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讲述了苏秦利用自己所学,“合纵抗秦”,在各诸侯之间游说,推广自己的政治主张,打算用合纵的办法对付秦国。
此典出自《战国策·赵策》:“苏秦从燕之赵,始合从。”
秦国杀了商鞅,但却没有改变商鞅的法令。商鞅新制定的土地所有制,不但在秦国得到了实施而且其他国家也有仿效的。各国都有新兴的商人地主,他们要把封建领主土地公田制改变为税亩制。
六国的旧领主还想保持他们原来的割据统治,新兴的土地所有者要求有一个符合他们利益的统一政权。新旧土地所有者的矛盾,形成为当时最突出的两派对立的政治斗争。列国分成了两派,无论使用什么名义,也不管其中发生了多少错综复杂的事件,新的土地所有者主张亲秦,展开“连横”运动,旧领主和他们的追随者主张抗秦,展开反连横的“合纵”运动,有时亲秦派得势,有时抗秦派抬头。就在这种形势下,两个能说善道的政客应运而出。
一个主张“合纵”,认为中原诸侯应当联合起来一起抵抗西方的秦国,造成南北联合的局面。从地理位置上看,南北合成一条直线,所以叫“合纵”。一个主张“连横”,认为中原诸侯应当跟秦国友好,造成东西联盟的局面。从地理上看,连成一条横线,所以叫“连横”。从此,“合纵”,“连横”,闹得天下鸡犬不宁。
依赖“合纵”出名的人叫苏秦。
他是洛阳人,本来是个政客,没有一定的主张。合纵也好,连横也好,他只打算凭着能说善道的嘴,弄到一官半职,不论哪个君王都可以做他的主子。他想先去见周显王,可是,别人不愿意把他引荐给周显王,他就改变了主意,到秦国去。他见了秦国就说连横的好处,秦国怎么怎么强大,劝秦王一步一步地兼并六国。
哪知道秦惠文王自从杀了商鞅,就不怎么喜欢外来的客人。他听完了苏秦的话,挺客气地回绝他,说:“我的翅膀还没长那么硬,哪能飞得高呢?先生的话虽说很有道理。
可是我得先准备几年,等到翅膀硬了,再请教先生。”苏秦碰了软钉子,只好走了。
可是他并没死心,还想着叫秦王用他。
他费了好多工夫,写了一部书,说明兼并列国的方法。他把这部书献给秦惠文王,但却没被接受。他在秦国住了一年多。
苏秦回到家里,遭到家人的埋怨。他在家苦研一年多各国政治、军事、地理,各诸侯心理等,学业有成,便再去游说六国。他想:“七国中,秦国最强,秦王不用我,我不如去游说六国,叫他们联合起来去抵抗秦国。”
他先到了赵国。赵肃侯(赵成侯的儿子)正用他的兄弟为相国,称为奉阳君。苏秦先去结交奉阳君,向他阐述了一通抗秦的道理。没被接受,便去了燕国去求燕文公。
苏秦对燕文公说:“燕国在列国当中,虽说有两千里土地,几十万士兵,六百辆兵车,六千多骑兵,但如果与西边的赵国、南边的齐国相比,就显出力量薄弱了。近几年来,赵国强大了,齐国强大了。可是强大的国家老打仗,弱小的燕国反倒太平无事。大王您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燕文公说:“不知道。”苏秦说:“燕国没受到秦国的侵略,是因为有赵国挡住秦国。秦国离燕国远,就是要来侵犯的话,也必须要路过赵国。因此,秦国绝不能越过赵国来侵犯燕国的。可是赵国要来打燕国,那就太容易了。早上发兵,下午就能到。大王不跟近邻的赵国交好,反倒把土地送给离自己那么远的秦国,这个做法很不妥当。
要是大王用我的计策,先去跟邻近的赵国订立盟约,然后再联络中原诸侯共同抵抗秦国。这样,燕国才能够真正安稳。”燕文公很赞成苏秦的办法,但怕列国诸侯不能齐心协力。苏秦说他愿意先去跟赵侯商量。燕文公就给他预备礼物、路费、车马、仆从,请他去跟赵国联系。
苏秦到了赵国,这时奉阳君已经死了。赵肃侯听说燕国有位客人来了,亲自迎接,说:“贵客光临,有何指教?”苏秦说:“如今中原各国,最强盛的就是赵国,秦国觊觎的也是赵国。可是秦国却不敢发兵来侵犯,这是为什么呢?
还不是因为赵国的西南边有韩国和魏国挡住秦国吗?可是有一点,韩国和魏国并没有高山大河可以防守,如果秦国真的率兵去打韩国和魏国的话,这两国很难抵抗。如果韩国、魏国投降了秦国,赵国也就要灭亡了。我仔细研究了地形和政治,中原列国的土地比秦国大五倍,列国的军队比秦国多十倍。如果赵、韩、魏、燕、齐、楚,六国联合起来共同抵抗秦国,还怕打不过它吗?为什么各国都要拿自己的土地去奉承秦国呢?六国不联合起来反而分别割地求和,绝不是办法。要知道六国的土地有限,秦国的贪心可是没完没了的。
割地求和是亡国政策。反过来说,如果大王和其他诸侯,结为兄弟,订立盟约,不论秦国侵犯哪一国,其余五国一块去抵抗。
一个孤立的秦国还敢欺负联合起来的六国吗?联合起来共同抵抗敌人是救国政策。我建议大王邀请列国诸侯到洹水来开大会。”赵肃侯是个有血气的青年,非常赞成苏秦合纵抗秦的政策。他拜苏秦为相国,把赵国的相印交给他,又给了他一百辆车马、一千斤金子、一百只玉璧、千匹绸缎,让他去联合各国诸侯。
苏秦当上了赵国的相国,准备去联络韩国和魏国。他刚要动身,赵肃侯召他入朝,说有要紧事商量。苏秦连忙去见赵肃侯。赵肃侯对他说:“刚才接到边疆的报告,说秦国攻打魏国,把魏国打败了,魏王求和,把河北的十座城送给秦国。万一秦国来打赵国怎么办呢?”苏秦心里吓了一跳,他想:如果秦国军队到了赵国,赵国准会像魏国一样割地求和,他那合纵的计策不就吹了吗?但他表面上仍然神色自若,拱着手,说:“我研究过了,秦国的兵马已经疲惫不堪了,绝对不会很快就能打到这里的。万一来了,我也有退兵的办法。”赵肃侯说:“既是这样,你先别出去。如果秦兵不来这里,到那时候你再动身吧。”苏秦只好留下,请赵肃侯加紧作好防御秦兵的准备。
后发制人
“后发制人”表示以弱对强时,得先让一步,再打败他人。
此典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秦二世元年七月,中国历史上爆发了第一次农民起义,陈胜、吴广首先揭竿而起,各地纷纷响应,秦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摇摇欲坠。在农民起义的浪潮中,原先被秦国推翻了的六国后代及一些地方官吏,也相继起来反对秦王朝,趁势争权夺利。会稽郡的太守殷通,一向与项梁关系很好。农民起义后不久,殷通把项梁请来,对他说:“江西已起义,这是灭亡秦朝的好机会!我曾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意思是:先下手的就能制服敌人,后下手的就被敌人制服。)我想出兵,先占据一方,然后向外扩展,行动要迅速,晚了就会被别人占了先。我想出兵,请你和桓楚带领军队作战。现在桓楚流落他乡,只有项籍知道他的去处,请项籍去找他吧。”项梁这个人野心很大,怎么甘愿当殷通的下属,便与他的侄子项籍(羽)密议。他叫项羽拿着宝剑,在外等着,也来一个“先即制人”。交代完之后,项梁又进去与殷通同坐,并告诉殷通,召项羽进来,让他去找桓楚。殷通答应之后,项梁便召项羽进来,向他使了一个眼色,项羽便将殷通杀了。项梁提着殷通的脑袋,佩上殷通的印章,众人全都惊骇不已,旧吏亦惊恐。项梁告诉了众人,于是率兵起义反秦。
缓兵之计
“缓兵之计”指使敌人延缓进攻的计策,借指使事态暂时缓和同时积极设法应付的策略。此典出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九回:“孔明用缓兵之计,渐退汉中,都督何故怀疑,不早退之?郃愿往决一战!”
蜀汉建兴七年夏,诸葛亮与司马懿在祁山作战。司马懿令郭淮、孔礼引兵五千去救武都、阳平,并抄在蜀兵之后,让其自乱。行军路上,郭淮问孙礼:“司马懿、孔明谁强?”孙礼回答说:“诸葛亮大大胜过司马懿!”郭淮接着说:“诸葛亮虽高明,司马懿这一计却有过人之智。蜀兵如果正在打武都、阳平,我们抄到他们后边,岂不是不打自乱了么?”二人正在谈论,忽然哨马来报:武都、阳平已被蜀兵占领。郭、孙得知,刚要退后,蜀军已到,喊杀连天。两军交锋,魏兵大败,郭、孙二人弃马爬山逃脱。
郭、孙失败后,司马懿又唤张郃、戴陵各引精兵一万,趁孔明去安抚武都、阳平百姓不在营中之时去夺蜀寨。司马懿的打算早已在诸葛亮预料之中,张、戴未战即被蜀兵包围。诸葛亮在祁山上大喊:“戴陵、张部,你们二人乃无名小将,我不杀你们,赶快下马投降!”张郃闻言大怒,指着诸葛亮骂道:“汝乃山野村夫,侵吾大国境界,如何敢发此言!吾若捉着汝时,碎尸万段!”说罢,纵马挺枪来战蜀兵。诸葛亮早有准备,张郃、戴陵战败而去。
司马懿连战皆败,半月不敢再战。诸葛亮见司马懿不出战,想出了一个办法,便叫各处都拔寨而回。魏军得知,张郃便要去追,司马懿不同意。后来魏军多次报告,都说诸葛亮接连后撤,司马懿不相信,他亲自去看,果见蜀兵后撤。司马懿回营后对张郃说:此是诸葛亮的计策,不可追赶。张郃说:“诸葛亮用缓兵之计,渐退汉中,都督何故怀疑,不早退之郃愿往决一战!”经张郃一再请求,司马懿乃驱兵追赶,结果又中了诸葛亮的计策,魏军大败。
患鼠乞猫
用以说明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重性,既有利也有弊。要抓住主要方面,不能因小失大。
此典出自《郁离子》:“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
‘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有一个赵国人担忧老鼠为害,便到中山国去要一只猫。中山人给了他一只猫,这只猫善于捉老鼠,但也善于捉鸡。一个多月后,这个赵国人家里的老鼠被猫捉完了,但鸡也被猫吃完了。他儿子很忧愁,就对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除掉呢?”
他父亲说:“这个道理不是你所能知道的。我们的祸患在于有老鼠,并不在于没有鸡。有了老鼠,便要偷窃我们的粮食,咬碎我们的衣服,弄坏我们的墙壁,破损我们的家具,这样,我们就会挨饿受冻了,不比没有鸡更有害吗?现在我们没有鸡,不过是不吃鸡罢了,离挨饿受冻还远着哩,为什么非要除掉这只猫呢?”
集思广益
“集思广益”指集中大家的智慧,以便收到更好的效果。
此典出自《诸葛丞相集·考与军师长史参军椽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三国时的著名人物诸葛亮,是一位博学多才,善于听取各种不同意见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当了蜀国的丞相以后,仍然保持着这种优秀的品德。对于一些敢于向他提出意见的人,常常给予称赞。为了鼓励文臣武将参与政事,诸葛亮写了一份文告,号召大家积极发表政见,齐心协力把国家治理好。这份文告就是名的《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椽属》,也称作《与群下教》。
在文告中,诸葛亮写道:“丞相府里之所以要任用僚佐共同参与讨论国家大事,就是为了集思广益,广泛听取意见,共同把事情做好。”诸葛亮言而有信,他处处重视集中群众的意见和智慧,终于辅佐刘备完成了三分天下的大业。
狡狐捕雉
“狡狐捕雉”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狡猾的敌人惯于隐蔽起来,搞阴谋诡计。
此典出自《淮南子·人间训》:“夫狐之捕雉也,必先卑体弥耳,以待来也。雉见而信之,故可得擒也。使狐瞋目植睹,见必杀之势,雉亦知惊惮远飞,以避其怒矣。”
狡猾的狐狸捕捉山鸡时,总是先蜷缩起身体,耷拉下耳朵,隐蔽起来等待山鸡的到来。山鸡觉得没有危险,便放松了警惕,因而狐狸能够出其不意地捉到它们。
如果狐狸横眉怒目,现出一副张牙舞爪、杀气腾腾的样子,山鸡也就知道害怕了,就会立刻躲避起来。
借箸代筹
“借箸代筹”表示代人策划。
此典出自《史记·留侯世家》:“请借前箸为大王筹之。”
秦朝末年,项羽把刘邦围困在荥阳,刘邦忧心忡忡,与谋臣郦食其谋划对策,郦食其说:“从前汤武讨伐夏朝的桀,分封其后代在杞,周武王讨伐商代的纣,分封其后代在宋。后来秦国背信弃义,侵略诸侯,灭了六国,他们的后代失去了生存的地方。如果陛下恢复六国,送去大印,他们一定会感恩戴德,为陛下效劳。这样,项羽就会势单力薄。”刘邦说:
“这个计策很好。你立刻负责刻印,然后送往六国。”
这时张良从外面进来。刘邦正在吃饭,就招呼张良说:“你来得正好,刚才有人建议分封六国的后代,你觉得怎么样?”张良听了,叹息一声说:“谁给陛下提的建议?陛下的大事完了!”刘邦诧异地问道:“为什么呢?”张良说:“请陛下把前面这支筷子借给我一下。”
张良接过筷子后,一边画来画去,一边说:
“从前汤武、周武王分封灭亡国家的后代,是因为他们能将敌国置之死地,现在陛下能将项羽置之死地吗?”刘邦摇头说:“我被项羽包围,怎么能置他于死地呢?”张良接着说:“汤武、周武王的分封都是在消灭敌人、销毁兵器、战马放归、天下稳定以后才进行的,现在跟随陛下的将士,都来自六国,他们抛妻别子,血洒疆场,无非是希望有朝一日获得一块土地。如果恢复六国,那么他们就要离去,谁给陛下打天下呢?因此我说陛下的大事完了。”
刘邦听了张良的一番话,将口里的食物喷向郦食其,大声骂道:“呸,你这个臭书呆子,差点坏了我的大事!”
狙公分栗
“狙公分栗”形容聪明人善于用手段驾驭他人。
此典出自《庄子·齐物论》、《列子·黄帝篇》。
有一个宋国人养了一大群猴子。天长日久,他能猜得到猴子的心意,猴子也能听懂他的话。由于他非常喜欢猴子,人们便称他狙公(狙,就是猴子)。狙公为了养活那群猴子,甚至不惜减少家里人的口粮。但猴子太多,消耗太大,渐渐地粮食不够吃了,他不得不想法限制猴子的食粮。
一天,狙公把猴子们召集来,对它们宣布说:“从今天起,按定量给你们分配山栗(即橡实)。每天早晨三个、晚上四个,你们同意吗?”
猴子听了,认为分的山栗太少,都非常不满,纷纷向狙公“吱吱”大叫,表示抗议。
狙公非常熟悉猴子脾气,知道如何对付它们。等猴子们吵闹一阵后,他又不慌不忙地说:“既然你们不满意,那么就增加一点,改为每天早上四个,晚上三个,这样总可以了吧?”
猴子再机灵,也只是畜生,不会算计。它们听说早上由三个山栗改为四个,就都以为口粮有所增加,于是就安静了下来,不再吵闹。
居安思危
在享受安逸快乐的时候,应该想到一些危险的事情;也就是在看到事情有利方面的时候,要想到一些不利或困难的情况。
此典出自《尚书·说命中》:“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
春秋时代,各国互相攻伐,几乎没有安宁的日子,史称战国。当时郑国要出兵侵犯宋国,引起晋、鲁、卫……等十一个国家的不满,派出军队围住了郑国都城,逼迫郑国退兵,郑国被迫和那十一个国家签订和好盟约。
楚国(当时被中原的国家认做野蛮的地方)见郑国与这些国家和好了,便向秦国借兵攻打郑国,郑国又对楚国表示降服。这样一来,中原十二国认为郑国背弃了盟约行为,便共同出兵攻打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