渔民自办秧歌庆祝丰收。因为节日活动的重点由送渔灯移向秧歌表演,活动时间遂由傍晚改变为午后。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以极高的热情恢复了渔灯节的传统活动,送渔灯、敬海神合并于渔船上举行,秧歌表演扩大而提高,把足可以展开在三天五日的活动,强捺在节日午后半天之中,无意间溢出强烈的特色,又竟因此冲出封闭,走向开放。

近年初旺村渔灯节的种种场面,集中在村中三里长大街和大街尽东头的渔港码头。至节期,一清早,只见车水马龙,人群拥进村庄,进村的人(包括请进来的庞大的秧歌队),绝大多数被亲朋好友邀至家中款待,所以路上来客如流,街上并不见怎样热闹,只有远道的旅游者贪恋大海,三三五五在大海边观光。他们看到的是,港湾停泊着大大小小渔船,桅樯林立。所有的船,船头、船尾、舱门上贴着大红对联和“福”字斗方,一些大型渔船赶早悬挂彩旗,海湾渔港一片宁静,绝不像将有什么大的举动。

午后一时半,忽有一处锣鼓响起,立即四方响应,几十处锣鼓一开始便如急风骤雨,1200户人家,纷纷点燃了挂在门前的鞭炮,轰然一声炸响,硝烟如云,笼罩了村庄。差不多在同一时刻,数百人组成的秧歌队在村街上散开,如同从天而降,成千上万的观众由家家户户大门涌出,一刹那,街道上、大门口,墙头上、屋顶上、树枝上处处挤满了观众,人群随着秧歌队流动,只挤得水泄不通,锣鼓声鞭炮声响成一片,几乎什么也听不见,只看见千万张兴奋的面孔。

夹在秧歌队中间的,是祭船的队伍。他们以承包渔船的联户为单位,锣鼓鞭炮开路,后面跟着扛鞭炮的,端灯盏的,抬供品的。一些个体承包户也各以篓子或柳斗盛供、盛灯、盛鞭炮,自奔自家的渔船。供品必有饽饽、供菜,丰盛的,又有一个猪头,猪头用生的,还要带血,俗称“发血财”。灯盏旧时用萝卜和胡萝卜割制,现在改用生日蜡烛,但蜡烛仍然插在用萝卜和胡萝卜制成的底座上。

秧歌队和祭船的队伍同时到达渔港码头。渔民们各奔自家渔船,上船先将所有船舱打开,放好灯盏,一一点燃,再将供品罗列船头,点香烧纸,由船长带头,向船而拜。拜罢,全体登船大放鞭炮。自己放过,还要守在船头,候亲朋好友上船来放鞭炮,名为“送鞭”,意在祝贺丰收,船主极重这种人情。

当祭船活动正在进行时,秧歌队在码头货场跑成圆阵,阵中围住鼓队、乐队、舞队。万千观众又将秧歌队团团围住。一时间,人头攒动,渔船与陆地村庄连为一体。流行了几百年的大鼓被一群年过花甲的老汉擂动;古战场上的抬杆铜号,高高扬起在天空,系着红绸,吹奏着最时髦的流行歌曲;演员的舞队被观众冲散,对对双双,全不管是谁,只顾舞蹈起来。鼓声、乐声、鞭炮声、欢呼声、呐喊声滚滚滔滔合在一起,大海的波涛退得远远的。

不知从何处发出命令,像两个小时前锣鼓歌舞突然降临一样,忽地又突然消失。码头空空,大街空空,只见家家门前送客,村庄显得特别安静。

渔民喜欢自己祭船时有这一番大热闹,外乡人高兴到大海边来看渔村这特有的风俗,又特别喜欢倏来倏去的气氛。因此,十多年中渔灯节越办越兴隆,吸引了旅游者,吸引了归国华侨,使这一个偏僻的渔村节日走向了开放,走向了世界。

渔民自称这节日为渔灯节,许多外来的人却根据自己的感受称为“渔民狂欢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