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邻国的大军打到了城下,长驱直入,很快便占领了这个城池。原来一切施王为了不让百姓受到无谓的伤害,已于前日半夜留下印绶,换了便装,悄悄地离开了王宫。
可是暴王虽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一座城池,但怕留下隐患,因此重金悬赏捉拿一切施王。
一切施王离开王宫以后,遇见了那奉母亲之命前来求乞的婆罗门子。一切施王得知小孩的遭遇后,平静地说:“邻国国王虽然得到我的国土,但他现在正出重金来捉拿我。你可以把我杀了,拿我的首级去换取重赏。”
小孩子不忍心那么做。一切施王又教他割了自己的耳朵或鼻子送去也可以,小孩子也不忍心。最后一切施王说:“你不肯杀我,也不肯伤我,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我捆起来,押送过去,总可以了吧?”
小孩子照着一切施王的话去做,两个人一起向城里走去。
有人把一切施王被缚的消息传给暴王,暴王喜出望外,随即命人将其带进宫里。当大臣们看到被捆缚的一切施王时,都伏地痛哭,暴王也不由得动心,他问大臣们道:
“你们为什么这样悲伤?”
“大王!请您原谅我们的失礼吧!我们看到一切施王,他不但丢弃了国家和王位,现在更把他的生命布施给人,他的行为实在伟大,因此,我们被深深感动了!”
暴王听大臣们这么说,又听小孩子叙述他的遭遇后,不由得深深感动,跪在一切施王面前,把印绶、国土全部归还给他,说:“我得到你的国土,但我没有得到你的民心;你虽甘愿施舍一切,但你拥有最宝贵的人心。现在我明白了,用暴力获得的东西没有价值,你的国家我还给你。”
因此,一切施王又拥有了他的国土。
先利人,再利己,一切施王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一个人活在世上,做到利人不利己虽然很难,但至少要能从利己想到利人。如果只是自私地考虑自己,从来不管他人,虽然自认为是利己了,但其实受损的还是自己。因为我们也是别人眼中的他人,如果人人都不管他人,而只顾自己,那么我们就成了人人都不管的他人。
我们不妨来学一学,佛门教导我们的利人之道。
1.和合他人。所谓“和合”就是融合,即重视与他人之间的和谐。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应从和谐的角度出发,既利人,又给人欢喜。世界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和合他人,我们才能在这个整体中自在无忧。
2.摄受他人。菩萨度众生,有一个四摄法,我们待人处世也可以依据“四摄法”来做:
(1) 布施,将自己所拥有的布施给他人。当然,能布施的并非只有钱财,只言片语,亦可布施;几个微笑,同样暖人。
(2)爱语,也就是讲好话,让他人如沐春风。每个人都喜欢也渴望被人夸赞,一句赞美,往往比千首佛偈更暖人心。当然,我们无须违心地阿谀奉承,适时地肯定、鼓励即可。
(3)利行,意思是帮助他人,给人方便。其实,很多时候,别人需要的帮助对我们来说只是举手之劳而已,予人方便,也是在为自己多开几扇方便之门。当我们向他人伸出援手时,世界也为我们拆去了围墙与隔阂。
(4)同事,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圆融,以同样的身份去摄受他人,才能办成事情。人间行脚,能并肩走过一段旅途实属不易,自当彼此关心,相互温暖。这样才算是真的同行于天地间,才算是真的“同事”。
3.恒顺他人。要迁就他人,尊重别人的意见和看法,不要太执著于自己的想法。当然,“恒顺”不是“驯顺”,我们要做的不是委曲求全,而是多关心他人的想法,如水般随物成形,随着别人的棱角恰当调整自己的位置,将“针尖对麦芒”的对峙变成相互贴合的融洽。
在这个群体共生、相互依存的社会中,只靠自己关心自己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应该的。学会尊重他人、善待他人、疼惜他人,将慈悲放在心里,把“利人”放在手中,把和合、摄受、恒顺放在举手投足之间,我们才能真正温暖别人的心灵,同时也安慰自己的灵魂。
宽柔源自善心,更源自平等心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卢梅坡《雪梅》
有些人总是不能亲切待人,宽柔处事,一有问题就容易心生急躁,对别人发火,这不仅是性格使然,也是眼界高低的问题。每个生命都很平凡,但每个生命都不卑微。“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每种生命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色彩和味道,没有谁生来就比其他人高贵一等,即使经过后天努力,人的特定能力、社会地位等虽产生了差异,但根本上人格的平等是不会被财富、名望所抹杀的。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才会在与人相处时,不管对方身份如何,都能心平气和、温柔宽厚。
德高望重的悟缘禅师有一位朋友是知名画师。一天这位画师朋友来到寺里找悟缘禅师,聊天中悟缘禅师了解到,画师收了一名徒弟,却不把这位初学作画的学生看在眼里,指导作画也漫不经心。终有一天,徒弟被画师的行为激怒,与画师产生了冲突。画师心下不爽,所以来找禅师解闷。
悟缘禅师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问画师:“你是学画之人,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
画师:“禅师请说。”
悟缘禅师:“你站在山上,画一个山下的人和你站在山下,画一个山上的人,哪个大,哪个小?”
画师想了想说:“自然是一样大小。”
禅师点点头,只说:“这便是了。”便不再言语。
画师不懂,但见禅师没有继续深谈的意思,便也作罢。
几年过去了。一天,这位画师拿了一幅画来找禅师。画上画的正是山上山下两个人在对画,禅师看了以后说:“你明白了?”
画师说:“明白了。我那徒弟在我那次来找你之后便离开了,这几年他自学成才,小有名气,这画便是他画的。”
在山上看山下的人,与在山下看山上的人都是一样大小,并不会因为你站在高处看别人就渺小,人家在低处仰视你,看你就高大。人的尊严亦然,人人生而平等,你如何看他人,他人便如何看你。别人最开始也许会因为你在某方面的权威而对你以礼相待,但倘若你因此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处处鄙视、讽刺别人,那别人也不会再给你好脸色看。只有拥有这种基本的平等思想,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
同样,若是你站在山脚,也不必因为别人在山顶就过分仰视或自卑。我们无法改变别人的看法,但我们可以保持一个真实的自己。一味讨好别人、贬低自己是愚蠢的,也没有这个必要。与其把精力花在阿谀献媚,时刻顺从别人,不如把主要精力放在踏踏实实做人、兢兢业业做事上。一个人如果能保持住自我人格的独立,把自己生命的特质发挥到极致,那不管是谁,都无法阻止你爬上山巅,傲然立于人间。只是,到时候,我们不要像别人曾经藐视、贬低我们那样去苛责、讽刺别人就好。
在当下这样一个倾向于合作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更是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只有我们先放下心头给自己戴的“高帽”,平等地善待别人、善意地帮助别人,才能获得他人真心的尊重和热诚的辅佐,从而在愉快的合作中收获友情、快乐和成功。正如那句很有哲理的话:“平视别人,才能收获仰视。”
至于那些时不时会产生的小摩擦,千万别用冲动让它升温、变热、产生火花,这火花很容易演变成熊熊大火,到时你即使站在山顶,也难免不被烧着。其实,我们要做的只是设身处地地为彼此想一想,“换作是我,是不是也会这样呢?”经常这样分析别人的行为,我们作出的评价也许就不会那么尖刻,我们摆出的姿态也许就不那么倨傲。
《法华经》里有一句:“我不敢轻慢汝等,汝等皆当做佛。”即是说我们不能轻视任何一个人,因为任何一个人都有成佛的可能。而且,即使最后没有成佛,在佛陀眼中,众生也是平等的,没有阶级、贫富、长幼之别,有的只是迷悟愚圣的差别。但佛陀之所以让我们有这种差别,不是为了让我们彼此轻蔑、仇视,而是为了让我们互相帮助、彼此搀扶,于这略显寒冷的红尘中,依偎出些许温暖的安慰。
同流世俗不合污,周旋尘境不流俗
心地含诸种,遇泽悉皆萌。
三昧花无相,何坏复何成。
——唐·怀让禅师《心地含诸种》
人生在世,如果仅仅坚持“众人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清高自傲,换来的恐怕只会是文人式的郁郁不得志。不过,若是走向另一个极端,让世故圆滑侵入我们的骨髓,彻底失去内心的清白洁净,也不算是真正适意的归宿。“同流世俗不合污,周旋尘境不流俗”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具体如何同流、周旋又不合污、流俗呢?很简单,十二个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意思就是,挫掉锋芒,消除纠纷,含敛光耀,混目尘世。
我们不妨去看看那些深谙此法的高人的故事,学学他们的处世之道。
济颠和尚,以其佯狂应世,游戏风尘,为人排忧解难,看似疯疯癫癫,实则一切了然;表面嬉笑尘世,实际心怀慈悲。后人有诗赞曰:“非俗非僧,非凡非仙。打开荆棘林,透过金刚圈。眉毛厮结,鼻孔撩天。烧了护身符,落纸如云烟。有时结茅宴坐荒山巅,有时长安市上酒家眠。气吞九州,囊无一钱。时节到来,奄如蜕蝉。涌出舍利,八万四千。赞叹不尽,而说偈言。”
一个鞋儿破、帽儿破、身上袈裟破的行脚僧,一个人人都笑骂的癞头和尚,却是一个行走红尘,惩恶扬善的活佛,这便是挫锐解纷,和光同尘。
不盈不满,来而不拒,去而不留,除故纳新,留存无碍而长流不息,才能真正挫锐解纷,和光同尘。凡是有太过尖锐、呆滞不化的心念,便须顿挫而使之平息;倘有纷纭扰乱、纠缠不清的思念,也必须要解脱斩断。同时,与世俗同流而不合污,周旋于尘境有无之间,却不流俗,混迹尘境,但仍保持着自身的光华,像泥中莲花一样,才能完美地绽放于污浊的红尘之中。
在日本,耕田的农民被视为贱民,连出家当和尚的资格都没有。无三禅师虽然出身于贱民,但是他一心皈依佛门,于是假冒士族之姓,了却了自己的心愿。后来,无三禅师被众人拥戴为住持。举行就任仪式的那天,有个人突然从大殿中跳出来,指着法坛上的无三禅师,大声嘲弄道:“出身贱民的和尚也能当住持,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就任仪式庄严隆重,谁也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众僧都被眼前发生的事弄得不知所措。在这种情况下,谁都不能来阻止这个人说话,只好屏息噤声,注视着事态的发展。仪式被迫中断,场上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众人都为无三禅师捏了一把汗。面对突如其来的发难,无三禅师从容地笑着回答:“泥中莲花。” 实在是佛禅妙语!在场的人全都喝彩叫好,那个刁难的人也无言以对,不得不佩服无三禅师的深湛佛法。就任仪式继续进行,这突然的刁难并没有对仪式产生什么影响,因为禅师的妙语,为他赢得了更多的支持与拥护。
无三禅师以自己“不流俗”的灵动心性顺利解除了纷扰和危机,值得我们借鉴。而在中国,把“挫其锐,解其纷”运用得最纯熟的就要数中唐时期的郭子仪了。
由唐玄宗开始,儿子唐肃宗,孙子唐代宗,乃至曾孙唐德宗,四朝都由郭子仪保驾。唐玄宗时,安史之乱爆发,玄宗提拔郭子仪为卫尉卿,兼灵武郡太守,充朔方节度使,命令他带军讨逆,唐朝的国运几乎系于郭子仪一人之身。
不止一次,许多国难危急,都被郭子仪一一化解。但是,天下太平时,皇帝却担心其功高震主,便命其归野,虽然朝中的文臣武将多半都是郭子仪的门生部属,可是一旦皇帝心存疑虑,他就马上移交权柄,坦然离去。等国家有难,一接到圣旨,他又毫无怨言,化解危难,所以屡黜屡起,四代君主都要倚重于他。
郭子仪将“挫其锐,解其份”运用得挥洒自如,以雅量荣天下,洞悉世情。郭子仪府从来都是大门洞开,贩夫走卒之辈都能进进出出。郭子仪的儿子多次劝告父亲,后来,郭子仪语重心长地说:“我家的马吃公家草料的有500匹,我家的奴仆吃官粮的有1000多人,如果我筑起高墙,不与外面来往,只要有人与郭家有仇,略微煽风点火,郭氏一族就可能招来灭族之祸。现在我打开府门,任人进出,即使有人想诬陷我,也找不到借口啊。”儿子恍然大悟,十分佩服父亲的高瞻远瞩。
郭子仪一生历经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福寿双全,名满天下。年八十五岁而终,子孙满堂,所提拔的部下幕府中60多人,后来皆为将相。生前享有令名,死后成为历史上“富”“贵”“寿”“考”四字俱全的极少数名臣之一。历史对郭子仪的评议:“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之。”郭子仪私人生活十分奢侈,但上至政府,下至民间,没有一个人批评他不对,于此,郭子仪乃古往今来第一人。
郭子仪的一生便是“挫其锐,解其纷”的最好解读,做人如此,做官如斯,已是人中至极了。
郭子仪对“挫其锐,解其纷”的运用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泥中莲花,挫锐解纷,和光同尘,一切了然于胸,世事尽收眼底,看透了富贵名利,自然能够长久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