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把“东”当做主方,“西”当做客方。因而住屋的屋主称之为“房东”;主人请教师在家教课,称教师为“西”宾或“西”席;另外人们出钱请客,称主人为“东道主人”或叫“东道主”、“东道”。
此典出自《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到郑国时,郑国曾经阻止他进入郑国。后来重耳回国做了国君,一直忘不掉这件事情,时刻想要报仇,就联合秦国共同出兵攻打郑国。郑文公非常害怕,派烛之武劝说秦穆公退兵。秦国将士禁止他进去,他便在城外放声大哭起来。兵士们把他抓到秦穆公面前,问他为什么哭,他说:
“我为郑国哭同时也为秦国哭。郑国在晋国的东边,秦国在郑国的西边,郑国一亡,晋国更强大,秦国就显得弱了。帮人家攻打别国的土地,反而削弱自己国家的力量,聪明人是不会做这种事情的。”
秦穆公听了,大吃一惊,连声说道:
“对,很对!”
烛之武又说:“如果秦国现在肯撤兵解围,郑国就脱离楚国,像臣子一样服侍秦国,如果让郑国作为秦国东边道上的主人,那么,也可以供应秦国人旅行来往中缺乏的东西,对你也有益无害呀!”穆公听了,非常兴奋,便同郑国订立盟约,派将军杞子、逢孙、扬孙三人去郑国驻防,自己带着大军秘密回国。晋国因秦国背盟,不得不撤兵,于是郑国之围被解除了。
东家之丘
“东家之丘”比喻不认识近在身边的知名人物。
此典出自《三国志·魏志·邴原传》:“崧曰:
‘郑君学览古今,博闻强识,钩深致远,诚学者之师模也。君乃舍之,蹑屣千里,所谓以郑为东家丘者也。君是不知而曰然者,何?’另据《孔子家语》:孔子的西邻不知孔丘为何人,只要有人问及孔子的,他都称呼孔子为‘东家之丘’。”
东汉时候,有一位著名的学者,名叫邴原,当时跟随他学习的弟子有几百人。
邴原既不做官,也不攀高结贵,以学识和品格著称于世,很受人们的仰慕。
邴原年少的时候很苦,十一岁时父亲就死了。家里一贫如洗,他又是孤儿,生活十分艰难。邴家的邻居是一位教书先生,一天邴原边哭边经过他的家门。先生见邴原哭得伤心,便问:“喂,为什么哭呀,快告诉我!”
我非常羡慕其他的孩子跟你学习,但是我没有父兄,交不起学费,不能跟你读书,所以很伤心……”
先生被他的求学精神感动了,便安慰他说:
“只要你有志气,肯下功夫学,我不收你的钱,你明天就过来读书吧!”
邴原学习非常刻苦,一个冬天就背诵完了《孝经》、《论语》,先生非常喜欢他。
几年之后,邴原长大了,便想离开家乡到外地投拜名师。他积攒了一点旅费,背上书袋,投到安丘县的孙崧门下,孙崧推辞说:
“邴原啊,不是我不肯收下你,只是我确实不适合做你的老师,你的家乡就有一位著名的大学者郑玄,他住在高密县,和你家同属青州。
郑玄纵览古今,博闻强识,是当今学子的楷模。你却舍弃他而跋涉千里跑到这里来,岂不是像从前孔子的邻居一样,不知道他的名气,只认识他是东家的那个‘丘’吗?如今你不也是把郑玄看做是当年‘东家之丘’了吗?”
邴原辩解说:“先生之言确实是苦口的良药,但您没有理解我的心意。人各有志,因而所追求的东西不一样。因而才会有登山采玉的,有入海采珠的。你能说登山的人不知道海的深浅,入海的人不知道山的高矮吗?先生说我将郑玄看成了东家丘,那一定觉得我是西家的愚夫啦?”
“不,不,”孙崧连忙解释,“你们那里的许多人我都认识,真的没有发现没有像你这样的求学者。你有很高的志趣,我不如你呀,不如我送你一些书,你另请高明吧!”
邴原只好收下孙崧送给他的书,辞别孙崧,另外求学去了。
反客为主
“反客为主”比喻变被动为主动。
此典出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渊为人轻躁,恃勇少谋。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此乃反客为主之法。”
刘备统率大军前去攻取汉中。守将夏侯渊听到了消息,便差人向曹洪报告;曹洪便星夜赶去许昌,禀知曹操。曹操听说后大惊,连忙起兵四十万亲帅抵敌。没多久,操军行至南郑,曹洪向他汇报战斗情况。曹洪说张郃被打得大败,夏侯渊得知大王的兵马已经到达。今固守定军山,未曾出战。曹操说不出战是怯懦,赶快叫夏侯渊进兵。夏侯渊奉命,便派夏侯尚引三千兵马前去诱敌。蜀将黄忠见曹兵前来迎战,即派大将陈式出战迎敌。夏侯尚与陈式交战,没几个回合,夏侯尚假装败逃,式赶去,行到半路,两山上滚木擂石打将下来,不能前进。正准备撤回时,背后夏侯渊突出,把陈式生擒了去。部卒多降。
有败军逃回,报知黄忠,黄忠慌忙去找法正商议。法正说:“渊为人轻躁,恃勇少谋。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引诱夏侯渊来战从而擒住他:此乃反客为主之法。”黄忠采用了他的计策,遂把各种物资赏与军士,军士欢声满谷。黄忠军步步为营,每营住数日后来又前进。之后,黄忠又生擒了夏侯尚,占据了杜袭守卫的阵地。为此,夏侯渊怒不可遏,立即要出战黄忠。张郃劝夏侯渊说:“这是法正的计谋,将军不可出战,只宜坚守。”夏侯渊坚决不愿听从张郃的劝谏,分军围住对方,大骂挑战。任凭夏侯渊百般辱骂,黄忠就是不出战。下午,法正见曹兵疲惫不堪,乃将红旗招展,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一马当先,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夏侯渊措手不及,被黄忠一刀砍为两段,黄忠斩了夏侯渊,曹兵大溃,各自逃生。
分道扬镳
“分道扬镳”比喻志趣、目标、道路不相同,各走各的路。
此典出自《北史·魏诸宗室·河间公齐》孝文曰:“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及出,与彪折尺量道,各取其半。
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的时候,元志做洛阳令。元志青年时代读过不少书,学识丰富,并且办事干练,为人强悍。他的父亲曾经救过皇帝的命,所以元志在孝文帝面前,有些自鸣得意。
有一天,元志乘车出门,在路上巧遇朝廷的御史中尉李彪。李彪的官职比元志高,按礼节元志应该给李彪让路,但是元志毫不谦让,双方争执不下,于是两人只好一块来见孝文帝,让孝文帝裁决。
见了孝文帝,李彪说:“我是朝廷上的近臣,哪有洛阳令与我抗衡的道理?”
元志说:“神乡县士,普天之下谁不编户?所有居住在洛阳的人全部都编在我的户籍中,我岂有趋避中尉的道理?”
孝文帝看看他们俩人,由于两个人都是自己的亲近臣僚,不好评判是非,只好说:“洛阳是我们的国都,自然应该分路而行,从今以后,你们还是分开走吧!”
从那以后,元志便与李彪折尺量道,每人占用一半。
风雨同舟
“风雨同舟”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此典出自《孙子·九地篇》:“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孙武,是春秋时期的一位军事家,字长卿,著有《孙子兵法》十三篇。《九地篇》
是孙子兵法下卷的第二篇,主要论述在九种不同的工区用兵的方法。孙武认为,战争不外乎在“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死地”这九种地区展开。他从客观实际出发,既抓住各个地区的地理条件,又考虑了士兵的作战条件,主张在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的用兵方式,合理地利用地形,充分发挥士兵的战斗力。
孙武说:擅长用兵的人,就好比“率然”
那样。“率然”是恒山(有些本子作“常山”,此据山东临沂出土的汉简)的一种蛇。这种蛇,你打它的头部,它的尾部就来救应,打它的尾部,头部就来救应,打它的中段,头尾部都来救应。那么,用兵是否可以像“率然”那样?回答是肯定的。吴国人和赵国人原本是仇敌,但是当他们同乘一条船渡河,遇上大风浪的时候,就像一个人的左右手那样互相救援。……所以,善用兵的人,能使大军手拉手像一个人一样,这是由于形势所迫,使全军必须要这样做。
负荆请罪
“负荆请罪”的意思是,背着荆条,愿受鞭杖,表示服罪领责。指向人认错赔礼。
“刎颈之交”也是从这个故事来的。意思是,约定同生同死,即使刀割脖子也不悔恨。后来,人们用它指可共生死患难的朋友。
此典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之至此也!‘交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战国时期,赵国有一个机智勇敢的人,名叫蔺相如。起初,他在宫中某太监首领的家中当门客。后来,因为屡立大功,被拜为上卿。那时,大将廉颇先已拜为上卿,但是在朝会时,蔺相如的位次排在廉颇之上,为此廉颇很不服气,廉颇公开地说:“哪一日我见到蔺相如,一定要当众羞辱他。”蔺相如听说后,便设法避免与廉颇相见。每逢朝会,他便称病不去,避免与廉颇争位次。有一次,蔺相如乘车出行,远远地看到廉颇,连忙躲开了他。蔺相如的门客们认为他太懦弱了,纷纷要求离开他。
蔺相如就对他们说:“秦王那么横暴,我都敢于在秦廷之上当众呵斥他,羞辱他的大臣们。我虽愚劣,岂是怕廉将军的么!我左思右想了,认为强暴的秦国之所以不敢派兵侵犯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有廉颇和我二人在。两虎相斗,必有一伤。我之所以忍辱退让,是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不顾个人的怨恨啊!”后来,廉颇听到蔺相如的这些话,羞愧万分。他便解衣露膊,背着荆杖,经由宾客的门路到蔺相如门上去请罪,说:“我是一个粗鄙不堪的人,没想到你对我宽容到这样的地步啊!”从此,二人友好相处,竟成了誓同生死的至交。
感戴二天
人们经常把从危险中、艰难中、疾病中挽救他人的人,称为“感戴二天”。
此典出自《后汉书·苏章传》:“(章)顺帝时,迁冀州刺史。故人为清河太守,章行部案其奸臧。乃请太守,为设酒肴,陈平生之好甚欢。太守喜曰:‘人皆有一天,我独有二天。’”
汉代有一位叫苏章的人,官至冀州刺史;当时的刺史是专门监察检举一州官吏的官员。苏章有一个老朋友是清河郡太守,清河郡又是冀州的属郡,苏章有一次出外视察清河郡,发现他的老朋友竟然犯有贪污枉法的罪行,证据确凿。那位郡守因借着和苏章的私人关系,大摆筵席,准备好好地宴请他一下,苏章却也欣然赴会。郡守在热烈酬谢之余,满以为在官官相护之下,经过杯酒言欢,天大的事都可以化为乌有。他一面怀着感恩戴德的心情,一面带着傲视旁人的神态,恭维苏章说:“人人都只有一个天,而我却有两个天。”他以为他犯了严重的贪污案,本来应该被处死的,只凭着老友的宽恕、包庇,便好比另有一个天把他重新诞生出来,既无限感激,也可以傲视一切了。没想到苏章既温和,又严厉地回答他道:“今天喝酒,是因为私人的友谊;明天办案,却要遵照国家的法令。”最终苏章把他的老朋友治罪正法,从此冀州官吏的风纪廉洁起来。
高朋满座
“高朋满座”形容尊贵的客人很多,也泛指客人很多。
此典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十旬休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唐初,有个著名诗人叫王勃,他六岁时便会写文章,词藻华丽,后来成为唐初四杰之一。王勃的父亲福畸被贬在交趾做官,王勃因想念父亲,就想去看望他。
有一天,王勃路过江西南昌,便去拜会南昌都督阎伯屿,正巧这天阎伯屿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因此也参加了宴会。
阎伯屿有个外甥,也有点才学,想趁机让他出出风头,叫他把当日聚会的情形,写一篇描述滕王阁的文章,事前阎都督先客气了一番,请来宾们执笔。王勃不明白阎都督的意思,自恃才高,毫不客气地作了一篇,写完以后,所有宾客,都非常佩服,惊异他的天才。在这篇序里,有两句说:“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割席绝交
凡遇朋友之间因为意气不投,感情破裂,断绝往来,便称之为“割席绝交”。
此典出自《世说新语·德行》:“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看。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东汉灵帝时有三个读书人,一个叫华歆,一个叫邴原,一个叫管宁,他们在同一个地方读书,彼此关系又很密切。人们说他们三个人好比是一条龙:华歆是龙头,管宁是龙肚,邴原是龙尾。
有一次,管宁和华歆一起在菜圃里锄草,忽然发现一块金子。当时管宁仍然挥动锄头干活,他把金子看得和地上的砖瓦一样普通;而华歆就动了心,立刻拾起金子,放在一边。又有一次,管宁和华歆正一同坐在席子上读书;忽然有坐着轿子的官员从门前过去。管宁仍然埋头读书,而华歆却忍不住放下书本跑出去观看。管宁见他读书不用心,又羡慕做官的人,再加上上次发现他见金子动心,于是立即坚决地割断坐着的席子,对华歆说:
“你不是我的朋友”
刮目相看
“刮目相看”,比喻对人另眼看待。“吴下阿蒙”,比喻学识浅薄的人。
此典出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初,权谓蒙及蒋钦曰:
‘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
……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常欲受屈。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三国时吴国有个名叫吕蒙的将军,家境贫寒,除了苦练武功,没有读过什么书。有一天,孙权对吕蒙和蒋钦两人说:“你们两人现在是当朝的执政人,应该多读点书增加知识才好。”吕蒙说:“我在军队里常觉得事务工作太忙,可能没有读书的机会。”孙权说:“你以为我要你成为经学博士吗?你只要多看点前人的记录、经历之类的书就行了,你事务多,又怎么会有我的事务多呢?……孔子说:‘终日不吃、终夜不饮,都没有益,最好是读书。’汉光武在作战时依然手不释卷,曹操也自称老而好学。
你们为什么就不能勉励自己呢?”
于是吕蒙开始发奋苦读,他的有些义理和见解,就连专家都赶不上。后来鲁肃取代了周瑜的职位,和吕蒙商量事情的时候,鲁肃抚摩着吕蒙的背说:“我原本以为你这位老弟只懂武术而已,没想到如今,你的学问这样广博,已经不是从前在吴下的那个吕蒙了。”吕蒙说:“即使一个人分别了三天,也应该对他另眼相看呢!”
管鲍分金
“管鲍分金”比喻不贪恋钱财,能为别人着想。
此典出自《史记·管晏列传》:“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管至父的侄儿叫管仲,相貌不凡,气宇轩昂,而且博学多识,很有雄才伟略。
他有个好朋友叫鲍叔牙。俩人一起做生意,管仲投入的资金少,但赚了钱以后,他却多拿一份利润,鲍叔牙手下的人忿忿不平,都说管仲贪心,占人家便宜。鲍叔牙却袒护说:“话不能这么说,他家里穷困,比我缺钱,我心甘情愿多分点利润给他。”这就是“管鲍分金”的由来。
他们俩也一起打过仗,每次出兵,管仲总是躲在后头;退兵的时候,他却跑在最前头。人们都讥笑他贪生怕死。
鲍叔牙又为他辩解,说:“老实说,像他这么有勇气的人,天下还很少呢!只因为他母亲年迈,又卧病在床,他当然要保住自己的性命来奉养她,他哪儿是真的不敢打仗呢?”管仲听了这些话,感叹地说:“唉!
生我的是父母,但了解我的,只有鲍叔牙啊!”于是他们结为生死之交。
当齐襄公荒淫暴虐的时候,他的两个兄弟害怕遭到迫害,都躲到外婆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