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每个老师都是故事2
3035500000031

第31章 何伦:无惧付出

才凌晨5点,天气特别冷特别冷,多数人还在温暖的被窝里沉睡,可何伦老师已经出门了。他不是去学校,而是去火车站,他得去接我校邀请的一位讲课专家。等接到专家,再送到酒店后,天已经蒙蒙亮了,何伦又匆匆赶往学校……

像这样的早晨,对何伦来说已经不止一次,甚至可以说是常态了。有时候接专家是在深夜或者凌晨,但第二天他依然准时到校上班。为此何伦老师不知牺牲了多少睡眠。可每当我们向他表示敬意时,他总会说:“这是我的工作。”

他的工作是负责接待专家吗?也许有读者会这样问。当然不是,如果只是接送专家那他可就轻松啰!接送专家只是他工作中很小的一部分。他是学校的后勤干事。当然,“后勤干事”这个说法很文雅,如果换一个通俗的说法,就是“打杂的”——学校基建、设备维修、采购货物、传送材料……还有一些工作似乎是微不足道的,比如每学期开学,学校为美化校园都要买些植物放在大厅、阶梯、会议室、功能室等,买些什么植物、买多大合适、买哪些花才能又好看放的时间又长,这都是何伦要操心的;还有每次教师集体外出就餐,从选择就餐地点,到与老板谈判价格、帮助订餐,到最后活动结束,也许老师们都看不到他忙前忙后的身影,但我知道。

为了写这篇文章,一天下午下班后,我采访了我校总务主任邓永辉,请他讲讲他眼中的何伦。他说:“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我对何伦的印象,那就是‘忙碌’。”

随后,邓永辉又说:“这样,我就给你说今天的事吧。今天上午我发现学校除草机没油了,便给何伦打电话,我问他现在在哪里,他说学校行政办叫他到教育局送材料,正在路上。我就在电话里对他说,学校除草机没油了,你买些回来。他爽快地说,今天下午3点左右去买。我是上午10点左右与何老师通的话,可为什么他说要‘3点左右去买’呢?我知道,今天一早他就将区教育局需要的材料送去了,上午他送完文件后,还得去采购下午英国教育考察代表团所需要的东西,然后中午1点还要到区继续教育中心接英国校长教育考察代表团到我校,5点左右又要陪同考察团到宽窄巷子至晚上10点左右。他只能见缝插针抽下午3点钟左右的时间办我托他的事。这就是何伦老师平常的一天!”

邓永辉似乎很心疼他的下属,说:“何伦不容易呀!学校零星物品采购、公务接送、文件材料的领取上交等,都是他的事。我校近五千人的师生规模,外来参观考察的人也多,再加上成都堵车很严重,何老师的忙碌程度就可想而知了。但他没有埋怨和牢骚,一心想着怎样把事情做好。”

和一线老师比起来,何伦老师每天做的事似乎都很杂,而且也谈不上什么直接的成就。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一线老师提供教学保障。比如,仅仅是为了保证师生教学用书能够在开学准时到位,何伦就操了很多心。每年寒暑假,当其他老师还在休息的时候,何伦不得不花大量时间不停地奔波于新华书店、印刷厂、学校、市场之间。而当老师和学生领到新书时,很少有人想到何伦付出的辛劳。去年,学校食堂的许可证到期了,要办新的餐饮许可证,何伦又开始了奔波——先写申请,然后到政务中心,先后两次请环保局到校进行现场勘查,联系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到校,最后终于将许可证办下来了,没有影响食堂的正常工作……

邓永辉感慨地说:“学校后勤的事多、杂、繁,但只要我把事给何伦老师说了,他就尽心尽力去做,不用我再操心。”

其实何伦曾经是一位颇受学生欢迎的物理教师。那天,他还津津乐道地给我说他的第一堂课——

2000年7月,我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物理系。为了上好第一节物理课,我特意设计了几个拿手的趣味物理实验——好些材料都是我自己掏钱买来,亲自动手制作的呢!果然,几个精彩的实验让学生开了眼界,气氛异常活跃。在课堂达到高潮的时候,我为了让学生明白物理实验学科的特点,故意在做一个叫“覆杯”的演示实验时将纸片弄脱落,整整一满杯水让我裤子前身湿了个透。顿时,不少“捣蛋分子”便吼了起来:“实验失败了,实验失败了……”一部分学生哄堂大笑了起来,还有一部分学生用惊奇的眼光盯着我,但我并没有吱声,而是镇定地说:“对,老师确实实验失败了,但实验失败了我们就放弃了吗?”一些学生回答:“不!”我又说:“对,不应该放弃,这就是这门学科的特点,这就是学习物理的方法,包括你们以后实验也会遇到许多的失败,只要继续努力就会成功的!”说完我重新成功地演示了一次实验,让学生带着余韵未了的心情上完了课,同时也让我成功地收获了第一堂课。

在讲这些的时候,何伦言语中充满了快乐。如果他沿着教学的路继续走下去,在教育教学专业上也会大有前途。他还曾主动申请到藏区支教过一年,也深受藏族同胞的欢迎。但因为学校总有些杂事需要人做,前任校长看中了他的踏实,便让他搞后勤。也许何伦当时心里也有些“想法”,但至少在行动上很爽快地服从了学校的安排。从此他告别了讲台上的精彩,而把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倾注在繁琐杂乱的后勤事务中。我认为,这也是一种可贵的牺牲。

正是这种“牺牲”精神让我写下这篇没有什么生动故事的朴素文字,以表达我对何伦浓浓的感动和深深的敬意。

2012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