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民俗趣谈
2645400000086

第86章 沙土布袋育婴儿

在黄河中下游及黄河故道地区世代流传着一种特殊的育儿习俗——沙土布袋育婴儿。主要方法是利用黄河冲积的细面沙土为婴儿接屎接尿。笔者的故乡河北枣强县正处黄河故道,沙土疙瘩处处可见,沙细如面,毫无粘性。用沙土布袋代替尿布来育婴,就是利用这种细沙土的吸水性和吸热性。枣强县一带把这种育儿习俗称作“穿土”。

具体做法是:

一做土布袋

沙土布袋俗称“土裤子”。称“裤子”却没有“腿”,只是一条上下一般粗的布袋,开口处像坎肩(背心),有领窝,两肩上系扣儿或布条。产前准备工作重要的一项就是做“土裤子”。一般做三四条,至少做两条,作为替换。及时晾晒。布料一般为较厚耐湿的家织粗布,染成灰色、红色或紫花色(即重土色),这样做是为“耐脏”。

二拉土

产前准备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去沙土岗子上拉细沙土。“沙土岗子”是风卷细沙拥成的,绝无壤土混杂,因而绝无粘性。因沙土渗水快、蒸发快,沙土岗子上一般不长或很少生长植物,所以土中极少草根、木棍、蒺藜等杂质。沙土拉回家后,一般堆放在门洞里、厦子下或屋角,以免因风吹、水冲而流失。如用牛车拉一大车就够使很长时间的了。没有牲口的户多用小推车去推或装两半布袋往家担。由于取土路远,人们把沙土看得很重,一点不肯浪费,缺人少车的户往往用二遍、三遍(即把用过的土晾干后继续用),有时缺了沙土,要到邻居或当家子去借,借了还要还。

三罗土

用土前先要用马尾罗(较粗的罗。罗底是用马尾织成,因名)将沙土筛过,以免沙土中混有土坷垃、蒺藜、草木棍、瓦砾等杂质,伤害婴儿皮肤。

四烫土和穿土

烫土的目的是除潮、升温、消毒。所以,不管春夏秋冬,用沙土前都要烫过。烫土的方法是:做饭烧火时,把一个破犁铧仓放到灶火里烧红(或烧热一块半头砖),取出放在罗好的细沙土中埋起再扒开,再埋再扒重复数次,经搅拌把沙土烫得热匀,温度以烫手为度。沙土烫好后,把犁铧仓(或半头砖)取出,搅拌热沙土,稍晾至不致把婴儿烫着时,就可以把热沙土装进土裤子,把婴儿装热土布袋里,系好肩扣儿就行了。也有用锅炒热沙土的,不管炒或烫,都要避免过火。否则,沙土经高温而变质,婴儿穿了会“上火”(闹病)。穿土婴儿一般平放在炕上,呈仰卧式。冬天为保温,外面再装一个棉布袋,让婴儿躺或坐在热炕头上。一般穿土到会走会说为止,但也有因忙图省事让婴儿穿到两周岁多的。

五换土

由于婴儿在沙土里拉屎撒尿,沙土易变湿变凉,所以需要及时换上新烫热的热沙土,把旧土扔掉。用“二货土”是不卫生的,气味也不好。因农家每日三餐才烧火,烫土才有可能,所以一般每天换土三次,也有每天换两次或一次的。最好是发现婴儿拉了尿了就烫土换。

随着科学与经济的发展,虽然有些地方仍用这种方法育儿,但它终将全部变成历史的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