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优秀员工主动工作、负责到底、有效执行的72堂课
3087600000019

第19章 不是“工作需要我”,而是“我需要工作”

作为一名优秀的员工,在任何时候都要记住:是你需要工作,而不是工作需要你。要抱着这样的心态去工作,才能发现工作对于我们个人的重要性和意义,才能驱动我们去挖掘工作的内涵和价值,从而激发我们的使命感。

工作可以满足你的需要

能主动认识到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是一个人积极工作的内在动力。只有看到了自己在这份工作中的核心功效和实质意义,只有看到了这份工作在社会生活上的存在价值和积极贡献,你才能明白,工作对于自己来说就是一份财宝。

马斯洛认为人存在着不同层次的需求,而工作既可以保障基本生活,也可以提供社会荣誉、自我肯定、价值评判等,即在工作中,我们的生存需求和社会需求都得到了满足,而这种满足是需要自己主动去开垦和发现的,认识到这一点,也就等于看见了工作中掩埋的金子!

那么工作究竟怎样满足我们的需要呢?主要有以下5种表现:

1.有了工作我们就能获得薪水,获得生活的物质保障;

2.有了工作我们有了一种安稳的感觉,这样可以让我们有底气地去发展我们的业余爱好和兴趣,以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

3.有了工作我们就拥有一种归属感,我们可以在工作结交更多的朋友,和他们相互合作,共同度过工作的难关,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工作让我们的价值扩大了;

4.职场是一个实现自我的地方,只要我们努力付出就能收获更多的荣誉和鲜花,让我们的生命受到尊重;

5.工作使我们实现自身的需要,同时还能超越自我,实现自身的价值。

以上这5种不同层次的需要,就是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也在一定程度上驱使我们去积极主动地工作。

变“要我落实”为“我要落实”

微软副总裁李开复说:“不要再被动地等待别人告诉你应该做什么,而是应该主动地去了解自己要做什么,并且仔细地规划,然后全力以赴地去完成。想想在今天世界上最成功的那些人,有几个是唯唯诺诺、等人吩咐的人?对待工作,你需要以一个母亲对孩子般那样的责任心和爱心全力投入,不断努力。果真如此,便没有什么目标是不能达到的。”

1995年,曾经在远大集团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一台运料汽车在厂区里面漏了油,吃中餐的时候,几百个员工路过那里看见了一大摊油迹,都无动于衷。后来经理张跃看到了,当时就火冒三丈,下令以这件事情作为公司的典型,召开全体管理人员会议来谈这个问题。张跃认为:如果哪一天发现在远大的路面上有一摊油,或者有一摊泥土没有人去打扫,而又恰巧被正在上下班的几百名员工看见了,这将比远大一台机器发生重大质量事故还要严重!因为这会给员工留下一种印象:公司对质量要求不苛刻!那么他在工作中间就可以随便一点,有意无意地可能就会犯一点错。试想,一千多个工人当中,七八百个工人都犯一点点错,这对企业的发展乃至生存意味着什么?如果在关键的时刻出这样的问题,整个企业都会被毁掉!对这件事,人们至今印象很深,因此类似的事情后来再也没有在远大发生过。

其实,优秀的员工之所以优秀,靠的不只是制度,还靠“自觉性”。的确,在工作的过程中,员工只是“做”远远不够,还要有工作意愿,即要自动自发。所谓的自动自发不是一个口号一个动作,而是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责任心,在接受工作后尽一切努力,想尽一切办法把工作做好。

在工作中,仅仅有制度是不够的,制度需要不断地完善;仅仅完善也是不够的,还需要由表及里地升华,升华为员工自发的行动。变“要我落实”为“我要落实”,这是员工主动性觉悟提升的重要表现,也是其得以长久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比尔·盖茨说:“一个好员工,应该是一个积极主动去做事,积极主动去提高自身技能的人。这样的员工,不必依靠管理手段去触发他的主观能动性。”没有主动的落实心态,在落实的过程中就难免会工作做不到位。因此,在工作中,我们一开始就要有积极主动的心态,将“工作需要我”变为“我需要工作”,并且矢志不渝地坚持下去。

“课后作业”

你觉得工作和你谁更需要谁多一点呢?问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吧。

1.你觉得工作为自己带来了哪些收获?

2.你更看重你在工作中的“舒适度”,还是更看重工作带给自己的“满足感”?

3.你觉得没有了自己,对公司是很大的损失吗?

4.工作之后,你的人生观、世界观有什么变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