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哪有那么难
2666200000003

第3章 互动篇

如何正确地鼓励孩子

小心!别夸坏了你的孩子

前几年随着一本《告诉孩子:你真棒!》的书热销,“赏识教育”、“鼓励教育”等等概念变得异常流行,什么“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之类言论充斥于报纸广播、电视栏目,甚嚣尘上,中国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从以前的着重批评孩子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身,从“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变成“天下无不是的孩子”,孩子周围从此到处是鼓励表扬之声,身边到处是鲜花灿烂、阳光明媚。果真教育的方式从“右倾”的重视批评转向“左倾”的重视鼓励,教育中的细节问题就会都消失了吗?教育中就不存在矛盾了吗?

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人们对于环境给予的信息有分辨真假的能力,同时人的心理机制又是极为复杂的,在不同情境下接收到正面信息或负面信息,并不必然导致积极行为或消极行为。

人们在片面强调夸奖表扬的正面作用时,往往忽视了挫折对幼儿的教育作用。过度呵护下成长起来的幼儿,就像玻璃心和水晶鞋一样,脆弱至极,一击即碎!对幼儿的教育绝不应只限于正面的表扬和鼓励。只有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帮助幼儿正视问题,鼓起勇气,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积累解决困难的能力从而增强自信,这样才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片面的所谓“赏识教育”,如果忽略了具体情境、具体对象、具体方法,一味以大团圆、大家好式的鲜花掌声来鼓动孩子,很容易低估孩子的分辨能力,也容易将孩子判断事物的标准扭曲,甚至更容易让孩子在面对未来现实生活时应有的抗击打能力完全丧失,成为一个心智不健全的人。

以此本章分别从鼓励的前提,鼓励的对象,鼓励中一些不当的做法和赏识教育的误区,来深入探讨夸奖、鼓励、表扬等技术性手段,如何在信任、关爱、审慎等情感关照中发挥作用,促进孩子成长,让父母对不当的夸奖保持高度警惕。

信任,就是最大的鼓励

幼儿园班里总有几个调皮的孩子,让人好气又好笑。晖晖就是其中一个,他总是精力充沛,特别好动,自控能力差,招惹同伴,没一刻安宁,好玩的玩具他要枪,别人玩游戏时他捣乱,洗手时往小朋友身上泼水,还喜欢和小朋友打打闹闹,追来赶去,小朋友经常告他的状。一天午饭后,孩子们纷纷往教室跑,抢占好位置等着看动画片,而户外的小椅子却东倒西歪,没人理睬。老师脸上一阵犹豫的表情,这时晖晖似乎从老师的视线中发现了什么,他缓缓走过去,把它们一把把扶起来,排整齐。平日常批评他的老师把最佳的观看位置留给了晖晖,还奖给他一颗五角星,晖晖表现出了平时少有的严肃认真,把腰挺得直直的。老师乘机又例举了晖晖的一些优点,并表扬了他:“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改正缺点,做个好孩子。”午睡前入厕,在老师鼓励的目光下,他没有像以往那样推推挤挤,午睡时也安静地进入梦乡。

有位哲人说:“自信心是每个人事业成功的支点,一个人若没有自信心,就不可能大有作为。有了自信心,就能把阻力化为动力,战胜各种困难,敢于夺取胜利。”鼓励孩子的好处在于它能给孩子奋发向上的动力,培养自信心,但是鼓励本身有没有值得我们要留意的前提呢?

鼓励的前提是信任

心理学家认为,追求信任,是每个正常人的普遍心理,这也是一个人奋发进取、积极向上、实现自我价值的内驱力。信任的心理机制对孩子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具有积极的鼓励作用。

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是在父母和子女或老师与学生通过双方的语言交流和情感交流来进行的。父母与子女、老师与学生的相互信任是成功教育的重要因素。一些教育专家在家庭调查中发现,子女对父母有特殊的信任,尤其幼儿期和学龄期儿童往往把父母看成是自己学习上的蒙师,德行上的榜样,生活上的参谋,感情上的挚友。他们特别希望能得到父母的信任,像朋友一样和父母平等地交流。他们认为,只有父母的信任,才是真实、可靠的。父母的信任意味着压力、重视和鼓励,这是真正触动他们心灵的动力。从教育效果看。信任是一种富有鼓舞作用的教育方式。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信任可使子女感到他们与父母处于平等的地位,从而对父母更加尊重、敬爱,更加亲近、服从,心里话乐于向父母倾吐。这既增进了父母对子女内心世界的了解,又使父母教育子女更能有的放矢,获得更好的效果。

反之,若父母对孩子持不信任或不够信任的态度,就无法了解孩子的愿望和要求,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必然会因此而受到伤害,他们对父母的信赖也势必减弱。这样,家庭教育的效果也会相应减弱。

其实,孩子从懂事开始,便有了自己的思想,就跟成人一样,渴望被理解、被尊重以及被信任。可是,很多父母往往忽略了这一点。

一位家庭教育专家曾指出,教育的奥秘在于坚信孩子“行”。每个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和成人一样,就是渴望受到赏识和肯定。父母要自始至终给孩子前进的信心和力量,哪怕是一次不经意的表扬,一个小小的鼓励,都会让孩子激动好长时间,甚至会改变整个面貌。

在教育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后来被称为“暗含期待效应”。其原理就是信任,这种效应被广泛运用于现代教育中,教育工作者从对孩子的信任出发,培养孩子们的积极性,让孩子在别人的鼓励和信任中不断地进步。

对孩子的信任,做孩子的朋友,能够激发孩子内心的动力,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和失败的快乐。他们会在父母充满信任和友谊的目光与言语中,自己从摔倒的地方爬起来,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成功,实现他们心中的理想。

让孩子在鼓励中感受到关怀

每个家长实施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鼓励孩子学习,但是孩子们每天回家最常听到父母说的还是像唐僧念经一样的:好好学习,好好学习,好好学习!他们的心里该是多么厌烦啊。孩子会觉得父母除了关心学习,根本不在乎他本人。这个时候,他对学习哪里会有好感呢?这样的“鼓励”不但暗含着对孩子不能好好学习的不信任,而且漠视了孩子要求父母给与情感关怀的正常需求,这种鼓励和督促只能起到反作用。

鼓励孩子学习,首先要给予他足够的信任,认为他可以做得好,其次是要他量力而行,除了学习,还要结合自己的实际,不要太劳累,不要太强迫自己。孩子听了父母这么说,感受的不仅是鼓励,还有来自亲人的最真诚的关怀,这会让他心里觉得温暖。同时,学习带给他的压力也因此而化解了。

鼓励不能带着压力

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优秀,他们往往试图鼓励孩子,方法常常是利用一切机会明示或暗示孩子要变得更优秀。这种鼓励到底会给孩子带来自信,还是带来压力,并非取决于家长的动机,而是取决于孩子从这种所谓的“鼓励”中得到了支持的力量还是压迫的力量。当孩子已经竭尽全力仍然很难变得更加优秀的时候,所谓的鼓励就的确可能给孩子带来压力。

父母想要帮助孩子变得更优秀,当然没有什么错误。但如果只是提出要求,孩子受到的也许就只有压力。那到底应该怎么做呢?家长要帮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不是向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是帮助孩子提高达成优秀的能力。

有一个孩子曾经举例说明为什么妈妈说话总是“像子弹一样打在自己心里”,他说,妈妈经常在吃饭前有意无意地说一句诸如“我们小区你张伯家的孩子又考上重点高中了”之类的话,各位家长一定知道这位妈妈在试图通过这些案例激发孩子好好学习。但孩子说一听到这种话就一口饭都吃不下去了,因为所有这些话只代表一个含义,那就是:“全小区只有我一个笨蛋!”

我们不能否认妈妈对孩子的爱心,但妈妈有爱心和能不能让孩子感受到爱,根本是两回事。爱不是一个人积累的感情的宣泄,不是把自己满腔的爱不顾对方死活一股脑倾泻给对方。爱是一种能力,是一种让被爱的人感受到爱的能力。

用平等的思维重新衡量一下我们日常的家庭教育,常常会发现孩子们感受到了太多的压力、太少的信任。所以当亲子关系变得紧张时,你最好先放下对“鼓励—上进”的简单幻想,缓解紧张的最好方法是,停止攀比暗示式的鼓励,也不要反复强调孩子是全家唯一的希望,更不能用现在不努力将来会如何如何的灰色预言来笼罩孩子的童年,而是转向对孩子心理需求的关注,他在同学中会不会觉得自己很差,他会不会对学习有畏惧心理,怎样通过情感的交流让孩子消除自卑心、畏难心,让爱给他战胜困难的信心;高明的父母还会仔细观察做什么会让他有得心应手的自豪感,从而迂回地让孩子树立自己能行的信心,进而将这种自豪自信迁移到学业和其他事情上。

鼓励孩子要因人而异

嘎嘎特别贪玩、调皮,一天玩累了可功课还没做,父母因势利导,对他说:“歇一会儿,去做功课吧,做完了功课,可以玩得更开心了。”

安安内向不好动,理解事情比较慢,成绩不好,每天一回家就只顾着埋头苦读。一天孩子做完了功课,父母对她说:“现在功课做完了,你可以出去玩会儿,让大脑休息一下。这样明天才有精神学习新的功课呀。学习是很重要,但是不用这么拼命,咱们不急,一点点来。该玩儿玩,该学学。要把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父母总想办法让她多跟其他的孩子一起玩,或者带她出去玩,让她减轻学习带来的心理上的负担。

鼓励要符合孩子性情,并且需要就具体情况而定。我们应该先了解清楚孩子的性情,再来对症下药:

敏感型的孩子需要倾听和理解

敏感型的孩子较为脆弱,比较容易激动,更多愁善感。在涉及到需求和愿望时,他们能非常敏感地意识到如何对生活做出反应。为了适应生活,他们更需要明确自己的感觉,之后会更愿意做出改变。他们最容易对倾听和理解做出反应。

尽管所有的孩子都需要理解,但敏感型的孩子更加需要理解来缓解他们的抵制情绪。敏感的孩子通过明确自己的需求并倾诉他们对生活的情绪反应来了解自己。抱怨是他们天性中的一部分。当有机会与别人分担他们的负担时,他们的心情就会有所好转。

因此父母只要对他们的情绪给予一点点确认,就可以让这些孩子重新看到积极的一面,他们需要你对他们内心的痛苦和挣扎有更多同情、证实和承认,而试图催促敏感型的孩子只会让他们更加抵触。

如果不能经常获得同情,敏感型的孩子就会开始戏剧性地表达他们的问题,以获得所需要的同情。当父母忽略了敏感型的孩子时,这些孩子的感觉和问题会更严重。当孩子烦躁或者看上去沮丧时,向他们解释为什么不应该烦躁是没有用的。强调各种正面的东西反而会使他们走到另一个方向并使他们更注重负面的东西,并试图以此获得父母的确认和理解。因此父母要更多地倾听,并且不要为了使孩子感觉更好一些而试图解决他们的问题。

敏感型的孩子需要知道自己并不孤独并且自己的父母也有痛苦。这是一个很微妙的问题。对于父母来说,你甚至可以跟孩子说说自己的苦处,因为敏感型的孩子需要感觉到自己不是唯一痛苦的人。例如,当孩子抱怨某件事情多么难、多么费力或痛苦时,父母可以说:“我知道,今天我也感觉糟透了,我遇到了严重塞车。”这种方法并不是指望孩子来安慰父母,而是满足了敏感型孩子的特别需要。

父母如果能以同情的倾听来分担孩子内心的负担和痛苦,会使敏感型孩子的情绪得到愉快的释放。在倾听了敏感型孩子的感受之后,要给他一点时间和空间,让他心情好转。当他心情好一点的时候,不要对这种转变过于关注。例如,一个孩子可能会说:“今天一整天都没人理我,真是郁闷的一天。”然后,父母说:“是啊,那太讨厌了。”之后,这个孩子说:“不过,芳芳对我很好,她喜欢我画的画。”如果父母说:“如果芳芳对你很好,那么这一天也不是那么郁闷嘛。”那就犯了一个大错误,孩子会说:“就是很郁闷,没有人喜欢我。”

对于敏感型孩子的这种“悲观”,父母应该在态度上把这种性情看成正常而自然的。不要传达出这样的信息——他出了问题,现在好了。他始终是没问题的,只是今天情绪低落而已。

敏感型孩子经常抗拒与别人建立新的关系。他们建立关系和友谊所需要的时间通常比其他孩子要长一些。在创造机会认识人并发展友谊方面,他们需要更多的帮助。当与别人建立起友谊之后,他们会非常忠诚,而遭到背叛时,受到的伤害也非常深。学会原谅和遗忘是他们需要学习的一个重要能力。当父母倾听他们的抵制并给予理解时,就会帮助他们适应生活中的失意,并增进孩子原谅他人的能力。

活跃型孩子需要让他负起责任

活跃型的孩子不太关心自己内心反应,而对自己是否有影响力更感兴趣。他们关心的是实干、行动和结果。当知道该做什么或者有一个计划时,他们能自我激励并且愿意合作。他们随时准备着前进、带领别人或者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

这些孩子需要你为其做好安排,否则,他们很容易摆脱你的控制并抵制你的权威。他们总是需要事先知道计划是什么、活动规则是什么以及谁是“头儿”。他们需要活动计划。

活跃型的孩子喜欢成为关注的焦点,喜欢参与到活动中去。他们总是希望自己是对的。如果父母没有为他们做好安排,他们很容易变得蛮横无礼。这种孩子需要有机会成为成功的领导者。他们尊重并且追随自信并能干的领导者。父母必须要小心,不要表现出软弱、优柔寡断或者脆弱。

要想把活跃型孩子的抵制降至最低限度,最好的做法是尽可能让他们优先,并且尽可能让他们负责某件事情。不要直接问他们觉得什么最好。如果给了他们指示之后,他们拒绝接受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就要承认他们的建议,然后再决定该做什么。例如你说:“我们先去荡秋千,然后再去玩攀援架。”他们可能会说:“但攀援架更好玩,我们先玩那个吧。”此时,明智的父母可以说:“好主意,就玩那个吧。”这些孩子喜欢得到肯定,当他们得到肯定时会很兴奋。

活跃型的孩子需要感觉到你需要并且信任他们。把活跃型的孩子置于领导位置并且给他们明确的指示,可以充分发挥出他们的才干,他们自然也会变得更加愿意合作。

活跃型的孩子是通过行动以及犯错误来了解自己的,因此这些孩子很容易遇到麻烦。他们需要父母承认他们的成功并原谅他们的错误。如果父母惩罚或者责难,他们常会开始隐瞒错误或者狡辩,那样,就无法从错误中学习和成长。对活跃型的孩子来说,光坐着听别人说话是十分难熬的。他们需要四处走动,在做事情中以及参与中才能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因此,长时间的交谈会起反作用,并常常被他们视为惩罚。

活跃型的孩子需要明确而直接的信息告诉他们你想要干什么。“我希望”的句子能够提醒孩子你是主导者,从而把他的抵抗降至最低限度。他们还需要明确的信息告诉他们,犯错误没关系,你知道他们向来都是很尽力的。当这类孩子失控时,除非他们事事如意,否则就会威胁别人或者大发脾气。很多父母和成年人害怕面对这样的孩子,其实父母只要以主导的角色给孩子进行定期的“暂停”,他们就会记住谁是主导者,并遵循他们所需要的安排——他们比其他孩子更需要感觉到自己处于控制之下。

活跃型的孩子更需要认为自己正确,讨厌别人说他们错了。当着其他人的面让他们接受纠正反馈,尤其困难。因此不要公开纠正他们的错误,而可以创造一个秘密的信号反馈给他们。他们会非常感激父母帮助他们保住了面子。例如,你可以通过拉自己的耳朵告诉孩子要温柔一点。当他们太吵时,你可以摸摸自己的面颊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声音太大了。这些孩子会感激这些信号。这不仅帮助他们更加成功,而且间接承认了犯错误和偶尔失控是正常的。

反应型孩子需要引导分散的注意力

反应型的孩子好交际,并且性格外向。他们通过自己对世界和他人关系的回应形成自我意识。他们自觉地去看、去听、去尝、去体验生活中出现的一切事物。他们兴趣广泛,因为他们对刺激的需求更多。

尽管这些孩子喜欢变化,但他们不愿意被迫集中注意力。他们更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反应型的孩子天生喜欢从一件事转到另一件事,就像蝴蝶一样。他们经常不把事情做完,一件事还没结束就去做另一件事了。这样的孩子需要不停活动。混乱是他们学习过程的一部分。理解这一点并且不要着急,对父母而言是最重要的。

他们很容易分心,需要经常指导他们该做什么。当他们忘了你的指导时,并不是想要惹你生气或者抵制你,而是真的忘了,千万不要因此而责备他们。对反应型孩子的鼓励重新引导他们分散的注意力。在正确的引导下,他们愿意合作的天性就会显现出来,对引导其改变方向的诸如“现在让我们做这个……”、“现在我们要……”之类的话都会有很好的反应。父母不要问孩子想干什么,甚至不要问他喜欢干什么,而是要引导孩子。当孩子形成了自己的愿望和需要时,他会抵制你并让你知道他想要什么。此时,父母可以说:“好的,那是个好主意。你就那么做吧。”因此对于这种类型的孩子不要直接问他想要什么、喜欢做什么,而是父母提出建议,通过他的接受或者抵抗来判断他的愿望。

反应型孩子容易散漫、健忘并且不可靠。对他们来说,做完某件事的善后工作是难以忍受的,需要反复要求他们。父母不要指望这样的孩子在他们的环境中有秩序。例如,他们不会保持房间整洁,不要跟他们争论房间整洁的重要性和合理性,只需要跟他们一起来整理就好了。当有机会寻找乐趣并对很多事情进行简短的探究时,他们会形成自己的关注范围并学会集中注意力以及更深入的探究问题。假以时日,他们将学会完成任务。

没有正确的鼓励支持,反应型的孩子会被生活的责任压垮,容易变得不负责任或者过分散漫,并且会经常拒绝担负起成年人的责任。当他们获得了所需要的鼓励和支持时,他们会变得可靠、负责、自主、专注、自信、有成就。

接受型孩子需要重复的习惯和规律

接受型的孩子更关心生活的流程。他们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并且需要知道可以期待什么。他们需要固定的时间吃饭、睡觉、玩耍、跟爸爸妈妈在一起、挑出明天要穿的衣服等等。当遇到新情况或不知道下面会发生什么事时,他们就会抵制。他们无法快速作出决定,不应该问他们要什么、想什么或者感觉怎么样。他们需要你告诉他们该做什么。他们对安慰以及鼓励的话语反应很好,例如:“现在是做……的时候了”“现在我们要……”

尽管他们喜欢你告诉他们该做什么,但如果逼迫他们或者催促他们,他们也会反抗。像敏感型的孩子一样,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做事或者做出改变。接受型的孩子常常被忽略,因为他们太安静、太随和并且没有要求。因此他们需要温和的鼓励和挑战,尽管他们宁愿睡觉或者待在家里。

你必须给这些孩子一个任务。如果得不到这样的帮助,他们可能无法培养任何兴趣。因此以常规程序、习惯和规律来安排些新事物会逐渐帮助他们冒险去做新的事情。当他们拒绝尝试新事物时,你的态度要温和,而且不要强迫他们参与。记住,对他们来说,看着别人做是一种舒适的参与。要坚持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但不要强迫他们参与。对他们来说,观察已经是足够的参与了。

这些孩子不喜欢被打断,他们希望持续到最后一个细节。重复会给他们安全感。当你试图阻止他们的时候,他们会反抗,但他们的反抗常常是沉默。他们忍住怒气,因为不想引起麻烦或者带来不便。他们非常害怕让父母失望,害怕被父母拒绝。

接受型的孩子通过期待爱来感觉到被爱。要创造一些充满爱意的习惯,让这些孩子感觉到他们的价值以及与父母双方之间的独特联系。这些习惯无需花很多时间,只需要承认它们是独特的,然后就要一遍遍地重复。

孩子的性情大致可以分为以上四种,尽管某个孩子属于某一种,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一点其他性情都没有。有些孩子拥有这四种性情的程度差不多,而有些孩子则会这种性情多一点、那种性情少一点。性情无所谓好坏,它们只是不同而已。因为这四种性情的组合是无穷无尽的,因此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父母在鼓励孩子时不但需要判明孩子是以哪种性情为主的,还应该能根据具体的情境判断出当下孩子表现出哪种性情,这样才能实施正确的鼓励。

廉价赞赏和溢美之词不是鼓励

刘阿婆的孙子平时很调皮,可六一前夕,让她感到意外的是,孙子居然被评为“运动宝宝”;更让她惊奇的是全班32名幼儿都获得了名头不同的奖状。刘阿婆心中疑惑,自己小时候获得一张学校的奖状是多不容易的一件事啊,怎么现在的学校感觉有把孩子缺点异化为优点的嫌疑呢?比如自己的孙子明明有些好动,却给他发运动奖;而那些不合群的小朋友,却给他们发个性奖,这不是忽悠家长吗,这不是拿孩子的前途开玩笑吗?

现在“鼓励教育”成了时尚,无论家长老师都把要积极正向鼓励孩子当成了教育的万能法宝,整天挂在嘴边,好像只要天天念叨着孩子的好,孩子就什么都会好起来了。这种所谓的“鼓励教育”其实是非常浅薄和庸俗化的教育理念误导下的教育行为,刘阿婆看似保守的怀疑,却有深谙世故老人犀利的思考。

那么真正的鼓励教育应该包含哪些必要的因素?

首先,真正的鼓励教育是有原则有底线的,它并不提倡无节制的奖励,它更多强调的是大局,是一种平衡,它并不以教师一天、一件事情上的表现作简单判断。它要求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尊重孩子、欣赏孩子,但并不拒绝对孩子错误的提出,乃至必要的惩罚。我们并不能因为一个老师批评孩子了,就以为他没有鼓励教育的习惯;同样,我们也并不能因为一个老师在某件事情上表扬学生了,而认为他一定不会搞打骂教育。

鼓励教育更多的是一种理念,它讲究的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尊重。鼓励教育并不提倡随便奖励滥发奖状,更不排斥必要的批评。把鼓励教育这种理念简单物化成为廉价的赞美,要么低估了孩子辨别是非高下的能力,要么误导孩子改变客观评价事物的标准,这种掩盖缺点、异化缺点为优点、奉承孩子的廉价赞美,并不能解决教育中最重要面对的事实。

只有在孩子的行为的确值得肯定时才予以赞赏。不要小看孩子,他们很擅长区分真诚的鼓励和虚假的表扬。没有付出努力就得到的表扬,犹如建在沙上的房子,没有根基,反而会降低孩子对自己的期待,同时也会降低孩子对表扬者的权威认同,越来越多的孩子对学校老师的虚假、廉价表扬变得麻木,感到“审美疲劳”,甚至反而嘲笑表扬者智商不高、容易被骗,这不正是对那种没有信任、没有深思、充满虚伪的教育方式的讽刺吗?

其次,鼓励孩子时应着重于他干的什么值得肯定、他应该继续干什么,着重于孩子行动后的自我满足感。这就要求鼓励表扬要具体化,只有内容充实、指导性强的鼓励,孩子才能确切地知道自己哪一方面值得肯定。比如,夸奖孩子:“你跳舞的动作很优雅,手和身体的动作都和音乐很合拍!”或者说:“你很有艺术天分,画里的细节和颜色搭配都很出色!”

但是现在有些学校中流行的“鼓励教育”空洞无物,把社会上激励销售团队的那种方法生硬地搬到学校课堂上来,上课前全体学生拍巴掌,集体自我鼓励,谁回答了问题,老师不加点评却鼓动全班同学鼓掌欢呼:“某某某,你真棒!”不会回答或者回答不上来,老师不循循善诱却也同样鼓动全班同学鼓掌欢呼:“某某某,你能行!”一次恰当的表扬鼓励,对学生来说,不仅是一种荣誉的享受,更多的是对他个人价值的评定,由此进一步使他增强勇气和力量;但一次不恰当的空洞无物的“鼓励”,对孩子来说,不仅起不到增强信心的作用,可能让孩子更多感受到的是来自集体喧闹的不真诚,甚至是对自己能力的低估和愚弄!这种鼓励教育不要也罢。

最后,还有一种家长们近来容易犯的错误倾向,那就是溢美之词。这种鼓励言辞既不空洞,内容也很有针对性,但在误导孩子的效果上可能更加强烈。有位教育专家曾讲到他在公交上目睹的一位母亲用溢美之词鼓励表扬孩子的情形: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七八岁大,虽然有时需要父母看护接送,但从能力上说他们已经可以在熟悉的路线上自己乘坐公交车上学或回家了。这位母亲来迟一步,发现孩子自己已经在车站等车,不禁喜在心间,前脚后脚上了车就和邻座并不认识的阿姨聊上了,一面抚摸孩子一面夸奖孩子这么小竟然能辨别方向、知道乘哪路车回家,邻座阿姨倒也配合,于是一路上一唱一和,反反复复,妈妈把自己的全自动、高智能产品夸得天花乱坠,周围乘客纷纷避其锋芒,退到车厢后部。而整个过程中事件主角——孩子的表情基本处于麻木状态。

那么这位妈妈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呢?不错,孩子能自己照料自己确实值得表扬,但表扬的重点应该是这种自立自理的精神,而非对认路能力的过分夸赞,可以设想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对于每天上学放学的路线一定是很熟悉了,如果这时还认不清路、不辨方向、不知道坐哪趟车,那倒是应该令家长忧虑孩子的智力了。而母亲表扬的话语中反反复复强调的恰恰是对这个年龄孩子来说并无难度的事情,难怪孩子面无表情——如果认同母亲的表扬那不是在说明自己平时很低能吗?

因此说,正确的鼓励表扬不廉价、不空洞,有内容还不足,必须要符合孩子年龄段的能力和认知特征,父母应该选择在孩子年龄段内能做但又要付出相当努力才能做好的事情,加以适当的鼓励,增强孩子自信心、促进孩子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千万不要选那些没有一点技术难度、小菜一碟的事情大张旗鼓地表扬孩子,孩子不但不会感到充满信心,反而会质疑你的真诚和智力水平——什么是教育者最大的悲哀?就是受教育者对你的水准从内心深处表现出的蔑视。

走出“赏识教育”的误区

今天年轻一代爸爸妈妈吸取了很多新的教育观念,他们往往相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单凭多多夸奖,就能把孩子塑造成“人见人爱”的天使吗?在“赏识教育”的发祥地美国,也有越来越多的知识阶层的父母,在反思“过分鼓励”的害处,太多的鼓励就像太多的糖一样,要知道,你若想让孩子知道“糖”的美,就不要让他掉进糖罐出不来。

夸张鼓励毫无意义

“你好乖呀!”“你真是懂事的好孩子,你是爸爸妈妈的骄傲。”“哦,今天早上你表现得像一个天使!”对于小于5岁的宝宝来说,这样“抽象”的鼓励毫无意义,他根本不明白他的哪些行为像“天使”,哪些行为又成了爸妈的“骄傲”。既然鼓励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宝宝的好行为,那么表扬应该越具体越好。我们会发现,一旦我们指出孩子的哪些行为“有进步”,孩子以后就会遵循这些行为规则去做事情,他就会自觉自愿,我们的养育过程就会“省力而见效”。具体到某一个细节的鼓励往往是低调的,比如,“你今天早上主动帮妈妈铺床,我真高兴,谢谢。”“你主动帮妈妈摆放碗筷,下楼时主动搀扶爷爷,真不错!”低调而具体的鼓励听上去随意而亲切,明白地告诉孩子:这是应该养成的行为,我们是一家人,互相帮忙,这很自然。

我们经常会听到家长鼓励孩子:“你真棒,你是最棒的!”这样没有内容的夸奖——总是用“最漂亮的”、“最可爱的”、“最能干的”这样的词鼓励孩子,会使孩子摸不着头脑,妨碍了孩子对自己能力的客观认识,会在不知不觉中给孩子太多的压力,使孩子会为了得到赞美而做事,并且非常看重来自外界的承认,更会令孩子对自己期望过高,以致不能承受。心理学家做过一项调查,发现盲目夸大地表扬孩子会导致孩子自我怀疑,令孩子不自信,会大大降低孩子的耐性、宽容程度以及应对挑战和竞争的能力。只有恰当的符合事实的表扬和鼓励才会真正对孩子有益。

引发反感和不安

鼓励是教育的重要方法,每个孩子在不断的鼓励中才能获得自信、勇气、上进心,鼓励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主动去探知世界。家长和教师及时、适当的鼓励,对孩子良好行为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鼓励运用得不恰当也能伤害孩子。相当一部分父母误解了“赏识教育”的基本原则,他们以为“赏识教育”,就是挖地三尺也要找出夸孩子的理由来,甚至认为,“孩子本没有这些长处,你夸了他,他不好意思否认,自然就会朝这个方向努力。”孩子会怀疑父母这样夸他是有他们自己的目的,“他们为了让我乖乖就范才这么说,他们很虚假。”为了表现“真正的自我”,孩子很可能得到的赞扬越多,就越顽劣。

同样,不适当的夸奖也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一次晚饭后,一对父母领着孩子在散步,看到4岁的邻居小军在骑小自行车,于是妈妈和蔼地上前夸道:“你真棒呀,这么小就能骑车啦!”谁知小孩一副不屑的样子:“我3岁就会了!”可以看出,孩子觉得这位妈妈低估了他的能力,产生了不高兴的情绪。

使孩子受不了挫折和批评

因为超乎寻常的夸奖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觉得自己就是最好的,或者自己做事永不会错。这样他受到老师和小朋友的批评时,会很受不了。因此,在家受到无微不至夸赞的孩子,经常到大班快毕业时还没有喜欢上幼儿园,他也会时不时产生这样的困感,“为什么我把玩具捡回抽屉里,妈妈就会夸我‘真了不起’,老师却会批评我没有把玩具一样样收进纸盒里呢?”家庭教育对孩子鼓励得“过分慷慨”,事实上与幼儿园的鼓励原则形成双重标准,这让孩子感到迷惑,从而更有可能乐意呆在家中,而不愿意留在集体活动的场景中。

赏识的另一面还有批评

赏识教育体现了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对于培养健康人格、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具有重要意义。但新生事物的成长难免会遇到问题。赏识教育,其关键在于发现每名学生的闪光点,对每名学生的成长都抱有坚定、乐观的态度,所关涉的是刷新教育理念的大问题,是传统的师生、亲子关系的重新定位,而绝不应仅仅拘泥于表面化的表扬和批评。现在有些老师、家长对赏识教育的理解比较片面,出现了对学生只表扬不批评的矫枉过正的现象。实际上,赏识教育并不排斥批评,建立于赏识基础上的适度、合理的批评本身就是一种鼓励,完全能够被孩子所接受。

“赏识教育”很流行,以至于有些老师家长谈“惩”色变。但是,孩子总是不免要犯错的,这时再一味地“赏识”就不行了,必须让孩子为自己的错误负责。毁坏公私财物必须赔偿,作业不能及时完成就不能跟别人一样参加课外活动,值日不认真就该再来一次,做了有损集体利益的事就应该及时做一件好事来补偿,无故逃学、旷课、迟到必须反省改正,逞强霸道、欺负同学甚至造成人身伤害当然要承担后果,等等。只有让孩子为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尽可能把“坏事”变成“好事”,才能让他明辨是非。而在此过程中,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要求孩子通过认识自己的错误来改正,这有利于责任感的培养。如果一味“赏识”而不敢批评、不敢惩罚,只会扭曲孩子的认识,是对孩子的不负责。

赏识和批评,就像鸟的两翼,缺一不可。每个学生都有可以赏识的地方,自然也有可批评之处。正确的赏识,可以给学生以极大鼓舞;恰当的批评,也会促使学生进步。但有些老师,手里握着赏识和批评两种武器,却戴着“惟分是举”的有色眼镜,用的是“变脸”教育法:对学习优秀的学生,笑脸赏识;对学习差的学生,板着脸批评;对学习中不溜的学生,脸色平淡,既不赏识也不批评。赏识应该是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发现他们的优点,指出他们的缺点。孩子的老师如果搞的是前面那种“赏识教育”,就值得家长充分警惕了。

如何让孩子对学习感兴趣

孩子的求知心从哪里来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健康,表现出色,将来拥有美好人生。为此不少父母带着宝宝从小上早教班、亲子班、兴趣班,培养孩子多种兴趣,开发孩子智力。

国外婴幼儿及儿童成长长期跟踪研究表明,人脑内有一个求知系统(Seeking System),求知系统在孩子幼年期(一般认为是0-6岁)处于开放状态,深受孩子亲历过程的感受和大脑活动程度影响,逐渐累积成为孩子的思维定势,从而形成孩子性格特点。

研究发现,孩子求知系统活跃与否是由父母的态度和行为决定的。那些家庭生活内容丰富,经常接触新鲜事物,从小父母积极带动并鼓励他不断探索、勇于试验的孩子,其大脑活动程度很高,求知系统被激发得非常活跃,孩子会主动发现感兴趣的事情,积极学习相关知识,并养成深入探究、勤于思考的习惯,成年后会拥有更强的综合能力和乐观精神;而那些家庭生活内容缺乏变化,少接触外界,以看电视为主要娱乐的孩子,其大脑活动程度较低,求知系统逐步处于低活跃水平,孩子对很多事物不甚感兴趣,缺乏主动探究事物的动力,学习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成年后往往喜欢重复,不敢面对生活挑战,因害怕变化而勉强做着自己并不满意的工作,生活不顺利的比例较高。

国内父母往往都有一颗望子成龙的心,因为生活节奏快,相关资讯更新不快,在孩子教育问题上花费的时间不多,往往跟着感觉走,有很多教育误区。环顾我们周围,经常可以发现父母或看护者因更多考虑安全或易于管理等因素,同时又不了解孩子健康成长的科学规律和辅助技巧,往往不鼓励孩子尝试探索性活动,甚至阻碍孩子进行探索,从而妨碍了孩子求知欲的发展。

孩子的求知欲应该在幼儿阶段就注意重视培养。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十分明白地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人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并在学习中产生愉快的情感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很重视兴趣在智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表明,儿童的学习兴趣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积极化,可以使儿童具有更高的求知欲、更敏锐的洞察力、更丰富的想象力和更坚韧的意志力。而一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更没有智慧的火花,没有灵感。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说:“科学知识,不应该是传授给学生,而应当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这就是说,教师的主要任务在启发引导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生理科学也证明,儿童的大脑是在复杂的兴奋过程中发育健壮起来的,没有情感的高涨,就不可能有儿童脑细胞的正常发育。学习过程中欢欣激动的情感,能唤醒正在沉睡的大脑皮层细胞,使它积极活动起来,起到激发理智和激情的作用。如果幼儿没有求知兴趣,填鸭式地硬灌输,会使孩子产生学习的惰性而处于精神疲怠,情绪低落而不能使大脑皮层细胞兴奋起来。这不但得不到较好的学习效果,还会损害身心健康。伴随着学习过程产生的情感,往往会比知识、技能本身更深刻更持久地影响幼儿未来的学习。

所以,幼儿期智育的主要任务就在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主动求知的积极性。

幼儿很早就会对新鲜陌生的事物发生浓厚的兴趣及强烈的好奇心,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变化,3-4个月左右的婴儿会东张西望地注视周围的事物;5-6个月的小孩会用小手抓握东西,尤其是一些色彩鲜艳的或是新奇的东西都会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2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对物体的名称、用途感兴趣,并常会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等。4-5岁的幼儿已对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产生兴趣,常会提出“为什么”的问题,且追根究底。所以说提问题是幼儿对外界的一种特殊反映,是好奇心与求知欲的具体表现。提问题是儿童思维的成果,也是幼儿由已知探索未知的一种方法。提问题中包含着儿童追求知识的渴望,也闪耀着智慧的火花,更是对未知世界的一种发现。例如,当孩子问“天上的星星、月亮为什么不会掉下来”时,正是他们进行积极地思考、概括、比较的过程。他们提这样的问题,也许正是因为以往的生活经验使他们了解到:树上的叶子会掉下来,抛上去的皮球会掉下来,物体在空中总是要落在地上。旧的经验和新的发现比较,已有知识与未知事物的比较,才使童心产生了疑问。所以,儿童提问是主动求知的反映,是积极思维的结果,显示了初绽的智慧之花。

幼儿求知兴趣的第二种表现是通过行动来探索世界。幼儿好动,闲不住,这是众所周知的。虽然他们的一些行动在成人看来幼稚可笑,甚至令人生气。例如孩子把玩具拆毁,把闹钟拆开等,想看看里边有什么东西,实质上这是反映幼儿主动探索、主动求知的欲望。

孩子求知兴趣还表现为要求成人给他们讲故事,且喜欢做模仿性游戏等。因为故事中的人物具有较强烈的情感色彩。故事中的语言、人物性格等在幼儿的意识中是活生生的。故事能激起幼儿的思想、情感、愿望。幼儿不仅用智力认识世界,也用心灵认识世界。所以好的故事犹如给孩子打开了眺望世界的窗口,也满足了他们了解世界的需要。

幼儿对新鲜事物的好奇要转化成求知欲,应该尊重儿童的天性,因势利导,发展幼儿的学习兴趣。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创设丰富的感知环境,让孩子广泛地接触生活,观察生活。那些丰富并适合儿童的视觉、听觉、感觉刺激能激发幼儿的爱好。例如经常听音乐,使幼儿注意某些音乐旋律,就易激起幼儿对音乐的爱好;较早地给孩子介绍书籍,并讲些有趣的小故事,则能引起其对阅读的兴趣;多给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则能培养孩子勤劳的习惯;让孩子广泛地接触现实生活中一些他们能理解的事情,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其知识,可以培养幼儿多种多样的爱好和广泛的兴趣。兴趣越广泛,他们的精神世界就越丰富,思维就越活跃。大自然中鲜艳的色彩,万千的姿态,动人的声响,神奇的变化,最能吸引天真烂漫、富于好奇心的孩子,即使是最淘气,最会闹事的孩子,一旦置身于从未见到过的环境中,也会睁大眼睛,专注地去认识这个新世界。他们会很有兴趣地观察地上爬的小虫,树上欢歌跳跃的小鸟,水中游动的蝌蚪、小鱼,甚至身边的行人、汽车等。凡是他们觉得新奇的事物他们都感兴趣,都想研究一番,甚至想摘天上的星星、月亮。

在观察大自然的过程中,幼儿常会惊喜地发现植物开花、长叶了,小蝌蚪的尾巴没了而长出了两条后腿……这变化万千的世界中的无穷奥秘随时都会激起幼儿的好奇心,并慢慢地培养他们稳定的求知兴趣。当然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孩子观察,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求异思维,对无穷的物质世界的广泛变法进行观察,在观察中发现比较,在发现比较中询问,在询问中思考。

2.父母要珍视孩子的提问,并且要有耐心地艺术地回答孩子的问题。厌烦孩子的提问会扼杀儿童的求知兴趣;不负责任给予错误的回答会造成幼儿认识上的错误。科学的态度是,不但要正确地、热情地回答幼儿提出的问题,还要善于启发幼儿提问,鼓励幼儿提问。例如:孩子问秋天到了,为什么树叶变黄了?正确的说法是:秋天到了,有的树叶变黄,还有不少树叶变红了,还有很多树叶仍是绿色的。幼儿又一定会睁大好奇的眼睛问父母“为什么”,父母则回答“是树叶中含有不同的色素等原因”。这也就是说父母回答幼儿提问时也应注意说话的逻辑性。另外反问的形式,或用猜谜的形式,更容易激发孩子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的兴趣。

诺贝尔奖获得者、美籍犹太人赫伯特·布朗说:“为什么获诺贝尔奖的人中犹太人最多?其中的原由在于犹太人对孩子的教育。”他说:“我的祖父常常问我:‘今天为什么与其它日子不同呢?’他没有立即告诉我不同之处,他总是先叫我提出问题,试着找出理由,然后才让我知道为什么不同。在我整个孩提时代父母都鼓励我提出疑问,从不教我依靠信仰而接受任何一件事物,一切都求之于理。我以为这是犹太人对孩子的教育比其他人略胜一筹的地方。”这解答是有道理的,是发人深思的。他告诉我们培养孩子提问题的能力是发展创造思维的重要途径。儿童有了疑问,才会疑则必究。人类的智慧能够发展,大概就在于逢事都敢于问“为什么”吧!

3.支持孩子的探索活动,对孩子的求知行动少加限制。父母要尊重孩子并给孩子自由探索的机会,在孩子遭遇困难时给予及时帮助,和他们一道探索。特别是可以用科学小实验来使孩子获得一些浅显的知识,这样他们的兴趣会更浓厚。父母要指导孩子既探索事物的奥秘,又不发生危险,既培养其兴趣,又教会探索的方法。当孩子掌握了某些能力或取得某些成果时,他们的兴趣会更浓。因此要注意帮助幼儿加强偶然产生的、看上去是短暂的易变的却有益的兴趣爱好,而引导他们的兴趣稳定、深入、广泛地发展。

4.会要热情满足孩子听故事的要求,听完故事还应该鼓励孩子复述和评说,提高他们听说的能力和兴趣。与孩子一起参与符合幼儿认识水平和能力的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活动和表演,以激发幼儿愉悦的情绪。那些单调的,枯燥乏味的活动或者超越幼儿的接受能力的内容,会使幼儿失去求知的兴趣。

本章将从兴趣—求知欲入手,探讨如何用正确的方法将一般的兴趣转化成求知欲,如何用习惯养成的方法将求知欲变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不是“学习机”——没有学习兴趣怎么办

菲菲今年刚上一年级,在幼儿园时活泼大方,整天叽叽喳喳,每天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去幼儿园,双休日也不例外。上一年级后的第四周,菲菲就像缺了水的小树苗,整个人全蔫了,哭着闹着再不要上学了,并且眼泪汪汪地央求:“妈妈,我们搬到没有学校的地方去住吧!”听得妈妈都心酸起来。妈妈专程拜访了学校老师,得知女儿因为生字不会读,拼音读不出来而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针对这种情况,妈妈与老师做了沟通,请老师少批评,多表扬,另一方面妈妈在菲菲做作业时悉心辅导,积极鼓励,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菲菲不久就跟上了学习的进度,也恢复了上学的兴趣。

很多对学习没有兴趣的孩子,一拿起书就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甚至厌烦、恐惧,从而关闭了自己的灵性之门,导致学习效率低下,甚至无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呢?如何才能让孩子的兴趣转化成学习行为呢?

学习兴趣是如何丧失的

把孩子当成“学习机”

近年来,许多家长纷纷给学龄期孩子(甚至是学龄前的孩子)报名参加课外补习班(特长班),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少的参加一两个班,多的甚至达四五个班,孩子几乎没有休息和娱乐的时间,睡眠严重不足,降低了课堂学习的效率,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和正常发育。繁杂的作业和家长的层层加码让孩子厌学情绪陡升。孩子被逼得没有了学习兴趣,长期这样下去,就是把孩子埋在书里也不可能真正学到知识,即使是暂时考好了,也不会长久,因为知识没有转化成自己的爱好兴趣,学习活动是不会有持久后劲的。毕竟学习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需要耐力、需要韧性。

对学龄期的儿童,没有必要给他灌输大量的知识,因为他们根本消化不了,在这一阶段只要培养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足够了。

有许多家长反映,孩子学习不踏实、坐不住,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反正总是有事,其实这些表面的逃避学习的行为,根本原因在于孩子没有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凡是感兴趣的事情孩子是不缺乏专注和持久力的。

有的家长把学习没有兴趣、不爱完成作业的孩子看得太紧,每天晚上父母一人坐书桌的一头,像监视犯人一样看着孩子做作业,而孩子更是像真的犯人一样,愁眉苦脸、唉声叹气、面无表情。其实越这样,孩子越不爱学习,他会见到课本就条件反射般地讨厌。因为兴趣的前提是个人意志的充分自由,每个人做一件事情都需要适当宽松的空间。如果家长对孩子学习逼得太紧的话,孩子会变得比较焦虑、不耐烦,在潜意识里,会对学习产生反抗的情绪,孩子会变得容易遗忘,往往会把刚刚学过的东西一下子全都忘记。因此,只要改变了做法,给孩子有限度的自由,该玩时玩,学习时间自由学习,学完后如果时间早的话还可以再玩一会儿,这样宽松的环境有利于慢慢恢复孩子的学习意愿。

失败经验挫折了兴趣

提问是孩子的求知欲在幼儿期的主要表现。孩子提出的问题,有的很浅,有的较深,有的特显无知,有的很富有想象力。父母千万不能消极对待,比如说:“到旁边玩去,没看到妈妈正在忙吗?”更不能恶语反驳,比如说:“你怎么这么蠢呢?”否则,必然会伤害孩子的求知欲,时间一长,孩子将逐渐对知识失去兴趣。

又如案例中,孩子在学校会由于不适当的教学方法,积累了过多的失败受挫经历,损伤了对知识的兴趣,孩子也可能因为对特定的科目不擅长,不断地失败受挫,丧失对该科的兴趣。比如,一位妈妈的孩子刚刚换了幼儿园,老师开始教认字、背儿歌。宝宝第一天回来很高兴,说最喜欢认字了,可是随着老师教的新字越来越多,宝宝自己觉得有困难,不太好记了,所以不再表示喜欢认字了。妈妈拿出书想带他一起读儿歌,他会很生气,把书放一边,不肯跟着妈妈背儿歌,还气呼呼地说:“我不说!你也不许说!”如果妈妈继续的话,他就更加生气,并且发展到哭闹。妈妈陷入两难境地,孩子反感背儿歌、认字,如果继续怕引起孩子逆反厌学;如果放弃的话,更怕孩子有恃无恐。

遇到这种兴趣受挫比较严重和顽固的情况,家长不能硬来,可以采取一些迂回战术,比如带孩子逛街或购物,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下,父母可以假装不认识招牌或商品的名称,找一些含有孩子学过的字的招牌或商品让孩子来帮父母认,既让孩子感觉自己认字能帮大人忙,体会到成功的感觉,又让他认识到自己认的字还不够多,激励他学会更多的字,把孩子早日拉回“兴趣—努力—成功”的良性循环中。

因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幼儿的兴趣都是很具体的,如果能在实际生活中赋予这种兴趣以改变生活的力量,让孩子切实感到自己的努力能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这种兴趣就容易固化成孩子自身比较持久的动力,渐渐形成一种习惯。

错把兴趣当“专业”

许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技之长,在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时,往往又期望过高。比如,有个孩子上幼儿园时,美术老师不只一次对家长说:“你家孩子的画画得挺不错的,以后要好好培养。”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家长真的就利用双休日送孩子到一位听说很不错的美术老师那里去学画石膏素描。“谁知,学了不到半年,孩子的这种所谓‘兴趣’就烟消云散了。”稍有点美术常识的人都知道,这种素描训练至少是有了该专业意向的人的学习内容。且不说儿童对美术老师讲述的那些术语是否能理解,单是让一个小学一年级学生与那些初中、高中的大哥哥大姐姐们,一块儿在石膏几何图形或石膏头像前一坐几个小时,就是够残酷的了。

找回失落的兴趣

要尊重孩子的课外兴趣

对于吹拉弹唱、琴棋书画之类的课余兴趣,首先要充分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孩子没有不强求,即使孩子选择了,家长也不要迅速定向,容许孩子从好奇到感兴趣、从感兴趣到不感兴趣的自然转移。从经济角度考虑,开始可以因陋就简地置办相关硬件条件,而不要大兴土木、盲目上马,以防孩子兴趣自然转移给家长带来的负担。家长更不可以“要什么条件给你什么条件”为由责备孩子自然的兴趣转移,甚至强迫孩子坚持学已经不喜欢的事情,引起孩子逆反心理。

要让学和玩结合起来

学习是辛苦的,玩是快乐的,而孩子是无法意识到苦与乐的辩证关系的。因此,在幼儿的学习过程中,父母不能像对待中学生那样,要求得过于严格、过于严肃,以免使孩子对学习产生惧怕。一方面,父母可以在教孩子的过程中,适当地运用一些近似于游戏的方法。另一方面,父母也可以在孩子玩的时候,适当地引导他玩一些知识性的内容。比如,当孩子们在无意义地乱跑、乱叫时,可以建议他们来个数数游戏、唱歌比赛等,孩子往往同样玩得很快乐。这么一来,学和玩便有机地结合起来,孩子就可以在快乐中不断地学到知识。

要让孩子体会知识的作用

孩子的求知欲往往表现出随意性,今天对这个特别喜爱,明天对那个非常热衷,再过两天可能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为了让孩子的求知欲具有持续性,父母首先要掌握孩子学过哪些知识,然后在与孩子的日常交流中,设法用到这些知识,让孩子体会到所学知识的作用。父母应时常留心发生在孩子身边的各种事情,尽量用孩子学过的知识向他解释。当孩子经常体会到所学知识的作用后,这些经历往往又能激发他的求知欲。

要从突破点出发达到举一反三

培养孩子的兴趣要有重点,宁缺勿滥,找准一个突破点,从而举一反三。优秀人物良好个性特征之一就是有主要的兴趣和非主要兴趣,也就是中心兴趣和广泛兴趣相结合。比如孩子某一门功课好些,就让它更好些,甚至让它在班上“拔尖”,让老师和同学们肯定、称赞,这样做是形成一个人的中心兴趣最有效的办法了。

有了中心兴趣上的优势,家长要善于引导孩子将这种成功的自信用到扭转“不感兴趣”的科目上来,实现兴趣的重点和均衡发展。

要从爱好入手引导,最好让书籍包围孩子

如果孩子迷恋恐龙,你可以经常带他去自然博物馆,或者到图书馆里给他借一些史前动物的画册,当然适当的时候也可以买一些模型玩具,随时在家里上演侏罗纪大战。不要对孩子迷恋一些冷僻的知识而失望或担忧,恰恰是这种独一无二的爱好更能够维持得长久。所以,尝试从婴儿期开始培养和捕获孩子的兴趣点吧。最简单的做法就是让他尽可能多地接触外界事物,并且给他足够的时间去探索和发现。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如果孩子随处都能接触到书籍,那么他的阅读兴趣就容易被激发。所以,让孩子的身边充斥着不同种类的印刷品——报纸、杂志、书籍,是让孩子爱上读书的一个好方法。所以,不要把你家的书籍束之高阁,而是放在孩子随手可以拿到的地方,餐桌、床头、沙发靠背上甚至汽车后排座位上。从孩子很小开始,你就可以给他一些旧报纸、旧杂志,任凭他把它们撕得七零八落。慢慢地,在家里确立一个看书或者讲故事的时间,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并且让孩子从中感受到乐趣。

对于幼儿期和学龄期的孩子,兴趣更多的意义是让孩子保持学习动力和形成良好习惯,至于学习成果的高低优劣,并非想象的那么重要,尤其对于中国孩子,课本内容的难度往往大于孩子实际年龄能接受的程度,出现学习困难是很正常的,有些知识过一个阶段返回头一看,孩子自己就会觉得并不太难,就是很好的证明。所以无论课外兴趣,还是课业兴趣,只要不出现严重的困难,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彻底放弃学习的行为,其后果都不像我们家长想象中“你现在就这样,将来那更会怎么怎么样”所推论的那么严重。想想我们成人自己,现在有多少人整天在用小学、初中、高中的知识来解决生活工作中的问题呢?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很正常——孩子兴趣总转移怎么办

芳芳一年级时报了绘画班,开始积极性特别高,但画了一段时间后,通过老师的讲评和对比,芳芳渐渐发现她和班里的有些同学差很多,怎么也比不过人家,于是画画的动力没那么强了。一次偶然的机会,芳芳看到小区里教孩子弹古筝班的现场演示,回家拉着妈妈就要报名学古筝。过了热乎劲以后,总也弹不出个调调让她很灰心。又一次偶然的机会,芳芳听见同学说舞蹈班很好玩,于是她又要求妈妈给她报舞蹈班的课……

为什么兴趣转移得那么快

心理学家Lawrence E.Shapiro认为:“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孩子们吸取到最丰富的知识。”美国丹佛大学心理学副教授Janette Benson也说:“各种不同的经历有助于形成大脑内神经中枢系统间的相互联系,儿童可以由此不断得到新的信息。”正因为这个原因,孩子对某件事的兴趣可以很快就消失,对任何事情的关注都不会超过15分钟。

此外,幼儿兴趣转移还跟注意力的发展密切相关,一般情况,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递增:2-3岁婴儿能集中注意10分钟左右,5-7岁15分钟左右,7-10岁20分钟左右,10-12岁25分钟左右,13岁以上30分钟。常有不少家长说孩子在幼儿园表现得注意力很不集中,10分钟都耐不住,老师特别反感,认为孩子有多动症。实际上对学龄前期儿童是不能诊断“注意缺陷”与“多动综合征”的,如果老师有这种情绪化的错误判断,家长要及时沟通,减轻孩子的压力。

除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大背景导致孩子容易发生兴趣转移的现象外,我们还可以分析一下具体的原因。

教师没有掌握孩子天性

幼儿教育以快乐为原则,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幼儿在游戏化活动中学习知识,体验情感并快乐成长。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的活动环境与学习内容、学习形式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但孩子快乐的天性不变。如果施教者不能把握儿童的特性来施教,就有可能将儿童原有的兴趣给教没了。

父母对孩子缺乏了解

不少家长甚至压根儿就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兴趣”所在,更没有观察或发现孩子的“天赋”,或说孩子是否具有某方面的“潜质”,也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愿意不愿意,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感受和能力、志趣,忽视孩子的自由愿望和人格独立尊严,只是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或者“赶趟儿”似的,见别人家孩子在学什么,于是送自家的孩子也去学点什么。而对自己稍懂不懂的东西,又使出浑身解数来辅导。辅导时既不在行又不耐心,常用成人的眼光或专业的要求来看待孩子的练习和作品,说这也不对,那也不像,横加指责,致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自信心受到打击。乐趣不存,热情何在?原有的“兴趣”都给“辅导没了”,没有“兴趣”了还能培养出成绩来吗?

学校课业太重被迫放弃

教育原本是具有诗性的,人与教育是一种诗性的关系。著名作家梁晓声如是说,“在孩子的眼里,别的孩子背着书包单独或结伴去上学的身影是美好的;学校里传出的琅琅读书声是美好的;即使同样是在放牛,别的孩子骑在牛背上看书的姿态也是美好的……这一流露着羡慕的愿望本身亦是具有诗性的。”儿童从入学的那一天起,“都怀着本能的热忱进入了学生的角色。”“那一种热忱是具有诗性的,是主动而又美好的。”教育应努力体现着针对小学生的诗性吸引。

然而,现实却与孩子们美好的愿望相反。小小年纪,上学比父母上班还早,放学比父母下班还晚,作业每晚十点钟还做不完。星期六“胜利大逃亡”,奥数辅导班还要将孩子们抓回去“填鸭”。做不完的习题,考不完的试卷。成绩经常排队,也就经常有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训斥,甚至同学的讥笑……当孩子们承受的学业负担和精神压力比成年人还要大时,读书哪里还有快乐可言?教育哪里还有诗性可言?读书、作业、考分,将孩子们的天真、活泼、幻想乃至个性全给“规范”了,或说“标准化”了,原有的那点兴趣、爱好全都被学业负担一点点挤兑干净,他们困乏得只想睡觉。

其实如果做一个调查,你会发现读书读到高中毕业,幼儿园或小学时那些“兴趣学习”,能坚持下来的已是凤毛麟角,前些年买了钢琴的家庭,如今还有几家的钢琴不是在做摆设呢!另有一种情况是,孩子的兴趣并没有转移,学业压力也承受得了,但是,家长却担心孩子学习成绩落后,硬逼着孩子将兴趣活动放弃了。

如何引导孩子的兴趣

其实兴趣不断转移是人类适应周围世界的正常现象,即使是成人,在不同年龄阶段由于生活的内容发生变化也会发生兴趣转移。这是因为,人的需要是丰富和多层次的,所以人的兴趣也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兴趣具有潜在的转移性,是因为兴趣本是一种情感倾向。情感往往是波动变化着的,当情感的元素并未积淀深沉得可以使自身达到稳定的程度时,那么它的可变性就不可避免。孩子兴趣转移得快是幼儿和学龄期儿童的共同特点,孩子有无限多种发展的可能,人为过早定向兴趣反倒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因此对孩子自然的兴趣转移应该多持一种开放自然的态度。但这是不是说父母就只能放任不管了呢?其实相反,对孩子兴趣转移的开放态度,反而对父母要求更高,要求父母需要有更充分的知识储备和引导能力。

尊重孩子的自由选择

“儿子学了半年的绘画以后,再也不愿继续学下去了。”这当然“让人气恼”,但家长并不相逼。这孩子是幸运的。因为家长不逼,从而使其有了自由选择、自主发展的可能。“孩子迷上了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还在学校一年一度的科普活动评比中获得了一等奖。”这不是很好吗?不必感叹“有心栽花花不开”,也不必“无心插柳”。仅仅只是尊重孩子的自由选择是不够的,还应该关注孩子新的兴趣,给孩子以适当的指导和帮助,提供较好的条件,创造较好的环境,以利于孩子新的兴趣的发展,苏东坡有心插柳,终成西湖胜景,不是更好吗?

发现孩子的潜能

某些孩子在某些方面是具有特殊能力的,是我们称之为天资聪慧的一类,如:音乐神童、数学神童、少年才子……一般的孩子虽不是神童,也都有其自身的个别性。在其个别性的全方位展示中,会有其擅长的一面,也会显示出某些称之为“突出特点”的东西。家长通过细心的观察,是可以将这个较为突出的特点筛选出来的,加之以培养,使之成为与孩子潜能相关的兴趣。如果没有观察发现,没有发现后的培养,哪怕是神童也要给埋没了。如果所学的,家长特意培养的却不是孩子的潜能所在,而潜能所在却非所学习、所培养的,这就是孩子和家长共同的悲哀了。

激发孩子广泛的兴趣

孩子的某些兴趣消失或无所谓兴趣时,总不能让其沉湎于电视,迷恋于电子游戏厅吧?当然,二者也是兴趣,却是消极的或无益的甚至是有害的兴趣。作为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把握兴趣的度。当积极兴趣将要转化成消极兴趣时,或消极兴趣滋长泛滥时,就应当帮助孩子加以克制。双休日孩子整天看电视或泡游戏厅,不妨将他拉出来,带他去爬山,欣赏大自然;去游泳,感受江河水;逛邮市,惊奇方寸之间;进书店,让书香扑鼻;看画展,让七彩耀眼;听音乐,让妙曲盈耳;打球、跑步,唱歌、跳舞,摄影、琴艺、书法……都可以去见识,去感知,去参与。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更是鼓励他参加。对这些活动,孩子都喜欢有什么不好呢?

广泛的兴趣,是加深和扩大孩子们认识的需要,对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广泛的兴趣能促使一个人去接触,倾心专注于多方面的事物和活动,从而获得广博的知识。因而使人的智力潜能得到广泛开发而取得卓越的成就。

有位科学家说:“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特精神可能来自他们的博学,多样化使他们的观点新鲜,而过于长时间地钻研一个狭窄的领域,易使人愚蠢。”达尔文在他的自传中说:“我记得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的多样的趣味。”“沉溺于自我感兴趣的东西,想方设法深刻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

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为将来的活动作准备”,这个“准备”并非一定是要成为“专门家”。当然,若孩子不能产生广泛的兴趣,在众多的实践认识活动中,其中有一两样能引起孩子的兴趣,那么家长的努力也就没有白费。

从转移走向专一

要让孩子从兴趣中真正获益匪浅,可以说仅凭顺其自然是不够的,它还需要逐渐地深入与稳定化,这就要求“习惯”来帮忙了。把一项简单的兴趣变成习惯,让孩子在习惯中陶冶,他就会在一个兴趣领域里越来越深入,获取这个领域的知识,锻炼出坚毅的意志品质。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点呢?

心理学专家指出:“人的能力发展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因素是稳定的特殊兴趣,即对人类活动的某一领域的内容的兴趣,它们会转化为爱好并发展相应的能力,这种能力又使他毫无错误地确定自己的志向。”这就是发展稳定兴趣的意义。孩子以前的兴趣消失或转移了,说明那是“暂时兴趣”。新的兴趣产生了,说不定又可能是“暂时兴趣”。因为孩子的情感是不稳定的,兴趣也是不稳定的。同时孩子对各项活动有一个参与体验并自觉或不自觉的筛选过程。苏联心理学专家彼得罗夫斯基说:“少年儿童的这些兴趣带有虽很强烈但是很短暂的迷恋性质。他们所特有的多种多样、常常很快消失的兴趣对正在发展的个性的能力上起着重要作用。教育者不应由于少年儿童的兴趣经常带有瞬息即逝的性质而生气。”

但是,总不能让孩子的兴趣不断地转来转去,飘忽不定吧?是的,在孩子多变的兴趣中应该有一个较为稳定的兴趣,或是在其广泛的兴趣中应该确立一个中心兴趣。如果只有广泛兴趣,没有一个中心兴趣,对什么事情都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孩子将来也很难有所成就。兴趣的稳定性,是对兴趣持续的时间而言的。一个人有了持久而稳定的兴趣,就能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力求深入,锲而不舍,从而获得系统而深刻的知识,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古今中外取得卓越成就的科学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的中心兴趣都很稳定和深厚。

孩子新的兴趣的选择与确立,如果是孩子自己的有意行为或无意行为(自然表露出来的或叫自然选择)那都是最理想的。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家长或教师的帮助和引导(并非强迫),就显得十分必要。这种帮助和引导,首先是为其创设发展的条件与环境,能让孩子获得与兴趣相关的知识,增加其对这一兴趣活动的认识,强化兴趣的浓度;能给他设置一定的梯级目标,参与这一兴趣活动的竞争,感受阶段性成功的快乐。其次要培养孩子坚强的毅力和品质,即坚持性,抗干扰性。能做到进步不骄傲,受挫不气馁。这样,兴趣稳定并持续发展,就有望成为爱好,形成特殊的能力,为其今后的发展、人生的辉煌奠定坚实的基础。

厌学并非厌恶学习本身——孩子有厌学情绪怎么办

一位妈妈的一封信里讲述了自己对儿子厌学的无奈:

“我的儿子今年上小学六年级,明年就要升初中了。作为家长,我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不要落后,于是从小学一年级起就给儿子报了作文班、奥数班、英语班、书法班等,希望他在小学阶段多学点东西,他的学习成绩也一直不错。可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子最近什么都不愿意学了,不仅各种课外辅导班不想上,就连在学校听老师讲课也心不在焉的,回家后更是什么都不想学,什么书都不想看。我问他怎么了,他也不说。明年就要升初中了,他却出现了厌学情绪,可怎么办呢?”

厌学一直是一个令家长头疼的问题,也是孩子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孩子在认知和实践中,因个人情绪波动、知识积累、能力运用、价值取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不思进取,或避重就轻、避难从易的行为,我们通常就称为厌学。儿童厌学多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主要表现是对学习不感兴趣,讨厌学习。厌学的儿童对学习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苦闷,一提到学习就心烦意乱,焦躁不安,他们对教师或家长有抵触情绪,学习成绩不好,有的还兼有品德问题;儿童厌学情绪严重或受到一定诱因影响时,往往会发生旷课、逃学或留级现象。

厌学的根源在哪里

孩子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因素,也有孩子本身的主观因素;既有来自社会的不良因素影响,也有学校教育因素影响,同时也有家庭教育的影响。这里仅从孩子及学习心理角度出发,分析导致孩子厌学的原因。

压力过大导致厌学

过重的学业负担,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疲劳,导致厌倦而厌学。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重压下,社会与家庭将负担交给学校,学校将压力交给教师,而教师则将负担转嫁给学生,学生无法尝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真味,有的是苦海无边的酸楚。

过高的期望值与功利意识也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厌学。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于是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当孩子达不到标准时,便采取不正当的措施。有些孩子能够忍受,有些孩子干脆“死猪不怕开水烫”,反正达不到要求,索性放弃追求。

丧失学习兴趣

从兴趣转移的对象来看,厌学的学生大多迷恋游戏、上网,有些本来热爱学习的学生由于迷恋上了网络游戏后,逐渐荒废了学业。

“恨屋及乌”导致厌学

爱屋及乌的心理较常见,“恨屋及乌”的心理也存在。在学习过程中,既有“亲其师,信其道”的积极情感迁移,也有“恨其师,厌其道”的消极情感迁移。

孩子的情感容易延伸与发散,不善于控制与收缩,其结果常常运用惩罚自己(不学习该学科或者故意不学好)的手段来反抗教师。一些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某些失误或不足,容易造成学生对他们产生反感,并可能由此而影响学科的教学。那些专业底子薄、教学水平低、师德素质差的教师,往往不能树立良好的威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学生由于某种原因对某位教师不满,往往对他讲课也不感兴趣,严重的对该学科也不感兴趣。

“恨屋及乌”的心理的产生也与学生对学习目的认识有关。一部分学生存在幼稚的认识,认为学习是为了给老师学,认为不学就可以报复老师,他们的心理是“你得罪了我,我就不帮你学,让你评不了优、得不了奖”。

情感缺失寻求补偿

有些孩子由于家庭变故,父母离异,情感孤独,缺乏温暖,于是便常常寻求情感补偿,而学习本是辛苦的事,是很难起到情感补偿作用的,因而他们往往广交朋友,追求刺激,以从其它渠道获得心理满足来弥补家庭情感的残缺,这同样易导致厌学现象的发生。这些孩子广交朋友,常常不辨良莠,哥儿们义气十足,容易受不良因素诱惑,导致厌学甚至辍学。

对学习缺乏信心

对学习悲观失望,毫无信心的孩子,也容易产生厌学心理。一部分学生,曾经努力过,也曾经洒过汗水,但无论怎么奋斗,仍然常常失败,很少甚至没有体验到成功的欢乐。一次次的失败,无情地击碎了他们的进取心,促使他们认为自己天生愚笨,能力不强,智力低下,不是学习的材料,因而主动地放弃了努力,举起了白旗。这便是典型的习得性失助感现象。

也有一部分学生,同样努力过,也曾经取得过自认为可以的成绩,但是往往不如他人,因而很少得到老师的表扬,长期被老师忽视,便逐渐丧失了自尊心,变得破罐子破摔起来。

引导孩子走出厌学的怪圈

掌握了孩子厌学的心理规律,我们可试着从以下几点入手来解决孩子厌学的心理问题。

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可与孩子特长结合起来。其实特长与学习并不矛盾,众多事实表明,有特长的孩子,他的学习一般也不错,因为它们可以相互影响,由于有特长、有兴趣,他们会经常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的表扬和鼓励,他们的兴趣劲头也会潜移默化地移到学习方面来,从而相得益彰。调查表明,很多厌学的学生,他们一无特长,二成绩也差,有的只是一些不良习惯,如常上游戏厅玩游戏。

辅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很多厌学的孩子一般都是由于学习跟不上,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怪以及同学们的轻视。索性破罐子破摔,经常逃学,在外“鬼混”。因此,老师和家长,尤其是家长应及时想办法,辅导学生的学习,工作忙和有条件的可请家教,只有孩子学习提高了,才会使他们变得自信起来,那么学习的兴趣自然而然就会产生。

尽量减轻心理和学业负担

老师和家长往往一厢情愿地给孩子施压,还嫌不够,家长在家也要孩子开夜车,甚至恐吓孩子:“考不上大学,你就会完蛋,就别来见我。”等等。当孩子的心理和能力达不到和承受不了时,就会厌学,有的干脆离家出走。因此,老师和家长要尽量减轻孩子学业负担,结合孩子心理特点施教,做到寓教于乐,劳逸结合。

辅导孩子的人际关系

情感是教育的润滑剂,也是化解厌学心理的良药。孩子人际关系差,也是厌学的一个原因。由于孩子来自不同文化、经济和涵养的家庭,他们的性格个性亦有很大差异,有些孩子由于性格孤僻,不善交往,人际关系自然就差。如果老师和同学再对他们冷漠,他们就会更感孤独和不安,不良情绪甚至厌世情绪就会产生。古语有“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之说,讲的是“爱屋及乌”的情感效应。学生热爱老师,往往会将这种情感迁移到学习中来,似乎觉得不学好就对不住关心爱护自己的老师。对于家庭变故影响孩子心理稳定的家长,应该与老师多沟通,让孩子所在的班集体变得像温暖的家庭,让孩子生活在情感丰富的学习生活中,这种情感场具有巨大的磁力,会紧紧吸引孩子,使他们不至于寻找不正规的情感补偿。

老师和家长要注意批评的尺度

战胜厌学情绪最有力的武器是让孩子经常感到成功的喜悦。孩子的承受能力远不如成年人,作为成年人的老师和家长,在批评时就要注意场合和尺度,以激励为主,少用批评、责怪为妙。对学生学习上的任何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孩子们尝到成功的喜悦,这有助于克服孩子的厌学心理。

转变观念,淡化“苦味”

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这种观点当然不错。于是许多老师抱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信条不放,一方面强化苦观,常念苦经,大讲特讲“头悬梁,锥刺股”等;另一方面常做苦事,倡导苦干,用时间加汗水的方法来推进学习活动。于是过重的课业负担令学生苦不堪言。这样,他们对学习哪能产生兴趣呢?以苦为乐,恐怕大部分学生都做不到,表现的往往是以苦为恨。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倡导轻松愉快的学习,变苦学为乐学,如此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中国孩子为什么缺乏独立思考

5岁的宇宇眼前有十几块正方体,正方体的六个面上有不同的图案,宇宇摆弄着这些方块,想摆出老师展示的图案。这时,坐在旁边的爸爸悄悄地走到宇宇跟前:“蓝、白、蓝、白……这是规律,宇宇,你这块不对,你那块应该掉过来。”爸爸一边说一边试图用手帮宇宇摆出正确的图案,宇宇推开了爸爸的手,继续研究着手里的方块和老师展示的图案,没过几分钟,爸爸又悄悄地走上前去,宇宇又一次推开了爸爸的手。从宇宇推开爸爸的动作可以发现,其实很多孩子有独立解决问题的意愿,是成人的行为在剥夺孩子独立思考的机会。宇宇的爸爸两次试图告诉宇宇图案的规律,爸爸越说宇宇就越烦躁,小方块的摆放就越不得章法。但是,当宇宇推开了爸爸的“援手”之后,他静静地观察了一小会儿,就迅速正确摆好了图案。

中国的小孩独立性差是世界“有名”的,这是家长们“呵护”得太多太过之故。在这种教育观的支配下,当然有些孩子也乐享其成,习惯了家长的呵护,甚至于希望永远有这种呵护,于是我们看到了众多的“小皇帝”、“小公主”,而这些“小皇帝”、“小公主”长大以后,要去择业或者创业,从小就被包办惯了的他们,将如何去面对竞争,如何立足于社会?

我们常常抱怨“填鸭式教育”、“应试教育”害了中国孩子,主要问题就是我们给孩子限制太多,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他们,却没有把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教给孩子,这样看似基础教育的水平很高,实际上却导致中国儿童的独立思维、动手能力、沟通能力的缺失。

独立思考与创造精神是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没有这些智力活动,世界就停滞不前了。作为家长应该利用各种机会,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精神。比如孩子好画,家长就应当创造条件让孩子尽情地画,可以为孩子买些绘画用的铅笔、蜡笔等,并在画画的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孩子比较喜欢拆自己的玩具,这是出于他的好奇心,要鼓励他从中探索奥妙所在。孩子也很喜欢玩水,要启发他了解水的来源、用途和对人类的重要性。

总之,孩子的头脑里对世界出现的一切都在探索,从不知到知,从孤立到能把事物联系起来。要鼓励孩子大胆探索、独立思考。如果将孩子培养成为人云亦云、不动脑筋、干什么都只会照葫芦画瓢的人,那就是彻底的失败者。

独立思考意味着在思考某一问题时要具有新颖性、独创性和积极主动性。在成年人中,独立思考是科技发明、文学艺术创作的源泉。从小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仅为他们今后的成才打好基础,也有利于他们当前的学习。

要想让孩子在学习上具有优秀的独立思考的能力,首先应该使孩子在生活上不依赖父母。美国的儿童,在一岁以后便自己独睡。孩子学会走路以后,父母便很少再抱孩子了。相比之下,中国的孩子要“宝贝”得多了,在大街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四五岁的孩子还要爸妈背着、抱着走,至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追着哄着喂饭,更是家常事儿。试想,这样捧在掌心养大的孩子,一点独立生活的能力也没有,更何谈独立思考的能力呢?明智的家长,应该刻意训练孩子料理自己的生活琐事。因为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第一步。

独立思考能力强的孩子,往往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家长应努力开掘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千万不要因为孩子的提问过于荒诞而对他嘲笑或批评,以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出于好奇拆弄玩坏了玩具、钟表,家长不应予以惩罚和打骂,而应该引导孩子弄清楚这些器具的机械原理,想方设法创造条件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如家长可以为孩子买一些小工具、小零件,让孩子搞一些小发明、小制作。这样,孩子不仅学到了新知识,也学到了如何获得知识的方法。

创造精神是独立思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创造精神就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法,用来解决某一问题。创造精神是人类对未知领域进行科学的探索中最宝贵的品质。家长可以为孩子订一些科普方面的书报,培养孩子学习新知识、探索新问题的兴趣。家长还可以在平时训练孩子在思考问题时开阔思路、独辟新径。比如,可以向孩子提问一个很普通的问题:“树上有10只鸟,用枪打死了一只,还剩几只?”一般的答案是一只也没有了,鸟全吓飞了。而好思考的孩子就可能回答,还剩一只,死鸟挂在树上;还有九只,它们是死鸟还未出巢的孩子……只要孩子能讲出道理,家长对孩子超出常规的思维内容都应予以鼓励,要知道,这种不同寻常的思维很可能就是今后科学创造的萌芽呢!

当然,要培养孩子具有优秀的独立思考能力,仅靠我们家长的努力是不够的,包括儿童教育工作者在内的全社会都应该为此而予以足够的重视。

父母要走出对学习兴趣的认识误区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往往要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我们的家庭教育走入误区,在中国家长喜欢横向比较、唯恐孩子教育有失的现实中,父母对孩子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尤其容易进入误区。

培训班带不来真兴趣

让我们的孩子在学习中走出纷乱的各种培训班吧,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曾经有个孩子让妈妈给他报名参加英语培训班,这让妈妈感到很吃惊:“你愿意学习吗?”孩子说:“我不想学,可我的老师说了,不参加培训,将来要落后别人的!”

这个案例让我们看到,孩子、父母,甚至学校老师,在现实的压力下,对学习兴趣培养有多么无奈而畸形的心理啊。父母老师为了孩子的成长也许会不惜任何代价强迫孩子参加这些培训班,而孩子也过早成熟懂事,颇令人心头一酸。类似这种现象,父母是否可以在给孩子报培训班之前,多根据自己孩子的学习需要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多考虑孩子自身的意愿呢?

网络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危险

让我们的孩子有意识地接近网络世界吧,正确引导他们对待网络的认识,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学习环境。

在孩子面对网络的时候,父母都感到很紧张,只怕影响他们的学习,有的父母接触网络的时间比较短,在认识上对这个“新事物”还有排斥心理,有的父母网络知识较贫乏,于是,便通过各种手段阻止孩子接近网络,这也是我们家庭教育中出现的误区。

信息时代人们接受知识和讯息的方式已经发生了深刻而根本的转变,父母不再是权威,老师也难以“一手遮天”,父母老师要学会适应角色的转变,争取做一个引导者,而不是管理者甚至管制者。这就要求父母要适当与孩子进行在网络知识方面的沟通,让他们逐渐把对网络知识的好奇心变成利用网络来增强自己知识的工具。当孩子会娴熟地运用网络来寻找自己的学习内容时,你会发现网络带给孩子的学习动力是无穷无尽的。但同时,父母也要了解孩子的心理与生活的需要,这样我们的孩子就会感受到现实世界的温暖,从而就不会再依恋于网络虚拟的刺激,也就不会形成网瘾了。

生活是学习最广阔的天地

让我们的孩子走进生活吧,把学习知识当做是今后走进生活的必要手段。

古人很早就提出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但在如今我们的学习与教育中出现了很大的偏差。这也是我们家庭教育中出现的困惑。特别是当前三口之家的社会家庭结构已经形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譬如孩子的合作问题,孩子的意志力问题等等,这些现象就要求我们的父母要走出只教育孩子的学习知识问题,而忽视对孩子进行日常生活行为教育的误区。生活永远是我们的老师,在生活中我们知道吃一堑就会长一智,这就强调了对子女进行日常生活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有的父母甚至为了自己的事业,而忽视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教育,把孩子放之任之。让孩子的学习和自己的生活联系得不紧密,从而形成孩子只知道享受不知道创造辛苦的生活观、价值观,进入社会就会压力很大,导致心理压力过重。

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习惯是怎样炼成的

什么是习惯

我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认为,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倾向。例如,儿童养成在饭前、便后或游戏后一定要洗手的习惯,完成这种动作已成为他们的需要。他指出,习惯形成就是指长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方式。习惯形成是学习的结果,是条件反射的建立、巩固并臻自动化的结果。

分清习惯和长期计划

在习惯养成的教育中,我们到底追求什么?

现在我们总是希望孩子有这样那样的好习惯,尤其是学习方面的好习惯,但是如果追问下去,培养这些好习惯是为了什么呢?父母们会给出千差万别的答案:为了进更好的学校,为了将来考大学,为了将来找好工作等等远大宏伟的目标。其实这对于大部分父母来讲,不是要培养孩子的一个习惯,而是要孩子进行一个长期需要坚持下去的计划而已。计划和习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如果你将两者混淆,那么习惯的养成对孩子来说就非常非常地难了!那么很多父母就会问习惯和计划究竟会有什么不同呢?

其实判断一个目标是习惯还是长期计划很简单。它们在本质上都是通过一种行为而得到一种结果。但通过习惯这种行为所得到的结果是立竿见影的。比如说,要孩子养成早起叠被的习惯,那么他就会拥有一张整洁的床。如果孩子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那么每次锻炼后他都会有一种精力充沛焕然一新的感觉。每一次习惯的行为都会带来一种快感的体验。儿童之所以会养成咬指甲的习惯是因为可以分泌唾液,体会到甜的感觉。成年人养成剔牙的习惯是因为可以增加口腔的舒适度。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在根据我们自己体会到的快感来不自觉地养成各种各样的习惯。

那么对于长期计划呢?长期的计划并不会给你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同样的锻炼身体,如果你体会不到锻炼后很爽的感觉,那么对你来说就会是一种负担。很多人想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这只是表面的目的。更多人的目标是想拥有一个完美的身材,而对于锻炼身体后所得到的身体的放松和愉悦根本不去体会。所以就会有很多人在寒风中呲牙咧嘴地跑步,并不断地想想影星的身材来激励自己。这样的行动就很难天长日久地坚持下去,其实孩子也是一样,你表面上希望他养成某个习惯,但这个习惯的指向却是一个伟大的难以实现的目标,孩子无法体味每次行为带来的快感,因而常常半途而废。

所以,每当有培养孩子习惯的想法蹦出你的脑海的时候,首先要想一想,这究竟是一个习惯还是一个计划!

习惯都是小事情

习惯往往没有一个宏大的目标压在人的脊背上,而是时时刻刻用眼前的“甜头”来诱惑我们继续下去。所以想要孩子养成一个习惯,就要让孩子能够体会习惯所带来的好处。在下决心养成一种习惯时,一定不要想着前方有一座大山需要孩子去挖掘,而是要让他把目光死死地盯在眼前的“甜头”上面。

习惯养成要多久

按照美国科学家的研究,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培养习惯重在一个月,关键在头三天。”

习惯的形成大致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7天左右。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不自然”。你需要十分刻意提醒自己改变,而你也会觉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

第二阶段:7-21天左右。不要放弃第一阶段的努力,继续重复,跨入第二阶段,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自然”。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是一不留意,你还会回复到从前。因此,你还需要刻意地提醒自己改变。

第三阶段:21-90天左右。此阶段的特征是“不经意,自然”,其实已成为习惯。这一阶段被称为“习惯性的稳定期”。一旦跨入此阶段,你已经完成了自我改造,这项习惯就已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会自然而然地不停地为你“效劳”。

思考习惯和行动习惯

习惯分为两种,一种是思考的习惯,一种是行动的习惯。行动的习惯容易养成,思考的习惯很难养成。人有两面,一面敏捷,一面比较愚钝。敏捷的是我们的思想,一个想法一个瞬间而已。我们很难有意识地去控制自己如何去想。这很大一部分受到先天培养的制约,也就是所谓的观念。因为它太敏捷了,还没等到我们提醒自己去换个思路想想的时候,它已经飞跃千山万水,一往无前地向西天去了。另一个愚钝的是我们的行动,虽然愚钝,但却很容易改变,因为当愚钝的行动重复多次之后,就会不通过大脑而自发地做出行动,也就是只受我们的下意识的控制。例如叠被,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是有些强迫自己去叠。而当养成习惯之后,每天迷迷糊糊中,眼睛没睁时被子已经叠好了。所以改变孩子不好的行为习惯刚开始时可能需要一些奖励,一些强迫,一些提醒,但这都是值得的!

所以,习惯的养成要在一个明确的前提下,那就是你要孩子养成的是一个习惯而不是计划,然后再考虑孩子应该如何去做。刚开始可能会有一点点的强迫,但这个过程不会很长也很值得,要孩子努力地去体会每个习惯动作完成后能给他带来的快感。

怎样才能从根本上培养出良好的习惯

在习惯培养过程中,应当以健康人格为核心目标,注意观念与情感的培养,使孩子对每一个好习惯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从而晓之信之践之。以“耐心听别人讲话”为例,如果将其培养成技能化的习惯,可以视此为命令或铁的纪律,一旦违反将受重罚。可以相信,人是可能这样养成习惯的。但如果按人格化的习惯培养要求,则重在培养对别人的理解与尊重,相信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都有自己的尊严。

可以比较一下,技能化的习惯会使人机械,缺乏内心的认同与热情;人格化的习惯则可能是自然和谐的,因为已化为理念,内心会认同也会有热情。简言之,技能化习惯培育的是机器,而人格化习惯培育的是真正的人。深入思考,我们还会发现,人格化习惯具有再生性和迁移性。譬如,你习惯了关心和尊重别人,你不但会主动问候,耐心听别人讲话,你还会注意不把自己的包放到别人家的桌子上妨碍别人等。用你希望别人对待你的态度去对待别人,这就是最重要的具有迁移价值的习惯。

雷厉风行有方法——怎样培养做事利索的习惯

梓豪是五年级的学生,有个不好的习惯:写作业拖拖拉拉,母亲很伤脑筋。明明是快则半小时、慢则一小时的功课,他每天都能写3小时以上。梓豪的外公是教师,暑假的时候给梓豪补课,发现梓豪的反应很快,但是不专心,往往写几分钟就起来东走西走,每小时至少五六次以上。就这样,一小时的时间差不多一半用在了闲逛上面,难怪要用那么长时间来完成功课。为此,母亲想出了各种办法,专门抽出时间陪梓豪写作业,可是梓豪每写几个字必围着屋子溜达一圈,即使有时在母亲的强压之下不能起身,勉强埋头写作业,可是只要母亲一离开房间,梓豪立刻我行我素。再者,母亲不能每天都专门陪读,所以梓豪的毛病一直没有改进。

我们周围的许多人,他们坐下来不磨蹭一小时不开始工作,这正是因为他们自幼形成了一种很坏的习惯所致,培养孩子敏捷利索的习惯,父母要创造机会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使孩子具有自信心。同时,也可指出倘若做事马马虎虎,慢慢腾腾,会带来一些不好的后果。要想做事专心,提高效率,必须养成雷厉风行的作风。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不抓紧时间做一些事,那么,宝贵的光阴就会悄悄溜走。

如何培养孩子敏捷利索的习惯,我们给父母们的建议是:

让孩子手脑并用

注意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使孩子手脑并用,有利于孩子智力和能力的全面发展。父母要善于给孩子创造的空间,让孩子自己动手。要注意培养孩子敏捷的思维,克服古怪和刻板,努力使思想服从于具体情况。反之,如果缺乏应变能力,将会一事无成。

抓住感兴趣的及时表扬

对于动作慢的孩子批评与训斥是没有用的,而且如果父母总是在孩子做事的时候指责他们动作慢,就会使孩子渐渐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做什么都慢的人,即使想快也不可能,继而认同了这一事实,无论父母怎样要求他也不会主动尝试提高速度了。父母可以注意观察一下孩子做哪些事情速度稍快,抓住其中几件好好夸夸他,从而强化孩子好的行为,并且还可引申到其他活动中——在表扬之余略表一丝遗憾:要是某某事也能做得这样好就太棒了。

提高孩子做事的速度

可进行一些训练、评比。例如:看谁起床快又好;比比谁先洗完手绢和袜子;一分钟口算争霸赛等,训练的项目可根据孩子的情况任意选择,但要注意与孩子进行比赛时要制造一点紧张感,还要做到既有一定难度又有很大的成功机会,这样才能使孩子乐于参加,真正达到训练的目的。在孩子房间的墙上可以贴上一张精心设计的评比表,每天根据孩子的表现进行评比,如果达到了要求就在表上贴上一个漂亮的“红苹果”,一朵鲜艳的“七色花”或者是一面小红旗等等。在训练与评比阶段,孩子的行为会发生一定的改变,但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有所反复,这是正常情况,父母不要操之过急而又重回老路——简单地训斥与指责,那样做很可能会前功尽弃。只要坚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正确的训练,最终会取得满意的效果。

孩子做事慢,或者磨蹭,有的与孩子的性格有关,有的和孩子的生活习惯有关,家长不能一概而论,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下面我们提供一些成功的案例,看看对你有没有启发作用:

定规矩、勤督促才有效果

孩子都上二年级了,可是做什么事都不紧不慢,别人不催,他就不着急,经常是父母急得够呛,他还慢悠悠的。父母劝过他,也训斥过他,他当时改了,过不了几天就又犯了老毛病。为了帮他改正这个习惯,父母开始给他定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父母安排的事情没做完,不许看电视;家庭作业没按规定完成,不许上网;帮父母买东西超过了时间,“功劳”减半……一开始孩子屡屡“犯规”,父母也不客气,拒绝他看电视或上网。他嘴上嘟嘟囔囔不高兴,做事却渐渐有了起色。父母在一年的时间里,几乎每天都关注他、督促他。现在,孩子做事虽然仍不是很利索,但是基本都能按时按质地完成了。

让自然后果教育孩子,把方法教给孩子

女儿经常磨蹭,做事拖拉。有一次妈妈让她给爸爸打电话。等妈妈办完事情回到家,女儿还在那里磨磨蹭蹭地换衣服、整理书包,把打电话的事情放到了一边。孩子经常早上磨蹭到快要迟到了,让爸爸用车送她到校。为了教育女儿,妈妈和她的老师进行了沟通。

一天早上,妈妈告诉女儿:“快点起床,你爸爸的车正在修理,不能送你,迟到了老师要批评的。”女儿没事似的说:“爸爸一会儿就能修好车,来得及。”等她起床洗漱完毕,车子还没修好。这下她急了起来,动作立刻快了几倍,等她到校时,早已迟到了……还有一次朋友聚会,本来说要带她一起去,但她磨蹭起来没完,结果她只好和爸爸在家做饭吃。父母还常常教孩子怎样提高做事的效率,比如,晚上临睡前就把第二天用的东西准备好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以免乱找耽误时间;告诉孩子经常用笔把该用的东西和需要做的事记下来,防止丢三落四昏头昏脑影响效率。这些办法还不错,孩子现在做事很少再磨磨蹭蹭的了。

树立比较的对象,在比照中养成好习惯

孩子爸是个慢性子,做事情时常拖拉,孩子耳濡目染,做家庭作业时,竟也学着拖拉起来,明明当天应该完成的作业,他非要拖到第二天才急急忙忙地写完,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妈妈在督促孩子的同时做丈夫的工作,爸爸很配合。为了提醒孩子,父母在他的房间挂上“今日事今日毕”的条幅;爸爸和儿子约定,妈妈来当监督员,一个月内,如果他俩谁做事磨蹭、拖拉,谁就没有选择电视频道或者买冷饮的权利。这个办法真灵,儿子在父母的提醒下,也是为了获得优先选择电视频道和买好吃的权利,他做事快多了,能做完的作业,大都在当天就完成了。实在难解的,征求妈妈的意见,妈妈允许他明日继续思考,不算“违规”。爸爸故意说:“我无论如何也要坚持住,看谁有耐心。”一个月时间很快就要到了,爸爸因为“疏忽”把妈妈交代的买米的事情拖了两天。儿子兴奋地说:“爸爸违规了,该罚。”爸爸态度很好地说:“好,好。”儿子笑了,父母也笑了。

排除干扰,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儿子为做作业经常忙活到半夜,而他的同学早早就做完了,甚至还有时间看电视。妈妈一直以为是孩子不好,拖拉、磨蹭的缘故。后来发现自己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太大了,孩子爸爸爱上网,妈妈经常打电话,唠家常,孩子常常被父母所吸引,时常探头探脑,或者从房间出来转一圈。父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爸爸主动缩减上网时间,避开在孩子学习的时候上网;妈妈也克制自己,尽量不打电话,即使非打不可,也要控制声音,防止干扰孩子;另外,父母在做家务时,也尽量防止发出很响的声音。家里的环境安静了,孩子学习的效率得到了提高,拖拉的现象少多了。

激发好胜心,在“比试”中克服拖拉的毛病

孩子做事情拖沓、磨蹭,一点也不像父母。为了帮助孩子改正这个毛病,爸爸妈妈给孩子腾出个比较大的房间,让孩子邀请他的同学、伙伴到家里来玩、做家庭作业。还在庭院里辟出一块场地,准备让孩子在那里玩耍。孩子们来到家里,妈妈建议他们在做作业时,要看一看谁做得又快又好,不管是谁,做到了这一点,就奖励谁——满足他一个小小的愿望。儿子以为他不论做得快慢都能得到妈妈的奖励,但他落后了后妈妈却没给他奖励,他觉得很没面子。

孩子们做完了作业,这位妈妈让他们在院落里进行拼装车模比赛,获胜的人奖一辆赛车模型。结果,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做完了,磨蹭惯的儿子又一次失望了。看着孩子要哭的样子,妈妈告诉儿子:“如果下一次比赛你比这次有提高,我也会给你一个鼓励奖。”儿子不服地说:“我才不要鼓励奖呢,我要第一名!”儿子为了面子,自觉地提高了做事的效率,虽然才几天时间,他却改变了许多。

有的孩子做事情拖拉或者磨蹭,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外来因素的影响。比如孩子贪玩、受到不应有的干扰、因问题难以解决而犯愁犹豫,这都可能造成孩子拖拉、磨蹭的习惯。动气不如动心,花心思帮助孩子找出原因,对症下药,这才是合格家长的做法。

让耳朵幸福起来——如何培养孩子倾听的习惯

小孩子都爱听故事,小贝贝也一样。晚上妈妈又给她绘声绘色地讲故事,可贝贝玩毛巾玩得不亦乐乎。妈妈停止讲故事,贝贝还挺警觉,使劲揪扯毛巾的同时下令让妈妈继续讲,可她依然和毛巾作“斗争”。妈妈讲完了故事让贝贝复述内容,她却一片茫然。于是要求她认真听并告诉她不要再乱动,妈妈再把这个故事重新讲一遍。这回贝贝手倒不乱动了,但那两个眼珠子滴溜溜乱转,讲完第二遍再问她讲了什么她又摇头。妈妈变颜变色的样子让小贝贝也看出了事情苗头有点不对,便使劲点了点头。妈妈把故事又讲了第三遍,贝贝嘴里嘟嘟囔囔,原来贝贝知道一般问问题大致是问故事中提到了谁,所以怕忘了,嘴里不住地念叨:“齐高、齐高、齐高……”

善于倾听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修养,学会倾听不但能正确、完整地听取所要的信息,而且给人留下认真、尊重他人的印象。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多和幼儿交谈、提供倾听机会、多样式鼓励、在活动中巩固等方法和途径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

人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听”,“听”是孩子直接获得信息的最为重要的实践,并且“听”与语言是同时产生的,一个人语言的习得和运用能力的提高,首先从“听”开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这实际上就是说从小要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为他语言交流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倾听就是细心地听取别人说话。因为有效的倾听能帮助我们博采众长,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也能使我们触类旁通,萌发灵感。

良好的倾听习惯包括:在别人说话时,不随意插嘴、打断他人讲话,让孩子懂得分辨插话的时机,养成把话听完并征得讲话人同意才插嘴讲话的习惯;在集体活动中,控制过分的表现欲,既要自己讲,也要让同伴讲,明白寻找恰当的机会表现自己才会给人留下好印象,过分地表现只会让自己处于尴尬难堪的场面;在播放作品时要学会安静地听,要让孩子知道只有认真倾听才能掌握完整的信息,达到学习的目的。

人的任何行为习惯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断训练、强化,慢慢内化而出的。倾听习惯的形成也不例外。父母可采取以下方法,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

走进孩子的心灵,多和幼儿交谈

走进孩子的心灵是培养幼儿倾听习惯的基础,父母平时注重和幼儿交谈,吸引幼儿安静地倾听,在与幼儿交谈时,尽可能做到语言生动,表情丰富。说话时放慢速度,使他们听清每个字的正确发音,特别是针对幼儿难以发出的音或发不准确的音,父母在说话时口型稍微夸张些,这不但使幼儿能听清准确的发音而且能看清发音的口型,便于幼儿模仿,从而大大地激发他们倾听的兴趣。父母还可充分利用帮孩子梳头等时间,尽可能多地和幼儿交谈。比如说:“你昨晚睡得香吗?”“看了什么动画片呀?”“早上吃了什么呢?”这些问题幼儿不一定要回答完整,能听懂并能大概回答就行,让幼儿有意识地倾听别人说话。多和幼儿交谈,在谈话的过程中让孩子学会如何去听懂对方说的话,弄清要了解的情况,然后清楚自己说话的时机。

父母还应该用换位思考的方法,用一颗童心走进孩子,多了解些幼儿对即将学习内容的兴趣以及他们所关心的话题做些知识储备。然后在进行教育时只要稍往这些幼儿的兴趣和话题靠拢,就能引起孩子的共鸣,效果自然不错。父母和孩子一起玩玩具,可以很诚心地向他们讨教玩玩具的心得和乐趣,孩子会滔滔不绝向你传授。父母就可以顺势引导:“好玩是好玩,可就是上课它总让你分心。能想个办法让它听话就好了。”这样孩子便会在学习时把玩具交给父母保管,说不定还会饶有童心地说:“听话,不许叫我,一会再玩。”

提供倾听机会

倾听习惯的养成,需要父母不断提供倾听机会加以细心地培养。

1.平时多给幼儿播放音像作品,让孩子学会安静地听,在听之前给幼儿布置问题,以便在听的过程中领略听的意义,施展丰富的想象,进行积极的思考。

2.在家庭教育中当孩子按捺不住跃跃欲试时,可善意而亲切地提醒孩子:“听他把话说完,好吗?”也可用手势或眼神提醒他们。

3.在听完孩子的发言后,可经常这样问孩子:“你听懂他的发言了吗?他讲的是什么意思?”“你赞同他的说法吗?那你也讲讲看。”

4.可向幼儿园建议开辟倾听角,以给孩子提供更多倾听机会。

诚然提供倾听机会的同时,最好伴有和谐的语言环境。幼儿都喜欢听故事,父母可让幼儿多看一些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的图画故事,并一页一页地讲,让幼儿边看边听;还可让幼儿看他们喜闻乐见的电视卡通故事片、听一些儿歌等。当有声有色的话语,伴随着美妙动听的音乐,将幼儿带到幻想中的动物世界、古老宫殿时,他们会完全忘却自己,一遍又一遍地去聆听。

鼓励是培养幼儿倾听习惯的动力

幼儿对鼓励很敏感。培养幼儿倾听习惯时,家长适时、巧妙称赞或表扬的话语,是对有良好倾听习惯的幼儿的肯定,并使其坚持不懈。只要幼儿能认真听对方讲话,耐心地听完,不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家长就应该给予奖励。

父母可以使用以下提示语来夸奖认真倾听的孩子:

(1)他的哪句话引起了你的注意?

(2)你真会听话。

(3)你听得真仔细。

(4)你的倾听习惯真好……

这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让孩子们在父母的鼓励中养成倾听的好习惯。

潜移默化,在活动中巩固

孩子的许多习惯都能从父母身上找到影子。为了让孩子学会倾听,父母要特别注意言传身教。

1.专心倾听孩子说话。孩子和父母说话,父母都要专心地去听,耐心地听完,有时稍作点拨,有时用简洁的话概括出主要意思,再反问“你讲的是这个意思吗?”可以在评价孩子时先肯定再指正,这样,孩子无形中就接受了一个暗示:认真听别人说话。

2.抓住时机,言语诱导。在家庭教育中可抓住一些有利时机以倾向性的语言暗示引导孩子:“瞧,你今天听得多认真呀!”“你看,你不仅听懂了妈妈的话,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你真厉害,一下子就能听出妈妈说话的主要意思!”这样既表扬了孩子认真听的态度,也给他指明了努力方向。

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多和幼儿交谈、提供倾听机会、多样式鼓励、在活动中巩固等方法和途径培养幼儿的良好倾听习惯。良好的倾听习惯会对人的全面素养的提高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正如美国教育学家娜思夫人说过:“从小播种下良好习惯的种子,将会获得命运的收获,有良好倾听习惯的孩子将终身受益。”

家有“童工”好干活——让孩子在家务中体验成长的快乐

明天开学,吃过晚饭,女儿便开始收拾报到时需带的东西:作业、学生手册、户口簿……统统装进了春节时买的新书包里,临了,跑到我跟前:“妈,该给我发工资了吧?”

“工资?什么工资?”我故作疑惑。

“哟,你别装了,我干了一个多月的家务活,说好的,一个月给400块,你想赖账?”女儿的眯眯眼倒没大起来,可那一脸的不屑,倒像是看穿了我似的。

“哦,明白了,”我赶紧解释,“这么快,就又到时间了?”

“那当然,1月9日我开始干的,今天都2月23日了,一个多月了,算算吧,我的工资该有多少了?”女儿伸出小手跟我比划着。

“那你要多少?”

“明天报到,我已经打电话问过同学了,学费180块,就给200吧,”女儿有板有眼地说,“180块报名交学费,剩下20我买书皮。余下的工资回来给我,这样行吧?”

“好吧,自己到我包里拿吧。”

就这样,女儿领走了她的第二笔现金工资。这事还得从头说起——

开始放寒假没几天,女儿在饭桌上,很郑重向我们提出了假期里包下家务活的要求:“这个假期,洗碗、拖地的活我包了。”

“为啥?”我和她爸挺惊讶。

“我想多挣点钱。”

“想挣多少?”

“一个月算400块吧。”

“400?太多了吧,这够我们家一个月的生活费了。”我几乎惊叫起来。

“400还多,人家李丽帮她奶奶看商店、带弟弟,她奶奶就给她发400块。”女儿讨价还价起来。

“李丽又要招呼生意帮她奶奶挣钱,还要照看弟弟,既费脑又费神的,400当然可以的。你这只不过是在家里干干家务,出点力而已,300吧,雇个保姆也就这个价了。”我也不示弱。

“我干了这些活,你不就省心省力了吗?哎哟,妈,就400吧,我挣钱是有用的。”女儿出“娇”招,和我打起了心理战。

“嗯,让我再想想,”我故意刁难她,“挣钱干什么用呀?”

她领会到她的目的快达成了,便继续出招:“我保证每天三顿饭后把锅、碗洗干净,每天拖三遍地,让你满意。至于钱干什么用,现在不告诉你们,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

“真的?说到能做到吗?”我追问。

“保证做到!”女儿信誓旦旦。

“那好吧,干一个月给400,再加上每星期要擦一次窗户,每少做一次,扣5块,”我不失时机地说,“还有,不能因为做家务活,耽误了每天的学习。每天规定的学习任务必须做好做完。”我趁热打铁地提出了我们的要求。

“行。”女儿欢欢喜喜地立即站起来,收拾了餐桌,开始了她的第一个工作日。

过春节前,她提出预支工资的要求:“妈,能不能先给我发120块钱的工资?我想买套《哆啦A梦》,过年时妹妹来了,我们一起看。”

“行,这可是要从工资里减账的哦。”我二话没说,答应了她的要求。

这是女儿领走的她的第一笔现金工资。

自我们达成协议后,我家有了“童工”。这一天三顿饭的锅、碗,我是不用再操心了,每次饭后她便收拾干净餐桌进厨房了,时常在哗啦啦的水声中,还有她“欧喏啦”的歌声,我和她爸在客厅里看电视,相视而笑:这小鬼头,洗碗还挺快乐的。至于拖地这事,她不够重视。每次我下班回来,进门换拖鞋时,顺便弯腰向地板上扫一眼,便知拖没拖了。

“喂,朋友,没拖地吧?”我向里屋招呼,多半是问候,少半是检查她的工作。

若是拖了,她准会气势汹汹地像只小恶猫似的冲出来:“嘿,你说啥呢?我拖了,不信你用手摸摸!”

若是没拖,她准会悄悄地跑进卫生间,拖着拖把,“我现在拖,现在拖,别急,别急。”

“哼,哼,又被友情提示了一次啊,下次可就要扣工资了。”我得意地说。

毕竟,这“友情提示”太多了,最终影响到她的工资。

2月9日的前一晚,她和我算工资。因为拖地不主动,老是被提醒,出现了违约,被扣了100块,她猫似的缠着我要少扣一点,扣30吧,40吧,80吧,一点一点地往上加,甚至睡觉时,竟钻到我被窝里说好话,求少罚点,但最终因工作不积极、主动,拗不过这理,认罚了。剩下的已经记在账上了。

家有“童工”,我可真是轻松了许多。单位离家较远,走路约30分钟。每顿饭后的刷洗,都要先看表,来得及时洗,来不及就先泡着,等到下顿饭时,边做饭边洗;拖地是早起先洗漱完,再抓紧时间,边做早饭边拖地,晚饭后再拖一次,总感到这家务活是怎么干也干不完。可这“童工”一上任,没两天,我就体会到她的好了。每次饭后不用再操心锅、碗的事。她收拾干净一应摆放整齐到位,我呢,再也不用总是紧张得看表,午饭后还可以小睡片刻。并且,家里是窗明几净,女儿擦窗户时还给我们讲擦玻璃的小窍门呢。

女儿的工作即使在春节里,走亲戚拜年时也没有间断。在别人家里,她也一样干,受到了大家一致的夸奖:“嘉佳,长大了嘛,真能干。”

我更是常常对她说:“家有‘童工’真好!”

女儿在做家务的同时,也没有耽误学习。寒假作业不但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还额外做了两套六年级试卷练习。

眼下,开学了,女儿又和我们续约了:以后每周六、周日仍然这样做家务,满30天算一个月,月工资400元。她说她算过了,做四个月就是一个月。

上面这个生动案例告诉我们孩子适当地参与家务劳动有多么大的好处,不但学会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体味了劳动带来的快乐与收获,更学会了在现实生活中为自己谋划利益,学会了有利益纠葛时讨价还价的谈判能力……

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曾说:“做事的兴趣,愈做愈浓,做事的能力愈做愈强。”从小培养孩子收拾自己的玩具、书籍,帮妈妈做做家务,可以让孩子的动手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如果希望你的孩子拥有良好的生活适应能力,那么从现在开始,让他自己动手,体验做家务的乐趣。

要孩子做家事的理由不只是需要帮手,而且是要孩子在家事的参与中体会自己是家的一分子,因为贡献而获得归属感。如果孩子察觉到自己有能力改善周遭环境,便能激励他们朝着自我肯定的康庄大道迈进。做家事是最初且最容易的能力表现,所以不要小看收拾玩具、整理衣服、洗碗筷等家事。

现代城市家庭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由于祖辈、父辈的过多呵护,很少参与家务劳动。这不仅使孩子淡化了劳动观念,得不到适当的锻炼,还减少了他们参与实践的机会,抑制了孩子的生活情趣。

也许家长从没想过,适时的劳动会给孩子带来无尽的快乐。现在的孩子虽然物质生活很丰富,但精神生活却很枯燥,家务劳动能从另一个侧面使孩子得到放松。孩子在学习感到枯燥的时候,通过劳动可获得新的兴奋点;在学习紧张之余,则可在做家务中找到难得的轻松;在遇到困难的当口,或许能在劳动中突发灵感;而在学校碰到不悦时,则能从和父母亲一起劳动中寻得快乐等。

如何在家庭中为孩子建立劳动观念,帮助孩子体验家务劳动的快乐呢?在这里,我们为您提几点建议:

给孩子分配力所能及的家务

在家务的具体分配上还是有些技巧的,首先不要硬性分派工作,让孩子去选择要做的家事,因为当一个人认为自己是自由选择一件事时,他会更主动地做好这件事。因此,先宣布有哪些家事,然后一件一件提出让大家选,如果某项家事一时没有志愿者,就进行下一项选择,别忘了你自己也有选择的权利和义务。当然,有些家事会没有人要选,但是每个人应该有相等数量的家事,因此不足者应再做挑选以达公平。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身体状况,家长可以给孩子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一般来说,低年级的孩子可以做一些如整理报纸、擦桌子、洗自己的小手绢等简单的劳动;高年级的孩子可以负责刷碗、洗刷鞋子等家务事,还可以帮助家长做简单的饭菜等。孩子在家庭生活中一旦有明确的任务,在写完作业后,就会认真去完成家长每天规定的家务事。看似简单的劳动,因长期去做,会使孩子感到这是他自己应尽的一份义务和责任,会给他带来满足感。

和孩子一起做家务

孩子是乐于和家人一起做家务的,如和妈妈一起择菜洗菜、收叠衣物,和爸爸一起清扫房间、整理花木,节假日全家人一起包饺子等。父母和孩子一起劳动,可以提高孩子劳动的兴趣,融洽家庭气氛,密切亲子感情,还能培养孩子的协作精神。在与孩子一起劳动时,父母用自己对劳动的热爱之情来感染孩子,会为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比口头说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激发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的兴趣

孩子毕竟年龄小,劳动目的性不强,有时难免会对家务劳动产生厌烦。这个时候,家长就要想办法激发孩子劳动的兴趣。如家长可跟孩子比赛谁擦桌子干净,谁洗衣服溅在地上的水少等等。通过游戏竞赛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的兴趣。

对孩子的劳动给与表扬和鼓励

对孩子的劳动给与表扬和鼓励是一种正面强化。有时孩子可能忘了做家事或做得马虎,不要生气或批评,先弄清楚原因,也许是最近孩子忙于其他事或觉得委屈,倾听加上合理的调整较能达成协议;也无须泄气,再好的计划也有暂停或不顺的时刻,一时的家事未完成并非世界末日。

同时,不要对孩子做的家事期望完美,事实上由你来做当然比孩子来做要快、要好,但这不是重点。因为孩子参与家事除了减轻你的负担外,还让孩子有自我充实感。给他们学习的机会和时间,给予孩子一些必要的指导及立即的称赞。的确需要一些技巧和耐性来做家事,如洗碗时不弄湿厨房地板等。因此,鼓励孩子提出疑问和与孩子分享做家事的经验,他们会愈做愈有经验,也会愈来愈顺手。

孩子十分希望自己的劳动能得到成人的承认和肯定,家长应注意保护孩子的劳动积极性。但由于孩子能力有限,做的事情往往不能尽善尽美,有时甚至还会好心办坏了事,对此,我们千万不能批评、呵斥,而应在表扬优点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的要求。同时,对孩子家务劳动的鼓励,应以精神鼓励为主,但也不排斥适当的物质奖励,一件孩子喜欢的玩具,一本好看的书,都会使孩子进一步体会到劳动带来的快乐。我们也应该注意,物质奖励不要许诺在孩子劳动之前,而应放在孩子经过努力较好地完成了某项劳动之后,这样就不至于使孩子觉得是为了得到某个东西才干家务活的,他们对家务劳动的义务感就不会被削弱。

家长们,让我们帮孩子一起在每日的家务劳动中,体会“一茶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含义,品味浸透自己汗水的劳动成果,体验辛勤劳动后的丝丝快乐吧。

怎样培养出一个自理、独立的好孩子

“宝贝,快点换鞋子,我们出去玩了。要不要妈妈帮你穿呀?”每每妈妈这么说的时候,强强总是推开妈妈说:“我自己穿,我会穿,不用妈妈帮。”

一岁多的笑笑不小心摔倒了,趴在地上不起,别人把他抱起来,他哭着趴到原处,嘴里喊着:“妈妈抱,妈妈抱。”妈妈急忙跑过去抱起孩子,孩子才止住哭声。

娟娟入幼儿园时忽然哭闹不止,一问原因,娟娟委屈地说:“妈妈忘了给我带小手绢了。”急着上班的妈妈也不得不返回家给她拿手绢。妈妈为什么不告诉孩子:这是你自己的事情,你应该自己想着。

独生子女的生活能力低下已成为普遍现象,对许多父母形成困扰。上海市的一项调查表明:在小学生中低年级37%的孩子不会穿衣服,30%的孩子不会扫地;高年级中63%的孩子不会烧饭,57%的孩子不会钉纽扣。自理能力差,做事缺乏责任心。有的甚至连基本的生活常识都没有,如缺乏与他人正常的交往能力,缺乏自主选择人生的意识,情绪急躁,应变能力差,从学校毕业后求职困难等等。这些都暴露了我们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自理自立能力培养上的缺失。

因为孩子自控、自理能力差而选择陪读的家长也不在少数,“避免子女受到外界干扰而走上歧途”,至于能不能考上大学已不是他们关心的最主要问题。不少家长因溺爱孩子,“包办”的事情太多,造成孩子自理能力差,家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值得借鉴的经验

由于教育理念的不同,西方国家父母普遍都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发达的市场经济要求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自理能力和精神。

在美国,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到外边参加劳动。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谋生路。农民家庭要孩子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出卖体力,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秋天帮人扫落叶,冬天帮人铲雪等。

在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着力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譬如,十六七岁的姑娘,从初中一毕业就找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当一年左右的女佣,上午劳动,下午上学。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锻炼劳动能力,寻求独立谋生之道;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习语言。因为瑞士有讲德语的地区,也有讲法语的地区,所以一个语言地区的姑娘通常到另外一个语言地区的人家当用人。其中也有相当多的人还要到英国学习英语,办法同样是边当用人边学习语言。掌握了三门语言后,就去办事处、银行或商店就职。长期依靠父母过寄生虫生活的人,被认为是没有出息或可耻的。

在德国,从小就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从不包办代替。法律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

磨难教育和生存教育是日本孩子从小接受的必修课。日本有这样一种训练营:把一群孩子空投到一个孤岛上,没有帐篷,没有食物,没有淡水喝,让孩子自己想办法。为了生存,孩子们只得挖草根、采野果充饥,只得熬海水喝。冬天到了,就让孩子脱光衣服,只穿一个裤头,在刺骨的寒风中锻炼身体。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做家长必须教育子女有这样的志气和能力,同时有意识地为孩子创造多种机会积极培养这种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有一些孩子自立能力差,总是丢三拉四,责任心不强,被动,做什么事情都要家长督促,这些不良习惯的危害入小学后更为突出。其表现如:早上起床叫不起来,吃饭慢,食欲不好,自制力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速度慢,磨蹭。他们一般智商较高,但成绩不十分理想。管吧,太花时间,不管吧,他会做得更差,家长非常苦恼。

究其原因,主要是从小照顾过多,家长包办的太多,孩子所感受的几乎都是“现成”的,用不着去“操心”。要让孩子自立,最好的方法是,把孩子当做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而不能仅仅看做是附庸和照顾的对象。应该充分相信,孩子一定能把事情做好。以下几点不妨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做个尝试。

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

比如,家长可以故意给孩子一个不完整的答案,让孩子自己用脑袋去想,得出圆满的答案,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表示自己解决不了,让孩子帮忙。这可以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之中,自然而然地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让孩子用语言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即使明知孩子想讲什么,也不要先说出来,不要替孩子表达。少说这样的话:“你是想……?”“你是要……?”“你是

去……?”等等,避免让孩子只说“对”、“是”、“好”这样的话。逐渐改变孩子的依赖心理

给予孩子工作或角色,赋予他责任,完成后要鼓励。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会因责任感而引发出不靠他人而自己解决问题的欲望。

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

带孩子参加社交活动时,一定将孩子介绍给客人,使孩子感受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产生自立的意识。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例如,让孩子自己有一套随身用品,并让他自己管理,父母可以采取间接的方式去帮助孩子。这与自我意识的形成有很大的关系。

让孩子独立生活一段时间

有计划有准备地将孩子交给他人照料一段时间。孩子离开父母和熟悉的环境,必须努力地配合并适应他人家中的生活习惯,有时为了达成自己的要求,还得费心去说明或是说服,这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非常有用。

有人也提出培养孩子自理自立的10个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

少年儿童最初喜欢生活在母亲的怀抱里,但是他不能永远这样生活。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家长应该适时地逐渐扩大孩子的生活空间,才能有利于他的健康成长。

给孩子一段时间,让他自由支配

有一位聪明的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每天给孩子一段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孩子有时是玩,有时去读自己喜爱的一本书,有时是画画,当然,也有时忙来忙去什么也没干成,但是孩子逐渐懂得了珍惜时间,学会了做计划。

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

一年级的小学生要不要自己洗碗?不少家长是拿不定主意的。有位家长却特意为孩子准备了一个小板凳,对孩子说:“我知道你特别爱干活,想自己刷碗,可是水龙头太高,你够不到,妈妈给你准备了小板凳……”孩子兴奋地喊着:“谢谢妈妈!”马上就登上小板凳高兴地学着大人的样子去洗碗了。

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

每个孩子都会无休止地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但是问题的答案如何去得到呢?经验告诉我们:孩子爱不爱提问题,是关系到孩子性格养成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孩子如何去得到答案,则是关系孩子成才的重要因素。

给孩子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

困难家庭的生存环境,为孩子创造了艰苦锻炼的条件。但是现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在顺境下如何成功地教育孩子,的确是当前急需探讨的问题。

有经验的家长多是想办法给孩子设置一些困难,而且不限于生活方面的困难,让孩子去解决,从而培养孩子的能力和优秀品质。

给孩子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

生活中常常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机遇,问题往往是成人替孩子去捕捉,这样孩子永远学不会走向成功,所以家长的任务应该是只提供或指出各种机遇,启发孩子自己去抓住。

给孩子一个冲突,让他自己去讨论

孩子们在一起难免有矛盾,这个解决矛盾的过程,正是孩子健康成长,走向成熟的过程。如在排黑板报、排练节目时,自然会有一些不可避免的争论,在孩子平等的争论和探索当中,得出的最后的正确结论,必然是十分宝贵的。

给孩子一个对手,让他自己去竞争

有一个学生学习差,有一个阶段在班上竟成了倒数第一名,但是他的家长悄悄地告诉他,要把失败作为成功之母,要敢于和别人竞争,首先是和比自己稍好一点的孩子比,在孩子进取胜利之后,家长又启发他寻找新的竞争对手,开始新一轮竞争。这个孩子很快进步到班上第8名。

给孩子一个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

把有些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但是要在事前为他提供有关情况,帮他分析各种可能,并且还要教育他,如果是自己选择了,自己就要负责任。

如果家长带孩子去少年宫报名,可先让她看看小组活动,本来家长的意愿是让孩子学钢琴,可是发现她在舞蹈组门口看得出了神再也不走了。此时,家长可尊重孩子的选择,但要求她对自己的选择要负责,选择了就一定要坚持下去,把舞蹈学好。

给孩子一个题目,让他自己去创造

创造是自主性最高层次的表现。孩子的创造性需要成人的积极引导和巧妙激发。有一位家长是这样做的:他的孩子特别爱玩泥,开始家长觉得孩子没出息,可后来发现孩子捏泥人捏得活灵活现……于是对孩子说:“你要玩就好好捏,这叫泥塑,好好练,出点自己的新点子。”

给孩子创造一个条件,只是有利于发展他的自主性,在孩子做的过程中,家长还要不断和孩子进行良好有益的交流,鼓励孩子,评价他的成果,提出新任务,使他的进步永不停歇。

培养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四原则

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

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儿童身心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矛盾斗争的过程。儿童在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下,从出生到成熟经历着几个阶段:婴儿期——出生至三岁;幼儿期——三至六岁前;学龄期——六七岁至十六七岁。阶段与阶段之间不仅是量的差异,也是质的差异。每一个阶段儿童身心发展有着不同的发展水平,有其主要的活动形式,标志着该阶段的特征。这些阶段又按一定的顺序,互相联系,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必要准备,并为后一阶段所取代,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必然的发展和趋势。因此,在培养儿童良好行为习惯时,必须依据儿童的年龄特征,遵循由易到难逐步提高的顺序,做到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如:学前阶段(婴儿期及幼儿期)儿童的家庭教育,主要是进行下列启蒙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尊敬师长、团结友爱、助人为乐、文明礼貌、讲究卫生、不打架、不骂人、诚实、勇敢等等;进入学期的小学阶段,家庭教育的内容要在学前阶段基础上提高要求,并且进一步丰富、充实、扩展——进行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爱护集体荣誉、遵守纪律、尊重社会公德、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尊敬老师、尊重同学等方面的教育;

中学阶段的学生应特别注重进行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共产主义理想和人生观、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等方面的教育。

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的原则

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就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及身心发展水平,确定教育内容和要求。运用适当的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孩子的年龄、个性发育程度不同,其生理和心理特征就有所不同,身心发展水平也存在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家长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有的家长不看孩子的具体情况,不顾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只凭主观臆断,以主观主义教育方法对待孩子,这是违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往往达不到教育效果,甚至事与愿违。

家长要注意用心观察,孩子在品德,性格和行为等方面的表现,及时地进行启发引导和教育。有的孩子很自信,认为什么事情都会干,不妨给他一件较难的事情干一下,他做完后,可适当地指出他的不足之处,使他体会到自己还有些事情做得不好,逐步培养孩子谦虚谨慎的美德。相反,有的孩子缺乏自信心,什么都不敢做。可以给他一些简单的事让他做,在做的过程中给予指导帮助,完成后做对了要给予充分肯定,让他认识到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可以做些事情的,逐渐建立起自信心。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不注意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什么劳动都不让孩子参加。甚至有的家长连吃饭、穿衣都不让孩子学着做,其结果必然养成孩子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惯。应该懂得懒惰是万恶之源,劳动可以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和身心健康,家长要注意给孩子创造适当的劳动锻炼机会,从小养成孩子热爱劳动和爱护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这是家长对孩子进行早期家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

要求一致、教育统一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中,家庭成员要互相配合,协调一致,使孩子的品德和行为按照统一的要求发展。孩子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既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又是一个连续完整的过程。因此,在早期教育中,应遵循教育统一的原则。只有家庭成员对孩子的教育互相配合协调一致,有统一的认识和要求,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家庭以孩子为中心,独生子女成了“小太阳”,大家都围着孩子转,当孩子有了缺点、错误时,有的主张批评教育,有的却要包庇护短,往往是爷爷奶奶与父母的意见不统一。有的父母之间认识也不一致。家庭成员在认识和要求上的不一致,必然会以不同的情绪不同的态度,不同的做法暴露在孩子面前,孩子必然会喜欢袒护自己的一方,会气恼批评自己的一方。这不仅影响了家庭和睦,而且不利于教育孩子,致使孩子养成任性,是非不清,听不进正确批评,常常无理取闹等不良品德和行为习惯。因此,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家庭成员应做到互相配合、步调一致,即使意见有分歧也不能在孩子面前暴露,否则会给孩子身心发展造成不良影响,这是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应当注意的。因此,家庭教育要取得成功,家庭成员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采取一致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讲一次道理或做一两次练习就可以办到的,而是要经过多次练习不断强化和巩固而成的。家庭成员对孩子教育的态度和要求一致,就会促使孩子对某些品德和行为进行多次练习,不断强化和巩固,从而形成良好品德和习惯。

寓教于实践活动的原则

家庭是孩子的最早的课堂,参与家庭生活是孩子最早的实践活动。因此,对孩子的早期教育,要贯穿于家庭生活之中,寓教于生活中互相关心、和睦协调、文明礼貌,潜移默化地使孩子养成尊重别人、关心别人、助人为乐的良好品德。家庭生活实践对孩子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正如有人比喻说:家庭是第一个染缸,学校是第二个染缸,社会是第三个染缸。第一个染缸是人生的第一道着色,后面的都是在底色的基础上着色的,所以家庭这一道着色对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甚至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因此,家长要特别注意把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和家庭生活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让孩子在一个和睦、文明的家庭环境中接受教育,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