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禅悟道,人间行脚,无非都是四个字:步步踏实。前人用无数事实向我们证明:“一心一意,才能登峰造极。”佛陀也说:“一心走路,才能步步莲花。”我们缺的从来就不是行路的指引,而是耐心走下去的勇气和毅力。不张扬、不多言、踏实做、努力干,才是最完美的修行、参悟之法。佛陀不也在和我们一起步步向前吗?他还会偷偷告诉你:幸福,就在前面!
脚下踏实,行住坐卧皆是佛
粥罢教令洗钵盂,
豁然心地自相符。
而今餐饱丛林客,
且道其间在悟无。
——宋·天童正觉禅师《粥罢教令洗钵盂》
古来许多学僧参访学道时,师父并不跟他们讲说什么高妙的佛法,而是叫他们先去洗碗扫地。很多人不明白禅师的教化,不明白在担水砍柴、行住坐卧中无心于禅佛,才能忽然根尘脱落,心地开朗,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这就是“无心于道,道自得”的道理。天童正觉禅师教导我们:平常心就是道,道就是要在平常的行住坐卧中成就。不必希冀灵通,不必好高骛远,“熏风自南来,殿阁自生凉”即可。
但是,这担柴挑水、行住坐卧并非刻意为之的问道法门,而是真正来源于生活的切实需要。在六祖看来,参禅悟佛的法门不在坐卧之相、举止之姿,而在那想坐便坐,想卧便卧的自在随意里。他曾开示众人:“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元是臭骨头,何为立功过?”从生至死,只要我们用心体会,脚下切实地踏到处处有禅有佛的生活里,自然能于行住坐卧、一举一动中体悟自心自性,参透正道。
禅佛就在生活之中,我们要做的只是将我们的脚步,真实地踏入生活的土壤里。自古以来,许多禅师都非常注重在生活中开示弟子。在生活中处处都可以看到他们风趣的禅风,赵州禅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一天,有几个学僧来向赵州禅师请教禅,第一位学僧说道:“弟子初入禅林,请师父开示!”
赵州禅师反问他道:“你吃粥了没有?”
学僧回答道:“吃了!”
赵州禅师开示道:“去食堂洗钵盂去!”第一位学僧听到这些似有开悟。
第二位学僧也说道:“弟子初入禅林,请求师父开示!”
赵州禅师反问他道:“你来多久了?”
学僧回答:“今天刚到!”
赵州禅师又问:“你吃过茶没有?”
学僧回答道:“吃过了!”
赵州禅师指示他说:“到客堂报到去!”
第三位学僧已在赵州禅师的观音禅院参学十几年,所以他也上前问道:“弟子前来参学,十年有余,不曾蒙受老师开示,今日想辞别下山,到别处去参学!”
赵州禅师听后,故作惊讶道:“你怎可如此冤枉我,从你来此禅院,你每天拿茶来,我为你喝;你端饭来,我为你吃;你合掌,我低眉;你顶礼,我低头,哪里有一处没有教导你?”学僧听后,若有所悟,用心思考。
赵州禅师道:“会就会了,假若用心分别,思维则离道远矣。”
学僧开悟,但问道:“如何能保住呢?”
赵州禅师道:“但尽凡心,别无圣解。”
生活就是禅,禅就是生活,但尽凡心,别无圣解。吃饭喝茶是禅,念经诵佛是禅,满目青山是禅,茫茫大地是禅,浩浩长江是禅,潺潺溪水是禅,青山翠竹是禅,郁郁黄花是禅。一颗凡心、一双俗眼里的世界,穷尽了所有的佛香禅机,我们又何必去他处寻求什么圣解呢?
但就算生活中处处是禅机,我们也要用心体会才能有所收获。真正的学禅绝不仅仅是参参禅,念几句阿弥陀佛,更在于以慈悲的“行”来实践开悟的“知”。踏实于行,安心于住,安稳于坐,释然于卧,才能于这人人都会的行住坐卧里,觉知生活和禅佛的真义。
当然,有时即使是无知,只要用心体会,也可以充满禅机。
从前有一位云水僧,他听说无相禅师禅道高深,便来找其论禅。
禅师有事外出,侍者便说:“禅师不在,有事我可以转告。”
云水僧说:“不行,你年龄太小。”
侍者说:“年龄虽小,可智能却不小!”
云水僧一听:“果真如此吗?那我就考你一考。”
说完便用手指比了个小圆圈,向前一指。侍者看到后便摊开双手,画了个大圆圈。云水僧伸出一根手指,侍者伸出五根手指。云水僧再伸出三根手指,侍者却用手在眼睛上比画了一下。
云水僧看到后慌忙掉头就走,他边走边想:我用手比了个小圆圈,向前一指,是想问他“你的胸量有多大”,他摊开双手,比了个大圆圈,说有天空那么大;我又伸出一指问他自身如何,他伸出五指说受戒五年;我再伸出三指问他三界如何,他指指眼睛说三界在他眼中。一个侍者就如此高明,那无相禅师的禅道不知会有多深,所以我还是走吧。
后来,无相禅师回来了,侍者向师父讲述说:“师父,今天来了一位云水僧,他知道我俗家是卖饼的,就用手比个小圆圈,说你家的饼只有这么一点大。我便用两手比画说,有这么大呢!他伸出一个手指说,一文钱一个吗?我伸出五根手指,说一个要五文钱。他又伸出三个手指说,那就三文钱吧,我指指眼睛说他太不识货了,没想到他却走了。”
无相禅师听后哈哈大笑,说道:“一切皆法,一切皆禅!你懂吗?”
侍者摇摇头。
有时候,佛法禅机就这么简单,即使你并没有真正懂得其中的禅理,却在举手投足之间体现了很多禅理。我们不必跋山涉水去寻访高僧大德,我们只需安心体会当下的自己。诵经念佛如何?叫卖烧饼又如何?不管别人对我们伸出几根手指,做出试探,我们都可以根据自己脚下踏着的土地、手里忙着的工作,给他一个自然而然的完美回答。当然,这个回答,也是给我们自己的。
匍匐在地,才不会摔倒
你不过是风的傀儡,
却在那趾高气昂。
——吴再《旗帜》
一个小男孩问爸爸:“是不是做父亲的总比做儿子的知道得多?”
爸爸想都不想就回答:“当然啦!”
小男孩接着问:“电灯是谁发明的?”
爸爸回答:“爱迪生呀。”
小男孩又问:“那爱迪生的爸爸怎么没有发明电灯?”
爸爸不禁语塞。
真是一个既聪明又可爱的孩子!我们是不是也该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也经常自以为是、倚老卖老呢?佛陀善意地提醒我们:始终站着,昂着头,总会有摔倒的一天。
主动趴下、匍匐前进,是一种大智慧。趴下不是因为力虚体弱,而是因为睿智、谦卑,你自己先倒下了,别人就无法再使你跌倒;匍匐也不是趴着不动,虽然匍匐前进看起来速度很慢,还有些痛苦,缺乏英雄气概,但能登上高峰的,往往是与地面贴得最紧的那一个。而且,真正的英雄气概,也不会仅仅是一个姿势。
从古至今,不少人把“吾不如”倒过来,变成了“不如吾”。三国时期有个颇有才学,但心高气傲的名士,叫祢衡。祢衡初见曹操,就把曹营的文武将官贬得一文不值,他说:“荀彧可使吊丧问疾,荀攸可使看坟守墓,程昱可使关门闭户,郭嘉可使白词念赋,张辽可使击鼓鸣金,许褚可使牧牛放马,乐进可使取状读诏,李典可使传书送檄,吕虔可使磨刀铸剑,满宠可使饮酒食糟,于禁可使负版筑墙,徐晃可使屠猪杀狗,夏侯惇称为‘完体将军’,曹子孝呼为‘要钱太守’,其余皆是衣架、饭囊、酒桶、肉袋耳!”
他把别人看成渣滓,却称自己“天文地理,无一不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上可以致君为尧、舜,下可以配德于孔、颜,岂与俗子共论乎!”曹操自然没有收留这个眼空四海的狂徒。于是,他又去见刘表、黄祖,可是并没有学乖,还是走一处骂一处,最后被黄祖砍了脑袋,年仅二十六岁,为不少人叹惜,也被很多人嘲笑。
别说趴下、匍匐,祢衡估计连如何稳稳站立都已记不得了,恰逢三国那样一个年代,他的命运也注定只能如此了。
低调处世、低调做人,既是一种明哲保身的姿态、智慧,更是一种风度、一种境界。世上没有一无是处的人,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人,这个道理每个人都明白,只是,是否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长处和短处,才是人与人之间境界高低的根本原因。只有自知之人,才能明白一个人越是贴近大地,就越能体会到天空的广阔,越能从低调处世、谦逊做人中获得一片更广阔的天地,成就一个完美的人生。
一个人真正踏实下来之后,会有一种质朴的快乐。这种快乐沉稳、安详、内敛,是一种智慧充满心灵的快乐。这个时候,人的状态不是骄傲、趾高气扬,而是平静、随和、谦卑。一个人若是愿意以匍匐在地的姿态面对世界,以跪拜虔诚之心尊敬他人,他便不会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可一世的地方,他心中弥漫着的祥和、安宁,也会令他周围的人不再心生戒备、与他为敌。没有了原本困扰我们的猜疑、嫉妒、争夺,便不再会有“兵戈相见”的纷争。这样的人生,正是对匍匐在地者的最好奖赏。
步步踏着,将顽石参成清水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清·郑板桥《竹》
曾有人询问文益禅师每天是如何修行的,文益禅师的回答只有四个字——步步踏着。
步步踏着,平实却充满智慧的境界!欲得千枝万叶的青翠,就要从“一节复一节”中积攒;欲享自在安宁的清风,就要放弃开花惹蝶的繁华。人生之事,莫不如此。爱竹的郑板桥自然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可是,三百多年后的我们却还是执迷不悟。
从前有一个学僧在无德禅师座下学禅,刚开始他还非常专心,学到了不少东西。可一年之后他自以为学得差不多了,便想下山去云游四方,禅师讲法的时候他什么都听不进去,还常常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无德禅师把这些全看在眼里。
这天,无德禅师决定问清缘由,他找到学僧,问道:“这些日子,你听法时经常三心二意,不知是何原因?”
学僧见禅师已识透他的心机,便不再隐瞒什么,对禅师说:“师父,我这一年来学的东西已经够了,我想去云游四方,到外面去参禅学道。”
“什么是够了呢?”禅师问。
“够了就是满了,装不下了。”学僧认真地回答。
禅师随手找来一个木盆,然后装满鹅卵石,对学僧说道:“木盆满了吗?”
“满了。”学僧毫不含糊地答道。
禅师又抓了好几把沙子撒入盆里,沙子漏了下去,问:“满了吗?”
“满了!”学僧还是信心十足地答道。
禅师又抓起一把石灰撒入盆里,石灰也不见了,禅师再问:“满了吗?”
“好像满了。”学僧开始犹豫了。
禅师又顺手往盆里倒入一杯水,水也不见了,禅师微笑着问道:“这下,满了吗?”
学僧没有说话,沉思良久,最后谦卑地跪拜在禅师面前,道:“多谢师父开示!”
一颗谦虚的心正如那盛了石头、沙子和清水的木盆,总是能盛放下更多的东西。才往里面放了几块石头、几捧沙土就自觉圆满、得意忘形,实在令人觉得可笑又可怜。
我们参佛开悟的过程,也正如这个故事里的木盆一样。一开始,我们青涩懵懂,却急功近利,看到一些醍醐灌顶的禅诗偈子,听到一些发人深省的佛法故事,就以为智识圆满,了悟一切了。殊不知,那些故事和偈子只是一块块石头,虽然有各自的厚重,却因为没有经过我们自己的打磨,根本不能依照我们自心的轮廓置放,自然填不满我们的智识之海;待到经历了一些沉浮、起落,积累了一些经验、世故,以为这样总算看透了尘世,殊不知,这些体悟也只是沙子而已,虽然比石头灵活轻盈,能用世故在红尘得到一份安稳、从容,却也远不是幸福人生的全部奥秘;只有等到真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体会到世界的曼妙美好、自心的灵性清净,才算是往自己的“木盆”里,倒入了充盈、润泽一切的水,达到真正的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