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外科处方手册
2959800000017

第17章 外伤疾病(2)

3.全身冻伤开始时有寒战、苍白、发绀、疲乏、无力、打呵欠等表现,继而出现肢体僵硬、幻觉或意识模糊甚至昏迷、心率失常、呼吸抑制、心跳呼吸骤停。病人如能得到抢救,其心跳呼吸虽可恢复,但常有心室纤颤、低血压、休克等,呼吸道分泌多或发生肺水肿,尿量少或发生急性肾衰竭,其他器官也可发生功能障碍。

§§§第三节毒蛇咬伤

毒蛇咬伤是人体被毒蛇咬伤后,毒液经血液及淋巴循环扩散,引起局部和全身中毒的一种疾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除局部牙痕、疼痛、肿胀外,常伴有神经毒或血循毒的一系列症状表现。病情的轻重与毒蛇种类及毒液进入人体剂量的多少密切相关。本病中医亦称“毒蛇咬伤”。

诊断要点

1.有毒蛇咬伤史,咬伤处有一对(或3~4个)深且较粗大的牙痕(无毒蛇牙痕浅小、锯齿状)。

2.伤处出血或流血不止,周围可有血疱、水疱、瘀斑。

3.自觉伤处疼痛或麻木,伤肢肿胀且迅速向近心端蔓延(神经毒除外),有相应的全身中毒症状。

4.辅助检查:可用免疫学技术,检测病人标本(早期蛇伤局部挤出液或血迹)中蛇毒的蛇种特异性抗原成分,对致伤蛇种进行诊断。另外,还有使用特异性蛇种诊断抗体的对流免疫电泳法等。

辨治原则

中医认为本病属不内外因。蛇毒经皮肤伤口循经入脉,侵犯脏腑,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病。蛇毒系风火二毒,风者善行数变,火者生风动血,风毒偏盛,每多化火,火毒炽盛,极易生风。风邪初则在卫,火毒多直接犯营;毒入营血,形成火毒壅盛的里热实证;正不胜邪则蛇毒内陷,可见闭证、脱证。风、火毒邪均为阳热之邪,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病势凶险的特点。治疗根据毒蛇种类,伤口及全身表现,分别使用祛风活血,泻火解毒方等。

处方

1.风毒外袭证:局部红肿不重,微痛麻木,头昏目眩,胸闷,甚至四肢麻痹,呼吸困难。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数。治宜祛风散毒,活血通络。

基本处方防风10g,白芷10g,当归10g,蝉衣10g,白僵蚕10g,半边莲20g,白花蛇舌草20g,桂枝10g。每日1剂,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祁门蛇药片:每次8~10片,每日4次,首剂12片,口服。适用于毒蛇咬伤风火毒证。

(2)疗蛇伤方:蛇王藤25g,寮习竹25g,七星剑25g,半边莲25g,三桠苦25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毒蛇咬伤风火毒证。

(3)活血祛风解毒汤:当归、川芎、白芷、防风、僵蚕各10g,红花5g,半边莲20g,七叶一枝花20g,紫花地丁15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毒蛇咬伤风毒证。

(4)季德胜蛇药片:首次20片,将药捻碎后,黄酒50g调服,以后每6小时服10片,严重者每次20~40片,至患者无明显全身中毒症状。适用于各型毒蛇咬伤。

(5)湛江蛇药粉:首次9g,以后每隔3小时服4.5g,严重者隔1小时服4.5g。适用于风毒型和风火毒型。

(6)群生蛇药片(针):首次8片,以后每次4~6片,每日3~4次;针剂首次肌肉注射4ml,以后每次肌肉注射2ml,每日4~6次。适用于风毒型和风火毒型。

(7)蛇咬丸:每次1丸,每日2~3次。亦可用水调敷患处。适用于风毒型和风火毒型。

2.火毒内侵证:局部肿胀明显,紫绀起疱,甚至坏死,伴寒热不适,甚至高热,谵妄,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治宜泻火解毒,凉血止血。

基本处方金银花15g,紫花地丁15g,野菊花10g,黄芩10g,黄柏10g,牡丹皮10g,半边莲20g,七叶一枝花20g。每日1剂,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祁门蛇药片:每次8~10片,每日4次,首剂12片,口服。适用于毒蛇咬伤风火毒证。

(2)双花解毒方:白菊花25g,金银花25g,甘草10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毒蛇咬伤火毒证。

(3)龙胆泻肝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龙胆草、栀子、黄芩、黄柏、牡丹皮、赤芍、金银花、生地黄各10g,蒲公英15g,七叶一枝花、半边莲各20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毒蛇咬伤火毒症。

(4)季德胜蛇药片:首次20片,将药捻碎后,黄酒50g调服,以后每6小时服10片,严重者每次20~40片,至患者无明显全身中毒症状。适用于各型毒蛇咬伤。

(5)云南蛇药:每次20~30ml,每日4~6次。适用于火毒型。

3.风火夹杂证:局部红肿剧痛,麻木,紫绀出血,创口溃烂,头昏眩晕,胸闷心悸,甚则高热烦躁,呼吸困难。舌质红,苔黄燥,脉数。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息风。

基本处方黄芩10g,黄柏10g,白僵蚕10g,牡丹皮10g,防风10g,蝉衣10g,半边莲20g,七叶一枝花20g。每日1剂,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祁门蛇药片:每次8~10片,每日4次,首剂12片,口服。适用于毒蛇咬伤风火毒证。

(2)蛇药丸:雄黄、细辛各2份,白芷4份。共研细末,水泛为丸。适用于各型毒蛇咬伤。

(3)黄连解毒汤合五虎追风散加减:黄连6g,黄芩、黄柏、栀子、僵蚕、生地黄、牡丹皮、防风各10g,蝉蜕5g,全蝎3g,半边莲、七叶一枝花各20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毒蛇咬伤风火毒证。

(4)季德胜蛇药片:首次20片,将药捻碎后,黄酒50g调服,以后每6小时服10片,严重者每次20~40片,至患者无明显全身中毒症状。适用于各型毒蛇咬伤。

(5)湛江蛇药粉:首次9g,以后每隔3小时服4.5g,严重者隔1小时服4.5g。适用于风毒型和风火毒型。

(6)群生蛇药片(针):首次8片,以后每次4~6片,每日3~4次;针剂首次肌肉注射4ml,以后每次肌肉注射2ml,每日4~6次。适用于风毒型和风火毒型。

(7)新会蛇药酒:轻者每次20ml,重者每次30ml、60ml,每1~2小时1次。适用于风火毒型。

(8)蛇咬丸:每次1丸,每日2~3次。亦可用水调敷患处。适用于风毒型和风火毒型。

警示

1.尿常规检查可见血尿;肾功能检查了解是否有肾脏损害;血常规可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心电图检查可发现心肌损害。

2.毒蛇咬伤后,蛇毒在人体内可迅速播散,短期内可危及生命,必须及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行抢救。包括缚扎(目的在于阻止蛇毒的吸收和扩散,以阻止静脉血回流而不妨碍动脉血流为原则)、排毒(扩创:沿牙痕深达皮下作纵行或“+”字形切口并向远心端伤口的周围挤压,使毒血排出;吮吸法:将伤口毒血吸出,后加用扩创法;烧灼法:用明火放在伤口上点燃烧灼1~2次,以破坏蛇毒;针刺法:于八邪穴或八风穴用三棱针或粗针头平行刺入约1cm,并向远端挤压以排出毒液)。

3.伤口保持清洁,引流通畅;选用适当抗生素防止感染;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4.卧床休息,加强营养,鼓励饮水,补充维生素C、B等;及时纠正中毒性休克;积极监测防治呼吸、循环、肾功能衰竭及溶血、出血、脑水肿等。

5.如出现患肢严重肿胀或有波动感,可切开减压。当伤口创面巨大,难以自行修复,或肌腱外露、断损,肢体末端坏死,需行植皮术或截肢(指)术。

§§§第四节破伤风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和人畜粪便中,是一种革兰染色阳性厌氧性芽孢杆菌。破伤风杆菌及其毒素都不能侵入正常的皮肤和黏膜,故破伤风都发生在损伤后,病情严重,死亡率高。伤口内有破伤风杆菌,并不一定发病;破伤风的发生除了和细菌毒力强、数量多,或缺乏免疫力等情况有关外,局部伤口的缺氧是一个有利于发病的因素。破伤风的潜伏期通常是7~8天,但亦有短于24小时或长达数月、数年者。本病属于中医学“破伤风”范畴;因外伤所致者,又称“金疮痉”;产后发生者,称“产后痉”;新生儿断脐所致者,称“脐风”。

诊断要点

1.凡在各种创伤后出现肌肉紧张、张口困难、颈部发硬、反射亢进等表现均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2.前驱症状有全身乏力、头痛头晕、咀嚼无力、局部肌肉发紧、反射亢进。典型症状有在肌肉紧张性收缩的基础上顺序出现强烈的阵发性痉挛。通常的顺序是咀嚼肌、表情肌,然后累及颈、背、腹部、四肢肌,最后是膈肌。

3.典型的体征有:苦笑面容,颈部强直,角弓反张等,甚至可出现呼吸困难、面容青紫以致病人死亡。病程一般为3~4周。

辨治原则

中医学认为,由于皮肤受损,失于调治,营卫空虚,感受风邪,乘虚侵入,由外达里,风邪入里传肝,肝血不调,筋脉失于濡养,表现为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牙关紧闭等肝风内动证。如不及时控制,必致风毒内陷,脏腑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治以镇痉熄风,清热解毒为主。

处方

1.风毒在表证:恶寒发热,咀嚼无力,头痛,骨节酸痛,周身不适。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治宜祛风解毒,止痉定挛。

基本处方生天南星6g,防风10g,白芷10g,天麻10g,羌活10g,白僵蚕10g,白附子5g,蝉衣10g。每日1剂,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羚羊角胶囊:小粒每次2~4粒,每日1次,大粒每次1~2粒,每日1次。口服。适用于风毒在表者。

(2)荆防蝉衣汤:荆芥9g,防风、蝉衣各6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破伤风,风毒在表者。

2.风毒入里证:颈项强直,张口不利,手足拘急,角弓反张。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数。治宜清热解毒,息风解痉。

基本处方蝉蜕30g,生天南星、生大黄各6g(后下),天麻、白僵蚕各10g,蜈蚣3条。每日1剂,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全蝎羚羊角粉:全蝎18g,僵蚕20g,羚羊角粉30g,牛黄、琥珀各10g。共研细末,每次0.3~0.5g,开水调服。适用于破伤风,风毒入里者。

(2)蝉常钩汤:蝉衣12g,常山45g,双钩、丝瓜络各30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破伤风,风毒入里者。

(3)木瓜、吴茱萸、防风各9g,僵蚕、蝉蜕、天麻、胆南星、蒿本、桂枝、白蒺藜各9g,全蝎3g,朱砂0.3~0.9g,雄黄0.2~0.4g,加水煎服,取猪胆汁6~9g炖熟,和药汁服用。适用于破伤风风毒入里证。

警示

1.患者在持续紧张收缩的基础上,任何轻微刺激均能诱发全身肌群的痉挛和抽搐。每次发作持续数秒至数分钟,病人面色发绀,呼吸急促,口吐白沫,流涎,磨牙,头频频后仰,四肢抽搐不止,全身大汗淋漓,非常痛苦。发作的间歇期,疼痛稍减,但肌肉不能完全松弛。强烈的肌痉挛可使肌断裂,甚至发生骨折。膀胱括约肌痉挛可引起尿潴留。持续性呼吸肌群和膈肌痉挛,可造成呼吸停止,以致病人死亡。除此之外,尚可发生窒息、肺部感染、酸中毒、循环衰竭等并发症。

2.破伤风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疾病,要采取积极综合治疗,尽快控制病情。现代医学治疗包括消除毒素来源,中和游离毒素,控制和解除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防治并发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