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字解人生:汉字中的生命智慧
3114000000008

第8章 刻在地球上的印记

意志如“山”,坚持使你更快地接近目标

山,宣也。谓能宣散气、生万物也,有石而高。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一座山的高矮不会让它有什么特色,关键在于是否有仙人居住在这里,使其闻名于天下。说起“山”,学术上的概念是指地壳上升地区经受河流切割而成,一般指高度较大、坡度较陡的高地。按高度可分为高山、中山和低山,按成因可分为构造山、侵蚀山和堆积山。古人可不会把“山”分得这样细,他们直截了当地画了山的形状,“山”字就这样产生了。

甲骨文的“山”字,就像一座由多个高峰组成的山岭形状。《说文解字》上讲:“有石而高。”其意思与甲骨文的象形义相同,所以“山”为象形文字。但为什么要画三个峰相接表示“山”呢?原来,古代的“三”字表示多数,用三峰列而为“山”,便指多个峰峦相连的意思。这是古人用“远取诸物”的办法所创造的一个典型的象形字。“山”字演变为小篆之后,线条变得清晰,但是直到经过隶变,“山”字才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模样。

“山”的本义是山峰,引申义有高大、众多等。如“人山人海”。因为山是高耸的,所以后来还引申出“大声”的意思。古时臣子朝见皇帝时,三跪九叩,“山呼万岁”。这里的“山呼”意思是高声大呼。后来,人们在造凡是与“山”的形状有关的字时,都用“山”字旁,如嵩、峻、巍、岭、屿等。

“山”的巨大和其不可撼动的形象,是人们追求的理想性格的象征。普通人可以不必追求自己生得多么伟大,死得多么光荣,但在追求理想的时候,意志却可以稳若泰山、坚定不移,而“坚持”往往能让人更快地接近目标。

亦静亦动,“水”的智慧在于变通

水,准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很久以前,某地一个镇子上有几家酒店,无一例外地卖酒掺水。有个喝酒的人,天没亮就去一家酒店。人来得突然,伙计不好当人面掺水,就吟一句诗问掌柜的:“未入蓝溪欲奈何?”蓝溪是当地的主要河流,代表“水”,伙计是问:“我还没掺水怎么办?”

掌柜的也回了句诗:“适逢壬癸已调和。”原来,根据天干与五行“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的关系,这句诗表示掌柜的已把水掺好了。

这位客人知识面很广,听了头两句,便知道酒店里的名堂,气愤地说:“有钱不买千山万。”句中隐去“水”字。谁知掌柜的脸皮也厚,接了一句:“别处青山绿更多。”也隐去个“水”字,说别的店比我们掺水还多。客人只好无可奈何地走了。

这是一则有关“水”的趣味故事。水对于人类来说,就像性命本身一样重要。万物源起于水,在水的滋润下,再荒芜的星球也会产生生命的奇迹。水无疑是人类生存的命脉。那么,“水”这个字又是如何造出来的呢?

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水”字像一条水流。中间的弯曲细线代表河道,两旁的点滴是水花。小篆的“水”字则更有弯弯曲曲的流水之形,显露了水的柔性。所以水的本义指水流或流水;泛指则是表示水域,如江河湖海;后来引申指汁液,如泪水等。“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凡是与“水”有关或者性质能流动的事物,大多有“水”相伴左右。

《说文解字》中,“准”的意思就是“平”,因为水处于静态的时候,由于重力因素,它会保持水平的状态,所以人们把某一事物达到一个既定的标准称为“水准”。然而,当水奔流不息的时候,它由静态转为动态,同样有不可阻挡的猛势,洪水就是最好的证明。

水可静可动的姿态给了人们无限的启示。人们学习水的迂回,懂得了变通的道理;看到了滴水石穿,懂得了什么叫坚持;学习流水不腐的道理,懂得了进取与创新;学习了水狭则不深的道理,懂得了宽容和坦荡;看到了水的奔流不息,懂得了什么叫勇往直前。水教会了人们太多,若掌握了“水的智慧”,人在生活中则可以做一尾游鱼,畅游天地。

用“火”热的激情照亮多彩生活

火,毁也。南方之行,炎而上,象形。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一次,鲁国的养马场发生火灾,孔子闻讯赶到现场时火已扑灭,满身泥水的救火人员正在外撤,孔子就站在马场门口向这些人一一鞠躬致谢。不久,鲁国国都附近山林失火,迅速向国都方向蔓延。鲁哀公急忙率领孔子等部属前往扑救,但是到现场后发现有人不救火,却去追逐火场中的野兽。鲁哀公问其故,孔子说,主要原因是赏罚不明。鲁哀公便下令:凡见火不救者以放火罪论处,救火有功者奖,结果大火很快被扑灭。有一天,鲁国一个马棚失火,孔子到火场后,没有问马的损伤情况,而是先问烧着喂马人没有。此事使百姓很受感动。不管是现代还是古代,“火”似乎常常与灾有关,然而,人的生活却从不曾离开过火。

人类的第一把火是上天赐予的,它发生于雷电降临大地之际,人们意外地发现了它对人类生存具有重要的作用。火是饮食烹饪之根本,应该说,有了火,才有饮食文化。没有火的原始社会,人们“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生食对人类有极大的害处,还会引起各种恶疾。自从有了火之后,才使“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有异于禽兽”。火之发明者,中国一致的传说是钻燧取火的燧人氏。考古者从周口店北京猿人所用石器初步推测,中国的原始人很早就开始自觉用火,大约在五十万年以前。下面就来说说这个“火”字是如何造出来的。

甲骨文的“火”字像是火焰的形状。这说明“火”必然是一个象形字。“火”字的小篆体将甲骨文的形象化变得线条化,经过隶变后写作“火”。“火”字的本义为燃烧时产生的光、焰和热,后来才引申为焚烧、烧毁的意思,这也是《说文解字》中为何将“火”解释为“毁”的原因。由于火是红色的,所以还用来指代色彩,例如“火云”,指的是太阳下山前天边红色的云彩。此外,因为“火”有破坏性,所以它的另一个引申义是战争、枪弹,例如交火、开火、炮火。

“火”的引申义大多与其性质、形态有关。古人造字凡是有“火”字作为偏旁部首的,也几乎都是因为其某种特质与“火”相似。例如炎热的“炎”,火烧起来非常热,而夏天也非常热,二者性质相同,所以把一把火变成了两把火,形容天气比火还热。再如“火”上加“盖(一)”,表示覆压火上,这就是“灭”字,本义为消灭、灭亡。而“灰”字从手,从火,意思是火已熄灭,可以用手去拿。从一个“火”字可以看出,古人造字是一件多么奇妙和有趣的事情。我国少数民族彝族还有一个传统节日叫火把节,是彝族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火虽然具有破坏性,却带给了人们生活的希望。毛泽东同志就曾用“星火燎原”来比喻革命的火种虽然暂时弱小,却有伟大的前途。火是激情、热情、敏锐、进取的代表,生存也好、事业也好、感情也好,对生活中的一切充满了火热的激情,生活才会更加丰富多彩。

“川”流不息,意志顽强永不停

川,贯穿通流水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川”是什么?当然就是流淌不息的水了。我国的著名大川比比皆是。长江、黄河、珠江、淮河,无一不是畅通无阻的川流。关于“川”字,有许多有趣的事情。欧阳修《归田录》中就曾记载了两则。

唐代将领高骈镇守成都时,与他的酒佐薛某创制一新酒令,要求先说一字,再说一句话描述这一字形,还须合辙押韵。高骈先开口:“口,有似无梁斗。”薛某立刻接着说:“川,有似三条椽。”高将军打趣道:“你这三条椽怎么有一条弯的?”薛某诙谐地说:“将军是四川节度使,这样富贵还使用一个没梁的斗,我一个穷酒佐,三条椽子中有一条弯一点儿的,有什么奇怪呢?”

另一则故事是:有个才疏学浅的教书先生只熟悉一个“川”字,上课的时候,只能拿一个“川”字应付。有一次,先生连续翻了许多页,都未寻见,急得满头大汗。忙乱之中,忽然见到一个“三”字,便指着“三”字大声骂道:“我到处寻你寻不见,原来你躺在这里睡大觉!”“川”由撇、竖等笔画组合,“三”全由横构成,教书先生横竖不辨,不免叫人捧腹大笑。

从古到今,人类逐水而居已经成了惯常的现象,一些河流常常被人类誉为“母亲河”。“川”字的造字也是基于古人对河流的细致观察。

甲骨文的“川”字像一条弯曲的河流,两边的弯线代表河岸,中间三点是流水。显然,“川”字为象形字。后来,“川”的金文和小篆干脆写成三条流动的曲线,也表示河流的意思。“川”字的字形由此就定下来。它的本义就是河流。

一般来说,河水的水面低于河岸,河流水面是平坦的,山间或高原上低而平坦的地带像河川,因此“川”引申为山间或高原上平坦的地带,如“一马平川”。另外,“川”表现了水的流动性,所以它还有流动不止的意思,例如“川流不息”。我国的四川省简称叫做“川”。

“川”是在千山万壑中贯穿流通的河,是一种度量的象征,代表一种浩然之气。例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因为具有大海般宽广的胸怀,才能容纳成百上千的河流。这句话启示人们,做人要豁达大度,这是良好修养的体现。当我们在脑海中浮现茫茫大海之景时,抬头远望,仿佛能容纳天地间的一切。这是一种博大的情怀,以方寸之心感悟通达的智慧。

“海”纳百川,度量应如海一样宽广

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这样写道:“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大海的汹涌澎湃、宁静宽容,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思。从古到今,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古老神话中,大海都是一个神秘而伟大的意象。我国古代也有很多关于海的传说,例如《山海经》中记录的“精卫填海”的故事,赞扬了小鸟敢于向大海抗争的战斗精神。

那么,“海”又是什么呢?今人都知道它是大洋靠近大陆的部分水域,但在古人的心目中,大海无穷无尽,达到了天之尽头,地之彼端,它承载着大地,万川归结。“海”字的造型,就与这种认识有关。“海”字出现得相对较晚,金文“海”字的左边为水的象形字,表示河流,右边为“每”字的象形,“每”字指戴有头饰的妇女。因此,有学者认为,“海”的字形表现了“海”是“水”之母。

“海”字的纂文由金文演化而来,经过隶变之后作“海”,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字形。“海”字的本义为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但在古人的认识里,类似于海的大湖也叫做“海”,例如“里海”、“青海”等。由于海是宽阔的,所以又可以指代“大”、“多”,例如“海量”一词,就是指人的气量像海一样宽广。海还象征着“多”,例如人海茫茫。

“海”还曾经是方向的代名词,古书中有“四海犹四方”的说法。我国古人以为自己所居的黄河流域中原一带是天下的中央,故称本国为中国。而中国四周的异族则被认为处于大地周边,近于海边,所以古书中有“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的说法。这样一来,“海”就很自然地成了“中国”的界限。“海内”、“海外”等一系列词语的出现,也就不稀奇了。

海给人们最大的启迪便是其浩瀚无边、宽广无垠所展现出来的气魄。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海纳百川是一种气量、一种沉稳的精神。如果一个人的心胸足够宽广,有海纳百川之势,容纳万物于其中,则必然宠辱不惊、潇洒自在,并为人所尊重。我们看海、听海、读海,学习的就是海的这种大度和宽容。

分“州”而治,卓越的管理智慧

州,水中可居曰州。周绕其旁。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传说禹治水以后,将天下分为九州。也有尧时天下分为十二州之说。州是根据水文特征而分配的地区。但是州的原义又是什么呢?

从“州”的现代字形来看,其与“川”只差了三滴水珠,而这三滴水珠,恰恰体现了“州”、“川”二字的区别。

“州”就是指水中可以登陆的地方,水都得避开它流动。“州”的甲骨文和金文看起来均像在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中,有几个小圆点,小圆点就是河中的小州了。而“州”字的本义即是水中的陆地。“州”的小篆字体已经变得圆润,但是仍然维持着古文字字形,直到经过隶变,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模样。

大禹划分州之后,“州”字成为古代行政区域的专有名词。作为区域划分的“九州”历代均有变动,但“九州”一词成为中国的代称。

由于“州”是行政区域名词,所以为了区分词义,人们在其旁边加了“氵”,作“洲”字,用来表示大海之中的大型陆地或河中的滩涂。

“州”的出现是我国古代国家管理制度的进步,它体现了一种“分而治之”的理念,通过对地区的划分来达到分别治理,方便控制地域和人口。这种方法可以应用在现代管理学中,也适用于商场,可以应用在企业人力、资本、资源的拆分和整合上。它既是古代兵法的精髓,也是现代人解决问题广泛应用的方法。