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典故(上)
2783600000072

第72章 智谋方略故事(11)

有个人写了一封信派人去向一个富翁借牛。富翁正在会客。他忌讳自己不识字,就打开信,装模作样地看了一番,然后对送信的人说:“知道了,过一会我就去。”

浑沌凿窍

“浑沌凿窍”这个典故比喻办事情如果不考虑它们各自的特殊性,而主观地强求一律,那就像替浑沌凿窍一样,好心反而办了坏事。

此典出自《庄子·应帝王》。

南海神王,名字叫;北海神王,名字叫忽;中央神王名叫浑沌。与忽交情很好,他们常在浑沌所管理的中央地区会面,受到浑沌的热情款待。

与忽非常感激,就商量着要报答浑沌的恩惠:“人人都有口、鼻、耳、目七窍,用以看视,闻听,进食,呼吸,唯独浑沌没有。

我们试凿一番。”于是,与忽一齐动手,每天开凿一窍,七天之后,浑沌竟被凿得七窍流血死去了。

矫枉过正

“矫枉过正”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

此典出自《汉书·诸侯王表序》:“可谓矫枉过其正矣。”

据《后汉书·仲长统传》载:东汉灵帝时,高平有个著名的读书人,名叫促长统。

他从小好学,博览群书,最擅长文章词令,才二十余岁就在青、徐、并、冀诸州间游历,非常了解汉王朝的得失,曾写了几篇议论时事的文章献给灵帝。在其中一篇《理乱篇》中曾提到汉末政治动乱的原因和后来人们拨乱反正的做法。他说:后代的帝王有的很愚蠢,看见国内没有人反对他,就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将一切治理国家的功绩归于自己,以为无人可以将他推翻,于是,君主与臣下一起胡作非为。

在宫内,沉湎于女色,在外整天驰骋于围猎场上。不理政事,不管人民的死活,有才能的人不用,亲信的尽是些阿谀奉承之辈,受到尊宠的全是皇后、妃子、姬妾的家人。这就像叫饿狼看守厨房、饿虎管理猪圈一样,百姓的骨髓被吸尽了,怨声载道,整个国家都处在纷乱不安之中,其他异族也乘机来犯,结果是土崩瓦解,一朝覆亡。

驳象虎疑

“驳象虎疑”比喻在社会生活中,类似这种为假象所惑而发生错觉的事情。

此典出自《管子·小问》:“此驳象也,驳食虎豹,故虎疑焉。”

齐桓公骑马出游,有一只老虎远远望见就连忙趴在地上。事后,桓公问管仲说:“今天我骑马出游,老虎看到我吓得不敢动,这是什么原因呢?”

管仲回答说:“君王必是骑驳马闲游,迎着太阳奔跑吧。”

桓公说:“是这样。”

管仲说:“这是因为驳马很像驳,驳能吃老虎豹子,所以老虎害怕了。”

进寸退尺

“进寸退尺”比喻得的少,失得多,得不偿失。

此典出自《老子》第六十九章:“用兵有言:

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老子》第六十九章,是老子的一篇军事论文。老子说:古代用兵的人有这样的话:我不敢做主动发动战争的“主”,而要做被迫进行战争的“客”。我不敢进入别国领土一寸之近,可以退回本国领土一尺之远。

荆人畏鬼

“荆人畏鬼”这个典故告诫人们,没有科学态度,就不可避免地要被坏人利用。

此典出自《郁离子》。

楚地有个人,特别害怕鬼,听到风吹叶落和蛇鼠爬行的声音,都以为是在闹鬼。

一个小偷知道他疑神疑鬼,就在夜晚爬在他家墙上,探头探脑,装鬼怪叫。他吓得半死,看都不敢看一眼。小偷这样反复四五次,然后进入他的屋里,把所有的财物洗劫一空。

举措失当

“举措失当”比喻措施不得当。

此典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举错必当,莫不如画。”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消灭六国,统一了天下。接着把全国划为三十六个郡,并且统一了度量衡。二十七年,为了宣扬威德,秦始皇开始巡游天下。二十八年,秦始皇到泰山去进行封禅典礼,接着又南登琅邪,在琅邪呆了三个多月,修筑了琅邪台,并且立了石碑,刻上碑文歌颂秦始皇的功绩和秦的德政。

其中写到:秦始皇关心老百姓,勤于朝政,制定了符合大众要求的法律,地方官吏也能分工合作,对事务的安排、措施,全都是整齐划一,一切按规定、按制度办事。

拒谏饰非

“拒谏饰非”指拒绝别人的劝告,掩饰自己的错误。

此典出自《荀子·成相》:“拒谏饰非,愚而上同国必祸。”

《成相》是荀况晚年的作品。在这篇文章中,他借用一些历史故事,塑造了他理想中的圣王和贤相的形象。文中写到:君主喜欢忌妒和处处都想胜过臣下,这样大臣们就没法进行规劝了,必然要遇到灾祸。

君主评论臣下的过错,要看他所做的事是否违背了尊崇君主,安定国家和推崇贤人。

君主拒绝规劝,掩饰自己的错误,臣下阿谀奉承、附和君主的意思,国家就必然遭到灾祸。

开门揖盗,自招其祸

“开门揖盗,自招其祸”比喻人们举措失当,做了有利于敌人的事。

此典出自《三国志·吴志》:“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揖盗,未可以以仁也。”

三国时期,东吴的孙策被三个刺客围攻,身中数枪,不治而死。临死前嘱咐说把吴国的领导权交给弟弟孙权。孙权这时只有二十多岁,为哥哥去世非常伤心,日夜啼哭不止,众臣劝也劝不住。大臣张昭严厉地说:

“主公,现在不是你哭泣的时候。四周强敌环伺,国内人心浮动,有多少事等着你去处理,你却只顾伤心,百事不问。谚语说:

‘开门揖盗,自取其祸’,你这不等于把国门打开,毫不防御,让敌人自由出入吗?”孙权是个非常聪明的人,听了张昭的这番话,立即振作起来,整顿防务,奖励生产,团结全国上下,不久便把吴国治理得比孙策时期更强盛了。

刻画无盐

“刻画无盐”比喻以丑作美,引喻失当。

此典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底》:“何乃刻画无盐,唐突西施也。”

战国时,齐国无盐(今山东东平县东)有一个相貌丑陋的女子,姓钟离,名春,外地人都称她无盐。无盐相貌虽丑,但关心政事。她曾当面指责齐宣王奢侈腐败。

齐宣王受到感动,立她为王后。后来,人们就用“无盐”来称颂和比拟貌丑而有德行的妇女。

春秋时代,越国曾有一个绝代美女西施。无盐和她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如果非要作个比较,那就把丑的抬得太高,把美的贬得太低了。这种做法,称作“刻画无盐,唐突西施。”

晋代时,征西将军庾亮与荆州刺史周友善。一次,庾亮对周说:“大家都拿你比乐广。”周说:“这真是精细地描绘无盐,无端地冒犯西施。”

空洞无物

“空洞无物”意思是空空如也,什么东西也没有。人们常用它形容文章或讲话空空洞洞,没有内容,或不切合实际。

此典出自《世说新语·排调》:“王丞相枕周伯仁膝,指其腹曰:‘卿此中何所有?’答曰:‘此中空洞无物,然容卿辈数百人。’”

王导(公元276~339年),晋代临沂人,字茂弘,少年时代就见识广,才智过人。晋元帝(司马睿)登基前,是琅玡王,王导为他出谋划策,笼络人心,对他的帮助很大。司马睿建立了东晋政权之后,任王导为丞相。王导在晋元帝(司马睿)时代、晋明帝(司马绍)时代、晋成帝(司马衍)时代,都出将入相当大官,一直当到太傅。

当时,有一个人叫周顗,字伯仁,少年时代就很有名气,二十岁继承了父亲周浚的爵位,当了武城侯,晋元帝(司马睿)时任宁远将军、荆州刺史、吏部尚书等职。他才华出众,酷爱饮酒,有时一个人能喝一石酒,整天都是醉醺醺的。

有一次,一个酒友来找他,两个人抱着二石酒大喝起来,都喝得酩酊大醉。周顗醒来一看,那个酒友已经醉死了。周顗的脾气很好,性情温和,对人非常友爱。他的弟弟周嵩有一次喝醉了酒,瞪着眼睛对周顗说:

“你的才能根本比不上我,凭什么有那么大的名气!”说着,把燃烧着的蜡烛投到哥哥的身上。然而周顗神色不变,一点也不发脾气。正因为周顗有这些长处,丞相王导十分重视他,同他保持着非常亲密的关系。

有一次,王导枕着周顗的膝盖,指着周顗的肚子说:“您的肚子里有些什么东西呢?”

周顗回答道:“我的肚子里空空如也,什么东西也没有。不过,像您这样的人,我的肚子里能装上几百个。”听了周顗的话,王导并不生气。

孔丘吃桃

“孔丘吃桃”比喻虚伪的礼仪和繁文缛节,也可用来比喻迂腐可笑。

此典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有一次,孔子陪着鲁哀公闲坐,哀公赏给孔子桃子和黍子,请他吃桃。孔子先吃掉了黍子,然后才开始吃桃。哀公左右的人见孔子出了丑,都捂着嘴笑起来。哀公说:

“这黍子不是吃的,是用来擦桃毛的呀。”

孔子回答说:“这个我知道。我认为黍子是五谷中地位最高的,祭祀先王时用黍子做上等祭品。瓜果有六种,而桃子是地位最低下的,祭祀先王时,不能把桃子当成祭品。我听说,有修养的人用低贱的东西去擦拭贵重的东西。如果用五谷中地位最高的黍来擦拭瓜果中地位最低下的桃,这就好比让尊贵的人来给卑贱的人做事。

我认为这样做有损于上下尊卑制度,因此我不敢把桃子抬高到宗庙祭品之上啊!”

劳而无功

“劳而无功”指花了力气却没有成效。

此典出自《管子·形势篇》:“与不可,强不能,告不知,谓之劳而无功。又见《庄子·天运》:是犹推舟于陆地,劳而无功。下面故事从《庄子》。”

春秋末年,孔子带着一些弟子周游列国,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在准备从鲁国到卫国去的时候,弟子颜渊对鲁国的太师金说:“我的老师孔子要到卫国去宣传仁义道德这些政治主张,您说卫侯会接受吗?”

金回答说:“现在战乱四起,各国的国君都只顾着打仗,谁听那些不合时宜的说教呢?

如今他去卫国游说,可能会像在陆地上推着船前进一样,花了力气,却收不到效果。”后来,孔子来到卫国,仍然不合时宜地进行说教,卫侯果然没有采纳他的主张,他只好垂头丧气地走了。

两败俱伤

“两败俱伤”是指双方都吃了亏,都受到损害。

此典出自《战国策·齐策三》。

战国时代,齐宣王打算发兵去攻打魏国。当时齐国有一个幽默善辩的人名叫淳于髡,他知道了,便去见宣王,说:“韩子卢是最有名的猎犬,东郭逡是最著名的狡兔。有一天,韩子卢追赶东郭逡;一只在前面拼命地逃,一只在后面拼命地追,绕着山脚追了五圈,越过山头又追了五趟,直到后来它两个都跑得精疲力竭了,就全部倒在路边,死掉了。这时,来了一个种田的人,他弯下腰去,毫不费力地拾起一只狡兔和一只猎犬。现在,如果齐国攻打魏国,必定兵连祸结。这场战争不是短期之内可以结束的。结果,必将使双方士兵都打得焦头烂额,疲惫不堪!而且也极大地加重了百姓的负担,落得民穷财尽,两败俱伤。那时候,秦国和楚国便可以不费吹灰之力、长驱直入,占领齐、魏两国,就像种田的人毫不费力地拾到一只狡兔和一只猎犬一样。”

齐宣王听了,觉得淳于髡的话非常有道理,就放弃了攻打魏国的念头。

龙蛙喜怒

“龙蛙喜怒”这个典故告诉人们,越是鼠目寸光,胸无大志的人,往往越喜欢自我陶醉,自鸣得意。

此典出自《艾子杂说》。

很久以前,有一位龙王在海滨遇到一只青蛙。

它们相互寒暄后,青蛙问龙王说:

“大王您居住的地方怎么样啊?”龙王回答道:“那是珍珠造成的宫殿,彩贝堆砌的楼台,可以说是无比壮丽、无比精巧了。”

龙王也问青蛙说:“你住的地方怎么样啊?”青蛙说:“周围是绿苔碧草,门前是清泉白石。”

青蛙又问龙王:“大王喜怒的时候,是什么样呢?”龙王说:“我高兴的时候,普降甘霖,让天下五谷丰登;发怒的时候,先兴狂风,再发雷霆,后飞闪电,让千里之内,寸草不留。”

龙王也问青蛙:“你喜怒的时候,又是怎么样呢?”青蛙说:“我高兴的时候,便对着清风明月,尽情鼓噪一片蛙声;生气的时候,先怒眼睛,再鼓肚腹,直到最后胀破肚皮,一死方休。”

鲁人徙越

“鲁人徙越”比喻要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决定行动,否则就非碰钉子不可。

此典出自《韩非子·说林上》。

鲁国有个人擅长织草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生绢,他们想搬迁到越国去生活。有人告诉他说:“你一定会遇到困难的。”

这个鲁国人诧异地问道:“为什么呢?”

那个人回答道:“鞋子是用来穿的,而越国人是光脚走路的;织绢是为了做帽子戴,而越国人是不戴帽子的。拿你们所擅长的技艺,跑到用不着的地方去谋生,要使自己摆脱困境,怎么可能做到呢?”

驴鸣犬吠

“驴鸣犬吠”的意思是,如同驴狗般的嚎叫,用以嘲笑某人文章写得拙劣。但此典过于刻薄,对人不敬,应当慎重使用。

此典出自《朝野佥载》卷六:“梁庾信从南朝初至北方,文士多轻之。信将《枯树赋》

以示之。于后无敢言者。时温子升作《韩陵山寺碑》,庾信读而写其本。南人问信曰:‘北方文士何如?’信曰:‘唯有韩陵山一片石堪共语,薛道衡、卢思道少解把笔,自余驴鸣犬吠,聒耳而已。’”

庾信(公元513~581年),字子山,是南北朝时期的北朝作家。起初,他在南朝梁朝当官,与他的父亲庾肩吾一起入宫廷,写作绮丽的宫体诗。梁元帝(萧绎)承圣三年(公元555年),四十二岁的庾信奉命出使西魏,到了长安。恰巧此时,西魏的军队攻陷了江陵,捕杀萧绎。从此,庾信便被留在西魏,历经西魏、北周,到隋文帝(杨坚)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去世。

庾信本是被逼迫留在北方的南朝使臣。

他从南朝初到北方时,文人们都轻视他。

留在北朝做官,这在瘐信看来不但是背井离乡,而且是“失节”的行为,使他内心中感到严重的屈辱和痛苦。这种遭遇和经历使他的创作发生了变化,写出了《哀江南赋》、《小园赋》和《枯树赋》等代表作。

《枯树赋》主要是抒写自己身世之感,如“若乃山河阻绝,飘零离别,拔本垂泪,伤根沥血。火入空心,膏流断节。横洞口而欹卧,顿山腰而半折。”树的形象已经成为作者身世的象征,读后催人泪下。庾信把《枯树赋》拿给其他文人看,他们看后深表佩服,从那以后他们再也没有攻击庾信了。此前,以尔朱荣为首的尔朱氏拥有强大的兵力,魏国在凶暴愚蠢的尔朱氏支配下,从统一的形式转向分裂的形式。公元532年,晋州(今山西临汾县)刺史高欢在洛阳大杀尔朱氏及其徒党,并在韩陵山(在河南安阳东)建立定国寺,记载自己的功德,一个叫温子升的文人撰写了碑文,即《韩陵山寺碑》。庾信很喜欢这篇碑文,就把它抄了下来。有一次,南方的文人问庾信说:“北方文人的水平怎么样呢?”庾信回答道:“唯有韩陵山上的那块碑文尚可一读,薛道衡(字玄卿)、卢思道稍懂为文之道,除此之外,都是一些驴鸣犬吠之徒,聒噪一番,污人耳目而已。”

买鳖亡鳖

这一则典故讽刺了教条主义者总是带着很大的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

此典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郑雎人卜子的妻子去赶集,买了一只甲鱼。

路过颍河的时候,她以为甲鱼渴了,就把它放到河里去喝水。结果甲鱼就跑掉了。

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这个典故用以比喻人们办事乱碰瞎闯,危险之至。

此典出自《世说新语》:“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东晋时期,桓玄掌握大权,家中常常是宾客满座,饮宴至深夜。有一天,在宴席上行酒令。规定每个人讲两句诗,表达一个非常危险的境界。一人说:“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大家说:“不错,是挺吓人的。”

又一人说:“昼日则鬼见,暮卧则梦闻。”

大家说:“不错,也吓人。”一人道:“大虫口中夺脆骨,骊龙项下夺明珠。”大家说:

“不错,这也是很吓人的事。”轮到一个参军时,他脱口说道:“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可大家竟默不作声。原来桓玄瞎了一只眼睛,最忌讳别人说什么瞎子、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