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鸡焉用牛刀
“典源”
《论语·阳货》:子(孔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又称言偃)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释意”
孔子办学十分重视礼乐教化,他有一个学生叫言偃,字子游,在武城(现在山东省费县西南)做县令。
一次,孔子来到武城,听到一阵弹琴唱歌和读书的声音,知道子游在这里施行礼乐教化。在当时,一般的小县城是不会设置学校的。孔子认为在小县里兴办教育,颇为好笑,他笑着对子游说:“割鸡焉用牛刀?”意思是说治理一个小城而施用礼乐教化之大道,就像用杀牛的大刀来杀鸡,大可不必。
子游不是那种在先生面前唯唯诺诺的学生,他听了孔子的话,认为老师批评得不对,就反驳说:“您曾经教导我们,治民之人若懂得礼乐大道,就能够爱护老百姓;被治的老百姓受了教育,就会变得驯服,容易驱使。现在我在武城兴办教育,使之处处有弦歌诵读之声,正是按照您的教导去办的。”
孔子听了子游的一番解释,认为他说的话很有道理,于是收敛了笑容,很严肃地对当时在场的几个学生说:“你们可要记住啊,言偃的做法是对的。我先前说的‘割鸡焉用牛刀’只不过是和他开开玩笑罢了,你们可不要当真哟!”
“含义用法”
后人用“割鸡焉用牛刀”的典故比喻小题不必大作,或用来形容大材小用。
歌玉树
“典源”
《陈书》卷七《后主沈皇后传》附魏徵史论:“后主每引宾客对贵妃等游宴,则使诸贵人及女学士与狎客共赋新诗,互相赠答,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曲词,被以新声,选宫女有容色者以千百数,令习而歌之,分部迭进,持以相乐。其曲有《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
“释意”
南朝陈后主陈叔宝不理朝政,日夜寻欢,荒淫无度,终日与狎客后妃宴乐,大奏新曲《玉树后庭花》等。
“含义用法”
后用为亡国之音的典故。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典源”
《三国志·蜀书·马谡传》: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释意”
建兴三年,诸葛亮亲率大军远征南中,临行前,诸葛亮问马谡对他这次南征有什么良言相赠。马谡说:“南中仗恃它路途遥远,地形险要,根本不肯服从。即使今日攻破了它,使它暂时降服,过些时日,必定又反。现在,您倾尽全国的兵力去讨伐南中,向它显示强盛和威风。南中知道我们表面势力强大,内里实际空虚,它的叛乱就来得更快了。如果我们将他们斩尽杀绝不留后患,则不符合仁者的情怀,而且也不可仓促行事。”
分析了一番之后,马谡又很郑重地说:“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我希望先生此去,能够设法运用心战,收服南中人的心。”
诸葛亮深感马谡言之有理,决定采纳他的建议,因而,他七次抓住了南中的首领孟获,又七次将他释放。孟获千方百计与诸葛亮斗勇斗智,都不能取胜,最终心服口服,诚心归顺诸葛亮,使这次南征全胜而归。一直到诸葛亮寿终,南中都未敢谋反。
“含义用法”
后人用“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典故形容使人心服口服,胜过采用强硬手段。
狗烹弓藏
“典源”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同乐。子何不去?”
“释意”
春秋时,吴国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忍辱求和,被放回国。勾践回国后,立志雪耻。他历经磨砺,卧薪尝胆,后来终于灭了吴国。勾践能兴越灭吴,越国大夫范蠡(字少伯)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可谓功德无量。然而,当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后,他没有留在朝中继续做官,而是向勾践辞官而去。据说他带了美女西施,驾一叶扁舟,纵情地漫游五湖,后来又四处行商,成为有名的富豪,人称“陶朱公”。
对于范蠡功成身退的举措,有些朋友不甚理解。范蠡在写给文种的信中,对自己的行为作了解释。他在信中写道:“我听说天有四时节气,春天来临冬天就去了。人的运气也有盛衰之分,得意的时刻过去就该倒运了。古时贤人,能做到适时进退。我非贤才,但也明白这一道理。如今天上的飞鸟已经散尽,良弓就会被收藏;狡猾的兔子已经猎完,好狗就会被杀来煮食。越王心地险恶,只能与他共患难而不可共安乐。如今吴国已破,天下太平,谋臣已经无用,若不适时抽身隐退,自己将要受害。”范蠡的确聪明。后来汉代的韩信不知功成身退,等被刘邦抓住要杀他时,才明白“狗烹弓藏”的道理,可惜太迟了。
“含义用法”
后人用“狗烹弓藏”或“兔死狗烹”的典故形容帝王建功立业后功臣反而受到猜忌或杀害,用以告诫人要适时进退。也做“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藏弓”、“藏弓烹狗”、“狡兔死良犬烹”、“鸟尽废良弓”、“叹良弓”、“走狗烹”。
狗尾续貂
“典源”
《晋书·赵王伦传》:“诸党皆登卿将,并列大封,其余同谋者咸超阶越次,不可胜纪,至于奴卒厮役亦加以爵位,每朝会,貂蝉盈座,时人为之谚曰:‘貂不足,狗尾续。’”
“释意”
司马炎统一了魏、蜀、吴三国,建立晋朝。司马炎称帝之后,将家族中的子弟们都分封为王。他本以为这样可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谁知事与愿违,诸王都在争权夺利,与中央政权分庭抗礼,使晋朝的内乱日益加剧。
到了晋惠帝时,赵王司马伦(三国时魏将司马懿的儿子,“八王之乱”的八王之一)干脆废了皇帝,篡位自立。他做了皇帝后,将自己的亲信党羽、王亲宦戚等全部封以官爵,甚至连奴才仆人都有爵位。
按当时的规矩,大官的官帽上有金蝉形图案的装饰,并且插上名贵的貂尾,称为“貂蝉冠”。因得到封官的人很多,每次上朝,朝堂上都挤得满满的,而且有一多半都戴着“貂蝉冠”。
老百姓对这种任意封官、滥用世俗小人的情形深为不满,就编了一句谚语来讥讽他们,说是“貂不足,狗尾续”。意即朝中的大官太多,珍贵的貂尾不够用了,就用狗尾巴代替。实质上是说这些官们多是些如狗一般的卑劣小人,怎配坐上这些位置呢!
“含义用法”
后人用“狗尾续貂”的典故形容前美后丑,两者极不相称,如在佳作后面续了并不高明的一段作为结尾。又有人将之作为自谦词。也作“貂续”、“狗尾续”、“狗续貂尾”、“尾续貂”、“续貂”、“续狗尾”。
挂羊头,卖狗肉
“典源”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
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妇子而男子饰者,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头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公曰:“善。”使内勿服。不逾月,而国人人莫之服。
“释意”
齐灵公常叫宫中妇女穿戴男子服饰,同他一起玩乐,并以此作为乐趣。没想到全城妇女竞相效仿都穿起男服来,宽大的袍子,还加一根腰带,成了风行的时髦女装。齐灵公闻听此事非常生气,立即下令禁止,说:“妇女而穿男服者,撕碎她的袍子,割断她的腰带!”各级官吏纷纷派人四处执行撕袍割带的禁令,却怎么也禁不住。齐灵公请教晏子,晏子说:“您让宫中妇女穿男服,而不准外面的妇女穿,这就好比门外挂着牛头为幌子,而里面卖的都是马肉。您何不让宫中也不穿,那么外面谁还敢穿呢?”
“含义用法”
“挂牛头,卖马肉”(悬牛首于门,卖马肉于内),比喻用招牌骗人,名实不符,表里不一。也比喻用美好的名义作幌子,而实际尽干坏事。后来,作为成语,一般都说作“挂羊头,卖狗肉”。
管中窥豹
“典源”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王子敬(即王献之)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樗,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释意”
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第七个儿子王献之,也是一位享有盛名的书法家,当时人称他们父子为“二王”。
王献之幼时便聪慧异常。七八岁时,有一天他在家里看父亲的学生在玩樗(古时候的一种赌博游戏),忽然指着其中的一方喊道:“你这一方赢不了啦!”
学生见他年纪这么小,却说能看出谁胜谁负,便取笑他说:“这孩子从竹管里看豹,只能看到豹子身上的一处斑纹!”
其实,“管窥”这个词在这以前就出现了。战国时的庄子就曾说过,用竹管窥天,或者用铁椎来指地,都会觉得天地很小。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也曾经使用过“管窥”这个词。曹操很重视人才,在用人标准上,他反对把门第是否显赫放在首位的传统观念,而主张“唯才是举”。当时,豪族代表人物孔融反对并攻击曹操这样做。为此,曹操特地颁发了《论吏士行能令》,抨击孔融之流说的话非常片面,就像从竹管里去看老虎一样,只可能看到一点点,而不可能看到全部。
“含义用法”
后来,人们把“管中窥豹”作为典故,来比喻见到的只是局部而不是整体。又常常与“可见一斑”连在一起使用,比喻从看到的一部分中可以推测全貌。
广开言路
“典源”
《后汉书·来历传》:朝廷广开言事之路,故且一切假贷。
“释意”
东汉安帝(刘祜,——126年在位)时,内侍江京和中常侍樊丰等人诬告太子刘保谋反。安帝信以为真,决定废掉太子刘保,为此征求文武大臣的意见。大将军耿宝等人主张废掉太子,大臣来历则认为太子年幼无知,主要责任不在太子,不应废掉。汉安帝不听从来历的意见,硬把刘保废为济阴王。
来历见自己的意见没被采纳,便约讽等十多个大臣一起到安帝那里去为太子说情。安帝见此情形,便派人拿着诏书去威胁这些大臣说:来历、讽等人不识大体,竟然敢同一些小人在一起吵吵嚷嚷,这哪里是对待君主的态度呢!
本来,朝廷广开言路,让大家尽量发表意见,他们却把一切责任推给别人,谁再坚持错误见解,就杀头。来历由于一再坚持自己的意见,结果被罢了官。
“含义用法”
“广开言路”这句成语常用来指尽量创造使人们发表意见的机会。言路,进言的道路。
国色天香
“典源”
唐李浚《摭异记》中记述中书舍人李正封有诗道:“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释意”
唐文宗非常喜爱诗歌。有一次,画家程修己陪伴他在内殿花园赏花游玩,文宗问他:“如今京城里传颂的牡丹诗谁写的最好?”程修己回答说:“中书舍人李正封有两句诗写得极好:‘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含义用法”
原形容牡丹色香不凡。后多形容女子容貌美丽绝伦。
国士无双
“典源”
《史记·淮阴侯列传》:“(萧)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释意”
秦末时,韩信投奔刘邦未得到重用,于是与其他将领一起趁机跑了。谋士萧何闻讯后没有来得及向刘邦请示便火速将韩信追回。刘邦质问萧何:“逃跑的将领有几十个,为什么偏偏去追韩信呢?”萧何回答说:“其他将领容易得到,而韩信国士无双,不可多得啊!”
“含义用法”
后指最杰出的人才。
虢灭虞亡
“典源”
《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释意”
春秋时候,晋献公想向近邻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怕虞国不答应,更怕虢、虞两国联合抵抗晋国。晋国大夫荀息献计说:“请把屈地出产的良马和垂棘出产的宝玉,作为礼物,送给虞公,这样,他一定会答应的。”
晋献公舍不得,说:“这是我的宝物,怎么可以送人呢?”
荀息劝晋献公说:“要是虞公受了礼物,答应借路,那么,这两种宝物好像暂时存在外面的库房里一样,将来还是属于我们的。”
晋献公说:“虞国大臣宫之奇善于料事,他一定会明白我们的用意的。”
荀息说:“宫之奇虽然善于料事,但为人懦弱,如果虞公不听他的话,他就不会坚持下去。况且虞公并不重视他,即使他坚决谏阻,虞公也是不会听从他的。”
晋献公同意荀息的意见,就派荀息做使者,带了礼物到虞国去,请求虞公借路。虞公得了晋国送来的珍贵礼物,眉开眼笑,满怀高兴,不但答应让晋国借路,还提出要和晋国一道攻打虢国。宫之奇坚决劝阻他,虞公果然不听。
不久,晋、虞两国联合出兵攻打虢国,把虢国的下阳地方拿下了。
过了三年,晋献公又派使者去虞国,要求再借路去攻打虢国。宫之奇劝阻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外围,我们两国都是小国,互相依存,虢国亡了,虞国也一定跟着完蛋。晋国贪得无厌,我们不能引狼入室。上次我们借路给晋国,就已经做错了,怎么可以一错再错呢?俗话说唇亡齿寒,这话就像针对着我们虞国和虢国的关系说的。”
无论宫之奇怎么劝告,虞公总是不听。他又答应了晋国使者的借路要求。宫之奇不愿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国家灭亡,就带领族人出走了。宫之奇临走时,对人说:“虞国的命运等不到年底了。晋国这次出兵,一举两得,以后用不着再出兵了。”
这年八月,晋献公率领军队,经过虞国,包围了虢国的国都上阳。到十二月初,晋军攻破上阳,把虢国灭亡了。晋军回国时,住在虞国,虞公毫不防备。晋军突然发起袭击,一下子灭掉了虞国,虞公和他的大臣都做了俘虏。晋献公早先送给虞公的良马美玉,也都回到了晋献公手里。
“含义用法”
后来,“虢灭虞亡”这个典故用来比喻相邻两国相互依存,利害相关。
过河拆桥
“典源”
《元曲选·康进之〈李逵负荆〉三》:你休得顺水推船,偏不许我过河拆桥。
“释意”
元顺帝初年,朝廷准备颁布废除科举的命令,但找谁来宣读这项命令呢?朝廷主管此项工作的中书右丞相思来想去,最后选定了同是科举出身的集贤殿大学士许有壬来宣读命令。
可是,许有壬感到十分为难,自己做官靠的就是科举,出来宣读这样的命令,不是出尔反尔吗?
但不服从命令也不行。最后,许有壬还是在朝中宣读了这一命令,并带头抨击了科举的许多弊端。
治书御史普化见许有壬如此厚颜无耻,就讥讽他说:“如果参政(指许有壬)科举落第,恐怕现在只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科举有什么不好呢?你不是凭它做了高官吗?朝廷要你宣读命令,照章宣读也就是了,何必对科举制度进行百般侮辱呢?看来参政真是过河拆桥的人啊。”
“含义用法”
后常用“过河拆桥”比喻先利用他人,过后便一脚踢开。
害群之马
“典源”
见《庄子·徐无鬼》:牧马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释意”
相传远古时代,黄帝到具茨山去拜访神人大隗,途中遇到一位牧马童子。交谈之中,黄帝发现牧童非等闲之辈,于是向他请教如何治理天下。牧童说:“治理天下同牧马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是把害群之马消灭干净!”黄帝听后大加赞赏。
“含义用法”
本指危害马群的马。后比喻危害集体的人。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典源”
《宋史·岳飞传》:善以少击众。欲为所举,尽召诸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释意”
南宋末年,金兀术率军南下,遭到岳飞(1103——1142年)率领的“岳家军”的顽强抵抗。“岳家军”纪律严明,具有很强的战斗力,因此得到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和拥护。
岳飞自幼熟读兵书,深有谋略,在战斗中善于以少胜多。在采取军事行动之前,岳飞把各位统帅召集到一起,群策群力,集思广议,商定之后才采取行动,所以打起仗来有胜无败。突然与敌人遭遇时,“岳家军”岿然不动,所以敌人谈起“岳家军”时,总是说:“撼动高山容易,撼动岳家军却很困难啊。”
“含义用法”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宋代岳飞统率的军队能攻善守,具有很强的战斗力,难以攻破。
好大喜功
“典源”
罗泌《路史·前纪》卷四《蜀山氏》:昔者汉之武帝,好大而喜功。
“释意”
西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前87年在位)在位期间,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独尊儒术”,作为巩固政权的工具;并采用法术、刑名,以加强统治。他颁行“推恩令”,使诸侯王多分封子弟为侯,以削弱割据势力;设置十三部刺史,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他征收商人资产税,打击富商大贾;又采纳桑弘羊的建议,把冶铁、煮盐、铸钱收归官营;设置平准官、均输官,由官府经营运输和贸易。同时,他兴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实行“代田法”,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他曾派张骞两次到西域各国,加强对西域的统治,并发展了经济文化交流。又派唐蒙至夜郎,在西南先后建立了七个郡。他还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攻击匈奴,解除匈奴威胁,保障了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刘彻十六岁当皇帝,在位共五十三年,做过一些前人未做过的事情,所以罗泌说他“好大喜功”——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但是,由于他崇尚武力,加之举行封禅,祀神求仙,挥霍无度,使徭役繁重,农民大量破产流亡。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齐、楚、燕、赵和南阳等地均曾爆发农民起义。
“含义用法”
“好大喜功”用以形容铺张浮夸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