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典故(上)
2783600000027

第27章 军事战争故事(6)

烧毁栈道,既向项羽表示刘邦无意东进,又松懈了三秦对刘邦的戒备和防守。

公元前206年8月,刘邦拜韩信为破楚大将军。韩信命大将樊哙带一万人大张旗鼓地去修复栈道。由于山路崎岖,栈道全部焚毁,将士们连立足的地方都没有。樊哙心中暗暗叫苦,如此工程,就是十万人一年也修不完哪!消息传到把守关中第一道关口的老将鄣邯耳朵里,也很是不以为然。

哪知韩信亲率三万精兵,秘密从孤云岭雨脚山后,沿陈仓小路疾行,将士们弃马步行,不顾山道曲折,披荆斩棘,昼夜兼程,仅半个月的时间,突然就出现在了关中。鄣邯听到消息,大惊失色。由于疏于防备,一时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而此时,汉军先锋樊哙已经开始攻城了。鄣邯只得仓促披挂上阵,开城迎战。结果连败三阵,丢了三座城池,所带精兵所剩无几。鄣邯恐怕被韩信活捉,有辱一世威名,恼羞成怒,拔剑自刎。

此后,韩信又连破司马欣和董翳,收取关中,直捣咸阳,楚汉相争从此拉开了帷幕。四年后,也就是公元前202年,刘邦最终击败了项羽,统一了天下,建立了汉朝。

楚汉相争是从“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开始的。刘邦最终取得胜利的结局,使人们把它作为重要的军事谋略广为传颂。而它的使用也逐渐走出军事领域,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表达类似做法的一句成语。这句成语,也有人称作“明修暗渡”,意思是一样的。

出奇制胜

“出奇制胜”意思是说用奇计制伏敌人,取得胜利。比喻用出人意料的办法取胜。

此典出自《史记·田单列传》:“兵以正合,以奇胜。善之者,出奇无穷。奇正还相生,如环之无端。”

战国时,齐湣王田地骄傲自大,腐化堕落,不理朝政。

附近的燕国乘机派大将乐毅带领五十万精兵,联合秦、赵、魏、韩四国一起攻打齐国,把齐兵打得溃不成军,占领了齐国七十座城,只剩下莒城和即墨两个小城没被攻破。田地也在逃亡中被人杀死。

刚开始齐国的老百姓非常痛恨田地,根本无心抗敌,但后来他们看到燕兵奸淫掳掠,感到了国破家亡的痛苦,便纷纷逃往莒城和即墨,誓死守城抗敌。不久,即墨大夫死了,大家就推举田单做守城将领。

田单是齐王的远族,很有智谋,又懂得兵法,他带领全城军民奋力守城,乐毅围城三年,无法攻下这座小城。一天,田单知道燕昭王死了,他便派人到燕京去散布流言,离间燕王和乐毅之间的关系,燕王便派骑劫去取代乐毅。

骑劫是个残暴而愚蠢的人,他到了齐国以后,经常虐待士兵,导致全军士气低落,毫无斗志。田单便乘机突然发动反攻,在夜晚用火牛车大破燕兵,只用了几个月,便完全收复了失地。因而齐人称田单为“齐国之父”。司马迁在《史记·田单列传》中赞扬他说:“兵以正合,以奇胜,善之者,出奇无穷,奇正还相生。”

调虎离山

“调虎离山”比喻用计谋使对方离开原来的有利地位。

此典出自《西游记》第五十三回:“才然来,我是个调虎离山之计,哄你出来争战,却着我师弟取水去了。”

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途中看到一条小河,清水澄澄,寒波湛湛。唐僧看河水挺清的,一时口渴,便叫八戒舀些水来喝。八戒取出钵盂,舀了一钵,唐僧喝了一小半,剩下的一大半被八戒一气喝个精光。一会儿,唐僧、八戒都叫:“腹痛!”又过一会儿,八戒、唐僧呻吟不已,大叫“痛得很!”又过了一会儿,疼痛难忍,肚子渐渐大了起来。又过了一会儿,肚内似有一血团肉块,不住地乱动。见到这种情况,孙悟空搀着唐僧,沙僧扶着八戒到一草舍寻医治病。

悟空将事情的经过讲给一位婆婆听,那婆婆听了哈哈大笑道:“刚才你师父喝的是子母河的水,喝了那水便成胎气,过几天要生孩子的。”唐僧听了,大惊失色道:“徒弟呀!

这怎么办啊!”八戒扭腰撒胯地哼道:“爷爷呀!我怎么生得出来啊!”婆婆见状,便对他们说:“离这里三十里外的地方有一座解阳山,山中有个破儿洞,洞中有个‘落胎泉’,必须喝一口那泉水,才能消除胎气。但如今这泉被如意真仙护住,不送厚礼,你休想得他一滴水。”孙悟空听了,高兴地说:“师父,你放心,待老孙去取水来。”

悟空来到破儿洞取水,那如意真仙非但不给,反而又骂又打。悟空与那仙打了十几个回合,那仙战败,拖着武器如意钩往山里跑了。悟空急忙去取水,吊桶刚放下,那仙跑来用如意钩把悟空钩倒在地,吊桶也落入井里。悟空无奈,只得回去叫沙僧来帮忙。

悟空、沙僧一同来取水,悟空对沙僧说:“你先藏起来,等我与那仙交战正浓时,你乘机取水。”沙僧按计行事。沙僧取到水后,喊道:“大哥,我已取到水了。”悟空得知,对那仙道:“刚才,我使了调虎离山之计,哄你出来争战,却叫我师弟取水去了。……以后再有人来取水,千万不要勒索他了。”孙悟空、沙僧取回水给唐僧、八戒喝下去后,胎气便解了。

七擒七纵

“七擒七纵”比喻运用策略,有效地控制对方,使对方心服口服。

此典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蜀主刘备病危,从成都把诸葛亮召到永安,在病榻前对他说:

“你的才学,比曹丕高十倍,必能安邦定国,成就大事。我的儿子,你觉得能辅佐就辅佐,如果不能,爽性你自己做西蜀之主吧。”诸葛亮流着眼泪说:“臣敢不效忠贞之节,愿竭尽股肱之力,死而后已。”后来,诸葛亮果真竭尽全力地辅保后主刘禅。

刘备死后,夷王高定元等人起兵,反抗蜀汉政权。这对诸葛亮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因为主少国疑,西南地区的夷帅叛变,可以影响到其他地方,只是用军事力量去镇压是不能彻底解决的。所以诸葛亮采取了对外联吴防魏,对内提倡生产的政策,等到诸葛亮把一切都安排妥当后,才发兵攻伐南夷。

诸葛亮采用了分化的战略,使敌人先起内讧。高定元的部将杀了雍闾,然后高定元也被攻破。这时代替雍闾而起的夷帅是孟获。

孟获的军队驻扎在泸水(即金沙江)之南。时值五月,泸水险恶而不易渡。诸葛亮找了当地土人做向导,渡过泸水,生擒了孟获。见他不服,又把他放走。

诸葛亮知道,西南地区地远山险,民心不服已久。杀了孟获,并不能解决问题,只会引起南人的憎恨。大军一走,还会再起叛乱。只有使他们的首领心悦诚服,才是平服南夷的好办法。这样,在双方交战的过程中,诸葛亮活捉了孟获七次,又放了他七次,终于使这位强悍、勇猛的首领心服口服,一再表示从此以后南人绝不再与蜀汉为敌了。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意思是指在战争中,敌我力量相差悬殊,自己处于劣势,只有撤走才是最好的办法。

此典出自《资治通鉴·齐纪七》:“是时上疾已笃,敬则仓猝东起,朝廷震惧。太子宝卷使人上屋,望见征虏亭失火,谓敬则至,急装欲起。敬则闻之,喜曰:“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策,计汝父子唯有走耳!”盖时人讥檀道济避魏之语也。敬则之来,声势甚盛,裁少日而败。”

王敬则为南朝齐高帝萧道成取得皇位立下汗马功劳,受到众人的敬重。萧道成死后,武帝继位,武帝死后昭业继位。不久,萧鸾采取阴谋手段杀死昭业和他的弟弟昭文,自己篡得帝位,号称明帝。萧鸾登上皇帝宝座,担心兄弟和后辈要推翻他,便残忍地杀掉了萧道成的二三十个儿孙。一些老臣旧将也被他除掉。王敬则也是被猜忌的对象。萧鸾虽然表面上对王敬则很尊敬,给他优厚的待遇,内心却处处防备他,派人监视他。当时王敬则任会稽太守,离朝廷远,萧鸾极不放心。

一天,萧鸾把王敬则在京都的儿子王仲雄叫来,递给他一把焦尾琴,说:“我听说你琴弹得好,请你试一下吧!”

王仲雄调准琴弦,边弹边唱,唱了一首民歌,歌词是:“常叹负情依,郎今果行许……君行不净心,那得恶人题!”

萧鸾听了这个曲子,心里更加怀疑,忙派张瑰为平东将军、吴郡太守,领兵秘密监视着王敬则。王敬则听到这个消息,恼羞成怒,当即起兵叛变,领兵向京都建康进发。王敬则的一万兵马渡过钱塘江,打败张瑰的两千守兵,张瑰吓得逃跑了。跟随王敬则的百姓有十几万人,他们手拿铁锹、锄头,占领沿途各县,杀掉县令,直逼京口。

萧鸾正生病卧床,听说王敬则起兵反叛朝廷,非常惊骇,满朝文武大臣全都吓得失魂落魄。萧鸾的儿子萧宝卷叫人爬上房顶了望,看见征虏亭上火光冲天,以为叛军已经到来,萧宝卷吓得连衣服都顾不上换就要逃跑。这件事传到王敬则耳朵里,他得意地说:“嘿嘿,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我料他萧鸾父子唯有逃跑这条路啦……”

可是不久,王敬则因寡不敌众,军队又被河水所阻,遭到失败,他自己也被守军杀死。

古代兵法所说的三十六计,是:

第一套胜战计: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

第二套敌战计: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

第三套攻战计: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先擒王。

第四套混战计:釜底抽薪、浑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途伐虢。

第五套并战计: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

第六套败敌计: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

网开三面

此典出自《吕氏春秋·异用》:“汤见祝网者置四面,其祝曰:‘从天坠者,从地出者,从四方来者,皆离吾网。’汤曰:“嘻,尽之矣!非桀其孰为此也?“汤收其三面,置其一面。”

《吕氏春秋》中这段话的大意是说,把捕捉禽兽的网打开三面。后多用来比喻对犯错误或有罪之人宽大处理。这是关于“网开三面”这个典故的最早记载。今天我们常说“网开一面”,其实是由“网开三面”演变而来的,说的是一个意思。那么,这个典故与军事又有什么联系呢?

这得追溯到上古夏朝的末代,当时的天子桀是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昏君。他暴虐无道,不理朝政,成天和宠爱的妃子妹喜在倾宫中寻欢作乐,过着极其荒淫糜烂的生活。为博得妹喜的欢心,桀命人在倾宫的花园里挖一个大池子,里面灌满美酒,池边的树上挂满肉脯,叫做“酒池肉林”。每天,他与妹喜在池上泛舟,看宫女们趴在池边饮酒,采摘肉脯;还下令民间每天进贡一百匹帛来,让力气大的宫女撕给妹喜听。

大夫关龙逢看不下去,冒死劝谏。桀勃然大怒,当场就将关龙逢斩首。从此,再也没人敢直言进谏。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

当时,在夏的东面有一个诸侯国叫商,商的国君是汤,非常贤明。他极力实行仁政,团结邻近的诸侯,使商的国力日益强盛。

汤在伊尹的辅佐下,团结了中原地区的许多诸侯国,积极进行着灭夏的准备。可是,汉水以南还有四十个诸侯国没有归附,使汤不敢贸然兴兵。

一天,汤到郊外散步,看见一位猎人在野地里张网。猎人把四面的网张好以后,拱手对天祷告说:“天上掉下来的,地里跑出来的,四方经过的,统统进入我的网里来!”

汤听了祷告,就说:“嗨,这么一来,所有的飞禽走兽不都一网打尽了吗?除了桀以外,谁会这样做呢?”于是,汤命令猎人把网撤掉三面,只留下一面来捕捉禽兽。

商汤“网开三面”的事,很快传到了汉水以南,感动了所有的诸侯。大家都说汤是一位贤君,连禽兽都不忍心多加伤害,纷纷表示愿意归附。

汤得到了汉南诸侯的拥戴后,立即出兵讨伐夏桀。夏朝的军队被打得落花流水,桀也当了俘虏,后被商汤放逐到南巢,就是现在的安徽巢县西南,后来就死在那里。汤灭了夏以后,建立了商朝。

说到这里,不免让人想起我党的宽大政策。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对俘虏的国民党军队许多高级将领采取的就是网开三面的宽大政策,表现出共产党人海纳百川的气度。

同心同德

此典出自《书·泰誓》:“受(纣)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这段话就是“同心同德”这个典故的最早出处。它的意思是:商纣王虽然俘虏了很多奴隶,编入军队,但周武王有能够治理国家的良臣,并人心一致,行动统一。“乱臣”在这里指“良臣”。

这个故事源于公元前11世纪,在我国历史上属商朝的末期。当时,商纣王暴虐无道,陕西有个姓周的部族首领叫姬发(周武王),他开始兴兵讨伐纣王。

周武王亲自率领三百辆战车,三千名勇士,还有四万五千名穿着盔甲的士兵出潼关,驻扎在黄河北岸。

周武王知道,对付纣王,光凭自己手中的这点兵力还是不够的。所以,他又联合了西南的八个部族,在距当时的商都——朝歌七十里的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举行誓师大会,声讨纣王的罪行。

周武王在这个誓师大会上宣读的誓词名叫《泰誓》,“同心同德”就出自这里边。

《泰誓》中称,纣王虽然有很多的奴隶,但他们思想不统一,信念也不一致;而我方虽只有治国的能臣十人,但思想统一,信念一致。《泰誓》中接着还有一段话:大家要团结一心,为同一个目标共同战斗,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建立功勋,让天下永远享受太平。

当时所有的将士,听了周武王的誓词后,斗志昂扬,军心大振。此后,在牧野与前来应战的商朝大军展开了血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商朝的将士和奴隶不愿为纣王卖命,在激烈的战斗中纷纷倒戈,发动起义。结果是纣王兵败自焚,商朝从此灭亡了。周武王建立了新的王朝——周朝。

纣王与民众离心离德,最后国破身亡;武王与民众同心同德,取得了胜利。一反一正,两相对照,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国家民族内部团结,同心同德,该是多么重要。

唇亡齿寒

此典出自《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

……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上面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失去了嘴唇,牙齿就会感到寒冷,用之形容利害休戚相关。

这是“唇亡齿寒”这个典故的最早文字记载。

故事说的是春秋时期,强大的晋国想一举消灭自己周围相对弱小的两个小国——虢国和虞国。晋国的国君晋献公与大臣们商量,大臣们建议:

虢国和虞国相互依存,并而去之,困难太大。最好借口攻打虢国,向虞国的国君虞公借道,这样就可以今日“取虢”而明日“取虞”,一箭双雕。晋献公一听,觉得这个计谋虽然很好,但不知道虞公肯不肯借道!大臣荀息说,虞公这个人很贪财物,如果你送上美玉良马,虞公不会不答应的。这良马和美玉,是晋献公最珍爱的两件宝贝,晋献公很是有点舍不得。荀息又进言道:“等灭了虢国和虞国,这些宝贝还不都是你的。只不过是暂放在他那里罢了。”

荀息终于说服了晋献公,带上良马美玉出使虞国。虞公一见这么好的宝贝,顿时眉开眼笑,答应借道给晋国。

虞国有个大臣,叫宫之奇,赶忙向虞公劝道:“俗话说‘唇亡齿寒’,失去了嘴唇,牙齿也就难保了。虞、虢两国,唇齿相依,虢国一亡,虞国也就跟着完了。借道是万万不行的。”

贪财的虞公根本听不进宫之奇的劝谏,收下了良马、美玉,让晋兵借道攻打虢国。

宫之奇见虞公执迷不悟,仰天长叹,为了避免战乱,只好带着家眷离开了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