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
2825400000018

第18章 感恩,一生不负父母与众生(2)

缪彤看着这样的情景,想起兄弟们当年和睦的日子,难受极了,他认为一切都是由于自己作为兄长却没能尽到责任造成的。为此,他把自己关在屋里,责骂自己:“缪彤啊缪彤,你天天都说要修身谨行,学习古圣先贤的教诲,以求齐整风俗,匡扶正气。可现在却连自己的家庭都不能团结好,看来一切都是妄谈,你辜负了祖宗的谆谆教诲,实在是不肖子孙啊!”说罢,缪彤失声恸哭。

弟弟、弟媳们循着哭声聚拢过来,他们深深地被兄长的良苦用心所感动,流下了忏悔的眼泪。他们跪在门外,真诚地向兄长道歉,希望兄长能够原谅他们。至诚忏悔的言语,也深深地感动了缪彤,他起身打开屋门。见到兄长,弟弟弟媳们便一同说:“兄长,我们以后绝不再提分家的事了,绝不再做出让您伤心的事情了。无论怎样,我们都要和和气气地住在一起。”说罢,大家紧紧相拥在一起,和睦美好的生活又重新回到了这个大家庭。

天底下最宝贵的感情,莫过于家人之间的相互扶持和照顾。现在,我们大多是独生子女的家庭,不能体会手足之情本身就是一种遗憾,因此我们更要珍惜与亲戚之间的感情,不管是作为表哥表姐还是表弟表妹,都不要在意身份上的亲疏,用毫无芥蒂之心去关爱亲人,这样才能收获家庭的温暖。

家庭和睦,才算是家。貌合神离、纷争不断的家庭,对家里的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痛苦的桎梏。父母生养我们、兄弟姐妹扶助我们、爱人陪伴我们,我们缘何还要计较那些不相关的得失荣辱,忽视这最难得的幸福呢?

众生即是父母,父母即是佛祖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宋·志南和尚《吹面不寒杨柳风》

精勤不懈的参佛之人,往往在“古木阴中系短篷”,仅以“杖藜”为依凭,行脚人间。他们历经万苦追寻的正是志南和尚“沾衣欲湿杏花雨”——外境不能牵动内心寂静的冥然,和“吹面不寒杨柳风”——参佛之心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的超然。此种愿力和心境固然令世人动容,但我们往往也忽略了更值得我们动容的一点:那杏花雨、杨柳风,正如我们的生身父母,虽然时常严厉,偶尔苛责,却是时刻护佑着我们、启迪着我们的最温暖的所在。我们苦心孤诣地参禅问道,领悟出杏花雨、杨柳风中的禅机,却发现不了我们的父母,就是佛祖吗?

有一个人,醉心于参禅悟道,却始终不得要领。一天深夜,他忍不住跑去拜访禅师。

“大师,究竟什么是佛?”他迫不及待地问道。

禅师不应,只是缓缓地推开窗户,望向深深的夜色:“这个时辰,人们都睡了吧?”

“嗯,都半夜了。”他心里疑惑,但还是恭谨地回答。

禅师转向他:“带家里钥匙了吗?”

“嗯,带了。”他从腰间卸下一串钥匙,在手里晃晃。

禅师拿过钥匙,一把扔进窗外的池塘。

“你干什么?”他阻止不及,有点恼怒地问道。

禅师回答:“你不是问我什么是佛吗?”

他不解:“是啊,但你为什么扔我钥匙?”

禅师微笑着说:“佛就在你家里。”

他依旧狐疑:“我不明白。”

禅师淡淡地回答:“你现在回家,给你开门的那个人,就是佛。”

“给你开门的那个人,就是佛!”当我们在纷繁的社会里寻找属于自己的理想时,当我们在广袤的天地间寻求属于自己的幸福时,当我们在心灵的深处不断诘问关于世界和自己的终极妙义时,我们是否忘了,有人正在家里耐心地等着我们回去?即使我们在外找得再匆忙,甚至丢了家里的钥匙,依然会有人给你开门,给你温暖的慰藉,那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家人!

我们追求理想,渴望成功,可父母只渴望我们一世安好,快乐无疾;我们追寻幸福,渴求生命的解答,但父母只渴求我们能常回去看看他们,润泽他们眼里渐渐干涸的明亮和心里渐渐冷却的豪情万丈。众生即是父母,父母即是佛祖。我们追寻的一切,我们渴求的答案,一直都在我们的身后,在我们身边,一直轻轻柔柔地呼唤着我们,只等我们安下心来,静静聆听,温柔拾起。

在古老的印度,人们无钱医病,将死的时候就要喂狼。当一个年轻人背着母亲往深山里走的时候,母亲随手折下枯树枝扔到道上。年轻人有些诧异,询问母亲折树枝的缘由。母亲说:“孩子,我怕你迷失了回去的路。”

年轻人听了母亲的话,瞬间湿了眼眶,便把母亲背回了家。

这是何等伟大的母亲?在她临死的时候心里装的还是自己的孩子,一次不经意的“折枝”,只是她无数关怀里的小小插曲。我们的父母,难道不也和这位母亲一样吗?稍微想想父母对我们的付出,就能回忆起一大堆琐屑却温暖的细节。这些细节,难道不比佛陀对众生的慈悲,更让我们觉得亲切和温暖吗?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明白父母的辛劳和不易,懂得报以珍惜和关心。

曾有一位家境贫困的大学生,坚持求学,这本是好事。然而,当家庭出现变故,父亲去世,弟妹年幼,他却依然坚持要继续深造读研究生,母亲无奈只好去卖血。这位自私的学子遭到了许多人的鄙夷,求学的路如此漫长,是一生一世的事业,又何必系于现在的一纸文凭?自己的深造要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他竟对此无动于衷,实在令人不齿。

当儿女已经到了能够自立的年龄,便要开始回报父母,最起码也不要因为自己的发展而加重父母的负担。想要继续学习,应该考虑一下自己的家庭状况;要去追求自己的事业,也要先将父母安置好。父母或许会对你说:“只要对你好,我们愿意付出我们的一切,不必为我们考虑太多。”但倘若我们便以此为由,肆无忌惮地把经济、精神枷锁都套在他们身上,那我们最后只会被整个社会遗弃。

古今中外,无论任何宗教都是提倡“孝道”的。父母养育子女,终其一生,心念都系在儿女身上,这种恩情是用尽一生的生命也无法报答的。但我们的孝顺也不应该局限在父母身上,在生生世世的轮回中,无量众生都曾经是我们的父母,所以我们应将这感恩的心,推及一切众生。懂得帮父母洗漱,为父母更衣,也要懂得为路上的老人、孩子搭把手、助把力。人人皆能如此,这个世界才会更加祥和温暖,适宜众生栖居。

感谢苦难,这本淳厚的佛经

瞿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唐·刘禹锡《竹枝词九首(第七)》

人生在世,行脚艰难。旅途中已满是磕磕绊绊,为何我们还要彼此为难,平地起波澜呢?我们为何不怀揣感恩之心对待彼此,相互扶持着前行呢?

中国人有句俗话: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句话放在现在来说,已经演变成了“人人有本难念的经”。人们从幼年开始,到少年,到青年,中年以及暮年,这其中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烦恼出现,人生有成功,就有失败;有快乐,就有痛苦,没有人一生是一帆风顺的,也没有人一世都平平坦坦,更没有人一生一世都平平安安,平步青云的。所以,当我们遇到困难、麻烦和痛苦时,要以一颗感恩之心去面对,毕竟这些困难让我们有了自己的一份经验和教训,也有了自己的一份睿智和清醒,一份收获和喜悦,更让我们懂得了成长与人生的真谛。

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不同的人在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反应也是不同的,坚强的人会更加努力,懦弱的人则知难而退,勇敢的人会坚持,而脆弱的人会选择放弃。人人都有难念的经,只是我们对这“经书”的态度不一样而已。对待生活中的失意,我们要正确看待,要心怀感恩地看待,不要用狭隘的心蒙蔽了自己原本纯善、火热的心灵。

在我们前边有车后边有辙,先人给了我们太多的历史经验和文化积累,所以只要我们坚持,只要我们努力,只要我们心怀感激,那么再难念的经也会变得容易起来。感恩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思考,也是一种自发性的行为,没有受到任何的约束。当一个人懂得感恩时,便会将感恩化作一种爱的行动,并运用实践于生活中。一颗感恩的心,就如同是一颗和平的种子,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而是一种责任、自立、自尊和追求一种阳光人生的精神境界!

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不仅是智慧的英雄,更是人生的斗士。他20多年来被固定在轮椅上,不能说话和写字,仅靠三根手指敲击键盘与外界交流。就在这种令人极度痛苦、绝望的境遇下,作为一名卓越的相对论和宇宙论学家,他用大脑破译了前所未见的宇宙密码,完美地向人们展示出关于宇宙创生、演变、发展的理论描述。

在一次采访会上,有人问霍金对自己的一生及取得的成就最大的感触是什么,人们屏息等待他的回答,答案竟然是“幸运”两个字。幸运?在场的人无不惊讶,似乎这个词用在任何人身上都要比他这种情况要合适。这时,霍金用唯一能动的手指艰难地敲击着键盘,大屏幕上出现了他的解释:“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一阵沉默之后,全场掌声雷动。

霍金的感恩来源于他对自己准确理智的判断,他拥有最可贵的东西——生命。身为科学家,霍金深知生命的来之不易,所以他用感恩的心境来对待生命、社会、自然,他不会因为坎坷而动摇生存的信念。他知道拥有生命就拥有一切可能,这才是世界上最巨大的财富。

感恩,是一种平凡而崇高的感情。只有对生活感恩的人,才能感受到付出的快乐,收获的欢欣;只有对自然感恩的人,才能感受阳光的温暖,甘霖的滋润。只有对生命感恩的人,才会拥有水晶般晶莹剔透的心灵,才能感受生命的意义。

不到2岁就又聋又瞎的女孩海伦?凯勒,通过艰辛的努力,学会了正常孩子应学的所有东西。进入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后,她学习希腊语、拉丁语、法语、数学、文学、历史等所有大学修习的课程;更为感人的是,她以惊人的毅力写下了不少文学佳作。在盲人中,她的名气也许仅次于荷马。从海伦?凯勒明理谙事开始,她便感恩生活,善待每―天,从不为自己身处逆境而气馁、烦恼、颓唐。相反,她自感每天都活得很“滋润”。她每天渴望雨露,渴望阳光;她每天都给自己留下想象的空间:灿烂的朝霞,悠然的远山,茫然的星空;她每天充满自信,接受命运的挑战;她每天求知若渴,从而唤醒了自己的心灵,给了它光明、希望和快乐,使它重获新生……

肉体上备受摧残的海伦?凯勒却说:“我是幸福的。我把别人看见的光当成自己的太阳,把别人听见的声音当成自己的交响乐,把别人微笑的嘴角当成自己的幸福。”

海伦的处境使她的学习和生活都要比常人艰难,但因懂得感恩,心怀感恩,她获得了幸福。

作家史铁生的《病隙碎笔》里面有一段话:“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是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到不咳嗽的嗓子是多么安详。现在动不了了,才感觉只要健健康康、活蹦乱跳地活着,是多么幸福!”

感觉不到幸福是因为认为一切的获得都是理所当然,无限索取,唯独不知感恩。人的贪婪没有止境,所以没有感恩,就永远没有幸福感。而有了感恩之心,就会感觉到快乐、幸福其实无处不在!

每个人都该给自己列一张快乐幸福的清单,也许它只是你窗外绿树红花的美景,使你每天都能呼吸到的新鲜空气;也许它是你不曾忍饥挨饿,是你拥有可以栖身的房屋,是你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是你有一份可以安身立命的工作,是你与家人朋友相亲相爱……所有的这一切构筑着我们的快乐和幸福。

感恩是一种追求幸福的过程和生活方式,面对难念的经——那痛苦、挫折、失败,苦难,只要常怀感恩之心,我们的生命就会充满馥郁的芳香,在生命的全程我们都能感受到快乐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