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典故(下)
2783800000040

第40章 空灵境界故事(10)

“观察一个人只盯着小节、小信,是不公正的哟。你们想想看,如果齐国没有管仲,它会强盛吗?齐桓公没有管仲,他能称霸于诸侯吗?天下的一切都得到匡正,全是管仲的功劳呀。人们至今还在享用他的恩泽呢。当初如果失掉管仲,齐国人可能是披头散发衣衫不整,像野人那样生活哩!像管仲这样具有大智大勇的卓绝人才,怎么能像普通百姓那样自毁自弃在山沟、草莽,埋没自己的济世之才呢……”

子路、子贡听了先生的一席话,对先生佩服得五体投地,赞不绝口。

有志者事竟成

“有志者事竟成”比喻只要有志气,就一定能克服困难,办成事情。

此典出自《后汉书·耿传》:“帝谓耿曰:

‘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后汉光武帝时期,有个大将军名叫耿,是光武帝手下功劳卓著的二十八将之一。他奉命去平定一个名叫张步的人的叛乱。张步兵马很多,他们知道:战败就要被处死,因此顽强地奋力抵抗。

耿屹立前线,下令部下一步不准后退。

敌军的箭集中向他飞射而来,他镇定自若,一一挥刀拨开,忽然一箭飞来,射中他的大腿,那箭半截射入肉内,鲜血迸流,左右大惊,一起跑到他面前,要把他抬出战场。

这时,敌人兴奋不已,大声喊道:“射死耿了!”耿用力推开左右,一刀把箭杆斩断,箭头依然留在肉里,撕下半幅战袍一扎,翻身上马,大呼杀敌。汉军士气大振,一鼓作气把敌军打败了。

第二天,耿的伤腿肿了起来,而且因失血过多,又发起烧来。将士们纷纷来看望,都劝他最好撤兵养伤。耿道:“敌人士气已丧,胜败在此一举,我这点伤算得了什么?”他坚持不要别人扶着他,自己咬牙上马,仍旧威风凛凛地出现在疆场上,挥兵猛攻,终于消灭了张步叛乱的武装力量。汉光武帝知道详情之后,万分感动,写信慰问他,说道:“将军真如谚语所说的:‘有志者事竟成’啊!”

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比喻做事有顽强的毅力,不怕困难。

此典出自《列子·汤问》。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在冀州以南、河阳以北有两座大山,一座是太行山,另一座是王屋山,山高万丈,方圆有七百里。

在山的北面,住着一位叫做愚公的老汉,年纪快九十岁了。他家的大门正对着这两座大山,出门办事就必须绕着走,非常不方便。愚公心里非常不痛快,下定决心挖掉这两座大山。

一天,他召集全家老小,对他们说:“这两座大山,挡住了我们的出路,咱们大家齐心努力,把它挖掉,开出一条直通豫州的大道,你们觉得如何?”

其他人都表示赞同,只有他的妻子提出了疑问,她说:“像太行、王屋这么高大的山,挖出来的那些石头、泥土放在哪里呢?”

大家说:“这好办,把泥土、石块扔到渤海边上就行了!再多也不愁没地方堆。”

于是第二天天刚亮,愚公就带领全家老小开始了挖山的艰巨工程。

他的邻居是个寡妇,她的一个七八岁的小儿子也跑来帮忙。

大家都很卖力地挖山,一年到头很少回家休息。

黄河边上住着一个老汉,这个人非常精明,人们管他叫智叟。他看到愚公他们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地挖山运土不止,感到十分可笑,就去劝告愚公:

“你这个人真是够傻的,这么一大把岁数了,还能活几天?用尽你的力气,也拔不了山上的几根草,又怎么能搬动这么大的山?”

愚公深深地叹口气说:“我看你这人自以为聪明,其实是顽固得不开窍,还不如寡妇的小儿子呢!不错,我是老了,活不了几年了。可是,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世世代代,一直传下去,是无穷无尽的。但是这两座山却不会再长高了,我们怎么不能把它们挖平呢?”

听了愚公的这番话,那个自以为聪明的智叟,再也无话可说。

手中握着蛇的山神知道了这件事,害怕老愚公挖山不止,就报告了上帝。上帝被老愚公的精神感动了,于是就派两个大力神下凡,把两座大山背走,一座放到朔水东边,一座放到雍州南边。从那以后,冀州和汉水的南面,就再也没有高山阻挡了。

中流砥柱

“中流砥柱”比喻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屹立不动,能起支撑作用的力量。

此典出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下·景公养勇士三人无君臣之义晏子谏第二十四》:“吾尝从君济于河,龟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又见北魏人郦道元《水经注·河水》:“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

中流,指江河的主航道;砥柱:山名,在河南三门峡市东黄河中。据《晏子春秋》

载:春秋时,齐景公手下三个勇士,一个叫公孙接,一个叫田开疆,一个叫古冶子。

这三个人有勇无谋,不管对君王还是对大臣们都没有什么礼节礼貌。对此,晏子非常痛恨他们,就劝景公除掉这三个人。景公说,这三个人勇力过人,恐怕不能力取。于是晏子想了一个办法。他让景公赐了两个桃子,叫这三人论功吃桃,想用这个办法让他们争斗起来,互相残杀。公孙接说:我曾接连打死过两只野兽,论功可以吃桃;田开疆说:我曾经多次打败过敌人,论功可以吃桃;古冶子说:有一次,我随国君外出,过河时,一只老龟衔着驾车的马跑到黄河中流的砥柱山附近去了,我当时不能游水,而在水底下逆流百步,顺流九里,终于杀死了老龟救出了马。

众志成城

“众志成城”比喻众人齐心合一,做事一定能够成功;或形容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力量无比的强大。

此典出自《国语·周语下》:“故谚曰:‘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周朝景王二十一年时,景王忽然改革币制,铸行大钱而废止正在流通的小钱,使老百姓受到很大的损失。两年后,周景王又想搜集民间的存铜来铸造一口大钟。第二年大钟铸成了,景王命人敲击那口巨钟,感觉那口巨钟发出的声音非常谐和,便对乐官洲鸠说:“你听,这钟声倒是很好听呢。”

洲鸠是一个很了解百姓疾苦的人,早就痛恨景王的所作所为。现在景王和他说起钟声的事,心中不由得生出一股怒气,便愤愤地答道:“这说不上是谐和的声音!大王铸的钟,那声音老百姓听了欢喜,那才算得是谐和;在这三年中,你铸出了两种害人的金属品(大钱和大钟),弄得民穷财尽,怨声载道,我真不知什么叫做‘谐和’?俗语说:‘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百姓们拥护的事情,没有不成功的,它会像城堡一样牢固;而百姓们痛恨的事情,没有不失败的,即使它坚如金铁,最终也要销熔!”

白头如新

“白头如新”的意思是,相识多年,直到头发白了,还和初识那样不了解。形容交情浅。

此典出自《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谚曰:

‘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

汉朝初期,刘邦消灭了异姓王,又封了同姓王。这些同姓王的门下,搜罗了一批有才干的人士。其中有一个人叫邹阳,本是齐国人。起初,他在吴王刘濞手下任职,以文辞著称。后来,吴王刘濞谋反,邹阳劝谏吴王,吴王不听,于是邹阳改投梁孝王刘武门下。邹阳很有智谋才略,但又不肯与他人同流合污,因此忌恨他的人就在梁孝王面前说他的坏话。梁孝王听信谗言,就把他逮捕入狱,并想杀掉他。邹阳在狱中上书梁孝王,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谚语说:‘相识多年,一直到头发白了,却像刚认识一样互不了解;在路上相遇,停车交谈,两车紧靠着甚至把车盖都挤歪了,就好像有多年交情一样情投意合。’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相知与不相知。”

半面之交

“半面之交”形容交往的时间很短。

此典出自《后汉书·应奉传》注:“奉年二十时,尝诣彭城相袁贺,贺时出行闭门,造车匠于内开扇出半面视奉,奉即委出。后数十年于路见车匠,识而呼之。”

这段话意思是说:

东汉的应奉记忆力很强。他在20岁时,曾到彭城去看望袁贺,袁贺当时不在家,房门关闭着。应奉叫门,袁贺家的造车匠人于是开门露出半张脸来看应奉,应奉就走了。数十年后,应奉在路上遇见造车匠,仍然记得他,和他打招呼。

闭关却扫

“闭关却扫”表示不与外界来往。

此典出自江淹《恨赋》:“至乃敬通见抵,罢归田里,闭关却扫,塞门不仕。”

东汉初年,有一位辞赋家叫冯衍,字敬通,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跟随刘玄一起作战。更始三年(公元25年),赤眉军攻入长安,刘玄投降,不久被绞死。

刘玄死后,汉光武帝刘秀招降冯衍等人,并任命冯衍为曲阳县令。冯衍虽然才华出众,在曲阳令任上也立过功,但由于刘秀的一些大臣毁谤他,因此迟迟得不到升赏。

后来,冯衍升为司隶从事,但又由于与外戚相勾结而被罢免。罢官后,他回到故乡京兆杜陵,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由于社会炎凉,人生坎坷,仕途险恶,冯衍回乡后,闭门自守,不敢同亲戚朋友来往,最后潦倒而死。

南北朝时梁文学家江淹非常同情冯衍等人的遭遇,写了一篇《恨赋》以抒发自己的同情之心。赋中写到冯衍回乡后“闭关却扫,塞门不仕”,意思是说,闭上大门,扫除车迹,不与外界来往。

宾至如归

“宾至如归”是说,宾客到来之后,就好像回到自己的家里。形容主人招待客人非常周到。

此典出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宾至如归,无宁葘患?”

鲁襄公三十一年六月二十八日(公元前542年),鲁国的国君鲁襄公死了。当月,郑国大夫子产陪同郑国国君到晋国出访。晋国国君考虑到鲁襄公刚刚去世,就没有接见他们。子产生气了,派人把所住宾馆的围墙全部拆除,让自己的马车可以自由出入。晋国大夫士文伯很不高兴,当面责备子产说:“我国的政事和刑罚都没有做好,导致盗贼蜂起,真不知诸侯国的大臣们到我国访问寡君的时候,如何才能保证他们的安全?因此,我们才派官吏修缮宾馆,把宾馆大门造得高高的,把围墙砌得厚厚的,以保证来客的安全。

而你却把墙拆毁了,虽然你们的随从能够保护好你们,可是别国的宾客又怎么办呢?我国是诸侯的盟主,修建宾馆的围墙,旨在接待好各国的宾客。如果把墙拆除了,叫我们拿什么来保证宾客的安全呢?寡君因此派我前来请教。”

子产回答说:“我国是一个小国,又处于晋、楚两个大国之间。大国可以随时向我国索要东西,没有一定的时间。因此,我国国君从不得安生,搜求国内所有的财货,亲自带来朝见贵国。然而却碰上贵国执事没有时间,我们见不到他们,又没有得到贵国的旨令,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次朝见。我们既不敢呈上财物,又不敢把它放在露天里。如果马上呈上去吧,都是君王府库中的财物,不经过一定的仪式,我们就不敢奉献。把它们放在露天里吧,又怕日晒雨淋导致腐败毁坏,以至于更加加重我国的罪过。

我听说,文公做诸侯盟主的时候,自己住的宫室很小,连一个可供观赏的台榭也没有。可是,却把接待各国诸侯的宾馆建造得富丽堂皇,如同国君的寝宫一样,仓库、马棚都修缮得很好,负责建筑的官吏及时修整道路,泥瓦工按时粉刷墙壁。诸侯的宾客刚刚到来,掌管柴火的官吏立即点起庭院中的火把,仆人们仔细巡视宾馆,随时提供服务。车马有一定的地方安置,宾客的随从有人替换,管车的给车轴加油,管洒扫的和看守牲口的都认真地完成自己该做的事情。各个部门的官吏,随时检查招待宾客的工作。文公及时办理宾客的公事,每一件都处理得十分恰当。他同宾客共忧同乐,宾客有不如意的事,就前去安慰;宾客有不明白的问题,就耐心加以指点;宾客缺少钱物,就加以周济。宾客来到这里,就像是在家里一样,没有什么不放心的地方。既不怕强盗和小偷,也不担心干燥和潮湿。现在却不同了,晋君居住的铜鞮别宫方圆有数里之大,而宾客居住的地方却如同奴仆居住的小屋子。车子进不了大门,而又无法翻墙进去;盗贼公然逞凶,天灾也随时降临;接见宾客没有明确的时间,召见的命令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下达。如果不拆除围墙,就没有地方存放财物,那我们的罪过就更重了。请问执事,将怎么安排我们?鲁襄公病逝,不但是贵国国君的丧事,也是敝国的丧事。如获准及时献上礼物,我们一定把墙修好后再离去。如果能这样,就是晋君对我们的恩惠了。我们怎敢害怕困顿和劳苦!”

晋君听说这件事之后,便接见了郑君和子产。不久,晋国重新修建了宾馆。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或“高山流水”

形容琴曲高妙;或指朋友间心意相通。又用“知音”比喻知己朋友。

此典出自《吕氏春秋》:“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春秋时有个叫伯牙的人擅长弹琴,是名闻天下的弹琴高手。

伯牙善于弹琴,而他的朋友钟子期则善于听琴。一次,伯牙弹起一支曲子,意在吟咏高山。钟子期听到琴声抑扬顿挫、刚劲有力,就说:“好啊!这一曲气势磅礴,就像泰山一样巍峨峻拔。”伯牙又弹起另一支曲子,意在吟咏流水。钟子期听到琴声舒缓自如、流畅明快,就赞叹道:“妙呵!这一曲浩浩荡荡,就像江河水奔流不息!”

又有一天,伯牙与钟子期到泰山之北游玩,遇上了一场暴雨,他们只好跑到山岩下面避雨。伯牙便拿出琴来弹奏。开始时,弹的是山风阵阵,大雨淋漓;然后表现风声更紧,暴雨如注;最后弹出山崩石裂,惊天动地……每奏一曲,钟子期便用准确的语言将乐曲的意境一一描绘出来。伯牙感慨万分:“你对琴声的理解力实在太奇妙了!对曲子的描绘与我的心思完全一致。

我无论有什么心思都逃不过你的耳朵。你真是一个难得的知音呵!”

后来,钟子期死了,伯牙于是就拉断了琴弦,摔碎了琴。他说:“知音都没有了,我还弹什么琴呢?”从此他终生不再鼓琴。

驳逐客令

“驳逐客令”比喻用花言巧语说服别人使自己留下来。

此典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长信侯作乱而觉……王知之,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尽得等。卫尉竭、内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齐等二十人皆枭首,车裂以徇,灭其宗。及其舍人,轻者为鬼薪。及夺爵迁蜀四千余家,家房陵。……十年,相国吕不韦免。……大索,逐客。

李斯上书说,乃止逐客令。”

春秋时候,吕不韦为了一个落难的王孙异人,倾家荡产,千方百计让他当上了太子,又为他娶了赵姬,养了秦王政。在他看来,秦王政就算是叫他一声“爸爸”也不过分。那赵姬本来是吕不韦介绍给异人的,现在当上太后以后,当然也和吕不韦是一帮派的。他的权势之大可想而知了。秦王政是中国历史上真正了不起的人物之一。他的聪明、智慧、见解和魄力都是出类拔萃的。年轻时候,一切事情全由吕不韦和太后作决定。

二十二岁的时候,他便执掌大权,事事自己作主,反倒觉得吕不韦碍手碍脚。

秦王政九年(公元前238年),太后赵姬跟长信侯反,附和他们的大臣也不少。

秦王政很快剿灭了这群乱党,杀了,又把私通太后所生的两个小孩子也全杀了。

罪行重的二十多家都被满门抄斩,比较轻一点的四千多家都被迁到巴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