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民俗趣谈
2645400000080

第80章 福山大面趣闻

福山大面历史悠久,驰名中外。它与叉子火食,硬面锅饼并被称之为福山三大名食。福山大面尤其抻面堪称面食中的一绝。大面(面条)在福山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来客吃面条表示友谊情意深长之意,娶亲吃面表示夫妻和和美美天长地久,总之,面条是表示吉祥的象征。福山婚俗,一个姑娘在与男方定亲那天,要在媒人面前亲手擀一束面条放在由男方带来的柬匣子里,由媒人带回去,交给男方婆家。由婆婆检验一下。未来媳妇是否心灵手巧。结婚后,在姑娘“拜三”或“回九”那天、新娘子还要当着亲爹、公婆的面,当场表演一番擀面条的手艺。能干的新娘子当着婆家一家老少,手脚利落,和面时三光,即两手光洁,面盆光净,和的面团光亮。然后擀起面团,白如薄纸,在切刀技术上,更是讲究有节奏,刀下的面条一般粗细。往板上一摔,响得利索。下锅后,沸水一煮,细嫩可口,这样,众口满意,亲爹也感到脸上增光。这样的媳妇在婆家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

福山大面品种繁多,什么时间形成,无文字记载。相传,福山有个姑娘,长得很俊美,除了五官漂亮外,还有一头瀑布般的秀发。她心灵手巧,端庄贤淑。她的丈夫是一个读书人,屡考不第,名落孙山。心灰意冷,从考场转入了赌场,可他赌运不佳,十有八九输得惨。其妻屡劝不禁,好端端一个小康之家被他输得精光。当他输红了眼,便押上了他的妻子。他的妻子知道后,悲痛欲绝。无奈中,便深夜远逃他乡。后来,他穷困潦倒,在街头流浪,在一次大病中,双目失明,为了生存,回乡乞讨。一日,讨饭讨到了一个村子,他的妻子认出了他。为了让他知道,便用白面做成了又细又长的面条,在沸水煮熟时,又将自己的一根长头发夹在其中。当他用筷子挑饭吃时,发现这饭他从来就没吃过,而且怎么也弄不断头,便问这是什么饭?他妻子略想了想告诉他,叫面丝。他又问用什么做的,妻子答,一个命苦的女人头发做的。这时,他忽然觉得自己嘴中有异物,便用手将一根头发慢慢从口中扯出来,当他扯到约有五尺的时候,心头一沉。觉得这根头发既陌生又熟悉。他顿时明白了,自觉无地自容,便站起来,拼命向锅台撞去。妻子也随后殉了节。后来,当地人为了纪念这位贤惠媳妇和警示那浪荡弟子,便纷纷学做起面条来。久而久之面条就传下来了。传说毕竟是传说。不过福山在腊月二十三那天,给灶君上供食时,总要挑一根很长的面条放在供桌角上。

福山大面在品种上分手擀面(亦称刀切面)和抻面(亦称摔拉面或摔面)。前一种适合于家庭小范围。后一种适合于饭店或农村办喜事属大范围。

手擀画又分宽、中、细三种,宽条配卤时,适合炸酱。炸酱面切条时一般为筷子或小拇指宽。而且炸酱也很讲究,有肉丁、肉末、鱼籽、海米、鲨鱼肉等。炸好酱后,还要兑汤。汤里放春天的香椿头、香菜、葱花、韭菜末,再加虾皮、海米等,除此外,还要有黄瓜丝、葱丝为佐料,这样拌吃起来,口味不同,食欲大增。这种面适合春秋时节吃。第二种为韭菜叶宽的面条俗称韭菜扁。这种面条适合作麻酱面(亦称干拌面)。这种面,先把煮好的面盛在碗里,然后用芝麻汁调好,用腌好的香椿末,黄瓜丝、骨头汤、海米末等作配头(佐料),拌起来吃。特点是清爽可口。一般是暑夏天气,温度闷热,特别是中午汗流满面,人们食欲大减,吃上一顿这种面条,既能消暑,又能增加食欲。第三种为一窝丝(亦称温卤面),它细如发丝,煮好后,用小肉丁(片),海米、加菜如黄瓜丁、豆角都可。在锅里炸香,在半熟中,加水,待水沸时,打上鸡蛋花,加稀粉团少许,开锅后卤成稠状,盛出浇在面丝上。这种面最适合冬天,热乎乎的,吃得略出点汗,十分舒服。

福山抻面(亦称拉面、摔面),需用几斤重的面,要经过和面、打条和拉条三道工序。能制成各种粗、细、扁、圆的面条。拉条时要握住面的两端,这为一扣,既抻又拉,使面条上下翻舞。每拉一次,再对折两端。一般的大面拉五、六扣就可以了。控制细如粉丝的面,需拉九扣以上。福山拉面,拉条形分扁、圆两大类。扁条的有韭菜扁、柳叶条、一窝丝扁等。圆条有细匀条、匀条、绿豆条、麦秆梃等。福山大面与一般面条相比,它具有条形均匀、醇香润滑、韧而柔软等特点,加上各种卤汁,使福山大面别有风味。按面品分,福山大面又分常行面(普通面)和特制面(筵席面)。常行面有热汤面、温卤面、麻汁面、半汤面和油盐拌面。特制面有大卤面、炸酱面、口蘑面、鸡丝面、肉丝面、三鲜面、虾仁面、牛肉面、海鲜面等十几种。

福山大面其制作过程归纳有三:

一、用面与调面:用头幅面,现在一般用精粉。磨面时,必须掌握好湿度,一般半干不湿中性为宜。但不能久放,久放则减弱面的韧性。调面时应根据一年四季温度高低之差别、适量加盐加碱。俗称盐是筋、碱是骨。加盐碱的一般规律为:天气热,温度高,加盐碱的数量越多;反之,则逐渐减少。凉水调面可多放些时间,温水则不宜久放。

二、摔打与成条:福山大面摔打过程前文已提到,这里要强调一点就是走条时,要边走条边洒干面粉。

三、成条:走好条可根据需要之条型而定。问客人喜爱吃什么,如“一窝丝”、“灯草皮”还有像麦秸一样,中间空心有香油。不过这种面技术要求过高,操作较难掌握。

福山大面,经过几代面案师傅们艰苦实践,不断摸索,终于成了闻名于世的名吃。目前,国内外,特别是日本、美国、法国、韩国等国家名城的大饭店以经营福山大面而闻名遐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