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民俗趣谈
2645400000071

第71章 台湾各地的名产食品

台湾日常生活除平日三餐外,在茶余饭后也流行“食四秀(即零食)”。因此,各种零食应运而生。各地出现了有独特风味的名产食品,也成为探亲访友的礼物。

宜兰的土产有金枣糕、李仔糕。金枣糕、金枣糖,以及可冲饮的咸金枣,甘甜爽口。李仔糕的口味很多,有酸、甜、苦、辣等种。

大溪的豆干。创始于六七十年前,最早是“黄日香豆干店”,后来有“万家香”、“万里香”等,制法采用纯黄豆干,经过调味加工后,制成五香、卤味、素食等不同口味豆干,最有名的首推“黑豆干”。豆干形状有块状、条状、板状、丁状等。

新竹的两大名产是贡丸和米粉。贡丸是把瘦肉打成肉酱,掺拌猪肉丸和调味料后,捏成圆状煮熟,清脆可口,含在口里,弹性十足,是做汤佐菜的好材料。新竹米粉有两种:细条的称“幼米粉”,粗条的称“粗米粉”,两者都弹性佳不易断裂,没有一煮就糊的缺点。

台中市向以糕饼业著称,品种繁多,尤以“太阳饼”和“凤梨酥”最为美味可口,并讲究新鲜度,以保证质量。太阳饼香酥细致,凤梨酥柔软适口,是最主要的特色。

彰化有鹿港的“猪油饼”、“凤眼糕”、“牛舌饼”和北斗的“肉圆”。“猪油饼”大如拳头,表面上粘满洁白米花,香脆可口,是彰化独有的特产,制法是将糯米煮熟晒干,放入油锅炸开米花,又将煮熟的糯米和芋泥舂烂,切成小块放入油锅炸成小球,捞起涂上麦芽糖沾粘米花而成。“凤眼糕”是用精米磨成细粉,再拌以白糖和香料制成的干糕,因糕两端尖削如凤眼而得名,它的特色是将原料用的白糖加入米汤,埋进土中40天,直到细糖长出纤维状的糖粉,再加工制成,因此,色泽雪白,入口即化,甜度适宜。“牛舌饼”因造型似牛舌而得名,过去用红糖做馅,现多改用麦芽糖。鹿港乡民说:吃牛舌饼可防止长白头发。北斗“肉圆”始于光复后,先将番薯粉浆用手搅拌均匀,迅速敷在杯子上,放馅在中间,用单手一捏,成为三角形肉丸,与近年员林盘形肉丸不同,北斗肉圆味道清香,色香味均佳,绝不油腻。

云林北港的落花生,即是泉州出产的油豆。有晒的、炒的,以及盐酥花生各种口味,炒花生又分干炒、湿炒两种。有一首颂扬北港花生的诗“花落成仁值万金,春秋两季报佳音;策津名果扬中外,不忘先民故园心。”

嘉义的名产有“恩典酥”和新港的“新港饴”。恩典酥原名“方块酥”,因呈四方形状而得名,后改为细长条,易名恩典酥,以面粉、糖、芝麻加沙拉油、猪油等混合经火烤而成,香酥可口,是饮茶助谈的好食品。“新港饴”原名“老鼠仔糖”,原系用潮湿花生糖放入麦芽糖内,用文火混合均匀后,制成头小尾尖的小块似老鼠,故名老鼠饴。现在制法则是:先煮一锅麦芽糖,磨碎糯米成粉后,掺拌花生,随即放入金属方模里焙蒸,蒸熟切成块状。新港饴嚼在口中,美味爽口,不塞牙缝,食后齿颊清香,令人流连。

台南的“棺材板”,名称不雅,却远近驰名。棺材板像三明治,只是夹料和吃法不一。制法是将一片炸酥的厚土司,中间装入仔、鱼浆、虾仁、肉酱拌炒的馅,再涂上一层奶油,由于做法特别,土司被炸成黄褐色,硬如木板,内又有馅,才被名为“棺材板”。

高雄冈山的辣豆瓣酱,约有三四十年历史,过去规模小,从磨辣椒、晒豆瓣以及烧煮等过程,只有一二人照料,包括制成后瓦罐盛装工作、贩卖,纯属家庭式经营,现已有工厂一二十家,产品远销国外。

屏东万峦的猪脚,风味独特,味香而不腻,肉酥却不烂,筋则滑韧不硬,敲骨吸髓,芳香溢口。制法是选用肥瘦适中的生猪脚,清洗、拔毛后,放入锅内煮半小时,再转入另一锅内加料红烧,前后需花四五小时,红烧的大锅内除盐、糖、酱油等调味料,还有几味中药,故别具风味。

台湾还是糕饼的世界。品种闻名的很多。糕饼是中国人处理米食的精致细腻表现,它香腻酥软,入口立即松化。随手取来,即可食用,是平常家居、待客饮茶的佳配,故人们美称为“茶食”,台湾各地糕饼店制出的茶点,名闻省内外,主要有:

鹿港玉珍斋的“凤眼糕”:已有百年传统,形似女人凤眼,雪白玲珑,清香淡甜,据说原是泉州名点,清末才流传到鹿港。古法制作的凤眼糕,需先将“贡白”糖置于大陶缸,藏于地洞中七七四十九天,制糕时把糯米洗净、晒干,加砂糖搅混后,放在大锅内热炒,再用细网过滤,炒热的糯米经石磨磨成粉状,拌以贡白糖,放在一个刻有十个凤眼的木模中,用木片压平。过去在春天始做,夏季食用。

台中犁记的“状元糕”:圆形,中为人物图案,外围为花瓣,有13—14枚。材料大半是用绿豆拌熟糯米粉与冰糖制成。状元糕一般是订婚时用,以示嫁了个状元丈夫,讨个吉祥好彩头,故又名“订婚状元糕”。

北部郭元益的“四季糕”:名称是取四时吉祥,老幼妇孺四季皆宜的意思。以梅、兰、竹、菊四种花样代表春、夏、秋、冬。材料是冰糖与糯米粉,作法与状元糕相似,以前只过春节时才生产,平时少有。四季糕中有一种“青叶四季糕”最为脍炙人口,由六片薄细的绿豆糕组成,外用一张拟真的塑胶青绿叶包裹。糕为粉茶色,松甜香酥,味甘不腻,炎夏时掺入刨冰中更为清凉爽口,因此也称“刨冰糕”。

此外,过年时还有小型茶点“吉香糕”,共有12种图案,代表了节庆吉祥之意,台湾有句俗谚:“吉春未来先有兆,新年讨个好兆头”。还有“弯糕”,形呈扇形,白色的平时食用,棕黑色的是用红糖制成,传说具有除风湿、去污秽之物的功效,只能在下雨天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