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民俗趣谈
2645400000064

第64章 酒杯宽宽酒杯深

酒的历史,源远流长,翻阅中华文明史的第一页就能嗅到它的芬芳,酒之饮者,触目皆是,放眼各民族的饮食结构,都闪耀着它的亮光。早在甲骨文里已出现酒的字样:或;金文则写成或,突出了溢出坛外的酒香。酒味有甜辣之分,酒俗也因地而别。一般来说,北方人偏爱烈酒。

……南方则多饮甜酿。陕西商洛,地跨“两带”,水分“江河”,溶秦楚文化,兼南北风俗,但饮酒以烈酒为主。劳累一天的农民,每日要用酒来“解解乏”。这里,山阳县是全国白酒销售大县之一,商南县赵川区则有半数以上的家户自酿白酒。饮酒之盛使同洛酒俗在不断的传承、丰富过程中,发展成为集实用、娱乐、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民俗事像。透视这一民俗事象,我们可以发现其承载的文化蕴含意是如此的深厚。

元代忽思慧曾说,酒能“杀百邪,去恶气,通血脉,厚肠胃,润皮肤,消忧愁,少饮尤佳”《饮膳正要》,忽思慧著,刘玉成点校,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现代医学也认为,适量饮酒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还可以舒筋活血。所以,民间能用酒“解乏”甚至于止渴驱寒充饥。在商洛,传统节日时,拿酒助兴;红白大小事,用酒表情;远近里外客,以酒示敬……在饮食结构和社会生活中,酒表现出广泛的实用性。这至少说明,如今人民的生活是宽裕的,精神是愉快的。

然而,饮酒的最大特点是其娱乐性。那丰富多彩的酒令、热闹非凡的气氛和雅俗共赏的艺术散发出让人无法抗拒的诱惑力。

商洛酒令,五花八门,大致分类如下:

商洛洒令普/通酒令/—有声-有道具—敲杠子/精籽/无道具—数字拳—自由拳/全副武装拳/—有唱腔:双飘带,螃蟹拳/说唱结合:丝丝扣,双抬轿/—无声:大压小,叼鸡儿,县长,婆娘,队长/综合:自由拳敲杠子大压小/特殊酒令/—专用于迎亲的酒歌/—专用于结婚酒席:好好拳/—专用于婴儿满月:六合拳/—专用于丧事酒席:白拳/用于父母去世一周年内:摈一花三不喊七

酒令是一种技艺,酒场无异于竞技场。酒令的比赛,其实也是人的智慧、技巧、应变能力和酒德的较量。因此,置身于酒场能产生很强的竞争意识。行酒令时,眼,脑并用,口、手合作。要灵锐,迅速发现对方的规律;脑要灵敏,定对策,攻弱点,手要灵巧,出指迅速果断;口要伶俐,以免从口形中泄密。这种群体协同合作,必须在瞬间完成,不“团结”就会输在对方的手指下。所以,胜者不仅有获胜的快乐,更主要的是有一种身体各部位默契配合取得成功后的愉快。同时,饮酒人耳听声、鼻嗅香,口品味,眼辨色,听觉、嗅觉、味觉、视觉、思维等全部调动,全面受到刺激。当血液中酒精浓度达到一定程度,人便能暂时忘记生活中的困惑,感到轻松惬意。所以,酒桌上的人得到的是多方刺激,整体快乐,因而无比兴奋,乐此不疲。对桌外的人来说,亦如置身赛场观看一场精彩的球赛。行酒令的叫喊声一浪高过一浪,脸红眼、喋喋不休的甜态一个比一个可爱。胜利者的得意、失败者的不服输、清醒者的幽默、晕昏者的滑稽,千姿百态,令人忍俊不禁。那酒令声、叫好声、惋惜声、嬉笑声、口齿不利的劝酒声、碗碟瓶盅的碰撞声汇成“酒桌交响曲”,方圆百米内的人都能受此气氛的感染而分享到快乐。与人同乐而无醉酒的威胁,观酒的乐趣正在于此。饮酒是一种综合性娱乐活动,然而它带来的并不是单纯的娱乐效果。地域不同,层次各异的人同桌共饮,也伴随着故事新闻、致富信息、社会分析、生活经验等各方面交流,相互间得到学习和提高。另外,正如马林诺夫斯基所说,“人们为文化担负了许多艰难的工作之后,文化为他们备下一些补偿,调剂一下单调的生活,减轻一些人生的担子”。《文化论》[英]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等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出版。娱乐,能把人从常轨故辙中解放出来,消除文化创造中的紧张与拘束,使人们振奋精神,再全力投入工作。这其中包含有创造的元素,而且对人际关系的组合、社会结构的变化、民族文化的传衍都表现出它的作用力。生活中,这种有着丰厚文化含量的娱乐,是值得注意和思考的。

在商洛,饮酒还是一次雅俗共赏的艺术活动。席位安排、酒菜配制、酒令酒规、时空选择都有很强的艺术性。而酒令本身就是一门综合艺术;有如诗的令词、动听的曲调、形象的动作,有历史掌故、生活佳话、自然规律……数字拳是眼、脑、口、手合作、十个数字变幻的艺术,无声酒令则是用手势造型竞赛的艺术。带唱腔的酒令,酷似优美的民歌。如镇安流行的“双抬轿”:

这种酒令,一般在酒酣的一唱一答,唱毕同饮。词曲俱佳,雅俗共赏。酒令中的“可人”是方言,指心爱的妻子。“清水”即“情水”;“花”指牛粪,所以不要“踩”。实际指不要采路边的野花,感情要专一。这些谐音双关语的妙用,更增添了酒令的艺术光彩,表现出劳动人民良好的文学素养。又如“双飘带”词典如下:

曲调十分优美,旋律似陕南花鼓。因此,人们除有饮酒、观酒之乐外,还得到艺术的熏陶和享受。这种始终表现浓厚艺术性的酒俗告诉我们,人民是名不见经传的艺术的创造者,他们把艺术表现于日常生活,展现在田野山乡。民间是极其丰富而珍贵的艺术宝库。

商洛酒俗中还有民族道德心理的积淀。酒席桌上是人们道德法定的长者或客人之位。首席坐定,他人方可落座。长者动筷,其余方能吃菜。饮酒,长者喝了“开杯酒”后才正式开席。年轻人与长者行酒令须饮一杯“礼貌酒”,从“一心敬”或“九长寿”起拳,以示敬重和祝愿。全桌饮酒尽兴后,再由长者喝一杯“提壶酒”,这贯穿着敬老思想的艺术娱乐活动才告结束。尊长敬老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古代就有祭酒之职、乡饮之礼,年高德重者受到尊敬。至今,民间口耳相传着“家有老,是块宝”这句话。这一传统美德,在商洛酒俗中得到有效的传承;尊客也是商洛酒俗的一大特点。不管你“官职大小,名望轻重,只要是从外地来的,必是有饮就有肉,有肉就有酒”贾平凹:《商州三录·镇安的山》,花城出版社出版。“无酒不成礼仪”是商洛人待客的基本原则。“酒是敬重人的”,这是一种普遍心理。因而,酒桌上多向客人劝酒。而对客人的款待,通过劝酒才推向商潮。

商洛酒俗还表现人们的善良之心和美好愿望。同辈之间,先碰一杯“友好酒”而后猜拳,猜拳以“两好”或“二喜”起头,以示双方友善亲和的关系和愿望。对工作人以“高升”起拳,对生意人以“发财”起拳,祝愿他们事业成功,人财两旺。“酒不单行”是酒桌上的口边话,酒要喝双杯,双数意味吉祥。酒令中,每一个数字都有一个雅号,每一个雅号里都有一个美好的心愿。如“宝”(即零)“一心敬”“二家喜”“三星高照”“四季来财”“五金魁首”“六高升”“七巧梅花”“八抬大轿”“九长寿”“十满堂”。把这种心愿扩大到酒桌之外,人人都奉献出一片善良和爱心,世界会更美好。诚心相待,和睦友爱,这也是社会主义人际关系的一项重要内容。酒俗还有一种道德评判作用。“醉之以酒,以观其性”,这是诸葛亮选才的一个重要方面。酒风即人风。商洛方言称酒风正为“直”,实事求是,坦荡耿直,“宁伤身体,不伤感情”;酒风不正称之为“粘”,依自己的愿望而随意破坏酒规。旁观者对这种人除口头指责外,还罚酒若干,以制止这不正风气。另外推选一位酒风正的人当“酒司令”,强调酒规,监督执行。再选一位正直人作“执酒官”,秉公执酒,以正酒风。这咱习俗,实际上体现了人们惩恶扬善、扶正祛邪的普遍心理,客观上起到了道德美化的作用。

酒杯天地宽,展现出人民生活的多彩、创造的智慧和民间艺术的美妙;浅斟意蕴深,蓄含着民族心理的演进轨迹、美德的传承延展和文化的创造贡献。商洛是连接西北西南的“水旱码头”,秦楚文化结合部,加之外来人口多,这里的地理文化、民俗风情丰富而独特,又因经济比较落后而表现出一定的本色。

本文仅从酒俗这个窗口口对商洛民俗做了点浅层透视,以抛砖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