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中期,齐国有个贤者叫淳于髡,他滑稽善辩,擅长用含蓄的语言规劝君王。齐宣王刚即位时,要求大臣向朝廷推荐有才能的人,淳于髡在一天之内给宣王推荐了七个人。宣王惊诧地问:“我听说物色人才是很困难的,你一天就推荐了七个,由此看来,有才能的人不是太多了吗?”淳于髡答道:“我不这样认为,因为羽翼相同的鸟儿会聚集在一起,足形一样的走兽会在一块儿行走(“夫鸟同翼者而聚居,兽同足者而俱行”)。天下同类的总是会聚集在一起。我淳于髡算是有才能的人吧,所以,我推荐有才能的人,好比到河里汲水,用火石取火一样容易。”宣王见他说话挺风趣的,不禁笑了起来。
后来淳于髡出使楚国,打听到楚国准备发兵攻打齐相孟尝君的封地薛,就立刻赶回薛地。当他看到孟尝君穿着一身漂亮的衣服来迎接他时,就说:“我听说楚国将进攻薛,您怎么不忧虑呢?”孟尝君说:“您是宣王身边的人,希望您能帮助我请齐宣王出兵。只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我在这里忧虑有什么用?”淳于髡说:“你这么相信我,就试试看吧!”
淳于髡见到宣王,就对他说:“孟尝君为了表示对齐国的忠心,在薛地为先王建立了宗庙,也不想想是否有足够的力量保卫它(“薛不量其力”)。而楚国明知先王的宗庙在薛地,却偏偏要攻打那个地方。这样一来,先王的宗庙岂不是要毁了吗?”
宣王听了,着急万分,立刻派兵昼夜兼程赶去援救。楚军得知这一情况,便退兵回国了。
息壤在彼
“息壤在彼”
意思是教人遵守信约,不要背弃诺言。
此典出自《战国策》:“于是与之盟于息壤,果攻宜阳。五月而不能拔也,樗里疾、公孙衍二人谗争之王。王将听之,召甘茂而告之。甘茂对曰:
‘息壤在彼!’”
息壤是战国时代秦国的一个邑名。那时秦武王和甘茂在息壤签订了一个盟约,那就是共同出兵攻打韩国。可是,他们把韩国的宜阳城围困了五个月,不断地攻城,仍然没有办法把宜阳城攻破。秦王见宜阳城久攻不下,因此提议暂时收兵回国,等待时机成熟时,再来攻打,但甘茂却反对休战,他知道秦王将会背约罢兵,便指着息壤的方向对秦王说:“息壤在彼。”秦王明白甘茂这句话的意思,即提醒他不要忘了在息壤所签订的盟约。于是,他们再鼓起余勇,把国内的精兵都调到宜阳来继续和甘茂合力猛烈攻城,不久,终于攻陷了宜阳城。
相人之友
相人之这个故事说明:人是复杂的。仅根据“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来判断一个人,有时也不一定准确。
此典出自《韩诗外传》:“楚有善相人者,所言无遗。美闻于国中。庄王召见而问焉,对曰:‘臣非能相人也,能相人之友者也。’”
这段话意思是说:
楚国有一个擅长看相的人,他说的话都准确无误,好的名声传遍了全国。
楚庄王于是召见他,问他看相的秘诀。他回答说:“我不是真正能从相貌上判断一个人的好坏吉凶,而是根据这个人所交的朋友来判断他的为人。”
相知恨晚@相知恨晚”的意思是,惋惜互相认识得太晚。人们用它形容新结交的朋友之间关系非常融洽。
此典出自《汉书·灌夫传》:“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欢甚,无厌,恨相知之晚。”
西汉时期,有一个大臣叫窦婴,字王孙。汉景帝当政的时候,吴、楚两国曾经反叛过,窦婴被拜为大将军,他领兵打了胜仗,被封为魏其侯。在他权势倾天、炙手可热的时候,一班游士宾客争着归附于他。后来,窦婴又当了丞相,依附他的人更是不计其数。没想到,这时候窦婴偏偏得罪了窦太后,被免掉了丞相之职,于是那些势利小人纷纷离开了窦婴。只有灌夫一如既往,与窦婴保持着深厚的友谊。
可是,灌夫的处境也很不好。他为人刚直,又好喝酒斗气,不擅长巴结逢迎别人。谁比他官大,他就攻击谁;谁比他官小,他就礼遇谁。所以,他得罪了许多皇亲贵戚,官运很不顺利。他当过中郎将,没过几年,就被免了;当过代国相国、燕国相国,也当过淮阳太守、朝廷太仆,但都先后被免了。在他得势的时候,家中食客有上百人;在他失势之后,那些油嘴滑舌的家伙就一哄而散了。
于是,窦婴和灌夫团结了起来。窦婴失势后,想依靠灌夫的力量排斥那些抛弃了他的势利小人;灌夫得势后,也想通过窦婴结识一些有地位的人物。两人一拍即合,于是,两个人互相举荐,互相推重,关系融洽得就像父子俩,双方都觉得非常愉悦。两个人感到遗憾的是彼此认识得太晚了。
休戚相关
“休戚相关”比喻彼此的忧喜祸福紧密相连,形容彼此关系密切,利害一致。
此典出自《国语·周语下》:“晋国有忧,未尝不戚,有庆,未尝不怕……为晋休戚,不背本也。”
晋国有一个叫姬周的人,在单国襄公手下做事,他虽身在异国他乡,却依然非常关心自己国家的情况,当他打听到对晋国不利的情况的时候,就整日发愁;对晋国有利的事,就满心欢喜。单襄公对他很敬重,尤其赞赏他的高尚品德。当单襄公病重时,他特地叮嘱他的儿子顷公说:“姬周能够和他的祖国同甘共苦,可说是不忘其本,他将来回到晋国去,一定会得到他的国人的爱戴,你要好好的对待他。”
宣王好射
“宣王好射”讥讽那种阿谀奉承的行为和自欺欺人的作风。
此典出自《尹文子·大道上》:“宣王好射,说人之谓能用强也。”
周宣王喜欢射箭,喜欢别人说自己臂力过人,能用强弓。而实际上他所用的弓,只要三石力气就能拉开。
他把自己的弓交给左右近臣侍从传看。
他们投其所好,只拉了一半,便假装拉不动了,还异口同声地说:“真是一张硬弓!最少不下九石。如果不是大王神力,谁能用这样的弓呢?”宣王听了喜不自胜。
虽然宣王所用的弓只有三石,但他直到死去都还以为是九石呢!
言归于好
“言归于好”表示彼此重新和好。
此典出自《左传·僖公九年》:“秋,齐侯盟诸侯于葵丘,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互相攻伐,战争此起彼伏。其中齐国是发展快、实力强的国家,经常一手拿剑,一手拿橄榄枝,交替使用文、武两种策略。
鲁僖公九年(公元前651年)夏天,他们在葵丘,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集会。
参加这次集会的,有鲁僖公、宰孔(周王室执政者之一)、齐侯(齐国国君)、宋子(宋国国君)、卫侯(卫国国君)、郑伯(郑国国君)、许男(许国国君)、曹伯(曹国国君)。他们相聚在这里,重温过去的盟约,希望进一步发展友好关系。大家认为,这样做是合乎礼仪的。
周王派宰孔把祭赏赐给齐侯(齐桓公),说:“天子祭周文王、武王,派我把祭肉赐给您。”齐桓公正要下阶跪拜。宰孔说:“别着急,天子的命令还没有读完呢。天子还说:由于伯舅(周天子对异姓诸侯称伯舅)年龄很大了,又有很大的功劳,因此赏赐升格一级,不用下阶跪拜了。”
齐侯回答说:“天子的威严就在面前,我怎么敢不下拜呢?如果我不下拜,就有损于为臣的礼仪,使天子蒙羞。”说着,齐侯下阶跪拜,然后才登堂接受祭肉。
同年的秋天,齐侯在葵丘与诸侯会盟,说:“凡同属我们盟的人,在盟誓之后,就要友好相处。”
宰孔比其他诸侯先走一步,在路上遇到了晋侯(晋献公),宰孔说:“您不要去参加会盟了。齐侯不致力于修德,而勤于远征,所以他向北袭击山戎,向南攻打楚国,在西边举行了这次会盟。至于齐国是否向东边征伐还不知道,但它向西征伐的意图是显而易见的啊!晋国在西,大概会有祸乱了!您一定要致力于安定国内的祸乱,不要致力于参加会盟。”听了宰孔的这番话,晋侯就回国去了。
颜回攫甑
颜回攫甑这则故事说明:知人论事,要做到正确很不容易,千万不能凭一些表面现象去主观臆断。
此典出自《吕氏春秋·任数》:“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
颜回索米,得而爨之。
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
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
孔子和他的学生走到陈国和蔡国交界的地方时,被人围困,连一口野菜汤也喝不上,整整七天没吃到一粒饭,饥饿难忍,只好大白天里躺在床上。幸亏颜回不知从哪里弄到了一点米,他连忙烧火做饭。
饭快熟了,孔子远远地看见颜回很快从甑里抓了一把饭吃了。不一会儿,饭熟了,颜回恭恭敬敬地来拜见孔子,请他吃饭。
孔子假装没有看见颜回抓饭吃,他从床上爬起来,对颜回说:“刚才我梦见了死去的父亲,如果饭是干净的,我想祭奠他老人家。”
颜回说道:“这饭不干净,不能用来祭祀。刚才有些烟尘掉进甑里,把饭弄脏了,不忍心倒掉,我就抓起来吃了。”孔子叹了一口气,说:“可以相信的是自己的眼睛,其实眼睛也不能完全相信啊;可以依靠的是自己的脑子,其实脑子也不完全可靠啊。
弟子们记住吧,了解一个人,本来就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啊!”
雁足捎书@雁足捎书”比喻传送书信。
也作“雁足传书”。
此典出自《汉书·苏武传》。
汉朝的时候,有一位著名的外交官,叫苏武。他在公元前一百年的时候,接受汉武帝的命令,出使北方的匈奴。
匈奴的贵族们都劝苏武投降,不要再回汉朝去了。可是苏武至死不肯归顺,他正义凛然地对他们说:“我是堂堂的汉朝使者,怎么能投降呢?”于是,匈奴的君主单于就将苏武囚禁在阴山的冰窖中,不给他饭吃,不给他水喝,想用这个残酷的方法逼迫他投降。
苏武只好嚼雪吞毡、捕鼠为食。单于又把他送到遥远的北海(就是现在的贝加尔湖),让他在那个寒冷的、荒无人烟的地方放羊。就这样,苏武孤苦伶仃地在那里过了十几年,始终没有屈服。
后来,汉昭帝即位的时候,汉朝同匈奴和亲重建友好关系,昭帝要求匈奴放回苏武。可是单于欺骗昭帝说,苏武早已经死去了。有一次,汉朝的使节到了匈奴,匈奴有一个叫常惠的人晚上偷偷地去见汉朝使者,告诉他们苏武并没有死,仍在北海牧羊。常惠又给他们想出了一条计策,说:“你们这样对单于说:汉昭帝在上林动物园打猎,射中一只大雁,发现大雁的脚上系着一封信,打开一看原来是苏武写的,说他仍在北海放羊。”汉朝使者采纳了常惠的建议。单于听说竟然有“雁足捎书”的奇事,惊慌不已,以为苏武有神灵的保佑,于是连忙把苏武送回汉朝。
一饭千金
一饭千金这句成语后人用它作为知恩图报的典故。
此典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后来韩信帮助刘邦取得天下,被封为楚王,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帮助汉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将韩信,在还没有成就大业时,境况却很艰苦。那时候,他常常去城下钓鱼,希望能够碰到好运。但是,这终究不是办法,因而常常饿着肚子。幸而在他钓鱼的地方,有很多清洗衣物的老婆婆,其中有一位老婆婆非常同情他的遭遇,不断地救济他。韩信在艰难困苦中,得到那位仅能以双手勉强糊口的老婆婆的恩惠,对她感激万分,便对她说,将来一定要重重的报答她。那老婆婆听了韩信的话,很不高兴,表示并不希望韩信将来报答她。后来,韩信替汉王立下不少功劳,被封为楚王。
他想起了曾经救济他的那个老婆婆,便命从人送酒菜给她吃,还送给她黄金一千两来作为答谢。
一傅众咻
“一傅众咻”形容受环境干扰,不能有所成就。
此典出自《孟子·滕文公下》:“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尊卑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尊卑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
战国时期,孟子对宋国大夫戴不胜说:
“您希望您的君王向善吗?那么,我告诉您一个向善的道理。比方说吧,如果有一个楚国大夫,想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到齐国去学齐语,那么,您觉得应该请齐国人来教他呢还是请楚国人来教他呢?”戴不胜回答道:“应该请齐国人教他。”孟子又说:“如果一个齐国人教孩子说齐语,却有许多楚国人操着楚语从旁干扰,那么,即使每天鞭打孩子,命令他必须学习齐语,也是不可能的。同样,如果把孩子带到齐国的庄岳闹市住几年,那么,即使每天鞭打他,要求他学会说楚国话,也是办不到的。您说薛居州是一个善良的人,那么让他住在王宫里,以此影响国王使他养成向善的品德。如果住在王宫里的人不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都是薛居州那样的善人,那么,君王又会与谁一起做坏事呢?
如果住在王宫里的人不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都不是薛居州那样的善人,那么,君王又会与谁一起做出好事呢?只有薛居州一个人,怎么能影响得了宋王呢!”
一钱不值
人们对于别人有轻视鄙弃的意思,某人一无长处,或是一无是处,就说“一钱不值”或“不值一钱”,也就是说毫无价值。
此典出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灌)夫无所发怒,乃骂临汝侯曰:‘生平毁程不识不直一钱,今日长者为寿,乃效女儿嗫耳语!’”
灌夫,字仲孺,西汉人。他性情刚直,诚实守信,说出的话一定做到。他常侮慢地位比他高的官员;而对地位比他低的官员,越是贫贱,他越敬重。因此,当时很多有才能却没有地位的人都喜欢接近他。
灌夫喜欢喝酒,并且常因喝醉耍酒疯。有一天,丞相田蚡结婚,他喝了很多酒。一会儿,他走到田蚡的面前敬酒,田蚡说:“我不能喝完这一杯酒。”灌夫见他不够爽快,便语带讽刺地说:“你虽是一个贵人,但也应喝完我敬的这杯酒。”最终田蚡还是没有喝完那杯酒。灌夫讨了一顿没趣,就走到临汝侯灌贤面前敬酒。这时,灌贤正对着程不识(曾任边境太守,后改任大中大夫)的耳朵说话,没有对他表示出欢迎。
灌夫心里本来就有气,看见这情形,再也忍不住了,对灌贤破口大骂:“我一向就认为程不识不值一钱,今天在这里你竟和他学妇人们的样子咬耳朵根子!……”
一团和气
“一团和气”形容不分是非、毫无原则的和事佬,用于贬义。
此典出自宋代朱熹《伊洛渊源录》卷三引《上蔡语录》:“明道(程颢)终日坐,如泥塑人,然接人浑是一团和气。”
宋代洛阳有个人名叫程颢,他倡导“主敬存诚”,表面上宣扬孔孟之道,实际上却兼采佛老之学。他是道学的(亦即理学)创始人之一。他死后,文彦博给他题的墓碑为“明道先生之墓”,因此他的信徒们都称他为“明道”。他的信徒之一谢显通描写程颢的形象时说:“明道整天呆坐着,就像泥塑的人,但他接待客人的时候,却是一团和气。”
一衣带水
“一衣带水”比喻长江狭窄,有如一条衣带。后来,人们用它泛指虽有江河阻隔,却不能够限制交往。
此典出自《南史·陈后主纪》:“隋文帝谓仆射高熲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命大作战船。”
南朝陈后主(陈叔宝)继位后,不理政务、奢侈淫乐、大修宫殿、课收重税、滥施刑罚、杀戮无辜,搞得天下百姓流离失所、民怨沸腾,陈氏的政权处在摇摇欲坠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